正在阅读:

20岁百果园将赴港IPO,争夺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岁百果园将赴港IPO,争夺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

百果园始创于1997年,其缔造者是余惠勇。

文|猎云网 王非

兜兜转转一圈后,百果园似乎放弃了深交所上市计划,回到了最初的赴港上市道路上。

20岁的百果园,即将赴港上市。

有报道称,百果园预计4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事实上,这并不是百果园首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兜兜转转一圈后,百果园似乎放弃了深交所上市计划,回到了最初的赴港上市道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已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鲜丰水果,于2021年2月传出了上市消息,其目标也是成为“中国水果零售第一股”。

于是,“水果连锁第一股”的两强争夺战,正式打响。最终花落谁家,仍未可知。

水果“夫妻店”:收获8000万会员,年销售额超百亿

百果园始创于1997年,其缔造者是余惠勇。

直到2001年12月,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方才开启公司化运营。余惠勇的妻子徐艳林选择夫唱妇随,两人现分别担任着董事长和总裁的职务,是名符其实的“夫妻店”。

如今,这家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已经走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百果园也发展壮大成为了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此外,从2019年1月推出第一个自有品牌“红芭蕾草莓”开始,至2021年12月,百果园已总计推出了29个自有品牌。

翻看百果园的发展历程,“连锁+电商+北上”无疑是关键的三步。

首先是连锁:百果园是水果连锁经营业态的开创者,早在2001年就开出中国第一家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在2002-2009年的八年里,百果园只开设了115家门店。而也正是在慢工出细活的探索中,余惠勇总结出了一套可快速复制的经营模式,为之后快速在全国扩张铺平了道路。

其次是电商:早在2008年12月,百果园就推出了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2017年7月,百果园宣布线上单月销售额超过1.2亿元,并且实现规模化盈利。早早触网,也为日后其全渠道销售额破百亿奠定了基础。

第三则是“北上”:2015年8月初,百果园开始进军北京市场,而这也为三个月后并购果多美埋下了伏笔。

事实确也证明着余惠勇的这三步,成效显著:

2015年,百果园已发展超过1000家连锁店,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

2017年,百果园在全国13大省区的43个城市开设超过2800家连锁门店,当年交易次数近2亿,销售额达84亿元;

2020年,百果园服务人次已超2亿,全渠道销售额已超100亿。

截至2021年8月,百果园在国内外布局了2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建立完善了全球采购系统。拥有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超5000家连锁门店,收获了超8000万会员,其中,付费会员超110万。

目前,百果园也已打造了体验店、高端店、普通店以及简约店四种门店形态。其中,体验店位于写字楼、机场等场景;高端店的选址则在核心商圈、CBD等;而普通店和简约店就是基于城市的划分,前者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后者则以四、五线城市以及城中村为主。

根据百果园方面透露,2021年新开的三、四线城市区域门店在总体新店数的占比约为30%,而2022年则计划提升至40%。

“北上”后开启并购模式,先后将果多美等5家企业收入囊中

2009年6月,果多美果品超市正式开门营业,门店大多选址在居民区和交通枢纽附近。值得一提的是,果多美在生鲜水果经营方面以严格控制损耗成本为盈利法则,其水果损耗被严格控制在1.5%-3%。

开业近5年,2015年的果多美已成为北京市场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店,门店覆盖北京近百个重点社区和商圈,妥妥的区域龙头。

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2015年的8月,“外来的和尚”百果园进入了北京。由于未建冷库,百果园店内80%的水果都靠上海和深圳运输,供应链成本极高。对于“北上”,彼时的余惠勇并无必胜的把握,他曾低调地表示:“百果园与北京本地水果连锁超市还谈不上竞争,只是共生共存,把市场做大。”

此前雄踞南北的两大果业巨头,终于短兵相接,业界一致认为百果园与果多美会激烈“火拼”。

然而,事态的发展终究是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2015年11月,“北上”仅仅3个月后,百果园就与果多美宣告并购重组。果多美在大店超市运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百果园的精品小店模式形成差异化和互补,这也是双方彼此看重并走向并购重组的重要原因。

双方将会以注资、换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企业将采取双品牌的运营策略。并购重组后,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将兼任果多美公司董事长,果多美创始人才金涛将出任果多美董事兼百果园首席战略官,此外,全时便利店前总裁张云根出任果多美董事总经理。

谈及并购重组目的,余惠勇表示:“主要目标是要打造中国水果企业的航空母舰,进军国际市场”。对于融合后如何运作,张云根表示:“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通和聚合两家公司的前端和后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前端,首先要打通两个品牌所代表的消费群体,即一卡购物;在后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保证分级、仓储、物流处于最佳状态,以降低运营成本,让更多的人吃上更好的水果。

此后,百果园在全国各地开启了并购模式:

2016年4月,百果园并购南京鲜时代;2016年12月,百果园又与生鲜电商一米鲜宣布战略合并;2017年6月,百果园与重庆果业龙头企业超奇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超奇终端销售业务并入到百果园重庆区域事业部······

截至2018年1月,百果园已并购重组了果多美、一米鲜、新时代等5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左右,百果园同步开启了多元化探索道路,只是大多声名不显:

2018年,百果园踏足当时火爆的无人货架市场领域,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社区内投放了200多台无人货柜“百果盒子”;2019年4月,百果园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并于同年下半年在广深地区试水"卖菜",将销售品类从水果扩展到生鲜;2020年10月,百果园再次发力社区团购推出“熊猫大鲜”, 通过在水果品类积累的供应链运营经验复制到其他品类当中·······

B轮融资15亿投后估值90亿,冲击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

在百果园20余年的发展道路上,自然也少不了投资方的鼎力相助。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成立至今,百果园已完成8轮融资,仅有两轮融资有详细报道。

2015年9月,百果园获得天图资本3.5亿元领投,广发信德、前海母基金等跟投的4亿元资金,估值达50亿元。

仅仅3年后,百果园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资本、中金汇融、基石资本、源码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深创投等。相关信息显示,该轮融资完成后,百果园估值已达90亿元。

在官宣B轮融资时,余惠勇表示:“百果园拥有渠道、产品和品牌,将以开放赋能的姿态打造果业生态圈,B轮融资有助于百果园向平台型公司发展,2018年的新增门店目标数量是1200家,未来将全部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

百果园的B轮投资方则表示,对比其他零售业态,社区水果生鲜呈现出消费频次高、用户优质稳定且客单价高的特征;像百果园2017年的交易次数已达近2亿次。从整个水果生鲜市场来看,水果零售行业平均每年产生的销售额为7000亿,百果园如今市场占有率仅为1%,依托其绝对的龙头地位,至少还有5-10倍的增长空间。同时,非常认同百果园的基业长青之道,愿意陪伴和助力这样的企业共同成长。

事实上,早在2015年百果园获得首轮融资后,即有投资人预测百果园将于3至5年内完成上市。2019年10月,百果园总裁徐艳林就曾对外表示,“百果园在考虑上市,这是方向,目的是让资本进入后,让产业能做的更好”。

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6月份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材料,启动赴港上市流程。仅仅5个月后,百果园又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两年间兜兜转转回到原点,百果园若能早于鲜丰水果顺利登陆港交所,则依然有望将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收入囊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百果园

  • 港股大消费股走强,百果园集团、优然牧业涨超9%
  • 今冬首批智利车厘子和时间赛跑抵达进博会 | 进博新机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岁百果园将赴港IPO,争夺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

百果园始创于1997年,其缔造者是余惠勇。

文|猎云网 王非

兜兜转转一圈后,百果园似乎放弃了深交所上市计划,回到了最初的赴港上市道路上。

20岁的百果园,即将赴港上市。

有报道称,百果园预计4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事实上,这并不是百果园首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兜兜转转一圈后,百果园似乎放弃了深交所上市计划,回到了最初的赴港上市道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已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鲜丰水果,于2021年2月传出了上市消息,其目标也是成为“中国水果零售第一股”。

于是,“水果连锁第一股”的两强争夺战,正式打响。最终花落谁家,仍未可知。

水果“夫妻店”:收获8000万会员,年销售额超百亿

百果园始创于1997年,其缔造者是余惠勇。

直到2001年12月,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方才开启公司化运营。余惠勇的妻子徐艳林选择夫唱妇随,两人现分别担任着董事长和总裁的职务,是名符其实的“夫妻店”。

如今,这家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已经走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百果园也发展壮大成为了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此外,从2019年1月推出第一个自有品牌“红芭蕾草莓”开始,至2021年12月,百果园已总计推出了29个自有品牌。

翻看百果园的发展历程,“连锁+电商+北上”无疑是关键的三步。

首先是连锁:百果园是水果连锁经营业态的开创者,早在2001年就开出中国第一家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在2002-2009年的八年里,百果园只开设了115家门店。而也正是在慢工出细活的探索中,余惠勇总结出了一套可快速复制的经营模式,为之后快速在全国扩张铺平了道路。

其次是电商:早在2008年12月,百果园就推出了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2017年7月,百果园宣布线上单月销售额超过1.2亿元,并且实现规模化盈利。早早触网,也为日后其全渠道销售额破百亿奠定了基础。

第三则是“北上”:2015年8月初,百果园开始进军北京市场,而这也为三个月后并购果多美埋下了伏笔。

事实确也证明着余惠勇的这三步,成效显著:

2015年,百果园已发展超过1000家连锁店,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

2017年,百果园在全国13大省区的43个城市开设超过2800家连锁门店,当年交易次数近2亿,销售额达84亿元;

2020年,百果园服务人次已超2亿,全渠道销售额已超100亿。

截至2021年8月,百果园在国内外布局了200多个水果种植基地,建立完善了全球采购系统。拥有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超5000家连锁门店,收获了超8000万会员,其中,付费会员超110万。

目前,百果园也已打造了体验店、高端店、普通店以及简约店四种门店形态。其中,体验店位于写字楼、机场等场景;高端店的选址则在核心商圈、CBD等;而普通店和简约店就是基于城市的划分,前者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后者则以四、五线城市以及城中村为主。

根据百果园方面透露,2021年新开的三、四线城市区域门店在总体新店数的占比约为30%,而2022年则计划提升至40%。

“北上”后开启并购模式,先后将果多美等5家企业收入囊中

2009年6月,果多美果品超市正式开门营业,门店大多选址在居民区和交通枢纽附近。值得一提的是,果多美在生鲜水果经营方面以严格控制损耗成本为盈利法则,其水果损耗被严格控制在1.5%-3%。

开业近5年,2015年的果多美已成为北京市场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店,门店覆盖北京近百个重点社区和商圈,妥妥的区域龙头。

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2015年的8月,“外来的和尚”百果园进入了北京。由于未建冷库,百果园店内80%的水果都靠上海和深圳运输,供应链成本极高。对于“北上”,彼时的余惠勇并无必胜的把握,他曾低调地表示:“百果园与北京本地水果连锁超市还谈不上竞争,只是共生共存,把市场做大。”

此前雄踞南北的两大果业巨头,终于短兵相接,业界一致认为百果园与果多美会激烈“火拼”。

然而,事态的发展终究是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2015年11月,“北上”仅仅3个月后,百果园就与果多美宣告并购重组。果多美在大店超市运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百果园的精品小店模式形成差异化和互补,这也是双方彼此看重并走向并购重组的重要原因。

双方将会以注资、换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企业将采取双品牌的运营策略。并购重组后,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将兼任果多美公司董事长,果多美创始人才金涛将出任果多美董事兼百果园首席战略官,此外,全时便利店前总裁张云根出任果多美董事总经理。

谈及并购重组目的,余惠勇表示:“主要目标是要打造中国水果企业的航空母舰,进军国际市场”。对于融合后如何运作,张云根表示:“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通和聚合两家公司的前端和后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前端,首先要打通两个品牌所代表的消费群体,即一卡购物;在后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保证分级、仓储、物流处于最佳状态,以降低运营成本,让更多的人吃上更好的水果。

此后,百果园在全国各地开启了并购模式:

2016年4月,百果园并购南京鲜时代;2016年12月,百果园又与生鲜电商一米鲜宣布战略合并;2017年6月,百果园与重庆果业龙头企业超奇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超奇终端销售业务并入到百果园重庆区域事业部······

截至2018年1月,百果园已并购重组了果多美、一米鲜、新时代等5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左右,百果园同步开启了多元化探索道路,只是大多声名不显:

2018年,百果园踏足当时火爆的无人货架市场领域,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社区内投放了200多台无人货柜“百果盒子”;2019年4月,百果园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并于同年下半年在广深地区试水"卖菜",将销售品类从水果扩展到生鲜;2020年10月,百果园再次发力社区团购推出“熊猫大鲜”, 通过在水果品类积累的供应链运营经验复制到其他品类当中·······

B轮融资15亿投后估值90亿,冲击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

在百果园20余年的发展道路上,自然也少不了投资方的鼎力相助。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成立至今,百果园已完成8轮融资,仅有两轮融资有详细报道。

2015年9月,百果园获得天图资本3.5亿元领投,广发信德、前海母基金等跟投的4亿元资金,估值达50亿元。

仅仅3年后,百果园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资本、中金汇融、基石资本、源码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深创投等。相关信息显示,该轮融资完成后,百果园估值已达90亿元。

在官宣B轮融资时,余惠勇表示:“百果园拥有渠道、产品和品牌,将以开放赋能的姿态打造果业生态圈,B轮融资有助于百果园向平台型公司发展,2018年的新增门店目标数量是1200家,未来将全部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

百果园的B轮投资方则表示,对比其他零售业态,社区水果生鲜呈现出消费频次高、用户优质稳定且客单价高的特征;像百果园2017年的交易次数已达近2亿次。从整个水果生鲜市场来看,水果零售行业平均每年产生的销售额为7000亿,百果园如今市场占有率仅为1%,依托其绝对的龙头地位,至少还有5-10倍的增长空间。同时,非常认同百果园的基业长青之道,愿意陪伴和助力这样的企业共同成长。

事实上,早在2015年百果园获得首轮融资后,即有投资人预测百果园将于3至5年内完成上市。2019年10月,百果园总裁徐艳林就曾对外表示,“百果园在考虑上市,这是方向,目的是让资本进入后,让产业能做的更好”。

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6月份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材料,启动赴港上市流程。仅仅5个月后,百果园又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两年间兜兜转转回到原点,百果园若能早于鲜丰水果顺利登陆港交所,则依然有望将国内“水果连锁第一股”收入囊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