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候鸟”李嘉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候鸟”李嘉诚

金钱永不眠。

文 | 巨潮 谢泽锋

资本逐利而动,就像候鸟随气候的变化不停迁徙。

李嘉诚无疑是全球最精明的商人之一,他就像一只敏感的“候鸟”,感知着全球市场的冷暖变化,进而操盘旗下庞大的资产全球流动。

纵横商场70年鲜有失手。每当全球经济环境出现剧烈变动之时,李嘉诚都能作出提前应对。预感到环境开始变暖时,他伺机而动大举抄底;当风向刚刚开始出现问题时,他又能在高位精准套现迅速脱身。

2013-2018年,撤资中国内地后的长江实业大举进军英国。而在风云突变的2022年,却突然调转船头,大笔抛售英国资产。

可以说​这是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恶化以来,全球范围内企业所作出最早的、最大规模的资本转移决策。关于李嘉诚类似的“最早”例子还有很多:英资撤离时最早接盘相关资产、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最早出售通讯公司资产、中国内地进行房地产调控之前最早大规模退出市场等等。

李嘉诚常年恪守“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经营原则,却又总能在别人之前赚到第一个铜板。庞大的李氏商业帝国由此长盛不衰,70多年来几无敌手。

不过,李嘉诚的经营策略尽管十分赚钱,却几乎没有创造出响亮世界的产品品牌。李嘉诚靠着精明的“买与卖”行走江湖,赚取差价。他名誉满身,被华人商界推崇备至,然而其财富积累的方式,却和企业家本应通过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的理念格格不入。

金钱永不眠。时至今日,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实业仍像候鸟一样永不停息,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但社会舆论对其的赞誉和认可却越来越少。

01 候鸟式投资

“未买先想卖。”

李嘉诚出售英国资产的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抛售的范围之广也已超过预期。

先是以100亿欧元卖掉欧洲的电讯发射塔资产,其中英国电讯发射塔作价37亿欧元(324亿港元)向Cellnex出售,已于3月3日获得批准。

随后又将名下125架私人飞机卖给了美国公司,套现330亿;

近日,长江实业又计划卖掉伦敦的物业。3月11日晚间,长江实业公告称出售其位于英国伦敦的“5 Broadgate”写字楼,套现7.29亿英镑(60亿人民币)。

这些已经确定的交易只是冰山一角,李嘉诚急于卖出并且“摆上货架”的还有英国最大的配电公司UK Power Networks、电信运营商Three UK。其中配电公司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合1260亿元人民币)。

据报道,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集团和私募巨头KKR对这笔交易饶有兴趣,正在与李嘉诚家族洽谈,如果交易成行,将是该行业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当年李嘉诚家族买入UK Power Networks时仅花费58亿英镑,如果按照150亿英镑成交,十二年收获1.6倍的收益,豪赚92亿英镑,当然这还不包括12年的经营利润。

从2010年开始大举投资英国,到2022年迅速套现“跑路”,李嘉诚用12年时间完成了这轮资产大挪移。纵观近40年,李嘉诚像候鸟一样从香港飞向内地,又从中国内地飞往英国,而如今他又开始选择安稳回巢。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还没有买进来,就要先想怎么卖出去。”李嘉诚操盘着庞大的李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流动,赚取利润。

李嘉诚历史上就是一位“逆周期抄底”的高手。上世纪70年代,英资撤离香港地区,李嘉诚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和记黄埔、香港电灯、青洲英泥等英资企业。

1986年,中东石油危机,全球油价暴跌,李嘉诚控股亏损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并推动其上市,此后大举收购石油资产,在日后油价价格大涨时获益颇丰。

而后在90年代,瞅准内地改革开放的风口。打着“李嘉诚”这块金字招牌,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座上宾,他随即低价囤地,而后卖出,赚取超值土地收益。

2010年后,随着内地房价暴涨,李嘉诚开始陆续套现,并抄底英国市场,累计投资高达4000亿港元,业务布局涉足天然气、水务、铁路车辆租赁、客运列车、电网、电讯、酒吧运营等。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密集的收购完成后,李嘉诚家族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近30%的天然气供应、近7%的供水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而如今,面对不确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这只候鸟又迅速开始新一轮迁徙。在抄底时李嘉诚更像一只秃鹰,一旦瞅准时机,便大举压上。他的投资与巴菲特所说类似:一旦遇到这样的机会,你应该用大罐子来收钱,而不要用小勺子。

02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面对危机,李嘉诚有两大法宝:一是多元化经营;二是高度重视负债率和现金流。

恐慌时抄底,“人去我取”;繁荣中套现,“人取我去”。危机中岿然独存,繁荣时拂袖而去。

恪守“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经营策略,长江实业总能稳健度过各种市场波动;绝不留恋鱼尾行情,让他安然脱身。内地囤地多年后,赶在地产“去杠杆”危机爆发之前,早早套现离场,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

面对危机,李嘉诚有两大法宝:一是多元化经营;二是高度重视负债率和现金流。对财务安全的重视,让长江系企业能够从容面对周期波动,拥有穿越牛熊的现金储备。

“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弱点,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毛病,就可能失败。”

李氏家族旗下掌控15家上市公司,最核心的属长和、长实集团、电能实业和长江基建,涵盖了地产、基建、电力能源、电信、港口、零售等家族核心资产。

可以看出,李嘉诚青睐对组织管理依赖度较低的业务,更注重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运作和整合,比如其特别钟爱电信牌照和输配电运输等“流量型”产业,这些拥有公共事业特性的业务,普遍具备垄断特性。一旦形成区域优势,就可以实现“躺赚”。

此外,李嘉诚高度重视财务安全。“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

观察上述四家企业,负债率常年在50%以下,电能实业负债率不到9%,更看重现金流和所有者权益的净负债率甚至不到1%,经营利润率高达82%。

靠着遍布英国、澳洲、新西兰等地6600公里的输配电网,电能实业俨然一座“没有负债的印钞机”。

2021年受疫情影响,主营地产、酒吧运营的长实集团现金流出现罕见下滑,但其他业务的稳健表现,弥补了损失,这也是李嘉诚选择多元经营的优势。

卖出英国资产的同时,李嘉诚又在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在国内地产企业艰难转型之际,李嘉诚又杀了回来。

2020年,李嘉诚旗下企业收购了成都晶融汇、上海三林印象城,年底长江基建与国电投旗下吉电股份联合投资25亿元,进行电力能源合作。

2021年初,李嘉诚斥资174.4亿元在香港启德机场附近及元朗地区购入土地。此外,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对东南亚的投资。

“西退东归”后,李嘉诚又回到了起家之地。

03 李氏之“恶”

资产在“李超人”手里只不过是财富增值的“赚钱机器”。

战火纷飞时白手起家,风雨动荡之际力挽狂澜,长江实业创立以来鲜有失手,铸造了李嘉诚的商业传奇。

作为前华人首富,李嘉诚稳健有余而创新不足。长江系旗下尚未有一件行销全球的商品,他没有像乔布斯那样创立苹果,开启移动智能设备的新篇章;没有像埃隆·马斯克创办特斯拉,改写汽车行业;亦没有像阿里京东那样,改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这样评价李嘉诚:“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电讯公司,全靠和垄断结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过是顺市而行,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可谓是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纵横商场70载,无论风云变幻,无论市场多么凶险,李嘉诚总能安然度过,并能在危机中大赚一笔。他成功的真正原因,除了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杀伐决断的魄力,更多是李光耀口中的“和垄断结盟”。

纵观李嘉诚投资谱系,“流量”和“管道”构建的垄断思维是其投资的重要逻辑,尤其是对电信牌照和港口的钟爱就是印证。

1993年,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斥资84亿港币收购英国2G电信品牌“orange”,此后持续投资扩张至欧洲大陆市场。1999年,李嘉诚在互联网热潮之际以1180亿港元出手,6年间升值12倍之多。于是在该年度的财报上,“和黄”从这一笔交易中获得了1180亿港元的溢利。

这是香港开埠以来的企业最大盈利纪录。

随后,李嘉诚开始掘金下一代移动网络。此次计划出售的英国电信运营商Three UK,就是又一电信牌照交易的典型案例。

李氏家族在香港将“和垄断结盟”演绎的淋漓尽致,他在地窄人稠的香港搞地产,收港口,布局基建、零售、电力能源等和民生百态息息相关的产业。

李家帝国占据了全香港1/7的私宅物业,70%的商超零售,俨然一座“李家城”。

他给港人发薪水,又从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赚取;他号称爱做慈善,创办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到2021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超过300亿港元,然后又把这些钱从港人的日常消费中赚回去。

李嘉诚在内地的房产开发遵循着“土地银行”的模式——大手笔超低价囤地,但却不急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只是坐等土地升值后,再转手卖掉,赚取高额差价。

长江系布局的地产、零售、基础设施、能源、电讯、港口六大核心业务,均都是标准化、易复制的产业,并且可以“躺着赚钱”的行当。资产在“李超人”手里只不过是财富增值的“赚钱机器”。

很会赚钱,但鲜有创新。成名的企业家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商业创新,而这与李嘉诚头顶的光环、积累的名誉都有严重不符。

04 写在最后

经历近一个世纪,李嘉诚几乎踩准了中国香港乃至全球经济的每一次跳动。

靠着对“流量”型业务的垄断,积累了巨额财富。近40年来,他像候鸟一样,在全世界寻找投资机遇,凭借高超的交易技巧,屡屡获胜,全身而退。

李嘉诚曾如此评价自己:“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非常不容易。”

“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只不过他窥见的是利润,是财富,是永不休止的资本游戏,而不是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嘉诚

  • 李嘉诚退出,和黄药业一举卖了45亿
  • 李嘉诚的“中药梦”不做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候鸟”李嘉诚

金钱永不眠。

文 | 巨潮 谢泽锋

资本逐利而动,就像候鸟随气候的变化不停迁徙。

李嘉诚无疑是全球最精明的商人之一,他就像一只敏感的“候鸟”,感知着全球市场的冷暖变化,进而操盘旗下庞大的资产全球流动。

纵横商场70年鲜有失手。每当全球经济环境出现剧烈变动之时,李嘉诚都能作出提前应对。预感到环境开始变暖时,他伺机而动大举抄底;当风向刚刚开始出现问题时,他又能在高位精准套现迅速脱身。

2013-2018年,撤资中国内地后的长江实业大举进军英国。而在风云突变的2022年,却突然调转船头,大笔抛售英国资产。

可以说​这是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恶化以来,全球范围内企业所作出最早的、最大规模的资本转移决策。关于李嘉诚类似的“最早”例子还有很多:英资撤离时最早接盘相关资产、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最早出售通讯公司资产、中国内地进行房地产调控之前最早大规模退出市场等等。

李嘉诚常年恪守“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经营原则,却又总能在别人之前赚到第一个铜板。庞大的李氏商业帝国由此长盛不衰,70多年来几无敌手。

不过,李嘉诚的经营策略尽管十分赚钱,却几乎没有创造出响亮世界的产品品牌。李嘉诚靠着精明的“买与卖”行走江湖,赚取差价。他名誉满身,被华人商界推崇备至,然而其财富积累的方式,却和企业家本应通过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的理念格格不入。

金钱永不眠。时至今日,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实业仍像候鸟一样永不停息,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但社会舆论对其的赞誉和认可却越来越少。

01 候鸟式投资

“未买先想卖。”

李嘉诚出售英国资产的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抛售的范围之广也已超过预期。

先是以100亿欧元卖掉欧洲的电讯发射塔资产,其中英国电讯发射塔作价37亿欧元(324亿港元)向Cellnex出售,已于3月3日获得批准。

随后又将名下125架私人飞机卖给了美国公司,套现330亿;

近日,长江实业又计划卖掉伦敦的物业。3月11日晚间,长江实业公告称出售其位于英国伦敦的“5 Broadgate”写字楼,套现7.29亿英镑(60亿人民币)。

这些已经确定的交易只是冰山一角,李嘉诚急于卖出并且“摆上货架”的还有英国最大的配电公司UK Power Networks、电信运营商Three UK。其中配电公司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合1260亿元人民币)。

据报道,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集团和私募巨头KKR对这笔交易饶有兴趣,正在与李嘉诚家族洽谈,如果交易成行,将是该行业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当年李嘉诚家族买入UK Power Networks时仅花费58亿英镑,如果按照150亿英镑成交,十二年收获1.6倍的收益,豪赚92亿英镑,当然这还不包括12年的经营利润。

从2010年开始大举投资英国,到2022年迅速套现“跑路”,李嘉诚用12年时间完成了这轮资产大挪移。纵观近40年,李嘉诚像候鸟一样从香港飞向内地,又从中国内地飞往英国,而如今他又开始选择安稳回巢。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还没有买进来,就要先想怎么卖出去。”李嘉诚操盘着庞大的李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流动,赚取利润。

李嘉诚历史上就是一位“逆周期抄底”的高手。上世纪70年代,英资撤离香港地区,李嘉诚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和记黄埔、香港电灯、青洲英泥等英资企业。

1986年,中东石油危机,全球油价暴跌,李嘉诚控股亏损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并推动其上市,此后大举收购石油资产,在日后油价价格大涨时获益颇丰。

而后在90年代,瞅准内地改革开放的风口。打着“李嘉诚”这块金字招牌,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座上宾,他随即低价囤地,而后卖出,赚取超值土地收益。

2010年后,随着内地房价暴涨,李嘉诚开始陆续套现,并抄底英国市场,累计投资高达4000亿港元,业务布局涉足天然气、水务、铁路车辆租赁、客运列车、电网、电讯、酒吧运营等。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密集的收购完成后,李嘉诚家族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近30%的天然气供应、近7%的供水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而如今,面对不确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这只候鸟又迅速开始新一轮迁徙。在抄底时李嘉诚更像一只秃鹰,一旦瞅准时机,便大举压上。他的投资与巴菲特所说类似:一旦遇到这样的机会,你应该用大罐子来收钱,而不要用小勺子。

02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面对危机,李嘉诚有两大法宝:一是多元化经营;二是高度重视负债率和现金流。

恐慌时抄底,“人去我取”;繁荣中套现,“人取我去”。危机中岿然独存,繁荣时拂袖而去。

恪守“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经营策略,长江实业总能稳健度过各种市场波动;绝不留恋鱼尾行情,让他安然脱身。内地囤地多年后,赶在地产“去杠杆”危机爆发之前,早早套现离场,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

面对危机,李嘉诚有两大法宝:一是多元化经营;二是高度重视负债率和现金流。对财务安全的重视,让长江系企业能够从容面对周期波动,拥有穿越牛熊的现金储备。

“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弱点,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毛病,就可能失败。”

李氏家族旗下掌控15家上市公司,最核心的属长和、长实集团、电能实业和长江基建,涵盖了地产、基建、电力能源、电信、港口、零售等家族核心资产。

可以看出,李嘉诚青睐对组织管理依赖度较低的业务,更注重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运作和整合,比如其特别钟爱电信牌照和输配电运输等“流量型”产业,这些拥有公共事业特性的业务,普遍具备垄断特性。一旦形成区域优势,就可以实现“躺赚”。

此外,李嘉诚高度重视财务安全。“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

观察上述四家企业,负债率常年在50%以下,电能实业负债率不到9%,更看重现金流和所有者权益的净负债率甚至不到1%,经营利润率高达82%。

靠着遍布英国、澳洲、新西兰等地6600公里的输配电网,电能实业俨然一座“没有负债的印钞机”。

2021年受疫情影响,主营地产、酒吧运营的长实集团现金流出现罕见下滑,但其他业务的稳健表现,弥补了损失,这也是李嘉诚选择多元经营的优势。

卖出英国资产的同时,李嘉诚又在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在国内地产企业艰难转型之际,李嘉诚又杀了回来。

2020年,李嘉诚旗下企业收购了成都晶融汇、上海三林印象城,年底长江基建与国电投旗下吉电股份联合投资25亿元,进行电力能源合作。

2021年初,李嘉诚斥资174.4亿元在香港启德机场附近及元朗地区购入土地。此外,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对东南亚的投资。

“西退东归”后,李嘉诚又回到了起家之地。

03 李氏之“恶”

资产在“李超人”手里只不过是财富增值的“赚钱机器”。

战火纷飞时白手起家,风雨动荡之际力挽狂澜,长江实业创立以来鲜有失手,铸造了李嘉诚的商业传奇。

作为前华人首富,李嘉诚稳健有余而创新不足。长江系旗下尚未有一件行销全球的商品,他没有像乔布斯那样创立苹果,开启移动智能设备的新篇章;没有像埃隆·马斯克创办特斯拉,改写汽车行业;亦没有像阿里京东那样,改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这样评价李嘉诚:“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电讯公司,全靠和垄断结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过是顺市而行,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可谓是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纵横商场70载,无论风云变幻,无论市场多么凶险,李嘉诚总能安然度过,并能在危机中大赚一笔。他成功的真正原因,除了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杀伐决断的魄力,更多是李光耀口中的“和垄断结盟”。

纵观李嘉诚投资谱系,“流量”和“管道”构建的垄断思维是其投资的重要逻辑,尤其是对电信牌照和港口的钟爱就是印证。

1993年,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斥资84亿港币收购英国2G电信品牌“orange”,此后持续投资扩张至欧洲大陆市场。1999年,李嘉诚在互联网热潮之际以1180亿港元出手,6年间升值12倍之多。于是在该年度的财报上,“和黄”从这一笔交易中获得了1180亿港元的溢利。

这是香港开埠以来的企业最大盈利纪录。

随后,李嘉诚开始掘金下一代移动网络。此次计划出售的英国电信运营商Three UK,就是又一电信牌照交易的典型案例。

李氏家族在香港将“和垄断结盟”演绎的淋漓尽致,他在地窄人稠的香港搞地产,收港口,布局基建、零售、电力能源等和民生百态息息相关的产业。

李家帝国占据了全香港1/7的私宅物业,70%的商超零售,俨然一座“李家城”。

他给港人发薪水,又从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赚取;他号称爱做慈善,创办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到2021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超过300亿港元,然后又把这些钱从港人的日常消费中赚回去。

李嘉诚在内地的房产开发遵循着“土地银行”的模式——大手笔超低价囤地,但却不急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只是坐等土地升值后,再转手卖掉,赚取高额差价。

长江系布局的地产、零售、基础设施、能源、电讯、港口六大核心业务,均都是标准化、易复制的产业,并且可以“躺着赚钱”的行当。资产在“李超人”手里只不过是财富增值的“赚钱机器”。

很会赚钱,但鲜有创新。成名的企业家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商业创新,而这与李嘉诚头顶的光环、积累的名誉都有严重不符。

04 写在最后

经历近一个世纪,李嘉诚几乎踩准了中国香港乃至全球经济的每一次跳动。

靠着对“流量”型业务的垄断,积累了巨额财富。近40年来,他像候鸟一样,在全世界寻找投资机遇,凭借高超的交易技巧,屡屡获胜,全身而退。

李嘉诚曾如此评价自己:“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非常不容易。”

“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只不过他窥见的是利润,是财富,是永不休止的资本游戏,而不是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