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海底总动员》终于推出了续作——《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电影甫一上映,便创造了动画片北美首映票房新纪录和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然而,比起被一致叫好的前作,这部续作的口碑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观影之后,观众似乎分成了两派。爱它的说它具有经典魅力、萌感十足,厌它的说它套路满满、缺乏创意。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他回到了童年,也有人说,续作不再有第一部惊艳。《海底总动员2》票房爆棚,收获的评价却如此臧否不一,到底是为什么呢?
正方点赞:萌感足,引人深思
《海底总动员2》中,健忘鱼多莉由配角变成了主角,在电影中与马林、尼莫父子一起寻找自己的父母。寻找父母的途中,多莉获得了章鱼汉克、白鲸贝利和鲸鲨运儿的支持,最终对友谊、亲情和家庭的奥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续作,《海底总动员2》延续了前作爱与勇气的主题,画面也依然是萌感十足。在权威电影评论网站“烂番茄”上,《海底总动员2》新鲜度高达94%。在全球最大的影迷网站IMDB上,观众评分也高达8.2。
除了“爱与勇气”的主题之外,不少网友指出,电影中有关“成长”的主题更让他们深有感触。在这部电影中,成长就是学会如何和自己的缺陷相处,以及学会正确对待一个有缺陷的人。
健忘的多莉,近视的运儿,声波功能不灵的白鲸,都有着自己的缺陷。乐观如多莉,也会常常表现出不自信。而即使如马林这般的好友,也会偶尔对她粗暴地说话。而想趴在岩石上却不断被海狮们推下去的瘦海狮,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歧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我们也曾经无心地粗暴地对待一个有缺陷的人。
而对多莉自己来说,成长就是开始懂得如何和自己的缺陷相处。影片导演兼编剧安德鲁·斯坦顿曾说:“她(多莉)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悲伤的。这就是她会特别友好的原因——因为她担心有人会离开她,所以她就格外的友好。”在影片的最后,多莉不但一家团聚,同时也在寻找的过程中突破了极限,找回了真正的自我,不再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
“自由”也是影片的一个关键词,当多莉终于找到自己的家,却发现印象中美好的“家”只是一个精致但封闭的水族馆。选择和家人相守,同时也意味着被“家”所束缚,从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因此,多莉选择先帮朋友救回儿子,再和父母相聚,未来很有可能还会带着父母离开水族馆,回到广阔的世界。这同样也是多莉这个形象传达出的“成长”的奥义。
另外,《海底总动员2》的画风比前作更为精美,主角也更加精致。水中层次分明的光影,童趣的色彩搭配,以及影片中各个角色的栩栩如生,均令网友大力点赞。影片中首次出现的“章鱼哥”有趣且傲娇,所到之处尽是笑点,获得了很多观众的青睐。
反方吐槽:套路多、缺乏惊喜
相较于国外各大网站的盛赞,这部电影在国内的口碑却没有这么好。截止到6月29日,《海底总动员2》豆瓣评分仅为7.4,为这部电影打三星的多达34.1%。
尽管观影过程中会感受到一些惊喜,这部续作的套路痕迹也是比较明显的。《海底总动员2》与前作的大主题都是寻找——从马林寻找儿子尼莫,到多莉寻找父母,途中都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寻亲路上也都对爱与勇气有所领悟。观之满满的套路感油然而生。
从剧情来看,第二部的故事低龄化,剧情非常简单,而“寻亲”也不如第一部来得自然流畅。多莉的寻亲路一旦遇到阻碍,编剧就安排它想起一个新的线索,再由此引出一个新角色。如此重复几次,观众看起来也就觉得乏味了。多莉因失忆症而产生的唠叨,也时而让人感觉厌烦。
剧情平淡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电影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反派。《海底总动员2》走的是“合家欢”的路线,电影的主要戏剧矛盾在于主角多莉自身——失忆症,而不是和反派的对决。电影中没有恶意对待动物的人类,所有人都是充满爱心的,就连水族馆也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而建。如此的设定,削弱了电影的戏剧冲击力,剧情自然难以显得高潮迭起。
由于种种套路,导致《海底总动员2》的结局都是可以预期的,寻亲—小伙伴帮忙—找到亲人,整个流程与第一部完全一致,让人缺乏惊喜之感。历经13年才诞生的续作,又有童年情怀的加持,观众的期望值自然会比较高。因此,这部电影尽管票房爆棚,吐槽之声也始终不绝于耳。
皮克斯走下神坛?
《海底总动员2》票房屡创纪录,却并没有收获一致好评,它背后的制作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在近年来也遭遇了质疑。
曾经一手打造出《机器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众多佳作的皮克斯,出品的动画长片曾经部部叫好又叫座。在2007-2010年,皮克斯曾凭《料理鼠王》、《WALL·E》、《飞屋环游记》、《玩具总动员3》蝉联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
然而,这几年,皮克斯“走下神坛”的声音不绝于耳。在“烂番茄”网站上,皮克斯近期的三部作品《赛车总动员2》、《怪物大学》和《勇敢传说》评分几乎垫底。同样,在影迷聚集的IMDB,《赛车总动员2》评分为是6.3,《勇敢传说》是7.2,最高的《怪物大学》也仅为7.7。去年的《恐龙当家》更是票房扑街,成为了所有皮克斯作品中票房最低的一部。
曾有网友总结了“烂番茄”中皮克斯作品的专业评分走势图,走势一目了然:
从数据上看,这几年的皮克斯似乎难续从前辉煌,对于原因的猜测也有很多。比如,因为迪士尼的收购,让皮克斯从致力于高质量动画电影的独立工作室,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娱乐媒体公司的一份子。而迪士尼的介入,使得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也陷入了迪士尼套路。
为了提升影片的商业价值,皮克斯开始推出更多的续集电影,电影叙事也趋向低龄化。对于皮克斯来说,复制一部成功影片的套路,显然比完全重新创造一个故事,要容易得多,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包括《赛车总动员2》和《海底总动员2》在内,这些续集电影都遭遇了“创新不足”的评价。甚至有人称之为“狗尾续貂”。
接班人缺失则是皮克斯面临的另一大难题。老导演身兼数职,新导演尚未入局,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创新意识缺失也就成为了近几年一些皮克斯作品的硬伤。
当然,为了重新赢回观众的心,皮克斯也做出了一些努力。2014-2016年间,皮克斯已经公布的四部作品计划,有三部都是原创作品。同时,在未来5年间,皮克斯将有至少8部电影登陆大荧幕。我们期待着这个曾经的动画巨头的再度崛起。
皮克斯佳作推荐
《飞屋环形记》
剧情简介:小男孩卡尔怀揣着对于冒险的热爱,偶遇假小子艾丽,相同的爱好最终使两个人成为了一生的爱侣。 他们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要去南美洲的“仙境瀑布”探险,但直到艾丽去世,这个梦想也未能实现。终于有一天,曾经专卖气球的老人卡尔居然用五颜六色的气球拽着他的房子飞上了天空……
小胖点评:当看到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结为眷侣的时候,你会以为这是一部爱情片。然而,DUANG,艾丽去世了……影片刚开始的十几分钟足以使人泪流满面,似乎跟随这两个主角走过了一生。然而,艾丽去世后,故事才真正开始。78岁的老先生为了实现和妻子共有的梦想,将房子变成了“飞屋”,和一个无意间闯入的小男孩一起去冒险。
尽管在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老人卡尔都已失去了另一半,然而这却是一部隐秘的爱情电影,爱情的真挚和情怀都尽在其中。有幽默、有冒险,有奇妙的想象力还有真挚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每种都表达得非常细腻。如果满分是100分,给它打101分也不为过。
《机器人总动员》
剧情简介:公元2805年,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却因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适于人类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飞船离开故乡,进行一次漫长无边的宇宙之旅。临行前他们委托Buynlarge公司对地球垃圾进行清理,该公司开发了名为瓦力的机器人担当此重任……
小胖点评:《机器人总动员》是一部非常规的科幻片,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3分,被网友称为“催泪神作”。然而,影片的主人公瓦力不仅不会说话,也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明显的面部表情。影片的前40分钟,甚至几乎没有任何对白。就是这样的一个机器人,却演绎了一段迷人的爱情故事。影片对于孤独和爱情的表述都是独具一格的。你会发现,原来最终拯救地球的,还是老土的爱情,甚至土到只求执子之手的爱情。
《头脑特工队》
剧情简介:莱莉因为父亲工作的因素举家搬迁至旧金山,要准备适应新环境,但就在此时,莱莉脑中控制欢乐与忧伤的两位脑内大臣乐乐与忧忧迷失在茫茫脑海中,大脑总部只剩下掌管愤怒、害怕与厌恶的三位干部,导致本来乐观的莱莉变成愤世忌俗少女。乐乐与忧忧必须要尽快在复杂的脑中世界回到大脑总部,让莱莉重拾原本快乐正常的情绪……
小胖点评:这部电影被称为皮克斯的“回勇之作”,上映后好评如潮。剧情不但够萌够甜,而且是脑洞大开。电影将人的情绪拟人化,将人的五种情绪变成五个情绪小人:快乐、悲伤、愤怒、厌恶与恐惧。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傻白甜”的电影,美好与悲伤并存是这部动画的基调,这使它完全超出了童话的范畴,而成为一个关于人生的寓言。影片告诉我们,成长都将伴随失去,并将人类迈过创伤与遗忘的过程表现得非常浪漫。看电影的人原本会以为,最终快乐会取得控制权,但影片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