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韩妆涨价,大势所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韩妆涨价,大势所趋?

K-Beauty遇冷,中低端韩妆在国内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此时涨价,无异于“饮鸩止渴”。

图片来源:pexels-kinkate

文|聚美丽 诗 诗

3月14日,一条关于#悦诗风吟最高涨价36%#的微博话题上了热搜,截至目前,阅读次数已经达到1.4亿次。

截图自微博

据央视财经报道,去年底,韩国多个高端化妆品品牌上调价格。自今年3月份起,韩国知名平价化妆品品牌也接连开始涨价,比如,谜尚26款化妆品价格平均上调了11%,悦诗风吟有50多款产品近期也在涨价,上涨幅度最高达到36%。

此外,由韩国两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推出的牙膏、洗发水、洗涤剂等日化产品也纷纷上调了价格。

截图自微博

报道中还提到,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暴涨。韩国日化用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石蜡、凡士林、甘油等原料都提取自石油,国际油价上涨造成原料和物流成本不断攀升。

K-Beauty退潮,平价化妆品涨价还有人买单吗?

2022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地缘局势紧张升级,国际原油价格发生了剧烈波动。伦敦洲际交易所(ICE)数据显示,3月1日至3月8日期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高上涨41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最高上涨17.6美元/桶;若以最终收盘价计算,两者的上涨空间依然达到了31美元/桶、17.4美元/桶。

据悉,目前化妆品原料大部分都与石油或其衍生物、合成物有关,比如乙烯、丙烯、甘油、聚乙烯、聚丙烯等,而这些原料的价格一直都在持续地上涨。比如甘油,它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油制产品之一,其涨幅曾达到130%。(更多信息详见聚美丽往期文章《俄乌开战!原材料市场巨震,美业谁慌了?》)

除了原料端的震荡之外,受新冠疫情、此前传闻的“禁韩令”,以及中国品牌开始崛起的综合因素影响,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下降,又进一步挤压了韩国企业的利润空间。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的进出口趋势数据,2022年1月,韩国化妆品对中国出口大跌40.1%,仅13.4亿元,韩国产品在华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占优势。

事实上,近期关于“韩妆退潮”的话题也引起了各媒体的高度关注。随着悦诗风吟(Innisfree)、伊蒂之屋(ETUDE HOUSE)、赫妍(HERA)、艾碧诺(IOPE)等韩妆品牌相继在中国关店、撤柜,我们似乎看到,K-Beauty的风潮在明显褪去。

K-Beauty遇冷,中低端韩妆在国内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此大背景之下,此次悦诗风吟等平价韩妆涨价,更是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中低端韩妆产品使用体验差”“国货更香”“它有涨价的权利,我们也有不买的权利”……

截图自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不局限于美妆市场来看,这不是韩系产品在国内首次被吐槽。

近期,韩国食品品牌好丽友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对中国、俄罗斯市场的产品进行涨价,且在配料存在“双标”,在海外市场使用可可粉,却在国内市场使用代可可脂。这种“区别对待”,进一步加重了国内网友对其的抵制情绪。

截图自微博

美妆行业迎来涨价热潮

相较于国际品牌而言,韩妆品牌在涨价上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从最近五年的国际美妆品牌涨价情况来看,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等大公司几乎每年都会上调相关产品价格。据媒体报道,雅诗兰黛已连续涨价3年。

在2022开年前后,雅诗兰黛、CHANEL、海蓝之谜、Tom ford、联合利华等高端美妆品牌相继开启了涨价行动。宝洁、雅诗兰黛、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的财报中都提到将通过采取涨价的措施应对不确定性和成本的影响。

除了化妆品集团之外,上游原料端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近期,德国原料商巴斯夫宣布,因为持续的市场波动及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影响,运输、能源和劳动力等其他成本的增加,自3月15日起,北美个人护理专业产品线将提价1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化工原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国际公司纷纷采取了调价的方式。相较之下,国内企业目前仍然处于内部消化的过程。某品牌研发人员曾向聚美丽表示:“从原油的涨价,传递到终端化妆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在品牌集体涨价的同时,化妆品上市公司却在面临股市的全面下跌。自2月24日起,国内外美妆企业市值几乎都呈下跌之势。其中,截止3月15日收盘,逸仙电商的股价创下历史新低,现价0.614美元,跌幅-9.24%。

截图自雪球APP

不管是韩系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集体涨价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同的是,国际品牌得益于其较高的品牌价值和用户粘性,涨价对产品销量的影响或许不会很大,而对于中低端品牌来说,价格上调会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产生更大影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聚美丽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浙江
中国化妆品行业移动新媒体,关注并推动化妆品行业互联网化

下载界面新闻

韩妆涨价,大势所趋?

K-Beauty遇冷,中低端韩妆在国内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此时涨价,无异于“饮鸩止渴”。

图片来源:pexels-kinkate

文|聚美丽 诗 诗

3月14日,一条关于#悦诗风吟最高涨价36%#的微博话题上了热搜,截至目前,阅读次数已经达到1.4亿次。

截图自微博

据央视财经报道,去年底,韩国多个高端化妆品品牌上调价格。自今年3月份起,韩国知名平价化妆品品牌也接连开始涨价,比如,谜尚26款化妆品价格平均上调了11%,悦诗风吟有50多款产品近期也在涨价,上涨幅度最高达到36%。

此外,由韩国两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推出的牙膏、洗发水、洗涤剂等日化产品也纷纷上调了价格。

截图自微博

报道中还提到,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暴涨。韩国日化用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石蜡、凡士林、甘油等原料都提取自石油,国际油价上涨造成原料和物流成本不断攀升。

K-Beauty退潮,平价化妆品涨价还有人买单吗?

2022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地缘局势紧张升级,国际原油价格发生了剧烈波动。伦敦洲际交易所(ICE)数据显示,3月1日至3月8日期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高上涨41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最高上涨17.6美元/桶;若以最终收盘价计算,两者的上涨空间依然达到了31美元/桶、17.4美元/桶。

据悉,目前化妆品原料大部分都与石油或其衍生物、合成物有关,比如乙烯、丙烯、甘油、聚乙烯、聚丙烯等,而这些原料的价格一直都在持续地上涨。比如甘油,它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油制产品之一,其涨幅曾达到130%。(更多信息详见聚美丽往期文章《俄乌开战!原材料市场巨震,美业谁慌了?》)

除了原料端的震荡之外,受新冠疫情、此前传闻的“禁韩令”,以及中国品牌开始崛起的综合因素影响,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下降,又进一步挤压了韩国企业的利润空间。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的进出口趋势数据,2022年1月,韩国化妆品对中国出口大跌40.1%,仅13.4亿元,韩国产品在华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占优势。

事实上,近期关于“韩妆退潮”的话题也引起了各媒体的高度关注。随着悦诗风吟(Innisfree)、伊蒂之屋(ETUDE HOUSE)、赫妍(HERA)、艾碧诺(IOPE)等韩妆品牌相继在中国关店、撤柜,我们似乎看到,K-Beauty的风潮在明显褪去。

K-Beauty遇冷,中低端韩妆在国内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此大背景之下,此次悦诗风吟等平价韩妆涨价,更是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中低端韩妆产品使用体验差”“国货更香”“它有涨价的权利,我们也有不买的权利”……

截图自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不局限于美妆市场来看,这不是韩系产品在国内首次被吐槽。

近期,韩国食品品牌好丽友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对中国、俄罗斯市场的产品进行涨价,且在配料存在“双标”,在海外市场使用可可粉,却在国内市场使用代可可脂。这种“区别对待”,进一步加重了国内网友对其的抵制情绪。

截图自微博

美妆行业迎来涨价热潮

相较于国际品牌而言,韩妆品牌在涨价上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从最近五年的国际美妆品牌涨价情况来看,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等大公司几乎每年都会上调相关产品价格。据媒体报道,雅诗兰黛已连续涨价3年。

在2022开年前后,雅诗兰黛、CHANEL、海蓝之谜、Tom ford、联合利华等高端美妆品牌相继开启了涨价行动。宝洁、雅诗兰黛、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的财报中都提到将通过采取涨价的措施应对不确定性和成本的影响。

除了化妆品集团之外,上游原料端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近期,德国原料商巴斯夫宣布,因为持续的市场波动及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影响,运输、能源和劳动力等其他成本的增加,自3月15日起,北美个人护理专业产品线将提价1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化工原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国际公司纷纷采取了调价的方式。相较之下,国内企业目前仍然处于内部消化的过程。某品牌研发人员曾向聚美丽表示:“从原油的涨价,传递到终端化妆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在品牌集体涨价的同时,化妆品上市公司却在面临股市的全面下跌。自2月24日起,国内外美妆企业市值几乎都呈下跌之势。其中,截止3月15日收盘,逸仙电商的股价创下历史新低,现价0.614美元,跌幅-9.24%。

截图自雪球APP

不管是韩系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集体涨价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同的是,国际品牌得益于其较高的品牌价值和用户粘性,涨价对产品销量的影响或许不会很大,而对于中低端品牌来说,价格上调会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产生更大影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