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年华丽背后,欧洲百货公司依旧活力绽放的秘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年华丽背后,欧洲百货公司依旧活力绽放的秘密

百货模式本身并未山穷水尽,人们会选择在网上买东西,但也喜欢亲自去看看有什么东西在出售。真正面临考验且亟需调整的是单一而粗放型管理方式。这不是消亡期,而是调整期、转型期。

从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到苏维埃时期的莫斯科,百货商店改变了人们的购买模式,并形成了一种全球的文化。—— Jonathan Glancey

炎炎六月,年中大促如约而至。一边是电商打得火热,另一边则是国内实体百货的日渐式微。据统计,2015年国内70家大型百货集团关店87家,更可怕的是2015年关闭的31家百货店的统计显示,这些店铺的平均存续时间还不到5年,百货店大约为4.81年。面对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冰火两重天,有人说百货店是在劫难逃了,难道几百年发展起来的商业文明就那么不堪一击吗?

曾经人潮汹涌的商场折扣季,看不见尽头的结账队伍,五光十色的商品展示,百货商店在二十世纪大放异彩。只是时代在变,百货业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转型,相比10年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百货业所处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零售业都比之前更加复杂。传统的百货业只有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消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被电商取代,销售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唯一的目的。

欧洲老牌百货公司是每一个购物狂人的人间天堂,琳琅满目的商品,会让他们瞬间忘我地进入“买买买”的角色中。华丽的装潢,丰富的商品,贴心的服务……都是感染、诱惑你的力量,使你情不自禁地沉浸在“买买买”的世界里。

Harding Howll &CO.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

BBC CULTURE发表的 《A history of the department store》中介绍了Harding Howell &Co,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商店于1796年开业,坐落于伦敦圣詹姆斯区蓓尔美尔街89号。这家商店颇具规模,分为四个部门,销售商品包括毛皮、电扇、日用杂货,还有珠宝、钟表以及女帽制品。Harding Howell& Co着眼于满足时尚女性的消费需求。在这里,女人们终于可以远离家庭和男人的束缚,放心高雅地自由闲逛购物。新富起来的中产阶级妇女是这之中的主要人群。

19世纪中期的百货店开始有了现代百货店的样子,此后150年,我们所熟悉的百货店都与当年如出一辙。百货店在这个时间点改头换面并非偶然,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为万国工业博览会拉开了帷幕,博览会在水晶宫举办,这座货真价实的革命性建筑由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坐落在海德公园,不远处正是1905年后成为全欧最大百货店的哈罗兹百货。

水晶宫的醒目之处不仅在于30万个安装了玻璃(当时的新发明)的窗格,还在于它的橱窗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日用消费品。成千上万的人来到橱窗前浏览参观,直瞪瞪地看着当代设计与科技的奇迹,这些打开了新生的工业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得以一窥究竟。从那以后,只要是百货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哪怕外面砌的是大理石、石块或砖瓦,也会与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有几分相似。

Galeries Lafayette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

雕梁画栋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建筑物本身的创意设计和追求百年传承的经典理念,是经营理念的另外一个核心。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Galeries Lafayette)于1893年由Théophile Bader和Alphonse Kahn表兄弟创立。占据了奥斯曼大道的40号,紧邻巴黎歌剧院,凭借豪华如宫殿的装修轰动一时。

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来往的人影绰约,像赴一场中世纪的聚会,在这里购物真正成了一种享受。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征服了无数人。时尚是老佛爷的代名词,从诞生起就一直坚持“让时尚属于每一个人”的理念。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看到巴黎老佛爷,都能透过它华丽的外表看到其与时俱进的时尚感。

作为法国零售业的巨头,老佛爷深知如何保持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魅力。通过一年四季举办的各种文化展览和促销活动,商店保持了活力并显得与众不同。一个法国百货业龙头地位得到巩固的老佛爷,一个时刻不忘为顾客提供新颖、大胆和充满惊喜的时尚品牌的老佛爷。虽已百年高龄,却以年轻积极的心态活在当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综合性大型百货商店的革新典范。今天老佛爷百货的含义早已经超出一家百货公司,成为巴黎时尚文化的缩影和策源地。不仅因为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时尚品牌,更因为老佛爷代表的是全球眼光和文化视野。

Harrods提供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任何需求

欧洲优秀的百货公司,基于买货制,引进符合自己定位的品牌、拒绝平庸,从而避免自己沦为被模仿的对象。这些百货公司勇于坚持做自己,同时铸就了不可模仿的经典。

英国最有名气,最高档的百货公司,要数位于伦敦奢华商业地段骑士桥的哈罗兹百货公司(Harrods)。哈罗兹的前身是1849年在邦普顿路开的一家杂货店,由于服务优良、商品精美,很快便在当地闻名并于1905年迁到现址。醒目的橘红陶土色的七层大楼,傍晚时分大楼外面挂的1万多个灯泡都会点亮,星星点点直到半夜,没有蓄意的大张旗鼓,而是沉着大气的风范。

哈罗兹是与众不同的。禁止吸烟、禁止留影、禁止携带宠物入内、禁止携带旅行背包、禁止穿着牛仔裤等等。走近哈罗兹百货,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伦敦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眼望去,便觉华丽高雅。它的橱窗是每个季节伦敦流行的风向标,有时一个橱窗内的商品和名画加在一起就值百万英镑。内部大厅各有风格,别具考究,有一种穿越世纪前的错觉。而且哈罗兹百货会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最周全礼貌的服务,女士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伯爵夫人般的待遇。

哈罗兹百货风云100多年,创造过许多世界第一。世界最早的冬季甩卖、引进最早的自动扶梯、出售第一台电视等等。“提供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任何需求”是哈罗兹百货的著名格言,在哈罗兹百货,你几乎没有找不到的商品。这种神话般的格言绝不是吹出来的,哈罗兹的确进行过许多令难以置信的买卖。美国前总统里根担任加利福尼亚州长期间,就曾有人送他一头大象,而这桩买卖就是哈罗兹承担的。一名英国商人购买了送给妻子的礼物:一架用600米长红纸和150卷胶带包得严严实实的一架奥古斯塔A109直升机,还为一对小狗主持过婚礼,内容包括“狗新娘”乘坐马车、举行香槟招待会,然后和“狗新郎”一起到狗旅馆去度蜜月等。

KaDeWe 捉住消费者的胃口

欧洲百货还擅长打造主题百货,精准服务于目标顾客。百货公司本来就是人们消磨时间的去处,迪斯尼公园吸引的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型顾客,环球影城吸引的是好莱坞电影迷,海洋公园吸引的则是对大自然和刺激性运动发烧的顾客,百货公司也应该有类似的主题。

位于德国柏林的卡迪威(KaDeWe)是是德国的百货公司的领军者之一,领导着世界的新潮流。人们对KaDeWe的印象在于它对新潮流那种与生俱来的嗅觉,艺术性的橱窗陈设和主题区布置。KaDeWe的产品包罗万象,从时装、饰品,再到家居、美食,总有一款满足你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需要,来到KaDeWe,柏林之旅才算是不虚此行。

1905年,柏林商务顾问Adolf Jandorf委托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Johann Emil Schaudt设计并承建了卡迪威百货大楼,大楼取名为Kaufhaus des Westens,简称为KaDeWe,即西方百货商厦的意思。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后来的一鸣惊人,再到后来的低迷,直到最后的重振旗鼓,卡迪威的百年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二战中由于一架被击落的美军飞机直接在大楼上坠毁,导致大楼被焚烧殆尽,二战后作为德国复兴的象征被重修,同时也成为西方繁华世界的代表性建筑。

商店六楼的美食广场绝对是KaDeWe的最大亮点,30多个美食摊点和鲜蚝吧是美食家们的麦加圣地。KaDeWe美食广场是欧洲最大的美食广场,面积约为7000平米,国际知名美厨在这里也有分店,包括Paul Bocuse, Len tre和Leysieffer。这里约有35000种食品可供选择,其中包括3400种葡萄酒和1300多个奶酪品种。备受殊荣的水产海鲜部则是另一块吸睛石,除了本地鱼类外,供应品种还包括各种独特的远洋水产。

Barneys New York 美轮美奂的陈列惊喜

欧洲百货的另一特点是美轮美奂地各种陈列。同一品牌在不同百货的陈列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货品对应不同的陈列,不同的陈列映射出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又讲述出不一样的故事。这种无声的交流中触发了消费者最原始的感动,激起了顾客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物欲满足,而是对美丽的向往。顾客内心最美好的感觉完全被你的陈列激发了出来,你还会愁东西卖不出去吗?

巴尼斯纽约精品店 (Barneys New York) 是美国著名高档百货连锁店,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旗舰店坐落在第五大道。坚持用自然光照明,橱窗设计更是另类、独特,每年的橱窗设计都有一个主题,在主题之下又推出若干系列。

店内货品陈列很有特色,与“边厅+中岛”的常见布局方式不同,在第五大道旗舰店的女装楼层中,所有的商品按照品牌环绕四周,几乎没有货柜,所有服装被挂在各种造型的挂杆上,宽大的试衣境和沙发被看似随意地摆在显著位置。中心区域除了一组主题陈列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的东西,整个卖场甚至让人感觉有些“空旷”,更像设计师的工作室而非百货商店。站在卖场里,看着那些造型各异的模特所展示的服装,顾客可以细细地揣摩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受当季最流行的风格。

La Rinascente影响六代人的最优雅的百货公司

购物不仅需要灵感,还需要突发奇想,La Rinascente就是能让你产生这样一个念头的地方。La Rinascente百货公司位于米兰大教堂旁,顶楼的咖啡座和餐厅可以观赏大教堂的雄伟气势。Giorgio Armani在创立自己的品牌之前,在La Rinascente当过助理摄影师,后来进入了公司的设计室。那段时间,他从印度、日本和美国购买优质产品,并通过举办展览,将外国文化介绍给意大利消费者,从此开始了他对流行时尚的接触。

1865年,费尔迪南多·博科尼首先想到了在意大利开办一家卖成衣的商店。此前,人们普遍认为上流社会的人只应该穿裁缝做的衣服。博科尼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快他的商店就搬到了位于城市最中心的现址。著名诗人丹农齐奥为百货公司想出了让人过目难忘的新名字。这位敏锐而讲究的颓废派分子给出的名字La Rinascente(意思是“恢复、复兴、重新生产”)不但响亮、新奇,而且能给予艺术广告家们以想象的空间。

La Rinascente在上世纪20及30年代迅速发展,即便在战争期间也保持了其卓然地位,并在50年代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飞速增长,从而在整整二十年里经历了一个真正的消费体制演变。从冰箱到超短裙,这些改变意大利人生活方式的物品都是在La Rinascente首次发售。La Rinascente到今年已经一百五十多个年头了,它影响了意大利12个城市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这间历史悠久的米兰百货公司已经变成了百货业的圣殿,与世界众多最顶级百货公司齐名。

与大多数意大利商场不同,La Rinascente营业到晚上10点。而且第六层还专门设有全球回报集团购物退税的退税点。在这里,意大利品牌和外国名牌,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汇聚一堂,除了“意大利制造”外,还有全球范围内的各大奢侈时尚品牌共聚于此,因而享有“高端顾客必购之地”的美誉。从时尚服装到各种配饰,从女性内衣到香水,从休闲产品到生活方式,应有尽有。

可见,百货公司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来自互联网电商的竞争伴随着网络、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普及下使网上购物兴起。面对重围,欧洲许多百年老店在不断自我完善和革新中谋求发展。

百货模式本身并未山穷水尽,人们会选择在网上买东西,但也喜欢亲自去看看有什么东西在出售。真正面临考验且亟需调整的是单一而粗放型管理方式。这不是消亡期,而是调整期、转型期。借鉴和参考,优胜和劣汰,相信经过一轮调整,留下来的优质企业会释放更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年华丽背后,欧洲百货公司依旧活力绽放的秘密

百货模式本身并未山穷水尽,人们会选择在网上买东西,但也喜欢亲自去看看有什么东西在出售。真正面临考验且亟需调整的是单一而粗放型管理方式。这不是消亡期,而是调整期、转型期。

从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到苏维埃时期的莫斯科,百货商店改变了人们的购买模式,并形成了一种全球的文化。—— Jonathan Glancey

炎炎六月,年中大促如约而至。一边是电商打得火热,另一边则是国内实体百货的日渐式微。据统计,2015年国内70家大型百货集团关店87家,更可怕的是2015年关闭的31家百货店的统计显示,这些店铺的平均存续时间还不到5年,百货店大约为4.81年。面对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冰火两重天,有人说百货店是在劫难逃了,难道几百年发展起来的商业文明就那么不堪一击吗?

曾经人潮汹涌的商场折扣季,看不见尽头的结账队伍,五光十色的商品展示,百货商店在二十世纪大放异彩。只是时代在变,百货业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转型,相比10年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百货业所处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零售业都比之前更加复杂。传统的百货业只有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消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被电商取代,销售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唯一的目的。

欧洲老牌百货公司是每一个购物狂人的人间天堂,琳琅满目的商品,会让他们瞬间忘我地进入“买买买”的角色中。华丽的装潢,丰富的商品,贴心的服务……都是感染、诱惑你的力量,使你情不自禁地沉浸在“买买买”的世界里。

Harding Howll &CO.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

BBC CULTURE发表的 《A history of the department store》中介绍了Harding Howell &Co,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商店于1796年开业,坐落于伦敦圣詹姆斯区蓓尔美尔街89号。这家商店颇具规模,分为四个部门,销售商品包括毛皮、电扇、日用杂货,还有珠宝、钟表以及女帽制品。Harding Howell& Co着眼于满足时尚女性的消费需求。在这里,女人们终于可以远离家庭和男人的束缚,放心高雅地自由闲逛购物。新富起来的中产阶级妇女是这之中的主要人群。

19世纪中期的百货店开始有了现代百货店的样子,此后150年,我们所熟悉的百货店都与当年如出一辙。百货店在这个时间点改头换面并非偶然,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为万国工业博览会拉开了帷幕,博览会在水晶宫举办,这座货真价实的革命性建筑由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坐落在海德公园,不远处正是1905年后成为全欧最大百货店的哈罗兹百货。

水晶宫的醒目之处不仅在于30万个安装了玻璃(当时的新发明)的窗格,还在于它的橱窗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日用消费品。成千上万的人来到橱窗前浏览参观,直瞪瞪地看着当代设计与科技的奇迹,这些打开了新生的工业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得以一窥究竟。从那以后,只要是百货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哪怕外面砌的是大理石、石块或砖瓦,也会与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有几分相似。

Galeries Lafayette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

雕梁画栋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建筑物本身的创意设计和追求百年传承的经典理念,是经营理念的另外一个核心。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Galeries Lafayette)于1893年由Théophile Bader和Alphonse Kahn表兄弟创立。占据了奥斯曼大道的40号,紧邻巴黎歌剧院,凭借豪华如宫殿的装修轰动一时。

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来往的人影绰约,像赴一场中世纪的聚会,在这里购物真正成了一种享受。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征服了无数人。时尚是老佛爷的代名词,从诞生起就一直坚持“让时尚属于每一个人”的理念。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看到巴黎老佛爷,都能透过它华丽的外表看到其与时俱进的时尚感。

作为法国零售业的巨头,老佛爷深知如何保持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魅力。通过一年四季举办的各种文化展览和促销活动,商店保持了活力并显得与众不同。一个法国百货业龙头地位得到巩固的老佛爷,一个时刻不忘为顾客提供新颖、大胆和充满惊喜的时尚品牌的老佛爷。虽已百年高龄,却以年轻积极的心态活在当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综合性大型百货商店的革新典范。今天老佛爷百货的含义早已经超出一家百货公司,成为巴黎时尚文化的缩影和策源地。不仅因为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时尚品牌,更因为老佛爷代表的是全球眼光和文化视野。

Harrods提供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任何需求

欧洲优秀的百货公司,基于买货制,引进符合自己定位的品牌、拒绝平庸,从而避免自己沦为被模仿的对象。这些百货公司勇于坚持做自己,同时铸就了不可模仿的经典。

英国最有名气,最高档的百货公司,要数位于伦敦奢华商业地段骑士桥的哈罗兹百货公司(Harrods)。哈罗兹的前身是1849年在邦普顿路开的一家杂货店,由于服务优良、商品精美,很快便在当地闻名并于1905年迁到现址。醒目的橘红陶土色的七层大楼,傍晚时分大楼外面挂的1万多个灯泡都会点亮,星星点点直到半夜,没有蓄意的大张旗鼓,而是沉着大气的风范。

哈罗兹是与众不同的。禁止吸烟、禁止留影、禁止携带宠物入内、禁止携带旅行背包、禁止穿着牛仔裤等等。走近哈罗兹百货,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伦敦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眼望去,便觉华丽高雅。它的橱窗是每个季节伦敦流行的风向标,有时一个橱窗内的商品和名画加在一起就值百万英镑。内部大厅各有风格,别具考究,有一种穿越世纪前的错觉。而且哈罗兹百货会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最周全礼貌的服务,女士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伯爵夫人般的待遇。

哈罗兹百货风云100多年,创造过许多世界第一。世界最早的冬季甩卖、引进最早的自动扶梯、出售第一台电视等等。“提供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任何需求”是哈罗兹百货的著名格言,在哈罗兹百货,你几乎没有找不到的商品。这种神话般的格言绝不是吹出来的,哈罗兹的确进行过许多令难以置信的买卖。美国前总统里根担任加利福尼亚州长期间,就曾有人送他一头大象,而这桩买卖就是哈罗兹承担的。一名英国商人购买了送给妻子的礼物:一架用600米长红纸和150卷胶带包得严严实实的一架奥古斯塔A109直升机,还为一对小狗主持过婚礼,内容包括“狗新娘”乘坐马车、举行香槟招待会,然后和“狗新郎”一起到狗旅馆去度蜜月等。

KaDeWe 捉住消费者的胃口

欧洲百货还擅长打造主题百货,精准服务于目标顾客。百货公司本来就是人们消磨时间的去处,迪斯尼公园吸引的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型顾客,环球影城吸引的是好莱坞电影迷,海洋公园吸引的则是对大自然和刺激性运动发烧的顾客,百货公司也应该有类似的主题。

位于德国柏林的卡迪威(KaDeWe)是是德国的百货公司的领军者之一,领导着世界的新潮流。人们对KaDeWe的印象在于它对新潮流那种与生俱来的嗅觉,艺术性的橱窗陈设和主题区布置。KaDeWe的产品包罗万象,从时装、饰品,再到家居、美食,总有一款满足你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需要,来到KaDeWe,柏林之旅才算是不虚此行。

1905年,柏林商务顾问Adolf Jandorf委托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Johann Emil Schaudt设计并承建了卡迪威百货大楼,大楼取名为Kaufhaus des Westens,简称为KaDeWe,即西方百货商厦的意思。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后来的一鸣惊人,再到后来的低迷,直到最后的重振旗鼓,卡迪威的百年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二战中由于一架被击落的美军飞机直接在大楼上坠毁,导致大楼被焚烧殆尽,二战后作为德国复兴的象征被重修,同时也成为西方繁华世界的代表性建筑。

商店六楼的美食广场绝对是KaDeWe的最大亮点,30多个美食摊点和鲜蚝吧是美食家们的麦加圣地。KaDeWe美食广场是欧洲最大的美食广场,面积约为7000平米,国际知名美厨在这里也有分店,包括Paul Bocuse, Len tre和Leysieffer。这里约有35000种食品可供选择,其中包括3400种葡萄酒和1300多个奶酪品种。备受殊荣的水产海鲜部则是另一块吸睛石,除了本地鱼类外,供应品种还包括各种独特的远洋水产。

Barneys New York 美轮美奂的陈列惊喜

欧洲百货的另一特点是美轮美奂地各种陈列。同一品牌在不同百货的陈列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货品对应不同的陈列,不同的陈列映射出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又讲述出不一样的故事。这种无声的交流中触发了消费者最原始的感动,激起了顾客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物欲满足,而是对美丽的向往。顾客内心最美好的感觉完全被你的陈列激发了出来,你还会愁东西卖不出去吗?

巴尼斯纽约精品店 (Barneys New York) 是美国著名高档百货连锁店,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旗舰店坐落在第五大道。坚持用自然光照明,橱窗设计更是另类、独特,每年的橱窗设计都有一个主题,在主题之下又推出若干系列。

店内货品陈列很有特色,与“边厅+中岛”的常见布局方式不同,在第五大道旗舰店的女装楼层中,所有的商品按照品牌环绕四周,几乎没有货柜,所有服装被挂在各种造型的挂杆上,宽大的试衣境和沙发被看似随意地摆在显著位置。中心区域除了一组主题陈列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的东西,整个卖场甚至让人感觉有些“空旷”,更像设计师的工作室而非百货商店。站在卖场里,看着那些造型各异的模特所展示的服装,顾客可以细细地揣摩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受当季最流行的风格。

La Rinascente影响六代人的最优雅的百货公司

购物不仅需要灵感,还需要突发奇想,La Rinascente就是能让你产生这样一个念头的地方。La Rinascente百货公司位于米兰大教堂旁,顶楼的咖啡座和餐厅可以观赏大教堂的雄伟气势。Giorgio Armani在创立自己的品牌之前,在La Rinascente当过助理摄影师,后来进入了公司的设计室。那段时间,他从印度、日本和美国购买优质产品,并通过举办展览,将外国文化介绍给意大利消费者,从此开始了他对流行时尚的接触。

1865年,费尔迪南多·博科尼首先想到了在意大利开办一家卖成衣的商店。此前,人们普遍认为上流社会的人只应该穿裁缝做的衣服。博科尼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快他的商店就搬到了位于城市最中心的现址。著名诗人丹农齐奥为百货公司想出了让人过目难忘的新名字。这位敏锐而讲究的颓废派分子给出的名字La Rinascente(意思是“恢复、复兴、重新生产”)不但响亮、新奇,而且能给予艺术广告家们以想象的空间。

La Rinascente在上世纪20及30年代迅速发展,即便在战争期间也保持了其卓然地位,并在50年代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飞速增长,从而在整整二十年里经历了一个真正的消费体制演变。从冰箱到超短裙,这些改变意大利人生活方式的物品都是在La Rinascente首次发售。La Rinascente到今年已经一百五十多个年头了,它影响了意大利12个城市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这间历史悠久的米兰百货公司已经变成了百货业的圣殿,与世界众多最顶级百货公司齐名。

与大多数意大利商场不同,La Rinascente营业到晚上10点。而且第六层还专门设有全球回报集团购物退税的退税点。在这里,意大利品牌和外国名牌,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汇聚一堂,除了“意大利制造”外,还有全球范围内的各大奢侈时尚品牌共聚于此,因而享有“高端顾客必购之地”的美誉。从时尚服装到各种配饰,从女性内衣到香水,从休闲产品到生活方式,应有尽有。

可见,百货公司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来自互联网电商的竞争伴随着网络、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普及下使网上购物兴起。面对重围,欧洲许多百年老店在不断自我完善和革新中谋求发展。

百货模式本身并未山穷水尽,人们会选择在网上买东西,但也喜欢亲自去看看有什么东西在出售。真正面临考验且亟需调整的是单一而粗放型管理方式。这不是消亡期,而是调整期、转型期。借鉴和参考,优胜和劣汰,相信经过一轮调整,留下来的优质企业会释放更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