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饶文渊
11年前的《超级女声》让湖南卫视成为内地音乐综艺真人秀敢吃螃蟹的第一人;11年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音乐综艺真人秀节目纷纷出现在湖南卫视的舞台,同时《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等形式多样的音乐综艺真人秀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如果说《超女》《快男》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起点,《中国好声音》是草根歌手梦想逆袭的舞台,那么《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则是歌手们同台竞技的赛场。与众多音乐综艺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想和你唱》在PK竞技等元素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节目的互动性,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专业性有之、竞技性有之,但更多的是综艺性和互动性的展现。
在音乐综艺真人秀扎堆出现的今天,借住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起来的《我想和你唱》有些“另辟蹊径”的意思。然而《我想和你唱》总导演王琴之前在接受三声采访时曾表示,其实湖南卫视一直有做音乐类节目的传统,在不同的年代会以不同的方式做不同的音乐节目,每隔几年,音乐节目都会有新潮流,《我想和你唱》就是基于现在移动互联网热潮,顺势而做的音乐节目。
目前,播出已过8期的《我想和你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收视纪录,全国网收视率维持在0.72至1.35之间,平均收视率1.12,节目各期同时段排名稳居第一。借住互联网平台,拉近素人与明星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唤醒了“沉睡”多年的金曲。然而,“表面成绩”光鲜的《我想和你唱》,其背后得分一样精彩:据泽传媒数据监测,商业网站视频播放量5.3亿+,百度搜索结果1090万+,相关微信文章阅读量182万+。
关于《我想和你唱》的数据信息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这档集互动、歌唱、搞笑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综艺节目,其背后还“隐藏”着一组令人惊喜不已的数据。
1 这是“APP+综艺”擦出的新火花
目前,参与平台除了芒果直播、唱吧外,还有温莎KTV、酷狗、酷我、新浪微博、小咖秀、荔枝FM APP、网易新闻客户端、星美院线、湖南交通电台FM91.8等多个报名平台加入。报名渠道的增加也意味着前期通过这11个渠道参与到节目海选过程的素人数量会相应增多,这一做法不仅拉动了平台流量,也为节目组挑选更适合节目的素人提供更多可能。
当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报名,看似报名流程简化但并不意味着选拔标准的降低,《我想和你唱》导演组同样会花费精力主动寻找选手并根据选手特点对视频拍摄做出相应指导,从而达到节目想要呈现的效果。
10年前,综艺真人秀节目刚落脚内地电视节目市场时,跨屏互动还仅仅停留在粉丝为偶像拉选票的单向互动环节;然而10年过去,跨屏互动已经从单向信息输出,变为双向信息交流。这一改变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电视人转变节目制作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我想和你唱》的做法对于中国音乐真人秀而言有不能忽视的革命意义。
作为《我想和你唱》的报名渠道和互动平台之一,唱吧的用户数在去年就已经达到了3亿,越来越多的用户用K歌软件进行音乐互动,节目总导演王琴此前在接受三声的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是基于已经普遍存在的手机K歌互动方式才来做这档节目,加上直播今年特别火,所有的网络平台都在做直播,节目组也是想将移动互联端与电视端做进一步的互动结合。”
通过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思维下对音乐竞技选拔模式的再造,也丰富了参与者的形式。有趣的是,这一形式在成功引起90后与00后年轻观众的观众后,也激起了70后一代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传统电视节目模式、商业运作模式认知的碰撞,因此,根据泽传媒数据监测显示,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我想和你唱》的受众群15至24岁和35至44岁的居多。
当一款APP与一档综艺节目联手后,双方产出的果实便成为“互联网技术+综艺节目”的新宠,《我想和你唱》正是这枚果实。对于这档需要通过唱吧、芒果直播等网络平台上传与明星互动演唱的视频来完成报名和进行海选的节目,在之前的采访中,节目总导演王琴表示:这其实是科技在改变我们的娱乐方式。
在此之前,虽然有不少电视媒体意识到需要顺势而为,将互联网元素与传统电视节目嫁接在一起,但是这条“嫁接”之路走得并不顺当。过去,互联网平台仅仅只是简单的充当传统媒体打通线上和线下,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工具,而此次《我想和你唱》牵手芒果直播和唱吧,APP深度参与综艺节目的形式已不再是充当一个话题互动,粉丝投票的工作,而是直接参与到节目内容中,全程深度参与。据泽传媒统计,目前唱吧合唱作品量近83.3万个、小咖秀前七期节目总浏览量近1.3亿,荔枝FM总播放量194.5万次,酷我音乐中歌曲播放量2814万次。
2 互联网世界的全民音乐狂欢
真人秀节目的火爆也拉动了参与节目的明星的酬劳增加,甚至一度到了有些“过”的情况。为了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要加强素人在综艺节目中的影响与作用,“星素结合”的模式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新节目中。
作为一档与互联网平台紧密相连的综艺节目,《我想和你唱》真正做到了以素人为主角、明星做配角,双方彼此进行音乐互动,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在模糊各自身份的同时实现了对等合唱。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全媒体联动与星素结合以素为主的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想和你唱》所呈现出的既勾起了几代的回忆,也引发了某一年龄段受众群的集体狂欢。
从泽传媒统计的《我想和你唱》全国网观众构成中可以看出:女性观众占比60.2%,男性观众占比39.8%,显然,女性观众是《我想和你唱》节目的收看主力群。此外,整体受众群中,15-24岁、35-44岁的观众群是节目收视主力。有趣的是,节目最受欢迎地区TOP3是广东、北京、江苏,其中广东占比14.56%、北京占比8.26%、江苏占比6.29%,之所以有这样的数据显示,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分不开。
狂欢的不止素人,还有明星和金曲。《我想和你唱》不乏青春、爱情和怀旧等专题,专题的选择也高度契合了节目主要受众群的喜好。据节目官方微博直播评论显示,杨宗纬、周笔畅、林志炫、容祖儿、费玉清等较受关注。
横跨70、80、90后青春岁月的时代偶像费玉清、励志偶像张韶涵和青春偶像周笔畅同框出现在第七期,携手素人粉丝同台比拼,勾起了现场观众和屏幕前的观众对学生时代的怀念。费玉清的《一剪梅》,依然婉转动人,与粉丝搭档默契十足。张韶涵同粉丝合作的一曲配以英文Rap、民族风的《欧若拉》在勾起80后记忆的同时也震撼了全场;而周笔畅的粉丝无一例外的高学历同样震撼全场,从2005年超女积攒的音乐粉丝仍在忠实追随并继续发展壮大。
3 “微言大意”:渠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节目的成功既得益于台网深度合作,也得益于宣传方式与宣传渠道灵活多样。与过去综艺节目宣传不同的是,节目组这次更加注重节目宣传内容的话题性以及碎片化传播。在节目的创作策划阶段会设置若干话题,为节目造势,到后期阶段再设置若干段节目碎片内容,为节目持续加温。
《我想和你唱》是档素人与明星同框同台互动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两微(微信、微博)宣传层面,符合“话题性”与“碎片化”的网络传播特性,而对于一档台网深度合作的节目,利用互联网“短频快”的传播优势进行宣传,这无疑是件事半功倍的事。
根据泽传媒统计显示:自开播以来,《我想和你唱》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21亿次+,微博用户正面口碑评价高达96.46%。微信阅读TOP10、微博互动的TOP10的内容均与节目创新特色相关,比如星素同框,微信大力宣传素人选手,神似范冰冰的双胞胎姐妹、唱韩文版《死了都要爱》的朝鲜族姑娘朴惠子和唱成网红的农民哥等等;微博互动量最高内容仍关于杨幂助阵周笔畅,紧随其后的是“爬梯”主人韩红秒变萌宝惊艳全场的宣传。
显然,无论是神似范冰冰的双胞胎姐妹、网红的农民哥还是杨幂助阵好友周笔畅,这些信息点都符合互联网“话题性”“碎片化”的特点。
微博日均评论量上升趋势也十分明显,根据泽传媒统计显示,6月18日当天,《我想和你唱》微博评论达到峰值,尽管近两周节目由于周笔畅的参与唤起了一代人回忆,但官微偏偏不走寻常路,没有发布过多的关于回忆的煽情文字而是侧重唱吧直播间笔笔闺蜜杨幂第一时间捧场“对嘴”,面对幂之“供养”,在节目现场,笔笔转身递以白眼,用传说中最高级闺蜜相处模式“虽然我嫌弃你,但也只有我能嫌弃你”引得全场爆笑不已。
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范围宽广,加之近几年起不少关于文娱产业报道的微信公号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在短时间内因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而迅速扩大。在《我想和你唱》宣传过程中,节目组也加大了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根据泽传媒数据统计显示,微信文章阅读量节节升高,最高两篇分别为7153和4541,然而这均与抢夺现场门票有关,文章内容成功吸引场外观众的目光,粉丝群数也在节目推广的过程中逐步扩大。
31年前,尼尔波兹曼首次提出“娱乐至死”;然而31后,娱乐不仅没有欢愉“至死”,反而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勃勃生机。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