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双汇因生产车间脏乱差被调查,曾爆发父子内斗,面临转型压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双汇因生产车间脏乱差被调查,曾爆发父子内斗,面临转型压力

今年315,不是“主角”的双汇为何要“抢戏”?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3月15日,没有登上“315晚会”的双汇,却登上了热搜。

据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南昌双汇”)的生产车间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工作服发黑发臭、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用浑水洗毛巾擦猪肉等。

对此,江西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事企业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

事实上,这并非双汇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11年播出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曾披露,被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涉嫌流入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公司还发生了内斗。去年下半年,双汇创始人万隆和长子万洪建发生了令市场轰动的反目事件,最终万洪建被免职,次子万宏伟补缺,年逾八旬的万隆仍战斗在一线,接班问题悬而未决。

而隐藏在这处宫斗剧背后的,则是双汇的业务困局。过去,从美国进口便宜的冻肉、冷鲜肉,一度让双汇占据成本优势。但在国内猪周期下行期,从国外市场采购高价猪肉回来加工,已经不是划算的生意,去年三季报双汇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此外,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席卷而来,近年来消费者对手中的“火腿肠”已经无感,对热鲜肉的消费却在稳步提升,这让双汇的转型压力倍增。

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在江西都市频道记者暗访的过程中,南昌双汇疑似存在启用外包公司逃避《劳动法》,招聘新人不签劳动合同,安全考试有标准答案可以抄、健康体检弄虚作假走过场等问题。

比如其招聘人员称,“厂里启用外包公司就是为了逃避《劳动法》,厂里年纪大的人都是挂到我们公司,厂里不敢要我们敢要,都是把很多责任推给外包公司,厂里不用承担责任”。

在后续入职时,南昌双汇的招聘人员不让新员工签劳动合同,还让新来的人签署《个人放弃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权利暨公司免除责任声明书》。除了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另外“三险一金”都被要求签字,承认“自愿放弃”。

报道称,入职办妥后进入车间,后勤人员给的工作服、鞋不是发黄发黑,就是发臭。据记者观察,在经过连接生活区域与生产车间的消毒区域时,很多工作人员不按规定消毒甚至没有洗手消毒就直接进入了生产车间,风淋系统形同虚设。

而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将掉落在地上的猪排直接装袋入库。对于这一做法,车间班长却说,“只要别让我看见(卫生乱象)”。

而根据《GB126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不应落地或与不清洁的表面接触,避免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当产品落地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污染。

此外,记者还看见加工人员将毛巾放进了一桶浑浊的水中漂洗,然后用这条毛巾用擦手、擦加工设备和流水线上的香肠。

显然,这样的操作同样不符合《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中,“生产过程中,应对器具、操作台和接触食品的加工表面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等要求。

3月15日,双汇集团官网发布了《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关于相关媒体报道内容的声明》。声明称,公司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对该事件自查自纠。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称,针对媒体曝光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对南昌双汇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南昌双汇的事件暴露出该公司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质量内控管理不足等问题,也说明双汇发展对旗下子公司的督导督查力度不足。

据天眼查,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由上市主体双汇发展全资控股,是双汇集团2011年投资建成的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企业,该公司总投资12亿元,集生猪屠宰、分割、肉制品加工、冷藏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年可屠宰生猪200万头、生产肉制品13万吨。

2019年5月,南昌双汇就曾因里嵴肉产品被检出氧氟沙星等问题而抽检不合格;同年广东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也曾公布,南昌双汇有两种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

而双汇上一次被曝出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要追溯到2011年。彼时央视315特别行动曝光了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药物瘦肉精养猪,而这些猪最终流入了双汇旗下的济源双汇公司。

节目播出后,舆论哗然,双汇股价应声大跌。据后期统计,从瘦肉精事件爆出后至当年月底,影响销售额1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

尽管事后双汇董事长万隆推进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检测水平的改革,但多年来仍不时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在朱丹蓬看来,被曝出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对双汇的商誉、品牌和渠道销售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猪周期”下行业绩缩水

除了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双汇在业绩方面也存在危机。

港股上市的万洲国际,在2021年前三季度录得营收200.64亿美元,同比增长6.9%;核心净利润7.85亿美元,同比跌11.8%。

双汇发展方面,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增速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双降。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8.42亿元,同比下降4.14%;归母净利润为25.37亿元,同比下降16.57%。

到三季报中,下行趋势更加明显。财报显示,双汇发展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1.16亿元,同比下降16.84%;实现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下降51.73%。

而拉低公司业绩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其在国内生猪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仍在国际市场进行高成本采购。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双汇发展国内外采购金额为281.31亿元,其中国外采购金额为84.76亿元,占国内外采购总金额的30.13%。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数据,2021年上半年国内平均猪肉批发价一路走低,从1月份的46.71元/公斤,跌至6月份的23.45元/公斤。而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则显示,美国猪肉价格自2021年2月以来连续上涨,7月份均价已达4.089美元/磅(折合人民币约54元/公斤),与国内价格形成倒挂。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从国外市场采购及生产,放在国内市场来加工和消费一直是双汇发展降低成本的方式,但去年的价格倒挂,增加了其肉制品加工业务的成本。

短期业绩下滑,可以解释为猪肉价格的超预期波动。但长期来看,双汇毛利率接近30%(2021年半年报数据28.46%)的“火腿肠”业务,正在被年轻人抛弃。

来自《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冷鲜肉在猪肉消费占比为40%,而热鲜肉则为60%,消费者对热鲜肉的喜好在增加。

反应在双汇的肉制品销量上,2019年为增长0.05%,2020年变为同比下降0.92%。

此外,双汇的第一大业务是屠宰业,去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超过60%。但来自财报数据和公开信息显示,双汇的生猪屠宰量从2015年的1230万头下降到了2020年的710万头。其中,2020年屠宰量下降幅度达到46.3%,几近腰斩,下降幅度远超行业均值。

随着屠宰量下降,双汇的屠宰业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239.1亿,下滑至2021年6月份的209.9亿。

今年1月份,双汇发展先后与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签下生猪“点对点”购销战略协议。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鄢美玲认为,在猪价下行周期中,猪贩子存在使得屠企毛利愈加缩窄,双方直采能够缩减中间成本。

但在朱丹蓬看来,双方的合作等于是把供应链做了一次重构,之后双汇注重C端的营销,上游就交给更专业的公司去运营,从而让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该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危机四伏的肉制品帝国

执掌千亿猪肉帝国的万隆,有着“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杀猪大王”、“世界第一屠夫”等诸多称号。

据媒体报道,1940年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的万隆,自幼家境贫寒。1960年高中辍学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铁道兵。

1968年,万隆复员进入了一家漯河的肉联厂工作,从办事员开始做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副厂长。1984年肉联厂改制,万隆被选为厂长。

上台之后,万隆充分展示了其“铁腕”治理风格,不仅清理了不少“关系户”,还将所有副厂长开除,这也让他受到了电话威胁,甚至当面被持刀者恐吓。

企业经营方面,万隆也自有办法。1985年,国家取消了生猪统销统购政策,肉联厂趁机将生猪收购价格每斤上浮2分钱,之后农户们争相将猪源往漯河肉联厂送,到了年底厂子扭亏为盈,多出20万元利润。

在此之后,漯河市肉联厂紧抓外贸出口的机会,专门生产猪、牛等分割肉出口至前苏联等东欧国家,成为了大型的出口基地,累计实现数亿元产值,这为双汇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1989年“双汇”品牌问世,全国首条火腿肠生产线也几年后投产。1994年8月双汇集团正式成立,其主要是漯河肉联厂和漯河罐头食品国有资产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

1998年10月,双汇集团对肉联厂进行改制,将所属的火腿肠分厂和辅助性材料分厂注入,成立双汇实业,并于同年12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即为“双汇发展”。

2006年3月双汇国际在开曼群岛成立。此后,万洲国际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逐步成为双汇发展母公司。

2013年,双汇国际以71美元对价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次年更名为“万洲国际”,并且在香港成功上市。

但对史密斯菲尔德却成了万隆父子分歧的导火索。2020年11月的一次视频会议上,时任万洲国际执行董事及副总裁的万洪建公开质疑史密斯菲尔德生产线亏损,并建议发展中式肉制品。

“为什么胆敢在视频会上讲这样的话?”公开谏言之后,万隆随即在父子三人的闭门会议上怒斥万洪建“大逆不道”。

2021年6月,万氏父子之争摆上台面,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在当年6月17日,万洲国际发布公告,董事会主席万隆之子万洪建被免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位。8月12日,万洲国际发布公告称,万隆次子万宏伟则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

8月17日晚间,万洪建发布署名文章《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历数老父亲在公司经营管理和私德方面的多宗罪,包括境外转移资产、关联方利益输送、偷税漏税等。

但这样“大义灭亲”的做法并未能改变结果。从1990年进入双汇,跟随万隆31年的万洪建,彻底被踢出了局。

朱丹蓬此前提到,万隆两个儿子一直都在协助管理公司,但是,因为万隆的性格以及其他问题,导致他们接不上班。但由于年龄问题,万隆不得不为接班的事情考虑。

次子万宏伟能否顺利接过权杖?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双汇因生产车间脏乱差被调查,曾爆发父子内斗,面临转型压力

今年315,不是“主角”的双汇为何要“抢戏”?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3月15日,没有登上“315晚会”的双汇,却登上了热搜。

据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南昌双汇”)的生产车间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工作服发黑发臭、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用浑水洗毛巾擦猪肉等。

对此,江西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事企业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

事实上,这并非双汇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11年播出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曾披露,被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涉嫌流入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公司还发生了内斗。去年下半年,双汇创始人万隆和长子万洪建发生了令市场轰动的反目事件,最终万洪建被免职,次子万宏伟补缺,年逾八旬的万隆仍战斗在一线,接班问题悬而未决。

而隐藏在这处宫斗剧背后的,则是双汇的业务困局。过去,从美国进口便宜的冻肉、冷鲜肉,一度让双汇占据成本优势。但在国内猪周期下行期,从国外市场采购高价猪肉回来加工,已经不是划算的生意,去年三季报双汇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此外,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席卷而来,近年来消费者对手中的“火腿肠”已经无感,对热鲜肉的消费却在稳步提升,这让双汇的转型压力倍增。

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在江西都市频道记者暗访的过程中,南昌双汇疑似存在启用外包公司逃避《劳动法》,招聘新人不签劳动合同,安全考试有标准答案可以抄、健康体检弄虚作假走过场等问题。

比如其招聘人员称,“厂里启用外包公司就是为了逃避《劳动法》,厂里年纪大的人都是挂到我们公司,厂里不敢要我们敢要,都是把很多责任推给外包公司,厂里不用承担责任”。

在后续入职时,南昌双汇的招聘人员不让新员工签劳动合同,还让新来的人签署《个人放弃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权利暨公司免除责任声明书》。除了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另外“三险一金”都被要求签字,承认“自愿放弃”。

报道称,入职办妥后进入车间,后勤人员给的工作服、鞋不是发黄发黑,就是发臭。据记者观察,在经过连接生活区域与生产车间的消毒区域时,很多工作人员不按规定消毒甚至没有洗手消毒就直接进入了生产车间,风淋系统形同虚设。

而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将掉落在地上的猪排直接装袋入库。对于这一做法,车间班长却说,“只要别让我看见(卫生乱象)”。

而根据《GB126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不应落地或与不清洁的表面接触,避免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当产品落地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污染。

此外,记者还看见加工人员将毛巾放进了一桶浑浊的水中漂洗,然后用这条毛巾用擦手、擦加工设备和流水线上的香肠。

显然,这样的操作同样不符合《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中,“生产过程中,应对器具、操作台和接触食品的加工表面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等要求。

3月15日,双汇集团官网发布了《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关于相关媒体报道内容的声明》。声明称,公司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对该事件自查自纠。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称,针对媒体曝光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对南昌双汇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南昌双汇的事件暴露出该公司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质量内控管理不足等问题,也说明双汇发展对旗下子公司的督导督查力度不足。

据天眼查,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由上市主体双汇发展全资控股,是双汇集团2011年投资建成的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企业,该公司总投资12亿元,集生猪屠宰、分割、肉制品加工、冷藏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年可屠宰生猪200万头、生产肉制品13万吨。

2019年5月,南昌双汇就曾因里嵴肉产品被检出氧氟沙星等问题而抽检不合格;同年广东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也曾公布,南昌双汇有两种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

而双汇上一次被曝出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要追溯到2011年。彼时央视315特别行动曝光了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药物瘦肉精养猪,而这些猪最终流入了双汇旗下的济源双汇公司。

节目播出后,舆论哗然,双汇股价应声大跌。据后期统计,从瘦肉精事件爆出后至当年月底,影响销售额1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

尽管事后双汇董事长万隆推进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检测水平的改革,但多年来仍不时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在朱丹蓬看来,被曝出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对双汇的商誉、品牌和渠道销售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猪周期”下行业绩缩水

除了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双汇在业绩方面也存在危机。

港股上市的万洲国际,在2021年前三季度录得营收200.64亿美元,同比增长6.9%;核心净利润7.85亿美元,同比跌11.8%。

双汇发展方面,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增速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双降。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8.42亿元,同比下降4.14%;归母净利润为25.37亿元,同比下降16.57%。

到三季报中,下行趋势更加明显。财报显示,双汇发展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1.16亿元,同比下降16.84%;实现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下降51.73%。

而拉低公司业绩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其在国内生猪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仍在国际市场进行高成本采购。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双汇发展国内外采购金额为281.31亿元,其中国外采购金额为84.76亿元,占国内外采购总金额的30.13%。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数据,2021年上半年国内平均猪肉批发价一路走低,从1月份的46.71元/公斤,跌至6月份的23.45元/公斤。而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则显示,美国猪肉价格自2021年2月以来连续上涨,7月份均价已达4.089美元/磅(折合人民币约54元/公斤),与国内价格形成倒挂。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从国外市场采购及生产,放在国内市场来加工和消费一直是双汇发展降低成本的方式,但去年的价格倒挂,增加了其肉制品加工业务的成本。

短期业绩下滑,可以解释为猪肉价格的超预期波动。但长期来看,双汇毛利率接近30%(2021年半年报数据28.46%)的“火腿肠”业务,正在被年轻人抛弃。

来自《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冷鲜肉在猪肉消费占比为40%,而热鲜肉则为60%,消费者对热鲜肉的喜好在增加。

反应在双汇的肉制品销量上,2019年为增长0.05%,2020年变为同比下降0.92%。

此外,双汇的第一大业务是屠宰业,去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超过60%。但来自财报数据和公开信息显示,双汇的生猪屠宰量从2015年的1230万头下降到了2020年的710万头。其中,2020年屠宰量下降幅度达到46.3%,几近腰斩,下降幅度远超行业均值。

随着屠宰量下降,双汇的屠宰业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239.1亿,下滑至2021年6月份的209.9亿。

今年1月份,双汇发展先后与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签下生猪“点对点”购销战略协议。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鄢美玲认为,在猪价下行周期中,猪贩子存在使得屠企毛利愈加缩窄,双方直采能够缩减中间成本。

但在朱丹蓬看来,双方的合作等于是把供应链做了一次重构,之后双汇注重C端的营销,上游就交给更专业的公司去运营,从而让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该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危机四伏的肉制品帝国

执掌千亿猪肉帝国的万隆,有着“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杀猪大王”、“世界第一屠夫”等诸多称号。

据媒体报道,1940年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的万隆,自幼家境贫寒。1960年高中辍学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铁道兵。

1968年,万隆复员进入了一家漯河的肉联厂工作,从办事员开始做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副厂长。1984年肉联厂改制,万隆被选为厂长。

上台之后,万隆充分展示了其“铁腕”治理风格,不仅清理了不少“关系户”,还将所有副厂长开除,这也让他受到了电话威胁,甚至当面被持刀者恐吓。

企业经营方面,万隆也自有办法。1985年,国家取消了生猪统销统购政策,肉联厂趁机将生猪收购价格每斤上浮2分钱,之后农户们争相将猪源往漯河肉联厂送,到了年底厂子扭亏为盈,多出20万元利润。

在此之后,漯河市肉联厂紧抓外贸出口的机会,专门生产猪、牛等分割肉出口至前苏联等东欧国家,成为了大型的出口基地,累计实现数亿元产值,这为双汇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1989年“双汇”品牌问世,全国首条火腿肠生产线也几年后投产。1994年8月双汇集团正式成立,其主要是漯河肉联厂和漯河罐头食品国有资产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

1998年10月,双汇集团对肉联厂进行改制,将所属的火腿肠分厂和辅助性材料分厂注入,成立双汇实业,并于同年12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即为“双汇发展”。

2006年3月双汇国际在开曼群岛成立。此后,万洲国际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逐步成为双汇发展母公司。

2013年,双汇国际以71美元对价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次年更名为“万洲国际”,并且在香港成功上市。

但对史密斯菲尔德却成了万隆父子分歧的导火索。2020年11月的一次视频会议上,时任万洲国际执行董事及副总裁的万洪建公开质疑史密斯菲尔德生产线亏损,并建议发展中式肉制品。

“为什么胆敢在视频会上讲这样的话?”公开谏言之后,万隆随即在父子三人的闭门会议上怒斥万洪建“大逆不道”。

2021年6月,万氏父子之争摆上台面,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在当年6月17日,万洲国际发布公告,董事会主席万隆之子万洪建被免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位。8月12日,万洲国际发布公告称,万隆次子万宏伟则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

8月17日晚间,万洪建发布署名文章《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历数老父亲在公司经营管理和私德方面的多宗罪,包括境外转移资产、关联方利益输送、偷税漏税等。

但这样“大义灭亲”的做法并未能改变结果。从1990年进入双汇,跟随万隆31年的万洪建,彻底被踢出了局。

朱丹蓬此前提到,万隆两个儿子一直都在协助管理公司,但是,因为万隆的性格以及其他问题,导致他们接不上班。但由于年龄问题,万隆不得不为接班的事情考虑。

次子万宏伟能否顺利接过权杖?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