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靖
“两会5.5%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释放的信号,展现了决策层稳增长、稳信心的决心。”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日发布研报指出。
他表示,面对疫情和房地产下行的困扰,外部地缘政治带来的全球滞胀风险,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落实政策的力度加大,纠偏的信号加强。货币财政继续发力、防疫策略与时俱进,对房地产和新经济监管更暖意的表述能具体落地。经过这些政策合力,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有望达到5%以上,将恢复市场主体的信心。
决策层释放坚定信号
邢自强认为,一月、二月经济数据受益于工业生产的前置,和去年“就地过年”的消费低基数,但从3月份开始,这些利好因素逐步消散,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的担忧上升,政策亟需发力,对此,决策层早有清醒认识。
首先,房地产下行继续。供应层面,主要房地产开发商流动性风险不减,中资地产海外债券定价隐含的房企违约率达到了历史新高70%。需求层面,居民按揭在2月呈现了多年来首次下滑,购房萎缩。其次,疫情的影响,奥密克戎变株的高传染特性,导致全国疫情有所扩散。各地正通过隔断措施以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预计3-4月份的消费和工业生产将受到不小的扰动。最后,外部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全球需求下滑,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欧洲的增长受到滞胀冲击,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
上述因素交织,再叠加去年以来的对于一系列行业的加强监管,譬如在新经济领域,尚无进入更协调、更和风细雨阶段的迹象,从企业主体到资本市场的信心在过去一个月饱受风霜。
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稳增长的庄重承诺之后,本周的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高层及时回应市场关切,释放了为实现稳增长、稳信心,更有力的政策协调信号,下一步全力落实可期。
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
他表示,虽然两会上宣布的2.8%的官方赤字率比去年有所收窄,但预计今年广义赤字规模将扩大GDP的2个百分点,主要增量来源于财政结余资金的使用以及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包括央行)的利润上缴。
换言之,财政宽松力度得到了保障。基建相关的地方专项债实际使用额,比去年翻番至4.8万亿元,基建投资有望加速,主要投向三大城市群城际城内轨道交通项目、物流中心及冷链物流、可再生能源以及5G、大数据等新基建领域。政府同时公布了2.5万亿元的减税措施,其中约一半来自疫情以来推出的减税降费措施,其余来自增值税留抵存量一次性退税,用于缓解下游企业现金流压力,稳定企业信心和就业市场。
他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显示货币和财政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加紧密。在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直接刺激总需求的同时,还促进基础货币的投放。
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金融委也提出要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同时首次提到“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意味着包括降准和各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内,仍存在充沛的空间,“以我为主”不受海外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继续引导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在上半年回升。
房地产和新经济监管加大纠偏力度
邢自强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稳增长、稳预期,不仅仅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发力可以实现的。由于去年的强监管和去杠杆涉及面极广,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前需要各个部门(包括非经济部门)形成合力,如舆论、网络、房地产、平台经济、游戏领域,都要“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的改革举措,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首先是仍处于深度收缩的房地产。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坚持了“房住不炒”的表态,但在多个城市已率先放松限购政策的前提下仍然提到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以及“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这一基调给后续更多城市调整购房政策留下了空间。银保监会近日表示,要为3亿多尚没有户口的“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租房、买房和子女教育的需求。对于购房资质限制、按揭限制,有进一步松绑的空间。政府还可通过加快保障房建设等方式释放明确的维稳信号。
其次,对于互联网、平台经济、游戏娱乐行业,监管治理进入稳定阶段,对稳增长起到合力。2021年,决策层对不少行业曾野蛮生长的乱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治理。当然,由于监管框架的重置需要经历一段调整期,这中间可能出现企业预期不稳、信心下滑甚至“躺平”的现象。解铃还须系铃人,非经济部门目前也正努力重塑信心。譬如,互联网监管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召开了座谈会,鼓励它们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努力“做大做强”。
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强调,有收缩效应的政策要慎重出台,对资本市场有影响的举措需要金融委来协调,不得擅自推出。这些表态似乎显示,自2020年底开启的对于部分行业的监管措施,有望进入更为协调、稳健的新阶段,以对现有框架的落实为主,而紧缩性政策的出台则趋于谨慎。
“当然,落实远比表态更重要。当前市场对于包括平台收费治理结果、金融科技整改结果、游戏版号审批结果、数字安全审查结果、海外上市流程重启结果,这一系列不确定性的传言依然不绝于耳,信心脆弱,如果有一锤定音的新进展,譬如开启正常的上市流程、审批报备通过、数据审查结果出炉等,则能充分显示各部门通力合作稳增长、稳信心的决心。”邢自强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