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果园争夺“水果连锁第一股”背后,想象力何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果园争夺“水果连锁第一股”背后,想象力何在?

卖水果起家的百果园,还能靠水果“大盘”走多远?

文|IT老友记

时隔两年,百果园再度被传上市。

3月1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已经被接收。

证监会官网信息

市场有进一步消息称,百果园预计于今年4月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百果园不是第一次被传出将上市,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造,两个月后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材料,启动赴港上市流程。

证监会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9月,百果园境外上市申请就已经被核准,时效期为一年。

而早在2019年,百果园就谈及过上市问题,现任百果园总裁徐艳林曾表示:“百果园在考虑上市,这是方向。”

对于上市目的,徐艳林称,资本进入后,让产业能做的更好。

事实上,头部水果零售商素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之称,三家企业的上市步伐也是“你追我赶”,争抢水果连锁第一股。

目前,鲜丰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的第一期辅导工作;重庆起家的洪九果品于去年9月向证监会递交境外上市申请,今年1月13日正式获批(“大路条”),拟主板挂牌上市。

上市后能广开融资通道,对百果园的发展能起到增益作用。不过,屡次被曝出筹备上市的百果园,是否也有着“难言之隐”。

新冠疫情发生后,生鲜行业迅速火爆,百果园亦是在此时再曝出实质性的上市进展,但一众互联网巨头在疫情后持续发力社区电商赛道,让竞争环境变得扑朔迷离。

卖水果起家的百果园,还能靠水果“大盘”走多远?

守住“水果”基本盘

2001年,学农业蔬菜专业出身的余惠勇,在深圳开出第一家百果园门店,这是中国第一家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

二十余年来,百果园专攻水果品类,并逐步改造传统产业链。

针对国内水果产区分散、产品非标化的现状,百果园根据水果肉质、糖度和外观等指标,将产品分为“招牌、A、B、C”、“大、中、小”共12个等级,相当于建立一套果品标准体系。

同时,百果园将采购渠道分为五大类,头部第一类第二类渠道为百果园自主投资的生产基地,以及百果园合作的包销果园,而尾部的第五类为传统的批发市场采购。

2015年,《中国企业家》报道称,百果园前两类采购渠道占比达20%。

不仅是对水果产品、采购渠道按标准进行分类,百果园还深入到水果原产地,强化建设产地直采链路,进一步降低水果供销的流通成本和损耗率。

截至去年8月,百果园在全国布局超200个水果种植基地、17个生鲜配送中心,以及大量运输车队资源,这些基础设施也保证百果园能将产区水果,以更低损耗、更高时效送抵门店。

例如水果的采后处理环节,水果被采摘后需要尽快遇冷处理以保持鲜度,因此百果园在“仓到仓”的干线运输中全程采用冷藏车,且车内配用温湿度仪,仓库能借此及时追踪每一辆车的温、湿度情况。

供应链优势是百果园发展的地基,亦是其产品定位中高端的关键因素。

余惠勇曾表示,百果园的最佳目标客群应该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对水果有一定辨识能力、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女性。

可见,与一般的水果连锁品牌不同,百果园主打产品品质,即使是最常见的苹果、香蕉、梨,百果园都会按内部标准进行分级,且门店售卖的产品,在品质与价格上不输友商品牌。

以北京地区为例,百果园上重量600克的A级进口香蕉,售价6.9元;而叮咚买菜上同规格的产品,售价7.9元。

作为水果连锁品牌的百果园,产品能力自然不遑多让,但现实状况是,各大玩家都在分食百果园存量的水果生意。

截止2021年8月,百果园在全国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但水果连锁店品牌依然高度分散、群雄割据,典型如鲜丰水果、洪九果品等。

即使从2016年起,百果园就相继收购南京鲜时代、一米鲜等地方水果连锁及生鲜品牌,但一批头部“水果店”依然有实力,与百果园共同角逐“水果连锁第一股”的头把交椅。

更关键的,在消费者没有强品牌认知的基础上,鲜丰水果、洪九果品等都将分流百果园既有的市场份额。

而一众互联网玩家更是抢食了百果园的增量市场。

2020年后,前置仓、社区团购等行业异常火热,互联网巨头在不断创新次日自提、即时配送到家的场景,而水果亦是上述场景模式中的主推产品之一。

在新兴的社区电商领域,互联网巨头皆是携百亿级资本入场,短时间内将业务覆盖到全国,再通过产地直采、社会协作等模式,深入改造产业链。

巨头来得迅猛且彻底,是百果园所无法比拟的。

显然,不仅在水果连锁行业,百果园还面临着区域品牌分散的市场竞争业态,而决胜意志强烈的互联网玩家,更是以重塑产业链的思维,将战火烧到了生鲜水果领域。

如此市场环境下,倘若百果园成功上市,估值又能有多少?

面对外部竞争,百果园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在十年前,百果园就开启多元化策略,进军线上化、开售蔬菜产品,但一路行至此,百果园的策略收效几何?

“多元化”前途未卜

2008年,在淘宝商城推出“双十一购物节”的前一年,百果园就正式推出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

启动线上业务九年后,百果园的线上单月销售额超过1.2亿元。此后,百果园不断试水线上业务。

2018年,百果园进军无人货架领域,一度在北京、上海投放超200台无人货柜;2019年,百果园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品类从水果拓展到大生鲜;2020年,百果园推出社区团购平台“熊猫大鲜”……

在零售业态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百果园的线上业务多端并举,这也实属正常,但擅长建设水果供应链和线下门店运营的百果园,破局线上化的道路并不顺利。

余惠勇曾认为,水果的特性决定了它只能面销,“直接To C的、直接从大仓到家模式,基本上也无法复制,因为它不是最佳模式,一定是往下滑的趋势。”

同时,面对社区团购赛道的互联网巨头,百果园很难挡住“群狼围攻”。地歌网发现,在上海,百果园的“熊猫大鲜”平台上,重量400克的西红柿售价11.8元,相同产品在多多买菜上售价为2.39元。

单一的产品价格对比或许难以说明问题,但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百果园的会员数超过8000万,而美团旗下社区团购业务,一个季度就能为平台带来近3000万的新增用户。

差距不仅出现在价格与用户数据上,更出现在平台思维上。

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就曾表示,不能说弄个App就是新零售。对百果园而言,数字化不仅是多业态、多场景布局,更不是简单地上线多款应用,而是组织能力与管理思维的迭代,最终使整个组织架构更趋近于扁平管理模式。

新零售是场长线战役,更会成为烧钱的“无底洞”,互联网巨头尚且在不断试错中摸索路径,百果园新零售转型又谈何容易?

当然,作为传统的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通过线上业务尽可能满足不同消费客群的需求,平台也是在不断挖掘增量市场。

“找增量”策略是正确的,除线上化之外,百果园还在持续拓宽品类。

2019年4月,余惠勇就宣布百果园将进军生鲜综合领域,对标亚马逊,从单一品类入手,逐步扩张到全品类商业帝国。

2020年2月起,百果园率先在华南地区部分城市引入蔬菜品类,目前“熊猫大鲜”上也有蔬菜、海鲜等生鲜品类在售。

在需求方面,吃饭是刚需,因此蔬菜与肉禽蛋的消费频次明显高于水果,而国内的蔬菜产业链与水果产业链其实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百果园还可以复用其在水果领域的供应链经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百果园要拓展的生鲜领域,亦是部分电商巨头的主要发力点,例如拼多多提出“百亿农研项目”,淘菜菜、京喜等发力建设产地直采链路。

包含水果、蔬菜品类在内,中国农业产业链还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在产品供销通道上更是如此。因而,体量、资本实力更为雄厚的电商巨头,在改造产业链上也更有底气、更有实力。

但对百果园而言,“品类多元化、发力大生鲜”的故事并不好讲。

在百果园的发展道路上,“上市”会是里程碑的事件,但上市之前,百果园内部业务缺乏多元长板、外部竞争形势激烈的严峻现实,恐难以缓解。

最关键的,专注水果生鲜零售的百果园,未来想象力又何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百果园

  • 港股大消费股走强,百果园集团、优然牧业涨超9%
  • 今冬首批智利车厘子和时间赛跑抵达进博会 | 进博新机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果园争夺“水果连锁第一股”背后,想象力何在?

卖水果起家的百果园,还能靠水果“大盘”走多远?

文|IT老友记

时隔两年,百果园再度被传上市。

3月1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已经被接收。

证监会官网信息

市场有进一步消息称,百果园预计于今年4月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百果园不是第一次被传出将上市,2020年4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造,两个月后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材料,启动赴港上市流程。

证监会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9月,百果园境外上市申请就已经被核准,时效期为一年。

而早在2019年,百果园就谈及过上市问题,现任百果园总裁徐艳林曾表示:“百果园在考虑上市,这是方向。”

对于上市目的,徐艳林称,资本进入后,让产业能做的更好。

事实上,头部水果零售商素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之称,三家企业的上市步伐也是“你追我赶”,争抢水果连锁第一股。

目前,鲜丰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的第一期辅导工作;重庆起家的洪九果品于去年9月向证监会递交境外上市申请,今年1月13日正式获批(“大路条”),拟主板挂牌上市。

上市后能广开融资通道,对百果园的发展能起到增益作用。不过,屡次被曝出筹备上市的百果园,是否也有着“难言之隐”。

新冠疫情发生后,生鲜行业迅速火爆,百果园亦是在此时再曝出实质性的上市进展,但一众互联网巨头在疫情后持续发力社区电商赛道,让竞争环境变得扑朔迷离。

卖水果起家的百果园,还能靠水果“大盘”走多远?

守住“水果”基本盘

2001年,学农业蔬菜专业出身的余惠勇,在深圳开出第一家百果园门店,这是中国第一家水果特许连锁专卖店。

二十余年来,百果园专攻水果品类,并逐步改造传统产业链。

针对国内水果产区分散、产品非标化的现状,百果园根据水果肉质、糖度和外观等指标,将产品分为“招牌、A、B、C”、“大、中、小”共12个等级,相当于建立一套果品标准体系。

同时,百果园将采购渠道分为五大类,头部第一类第二类渠道为百果园自主投资的生产基地,以及百果园合作的包销果园,而尾部的第五类为传统的批发市场采购。

2015年,《中国企业家》报道称,百果园前两类采购渠道占比达20%。

不仅是对水果产品、采购渠道按标准进行分类,百果园还深入到水果原产地,强化建设产地直采链路,进一步降低水果供销的流通成本和损耗率。

截至去年8月,百果园在全国布局超200个水果种植基地、17个生鲜配送中心,以及大量运输车队资源,这些基础设施也保证百果园能将产区水果,以更低损耗、更高时效送抵门店。

例如水果的采后处理环节,水果被采摘后需要尽快遇冷处理以保持鲜度,因此百果园在“仓到仓”的干线运输中全程采用冷藏车,且车内配用温湿度仪,仓库能借此及时追踪每一辆车的温、湿度情况。

供应链优势是百果园发展的地基,亦是其产品定位中高端的关键因素。

余惠勇曾表示,百果园的最佳目标客群应该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对水果有一定辨识能力、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女性。

可见,与一般的水果连锁品牌不同,百果园主打产品品质,即使是最常见的苹果、香蕉、梨,百果园都会按内部标准进行分级,且门店售卖的产品,在品质与价格上不输友商品牌。

以北京地区为例,百果园上重量600克的A级进口香蕉,售价6.9元;而叮咚买菜上同规格的产品,售价7.9元。

作为水果连锁品牌的百果园,产品能力自然不遑多让,但现实状况是,各大玩家都在分食百果园存量的水果生意。

截止2021年8月,百果园在全国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但水果连锁店品牌依然高度分散、群雄割据,典型如鲜丰水果、洪九果品等。

即使从2016年起,百果园就相继收购南京鲜时代、一米鲜等地方水果连锁及生鲜品牌,但一批头部“水果店”依然有实力,与百果园共同角逐“水果连锁第一股”的头把交椅。

更关键的,在消费者没有强品牌认知的基础上,鲜丰水果、洪九果品等都将分流百果园既有的市场份额。

而一众互联网玩家更是抢食了百果园的增量市场。

2020年后,前置仓、社区团购等行业异常火热,互联网巨头在不断创新次日自提、即时配送到家的场景,而水果亦是上述场景模式中的主推产品之一。

在新兴的社区电商领域,互联网巨头皆是携百亿级资本入场,短时间内将业务覆盖到全国,再通过产地直采、社会协作等模式,深入改造产业链。

巨头来得迅猛且彻底,是百果园所无法比拟的。

显然,不仅在水果连锁行业,百果园还面临着区域品牌分散的市场竞争业态,而决胜意志强烈的互联网玩家,更是以重塑产业链的思维,将战火烧到了生鲜水果领域。

如此市场环境下,倘若百果园成功上市,估值又能有多少?

面对外部竞争,百果园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在十年前,百果园就开启多元化策略,进军线上化、开售蔬菜产品,但一路行至此,百果园的策略收效几何?

“多元化”前途未卜

2008年,在淘宝商城推出“双十一购物节”的前一年,百果园就正式推出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

启动线上业务九年后,百果园的线上单月销售额超过1.2亿元。此后,百果园不断试水线上业务。

2018年,百果园进军无人货架领域,一度在北京、上海投放超200台无人货柜;2019年,百果园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品类从水果拓展到大生鲜;2020年,百果园推出社区团购平台“熊猫大鲜”……

在零售业态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百果园的线上业务多端并举,这也实属正常,但擅长建设水果供应链和线下门店运营的百果园,破局线上化的道路并不顺利。

余惠勇曾认为,水果的特性决定了它只能面销,“直接To C的、直接从大仓到家模式,基本上也无法复制,因为它不是最佳模式,一定是往下滑的趋势。”

同时,面对社区团购赛道的互联网巨头,百果园很难挡住“群狼围攻”。地歌网发现,在上海,百果园的“熊猫大鲜”平台上,重量400克的西红柿售价11.8元,相同产品在多多买菜上售价为2.39元。

单一的产品价格对比或许难以说明问题,但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百果园的会员数超过8000万,而美团旗下社区团购业务,一个季度就能为平台带来近3000万的新增用户。

差距不仅出现在价格与用户数据上,更出现在平台思维上。

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就曾表示,不能说弄个App就是新零售。对百果园而言,数字化不仅是多业态、多场景布局,更不是简单地上线多款应用,而是组织能力与管理思维的迭代,最终使整个组织架构更趋近于扁平管理模式。

新零售是场长线战役,更会成为烧钱的“无底洞”,互联网巨头尚且在不断试错中摸索路径,百果园新零售转型又谈何容易?

当然,作为传统的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通过线上业务尽可能满足不同消费客群的需求,平台也是在不断挖掘增量市场。

“找增量”策略是正确的,除线上化之外,百果园还在持续拓宽品类。

2019年4月,余惠勇就宣布百果园将进军生鲜综合领域,对标亚马逊,从单一品类入手,逐步扩张到全品类商业帝国。

2020年2月起,百果园率先在华南地区部分城市引入蔬菜品类,目前“熊猫大鲜”上也有蔬菜、海鲜等生鲜品类在售。

在需求方面,吃饭是刚需,因此蔬菜与肉禽蛋的消费频次明显高于水果,而国内的蔬菜产业链与水果产业链其实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百果园还可以复用其在水果领域的供应链经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百果园要拓展的生鲜领域,亦是部分电商巨头的主要发力点,例如拼多多提出“百亿农研项目”,淘菜菜、京喜等发力建设产地直采链路。

包含水果、蔬菜品类在内,中国农业产业链还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在产品供销通道上更是如此。因而,体量、资本实力更为雄厚的电商巨头,在改造产业链上也更有底气、更有实力。

但对百果园而言,“品类多元化、发力大生鲜”的故事并不好讲。

在百果园的发展道路上,“上市”会是里程碑的事件,但上市之前,百果园内部业务缺乏多元长板、外部竞争形势激烈的严峻现实,恐难以缓解。

最关键的,专注水果生鲜零售的百果园,未来想象力又何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