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黄月
《新蝙蝠侠》近日在国内上映。在这部DC开年大作中,有人虐杀了哥谭市许多精英上流,这一系列谋杀是有预谋的,蝙蝠侠对此进行调查,并在哥谭的地下世界与猫女、企鹅人、谜语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追捕游戏。蝙蝠侠必须为长久以来贪腐频发的哥谭市伸张正义。
不少观众看完电影之后有两个感受。首先,电影色调为什么这么暗?有网友制作了《蝙蝠侠》系列历年背景色的对比,发现今年是最黑的。DC漫画充分利用黑暗当然是对抗色彩更为明亮的漫威电影的一种方式,这种对颜色的把握和其他一系列元素一起,共同构筑了《新蝙蝠侠》的哥特风格。观众们还会注意到,导演马特·里夫斯呈现的并非传统意义上超级英雄的打斗,而更像是层层剥茧的侦探故事。
哥特风格
当片头阴暗的色调映入眼帘,《Ave Maria(圣母颂)》响起,《新蝙蝠侠》的哥特风格就已经奠定了。片子的大日子是10月31日星期四,也就是万圣节这一天,街道上所有的人都是一幅鬼魅装扮,蝙蝠侠从漆黑的小巷子中走出来正式登场。这个日期不是随便选择的,贯穿全片的《圣母颂》也不是突发奇想——它们共同塑造了《新蝙蝠侠》的风格。
根据《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的分类,片中登场的主要人物也与哥特小说常见人物类型高度匹配:法尔科内——暴君;被黑帮折磨的安妮卡和被父亲折磨的猫女——不幸的少女;蝙蝠侠——骑士;谜语人的信徒——教徒;还有其他不断出现的各种怪诞形象……甚至连出场的动物——蝙蝠、老鼠和黑猫——都紧密贴合着哥特风格。《新蝙蝠侠》的男主角是因饰演吸血鬼成名的罗伯特·帕丁森,片中他总是在湿漉漉的城市街头、昏暗的房间和类似地堡的夜总会中开展工作。故事中为数不多的白天场景之一发生在葬礼上,还有一次是在墓地。
这个蝙蝠侠成长其中、穿梭其间的哥谭市,这个充满了恐怖、暴力、凶杀和邪恶的哥谭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蒂姆·伯顿的蝙蝠侠电影里,观众可以看到哥特式尖顶和拱门,瘦削的建筑物耸立在黑暗的街道上。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三部曲中,镜头着力展现的是贫民窟和工业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他的蝙蝠侠更加远离漫画,身处于平凡的现实中。马特·里夫斯《新蝙蝠侠》的哥谭市更接近蒂姆·伯顿的版本,建筑外观极为华丽,又有风吹雨打和腐蚀的痕迹,这暗示着哥谭市曾经有过繁荣时期,如今正在朽坏。在韦恩的家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巴洛克风格、哥特风格混搭的华丽装饰,它的灵感来源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拥有的赫氏古堡(Hearst Castle),古堡采用了欧洲教堂和修道院的墙壁、屋顶和地板。
除了显眼的建筑风格,《新蝙蝠侠》色调之阴暗也引发了讨论。诚然,一部分原因在于蝙蝠侠把自己比作夜行动物,是暗影的化身,同时也是对哥谭市充斥着暴力犯罪乃至自上而下的腐败的隐喻,借用雷蒙德·钱德勒在《简单的谋杀艺术》里的名言:“街道上尽是比夜晚还要黑暗的东西。”这种黑暗也有着美学上的考量:电影的调色板里有深浅不一的黑,这种做法是早期很多黑色电影会采用的,《黑色电影 : 历史、批评与风格》一书作者詹姆斯·纳雷摩尔认为这种做法既代表着粗粝的现实主义,也内含高雅精致的美学。
《新蝙蝠侠》的摄影师在很多场景里仿佛是在用光作画,电影中有很多在黑暗中突然闪现的光:浓密夜色里打在天空的昏黄色蝙蝠侠灯、夜晚摩托车前灯的闪烁、阴雨天亮起的电子招牌、汽车在黑夜爆炸时的强烈火光、在狭窄小巷的绝对黑暗中机枪喷出的亮光……电影中的黑暗是如此之浓密,彩色才会以近乎耀眼的方式被释放出来。
硬汉侦探
蝙蝠侠有“老爷”“黑暗骑士”“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等诸多外号,《新蝙蝠侠》着重体现的就是他侦探的一面。导演马特·里夫斯曾多次在采访中表示,《新蝙蝠侠》首先是一部侦探电影,以艾伦·J·帕库拉讲述水门事件的《总统班底》(1976)为灵感来源。《总统班底》曾被观众誉为“本世纪(20世纪)最具毁灭性的侦探故事”,而这正是里夫斯希望在《新蝙蝠侠》中呈现的方向。《总统班底》由盗贼潜入水门行窃开始。本来是一桩不甚重大的案件,却在侦探的追查下撕开了一条大裂缝,矛头直指总统本人。《新蝙蝠侠》的故事也有类似的走向,原本是谜语人主导的谋杀案件,随着蝙蝠侠揭开一个又一个谜题,观众逐渐发现了整个哥谭市系统中存在的巨大腐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蝙蝠侠其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硬汉侦探。
和所有的硬汉一样,蝙蝠侠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侦探,他是一位和犯罪分子们极为接近的侦探——都有对于过去的悲惨记忆,都希望打击哥谭市中真正为非作歹的人。他们是如此相似,乃至大反派谜语人都相信他们两个人正在携手努力,共同消灭高谭市的腐败领导人和政客。当然不是这样,布鲁斯·韦恩想要给人们带来的是希望而不是恐惧。还记得蝙蝠侠的绝对禁令吧——“绝对不会杀人”——一旦双手沾上鲜血,他就和那些一心只想复仇而不择手段的罪犯们别无二致。
蝙蝠侠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硬汉侦探,离不开他本身的设定。在DC正义联盟中,蝙蝠侠是唯一一个没有超能力的,却是联盟的核心人物,这是为什么?今年出版的《<蝙蝠侠>与哲学:黑暗骑士之魂》一书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书中颇为详尽地讨论了蝙蝠侠和超人谁更优秀的问题。超人的优点不胜枚举,比如X光视线、超级力量、飞行能力等等,那么没有这些超能力算是蝙蝠侠的缺点吗?当然不算,蝙蝠侠没有这些超能力也已经很了不起了。那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优秀的超级英雄?美国哲学家马克·D.怀特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优秀的英雄必须有英雄气概,也就是勇敢和勇气。因为蝙蝠侠是血肉之躯,他以身涉险的时候,比超人承担的风险更大,所以他是更有勇气的人。
电影中当蝙蝠侠以布鲁斯·韦恩的形象出现时,总是带着一种忧郁气质,分外苍白和脆弱。这一点不断提醒我们,蝙蝠侠是血肉之躯,这样的设定才使得硬汉侦探的描绘得以可能。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马洛是典型的硬汉侦探形象——和马洛一样,蝙蝠侠也生活在复杂的都市之中;和马洛一样,蝙蝠侠也有着一种镇定自若的态度,无论发生什么惊天大事都显得很平静。观众可以发现,即使蝙蝠侠在进行颇为紧张的秘密行动或者和同伴对重大事件有争执,说话时的低声线依然沉稳不变,即使被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哼一声。感情中的他也不事张扬,从来没有对猫女直接表达过爱意,电影中的几次吻戏都是猫女主动,就连分别时都没能说出什么感人的话来,而他却总在猫女涉险时及时赶到,又在分别的岔道上温情注视着后视镜里渐行渐远的人影。
作家杨照在《推理之门由此进 : 推理的四门必修课》一书中谈到,硬汉侦探并非无坚不摧,他们依然有着自身的种种弱点。确实,观众或读者就是在眼看着硬汉侦探如何与自己最害怕的事物搏斗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侦探的尊敬和认可的。杨照看到,劳伦斯·布洛克笔下的硬汉侦探马修·史卡德是个酒鬼,最大的弱点就是酒,我们时时刻刻要看着他想方设法拒绝一杯酒。对蝙蝠侠来说,最大的伤痛莫过于父母在自己眼前痛苦死去,这是哥谭市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这一伤痛刻骨铭心,付出多少眼泪和呐喊都无济于事,即使和别人分享也难以获得真正的理解。那么这一切多说又有什么意义?就连这样的事情也不必多谈,那么其他事情又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呢?
(内文图片均来自豆瓣)
参考资料:
《推理之门由此进 : 推理的四门必修课》杨照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1
《<蝙蝠侠>与哲学:黑暗骑士之魂》[美]马克·D.怀特 [美]罗伯特·阿尔普 著 郑钧庭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1
《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 李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
《黑色电影 : 历史、批评与风格》[美]詹姆斯·纳雷摩尔 著 徐展雄 译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20-8
‘The Batman’ Guide: 15 Movies and Comics That Inspired Robert Pattinson and Matt Reeves
https://variety.com/lists/the-batman-movie-inspirations/
‘The Batman’: Matt Reeves’ Grungy Gotham Is More Fincher than Nolanhttps://www.indiewire.com/2022/03/the-batman-production-design-gotham-david-fincher-1234704018/
Batman & Architecture: The Dark Knight Rises and Gotham’s Buildings Fall
Urban Dystopia: The Architecture of Gotham City
https://architizer.com/blog/practice/details/gotham-city-in-cinema-an-exploration-in-urban-dystopia/
‘The Batman’ Is Very Dark, and Not Just Emotionally
https://www.wsj.com/articles/batman-movie-robert-pattinson-cinematography-116468595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