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光伏行业一个月涌入1300多亿,哪个环节扩产最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光伏行业一个月涌入1300多亿,哪个环节扩产最凶?

五家企业投资多晶硅料,仅一家此前主营多晶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马悦然

光伏投资有多热?一个多月内,该领域已吸引九家企业投资超千亿元。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月14日-3月18日,共有九家公司披露光伏新投资项目,共计金额超1347亿元,涉及工业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等全产业链。

其中,上游多晶硅料吸引了五家企业投资,成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最热环节。

这五家公司分别为合盛硅业(603260.SH)、上机数控(603185.SH)、中来股份(300393.SZ)、特变电工(600089.SH)子公司新特能源(01799.SH)、宝丰集团。

宝丰集团未披露硅料环节的具体投资金额,其他四家涉及的多晶硅及上游工业硅投资共计609亿元,资金占比超45%。

上述五家企业中,仅新特能源主业为多晶硅,上机数控主营为硅片,曾联合江苏中能涉足颗粒硅,其余三家均为首次进入多晶硅料环节。

宝丰集团支柱产业为能源化工,近年来开始增加新能源投资。合盛硅业为国内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中来股份主营光伏背板及高效电池。

为发展多晶硅,宝丰集团与上机数控、中来股份还将产业伸向了更为上游的工业硅。

制图:马悦然  单元:元

去年以来,因供需矛盾,硅料价格不断上涨,最高涨至去年底的27万元/吨,较上年6月涨幅超3.5倍。硅料企业因此盈利大增,股价、市值也攀高峰。

今年一季度,光伏行业淡季不淡,多晶硅价格并未出现此前业内预计的下行,目前已经历“九连涨”,高居24万元/吨以上的水平。

已布局硅料的企业挣得盆满钵满。“老大”通威股份去年净赚82亿元,2022年前两个月已净赚33亿;大全能源去年盈利57亿元;保利协鑫与新特能源的去年净利也均超过50亿元。

工业硅是多晶硅的原材料。去年下半年,因限电等因素影响,工业硅价格也不断攀升,目前趋于平稳。作为国内工业硅和有机硅双龙头,合盛硅业预计2021年净利为85亿元-87亿元,同比大增505.28%-519.52%。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光伏行业对外发展年度汇报显示,2021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50.5万吨,同比增长28.8%。

上述五家企业的项目若全部达产,将较去年新增90万吨多晶硅料产能,增幅接近1.8倍。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年产能达300万吨,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000 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预计约400 GW。这意味着,多晶硅将在未来过剩。

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此前对界面新闻指出,从年度供求总量平衡看,多晶硅扩产应该和装机市场需求对焦,不能跟随下游扩张的节奏。

吕锦标认为,以目前已开建的项目看,2023年硅料过剩已成定局。

上述九家宣布扩产的公司中,双良节能(600481.SH)首次进入组件环节。该公司原主营产品为节能节水系统中的溴化锂冷热机组,以及新能源系统中的多晶硅还原炉等。

晶澳科技、隆基股份扩产了硅片、电池和组件;晶科能源扩产了硅片和组件。这三家企业奉行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均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

今年,隆基股份将重点放在电池环节。3月13日宣布的195亿新项目中,将建设30 GW高效电池产能,耗资103亿元,资金占比约52.8%

3月7日,晶澳科技宣布于云南曲靖市投建“绿色光伏新能源基地”。这是该公司近一年间投资的第三个百亿投资项目,累计投资额已超400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光伏行业一个月涌入1300多亿,哪个环节扩产最凶?

五家企业投资多晶硅料,仅一家此前主营多晶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马悦然

光伏投资有多热?一个多月内,该领域已吸引九家企业投资超千亿元。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月14日-3月18日,共有九家公司披露光伏新投资项目,共计金额超1347亿元,涉及工业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等全产业链。

其中,上游多晶硅料吸引了五家企业投资,成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最热环节。

这五家公司分别为合盛硅业(603260.SH)、上机数控(603185.SH)、中来股份(300393.SZ)、特变电工(600089.SH)子公司新特能源(01799.SH)、宝丰集团。

宝丰集团未披露硅料环节的具体投资金额,其他四家涉及的多晶硅及上游工业硅投资共计609亿元,资金占比超45%。

上述五家企业中,仅新特能源主业为多晶硅,上机数控主营为硅片,曾联合江苏中能涉足颗粒硅,其余三家均为首次进入多晶硅料环节。

宝丰集团支柱产业为能源化工,近年来开始增加新能源投资。合盛硅业为国内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中来股份主营光伏背板及高效电池。

为发展多晶硅,宝丰集团与上机数控、中来股份还将产业伸向了更为上游的工业硅。

制图:马悦然  单元:元

去年以来,因供需矛盾,硅料价格不断上涨,最高涨至去年底的27万元/吨,较上年6月涨幅超3.5倍。硅料企业因此盈利大增,股价、市值也攀高峰。

今年一季度,光伏行业淡季不淡,多晶硅价格并未出现此前业内预计的下行,目前已经历“九连涨”,高居24万元/吨以上的水平。

已布局硅料的企业挣得盆满钵满。“老大”通威股份去年净赚82亿元,2022年前两个月已净赚33亿;大全能源去年盈利57亿元;保利协鑫与新特能源的去年净利也均超过50亿元。

工业硅是多晶硅的原材料。去年下半年,因限电等因素影响,工业硅价格也不断攀升,目前趋于平稳。作为国内工业硅和有机硅双龙头,合盛硅业预计2021年净利为85亿元-87亿元,同比大增505.28%-519.52%。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光伏行业对外发展年度汇报显示,2021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50.5万吨,同比增长28.8%。

上述五家企业的项目若全部达产,将较去年新增90万吨多晶硅料产能,增幅接近1.8倍。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年产能达300万吨,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000 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预计约400 GW。这意味着,多晶硅将在未来过剩。

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此前对界面新闻指出,从年度供求总量平衡看,多晶硅扩产应该和装机市场需求对焦,不能跟随下游扩张的节奏。

吕锦标认为,以目前已开建的项目看,2023年硅料过剩已成定局。

上述九家宣布扩产的公司中,双良节能(600481.SH)首次进入组件环节。该公司原主营产品为节能节水系统中的溴化锂冷热机组,以及新能源系统中的多晶硅还原炉等。

晶澳科技、隆基股份扩产了硅片、电池和组件;晶科能源扩产了硅片和组件。这三家企业奉行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均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

今年,隆基股份将重点放在电池环节。3月13日宣布的195亿新项目中,将建设30 GW高效电池产能,耗资103亿元,资金占比约52.8%

3月7日,晶澳科技宣布于云南曲靖市投建“绿色光伏新能源基地”。这是该公司近一年间投资的第三个百亿投资项目,累计投资额已超400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