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陈菲遐
疫苗企业沃森生物(300142.SZ)业绩出现收入和净利润背离。最新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收入34.63亿元,同比增加17.82%;归母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7.36%。
沃森生物称,研发支出大幅上升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是导致2021年净利润下滑较大的主要原因。2021年,沃森生物研发投入达7.54亿元,同比增加138.68%;此外,公司持有的嘉和生物(06998.HK)股价下跌而形成公允价值损失额达4.22亿元,2020年同期则为2.9亿元收益。
需要指出的是,沃森生物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同比减少17.33%。这背后,或许与公司主力产品PCV13(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放量不及预期,以及新冠mRNA疫苗开发费用高企有直接关系。
疫苗出货下降
沃森生物疫苗整体批签发量大幅下降,是收入增长疲弱原因之一。2021年,公司总体获得批签发量为3131.42万剂,同比减少10.88%。
从结构看,AC多糖疫苗(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获得批签发量最大,达1814.4万剂,同比增加14.98%;PCV13(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次之,达495.08万剂,同比增加10.88%。
AC多糖疫苗是相对成熟品种,康华生物(300841.SZ)、华兰疫苗(301207.SZ)等公司均有产品在售,销售单价较低。2021年,沃森生物来自AC多糖疫苗营收1亿元,同比仅增3.62%。
值得注意的是,AC多糖疫苗是沃森生物海外市场销售的主要品种之一。受疫情影响,公司2021年国际销售额也出现下降。2018年开始,沃森生物获得埃及卫生部AC多糖疫苗的采购订单。
PCV13是沃森生物业绩支柱,2021年产品收入27.4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65.59%。PCV13最早由美国辉瑞公司推出,是全球最大的疫苗单品之一,适用于儿童及幼儿肺炎球菌所引发相关疾病预防。2015年,辉瑞PCV13全球销售额达到62.45亿美元的巅峰。
沃森生物现已与辉瑞形成两强格局。中检院数据显示,2020全年PCV13合计批签发量达1088.86万支,其中辉瑞达642.35万支,沃森生物达446.51万支。2021年,沃森生物PCV13批签发量并没有显著增长,增速仅10.88%。
由于疫苗从批签发到实际产生销售收入存在1~2个月的时间差,沃森生物2021年PCV13收入部分源于2020年11月和12月批签发,造成了批签发增速与产品销售增速的差异。2022年沃森生物PCV13收入增速大概率回落。
沃森生物其他产品表现也不佳。2021年公司Hib疫苗、ACYW135多糖疫苗、百白破疫苗批签发分别同比减少33.05%、70.05%和71.13%,曾经的重磅23价肺炎疫苗同比大幅减少84.26%。
未来看点在哪?
在经历股权出让风波之后,沃森生物旗下上海泽润所开发的二价HPV疫苗已十分临近上市,有望成为下一个主力产品。
根据披露,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已完成临床试验现场和生产现场核查工作并于2021年7月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目前二价HPV疫苗申报生产的相关审评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外,公司九价HPV疫苗处于Ⅲ期临床研究前的准备阶段,该产品对应更大市场。
HPV疫苗是市场热度最高等品种之一,目前上市HPV疫苗有双价、四价、九价之分。70~80%的宫颈癌由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或18型引起,研究显示HPV引起的宫颈癌可被疫苗有效预防。
2020年5月18日,万泰生物(603392.SH)所开发二价HPV疫苗(商品名:馨可宁)获批,这是继默沙东开发四价宫颈癌疫苗和九价宫颈癌疫苗、GSK(葛兰素史克)开发双价宫颈癌疫苗以来,首款获批国产疫苗。
HPV疫苗市场潜力已被充分证明,沃森生物有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2021年二价和九价两款HPV产品开发支出分别为7771.20万元和2102.27万元,合计未超1亿元。
实际上,沃森生物所指研发支出大幅增加,主要来自于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开发费用。2021年,公司针对新冠mRNA疫苗的开发支出高达3.26亿元,占全部研发费用43.24%。
新冠mRNA疫苗临床试验,尤其海外临床开发代价高昂,且不可控因素较多。目前,沃森生物开展了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海外III期临床。
沃森生物新冠mRNA疫苗能否如期上市还是个未知数,投入在mRNA疫苗的研发支出存在无法收回风险。
尽管如此,针对mRNA技术平台的投资也打开了开发不同适应症疫苗的可能性。根据披露,除新冠mRNA疫苗,沃森生物还在开发带状疱疹mRNA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流感病毒mRNA 疫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