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股权大战愈演愈烈。有人说,今年,最好过的,无疑是媒体人,每天都有爆炸性新闻和海量资讯,秀底线、亮情怀、抖猛料,我们坐在马扎上直看得眼花缭乱,大戏根本就停不下来。
万科股权之争,折射了中国资本市场正从“强人时代”走向“资本时代”的演变。不论王石是否胜出,这场资本之战都会宣告“强人时代”的终结,那种股权力量不足,也能够通过个人影响力来“控股”上市公司的时代结束了。
那些年,还有多少被出局的强人?
数年财富硕果被”窃取“的中外创始人
在资本游戏博弈中,中外公司创始人被出局的情况也是此起彼伏,演绎了一部又一部创业悲剧,让众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让人纷纷猜测对公司创始人半道出局之“魔咒”背后的原因。
2012年1月17日,雅虎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由于管理层内部的矛盾,在资本大战中败下阵下,表示辞去雅虎董事会董事及其它所有公司职务,同时还辞去“雅虎酋长”封号。
2015年6月17日, 美乐乐家具有限公司第一创始人黄辉从离职,引发业内一片叹惋。为了确保公司快速发展,美乐乐公司从2010至2015年获得年东易日盛的多轮融资之后,黄辉股权被稀释,逐渐丧失公司话语权。最终,他在整个资本博弈中逐渐被边缘化并出局。
2015年7月,有相关媒体报道俏江南餐饮公司的创始人张兰出局。从俏江南和鼎晖融资联姻之后,由于公司后续发展陷入不利形势,投资协议条款被多米诺式恶性触发,日益陷入被动的张兰最终在这场资本大战中被迫“净身出户”。
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于1984年12月正式成立。但是,在1990年思科上市仅半年之后,由于红杉资本的夹击以及公司管理层内部的矛盾,思科董事会解聘了该集团的创始人之桑迪和莱恩。同年年底,思科两位创始人抛售了所持思科股票,从此与思科再无关系。
1989年4月,奢侈品品牌古奇(GUCCI)集团由于家族内部纷争通过借助外来资本削弱家族内部的对立势力,但当对手被削弱后,股权结构的调整也往往会使家族股权成为弱势,4年后,在资本大战中,古奇品牌的第三代家族创始人就痛失控制权,彻底失去了古奇集团。
财富硕果下的股权架构危机
众多中外公司创始人被出局,业内人士指出其中的原因大致为如下几种情况:
一、在公司壮大转型期间,作为创始人的角色定位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要从当初的一个创业者理念向具有优秀管理才能的团队领导人改变。
二、在公司的股权架构中要确保创始人对公司的股权控制权。对于王石今天的遭遇,业内人士认为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万科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在当年万科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时候,王石放弃了股权,而只当职业经理人。这也为今后的野蛮人入侵埋下了伏笔。
上世纪90年代,觊觎万科股权的第一个“野蛮人”君安证券出现了。随后,2015年11月,万科迎来了门口的第二个“野蛮人”宝能集团。直到最近轰轰烈烈的万华之争。从中不难发现,万科集团当年过于保守理想化的股权架构模式在当下资本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新语境下危机四伏。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足,加之多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上拥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也给那些“野蛮人”的扩张提供了资金的支持。像万科这种蓝筹股的大型房地产公司一直是资本大鳄惦记的“羔羊”。
在资本角逐的游戏中,创始人的理想和情怀犹如最后一层温情的面纱,在不讲人情,只追逐利益的资本市场来说,股权才是最后的裁判。在万科只有少量股份的王石遭遇今天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这不是王石一个人的错误,而是如今的资本市场环境变了,不论王石是否出局,在新兴资本寡头崛起的背景下,股权大革命由此拉开帷幕。
万科这朵独特而美丽的花朵值得珍惜
不论王石是否胜出,万科未来的发展依然是业内专家学者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如果王石出局,但是万科的灵魂——王石的管理理念是否依然值得传承?
王石本人一直坚持专注、职业、透明的管理风格和不行贿、不做地王的行事风格,使得万科在多年的风雨中成长为行业内的领航者。毕竟,在业界和股民眼中,作为万科创始人的王石一直都是与万科划上等号的。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万科真正的价值在于管理团队,在于他们的价值观和专业负责任的精神。无论股东如何变化,都希望从长远考虑,珍惜这些宝贵财富。“
不管王石是否胜出,万科终将被视为是地产界的一朵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因而值得备加珍惜。
【本文为融媒体网原创版权,侵权必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