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底捞2021年巨亏41.63亿元,关店276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底捞2021年巨亏41.63亿元,关店276家

海底捞在2022年仍然处于变革的关键时间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餐饮巨头海底捞咽下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巨额亏损。

2022年3月23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年报显示,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亏损41.6亿元。其中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这一数据低于之前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中最高预估亏损上限的45亿元。

海底捞在去年的最大动作,不外乎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关店行动——2021年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在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门店。与2021年中报显示的1597家门店数量相比,砍掉门店的数量接近20%。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截止2021年底,已经有260家海底捞餐厅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2021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421家餐厅,关闭276家餐厅,其中16家因租约到期等原因关闭。

海底捞之所以大范围关店,原因在于其关键指标翻台率的连续下滑,由2017年的5.0次/天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0次/天。

2021年,海底捞餐厅的总体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5次/天。对比2021年上半年,总体及同店翻台率分别为3.0次/天及3.4次/天,基本持平。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的人民币110.1元下降至2021年的人民币104.7元,主要是因为客均点餐量变化等。

从业绩组成情况看,餐厅经营收入仍然是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源,于2021年贡献总收入的 比例为96.0%,与2020年同期比例95.9%基本持平。

海底捞2021年年报

外卖业务收入为7.06亿元,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7%,与2020年2.5%的占比相较有所下滑,这也是疫情好转外卖订单减少所致。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收入为6.87亿元,所占总收入比例为1.7%,与2020年1.4%的占比相较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年报中还特别提及了它的副牌餐厅。海底捞表示,为了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的餐饮需求,积极探索多品牌经营。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海底捞餐厅外,还有若干自营餐厅,品牌名字包括但不限于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

对于海底捞这样具备了完善供应链体系的餐饮头部品牌来说,布局平价副牌,在成本控制上有天然优势。而这些副牌,也是海底捞获取流量、扩大商业版图和寻找新增长点的尝试。

不过从经营业绩上看,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在2021年的收入达到1.98亿元,所占总收入比例为0.5%;与2020年同期2061.4万的收入、相较总收入0.1%的收入占比相比,有了显著提升。但整体来说,副牌对于海底捞整体业绩的拉动情况仍然有限。

在2021年12月,包括佰麸私房面、大牟田、捞派有面儿等数个副牌已经门店陆续全面歇业的现象。从眼下的情况看,海底捞在副牌的探索上还没能取得明显突破。

可以预计的是,海底捞在2022年仍然处于变革的关键时间点。

在今年3月,海底捞发布一系列人事变动,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卸任,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基层服务员出身的她也是海底捞“啄木鸟计划”改革措施的全权负责人。

该计划将持续推进门店整合及经营效率的改善。同时,海底捞产品上新策略的调整,也是其寻求变化、改变经营未达预期的方式之一。2022年元旦起,海底捞改变以往单品单店零散上新、区域逐步推广至全国的做法,从全国、区域双体系推进产品上新,从锅底、菜品、小吃及体验等全方位的创新,且保持全国至少一年两次的上新节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海底捞

4.6k
  • 伊利与海底捞达成战略合作
  • 海底捞汪万明:让外国人也唱“对所有的快乐说嗨嗨”|出海的人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底捞2021年巨亏41.63亿元,关店276家

海底捞在2022年仍然处于变革的关键时间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餐饮巨头海底捞咽下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巨额亏损。

2022年3月23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年报显示,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亏损41.6亿元。其中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这一数据低于之前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中最高预估亏损上限的45亿元。

海底捞在去年的最大动作,不外乎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关店行动——2021年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在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门店。与2021年中报显示的1597家门店数量相比,砍掉门店的数量接近20%。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截止2021年底,已经有260家海底捞餐厅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2021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421家餐厅,关闭276家餐厅,其中16家因租约到期等原因关闭。

海底捞之所以大范围关店,原因在于其关键指标翻台率的连续下滑,由2017年的5.0次/天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0次/天。

2021年,海底捞餐厅的总体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5次/天。对比2021年上半年,总体及同店翻台率分别为3.0次/天及3.4次/天,基本持平。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的人民币110.1元下降至2021年的人民币104.7元,主要是因为客均点餐量变化等。

从业绩组成情况看,餐厅经营收入仍然是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源,于2021年贡献总收入的 比例为96.0%,与2020年同期比例95.9%基本持平。

海底捞2021年年报

外卖业务收入为7.06亿元,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7%,与2020年2.5%的占比相较有所下滑,这也是疫情好转外卖订单减少所致。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收入为6.87亿元,所占总收入比例为1.7%,与2020年1.4%的占比相较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年报中还特别提及了它的副牌餐厅。海底捞表示,为了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的餐饮需求,积极探索多品牌经营。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海底捞餐厅外,还有若干自营餐厅,品牌名字包括但不限于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

对于海底捞这样具备了完善供应链体系的餐饮头部品牌来说,布局平价副牌,在成本控制上有天然优势。而这些副牌,也是海底捞获取流量、扩大商业版图和寻找新增长点的尝试。

不过从经营业绩上看,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在2021年的收入达到1.98亿元,所占总收入比例为0.5%;与2020年同期2061.4万的收入、相较总收入0.1%的收入占比相比,有了显著提升。但整体来说,副牌对于海底捞整体业绩的拉动情况仍然有限。

在2021年12月,包括佰麸私房面、大牟田、捞派有面儿等数个副牌已经门店陆续全面歇业的现象。从眼下的情况看,海底捞在副牌的探索上还没能取得明显突破。

可以预计的是,海底捞在2022年仍然处于变革的关键时间点。

在今年3月,海底捞发布一系列人事变动,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卸任,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基层服务员出身的她也是海底捞“啄木鸟计划”改革措施的全权负责人。

该计划将持续推进门店整合及经营效率的改善。同时,海底捞产品上新策略的调整,也是其寻求变化、改变经营未达预期的方式之一。2022年元旦起,海底捞改变以往单品单店零散上新、区域逐步推广至全国的做法,从全国、区域双体系推进产品上新,从锅底、菜品、小吃及体验等全方位的创新,且保持全国至少一年两次的上新节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