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州新房难卖?增城去化周期已超16个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州新房难卖?增城去化周期已超16个月

截至2月底,广州部分区域库存面积及库存消化周期有所提高。

文︱L非非

随着政策暖风吹起,广州楼市也进入了初步企稳阶段,这意味着,楼市氛围相对去年来说更为友好。

但从数据端看,广州各区域的表现各异,部分区域新盘存在较大的去化压力。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广州部分区域库存面积及库存消化周期有所提高。其中,以增城为首的外围区域,供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需求端却暂未跟上,形成供需矛盾。但同样属于外围区域的黄埔,因有强力产业支撑,购买力一直以来较为强劲。

总体来看,这也与区域当前的发展状态及规划落地有关。

增城、南沙去化周期较高

黄埔相对压力较小

外围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区域为增城、南沙及黄埔,近几年来,这三区楼市发展态势火热,备受购房者关注。

根据克而瑞统计的数据,增城的一手住宅库存面积达到277.42万㎡,库存消化周期为16.1个月;南沙库存面积为165.46㎡,库存消化周期为24个月;黄埔库存面积为120.99㎡,库存消化周期为7.7个月。

从数据可以看出,增城及南沙面临着较大的去化压力,而黄埔的去化压力则较小。

回顾来看,这与整个楼市发展态势有关,具备产业支撑的区域,更被市场欢迎。

2018年至2019年间,增城、南沙及黄埔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苗头了。规划端的利好,使得部分区域的楼市产生质的变化。

随着增城的产业规划及交通发展有所提速,13号线、21号线、新塘TOD的轨道交通建设及广州第二机场等推进,区域楼市表现迎来高光时刻。

据了解,2018年,增城以网签30109套的成绩成为广州唯一一个网签量冲破三万的区。而房价也一路高涨,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年间,均价从1.4万元/㎡涨至接近2万元/㎡。

而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C位的南沙,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概念被根植于市场心中。此外,轨道交通的建设也迎来加速,18号线和22号线的建设,助力南沙联通广州天河、荔湾、海珠、番禺等多区域。

与此同时,南沙的房价也迎来了火热交易,据了解,2018年南沙房价约为2万+/㎡。而2019年到2020年,不少投资客进场南沙楼市,再次助推南沙楼市交易热度,主要交易集中在横沥岛尖、灵山岛尖及黄阁板块,其中灵山岛尖一些火热的楼盘均价达4万元/㎡。

与南沙一样火热的,还有黄埔。黄埔最为核心的优势,则是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的要略之地,科学城、知识城等多板块产业迎来开花。其中,科学城为黄埔科技力量的核芯,也是粤港澳城市群中的“创新引擎”。

据了解,2019年,黄埔聚集了108个总部企业,涵盖金融、信息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领域。

楼市方面,中指院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间,黄埔一共成交了76781套住宅。2021年,黄埔一手均价同比上涨16%,涨幅超天河、海珠。

然而,普涨过后,规划端的利好也随之被兑现。在此种情况下,三区的锚定价值也要顺势而为,即更多从当前实际市场情况出发。

各区域表现各异

南沙、增城还需等待

2022年以来,广州楼市陆续释放友好信号,如限价政策有所放宽、下调房贷利率,放款周期加快等,都为刚需客和有改善需求的买家提供了较为友好的土壤。

叠加3月16日的积极表态,目前,对于整个大市场来说,政策底已经显现。但此次统计出的库存数据表明,广州楼市的整体恢复程度还不太明显。而作为外围区域最具代表性的三区,增城、南沙、黄埔的楼市也将出现一些分化。

就目前的情况看,增城、南沙、黄埔三区中,产业支撑最强的为黄埔,南沙及增城的产业支撑力度则较小。但从规划看,一个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试验田,一个为广州东进战略的受益区,南沙、增城两者都拥有广阔的前景。

不过,要注意的是,过去南沙放宽人才引入政策,使得不少投机者入市抬高区域价格,高峰时期,区域重点板块楼盘成交价格约4万元/㎡左右。虽然后面南沙方面收紧人才政策及执行了新盘限价措施,但在产业尚未成形,又聚集不少投机者的情况下,暂时难言升值空间。

增城因为区域不限购,供应面积大,且价格相对较低,成为众多刚需群体的选择。但区域除新塘、中新一带有较为成熟的发展外,其他板块发展则较为一般,区域需亟待升级。

总的来说,黄埔因产业支撑更为强劲,更具备溢价基础;而南沙、增城目前尚处在加速发展中,经过一轮上涨后,未来更看重规划落地的情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州新房难卖?增城去化周期已超16个月

截至2月底,广州部分区域库存面积及库存消化周期有所提高。

文︱L非非

随着政策暖风吹起,广州楼市也进入了初步企稳阶段,这意味着,楼市氛围相对去年来说更为友好。

但从数据端看,广州各区域的表现各异,部分区域新盘存在较大的去化压力。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广州部分区域库存面积及库存消化周期有所提高。其中,以增城为首的外围区域,供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需求端却暂未跟上,形成供需矛盾。但同样属于外围区域的黄埔,因有强力产业支撑,购买力一直以来较为强劲。

总体来看,这也与区域当前的发展状态及规划落地有关。

增城、南沙去化周期较高

黄埔相对压力较小

外围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区域为增城、南沙及黄埔,近几年来,这三区楼市发展态势火热,备受购房者关注。

根据克而瑞统计的数据,增城的一手住宅库存面积达到277.42万㎡,库存消化周期为16.1个月;南沙库存面积为165.46㎡,库存消化周期为24个月;黄埔库存面积为120.99㎡,库存消化周期为7.7个月。

从数据可以看出,增城及南沙面临着较大的去化压力,而黄埔的去化压力则较小。

回顾来看,这与整个楼市发展态势有关,具备产业支撑的区域,更被市场欢迎。

2018年至2019年间,增城、南沙及黄埔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苗头了。规划端的利好,使得部分区域的楼市产生质的变化。

随着增城的产业规划及交通发展有所提速,13号线、21号线、新塘TOD的轨道交通建设及广州第二机场等推进,区域楼市表现迎来高光时刻。

据了解,2018年,增城以网签30109套的成绩成为广州唯一一个网签量冲破三万的区。而房价也一路高涨,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年间,均价从1.4万元/㎡涨至接近2万元/㎡。

而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C位的南沙,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概念被根植于市场心中。此外,轨道交通的建设也迎来加速,18号线和22号线的建设,助力南沙联通广州天河、荔湾、海珠、番禺等多区域。

与此同时,南沙的房价也迎来了火热交易,据了解,2018年南沙房价约为2万+/㎡。而2019年到2020年,不少投资客进场南沙楼市,再次助推南沙楼市交易热度,主要交易集中在横沥岛尖、灵山岛尖及黄阁板块,其中灵山岛尖一些火热的楼盘均价达4万元/㎡。

与南沙一样火热的,还有黄埔。黄埔最为核心的优势,则是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的要略之地,科学城、知识城等多板块产业迎来开花。其中,科学城为黄埔科技力量的核芯,也是粤港澳城市群中的“创新引擎”。

据了解,2019年,黄埔聚集了108个总部企业,涵盖金融、信息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领域。

楼市方面,中指院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间,黄埔一共成交了76781套住宅。2021年,黄埔一手均价同比上涨16%,涨幅超天河、海珠。

然而,普涨过后,规划端的利好也随之被兑现。在此种情况下,三区的锚定价值也要顺势而为,即更多从当前实际市场情况出发。

各区域表现各异

南沙、增城还需等待

2022年以来,广州楼市陆续释放友好信号,如限价政策有所放宽、下调房贷利率,放款周期加快等,都为刚需客和有改善需求的买家提供了较为友好的土壤。

叠加3月16日的积极表态,目前,对于整个大市场来说,政策底已经显现。但此次统计出的库存数据表明,广州楼市的整体恢复程度还不太明显。而作为外围区域最具代表性的三区,增城、南沙、黄埔的楼市也将出现一些分化。

就目前的情况看,增城、南沙、黄埔三区中,产业支撑最强的为黄埔,南沙及增城的产业支撑力度则较小。但从规划看,一个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试验田,一个为广州东进战略的受益区,南沙、增城两者都拥有广阔的前景。

不过,要注意的是,过去南沙放宽人才引入政策,使得不少投机者入市抬高区域价格,高峰时期,区域重点板块楼盘成交价格约4万元/㎡左右。虽然后面南沙方面收紧人才政策及执行了新盘限价措施,但在产业尚未成形,又聚集不少投机者的情况下,暂时难言升值空间。

增城因为区域不限购,供应面积大,且价格相对较低,成为众多刚需群体的选择。但区域除新塘、中新一带有较为成熟的发展外,其他板块发展则较为一般,区域需亟待升级。

总的来说,黄埔因产业支撑更为强劲,更具备溢价基础;而南沙、增城目前尚处在加速发展中,经过一轮上涨后,未来更看重规划落地的情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