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消息,受长江上游来水及中下游干流区间强降雨影响,2016年“长江2号”洪峰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形成,7月3日3时长江大通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日8时大通站水位涨至14.58米,超警戒水位0.18米,长江干流莲花塘、汉口、九江站水位接近警戒水位,目前仍在上涨。
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遭多轮强降雨袭击,中央气象台已多次发出不同级别的暴雨预警。
6月18日入梅以来,湖北连续遭遇4轮强降雨过程。由于雨势猛、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湖北大部地区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湖北省民政厅的消息称,截至7月2日12时统计,入梅以来强降雨过程已造成湖北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81个县(市、区)952.78万人次受灾,死亡35人失踪16人。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湖北省内累计216条普通公路中断。京广、京九等铁路线路雨量超警戒影响行车,造成部分旅客列车晚点。
2日,针对麻城市中馆驿镇响鼓墩水库发生的险情,湖北武警水电七支队赶赴现场,紧急调用1吨炸药,对泄流槽底部水泥进行爆破,有效缓解了溃口风险。
7月2日12时,湖北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决定将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由Ⅲ级提升为Ⅱ级。
当天15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湖北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紧急调拨3000顶帐篷,并派出工作组赶赴湖北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与湖北相邻的安徽省受灾情况也比较严重。中安在线报道,强降雨已造成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市10市5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截止7月2日21时统计:累计受灾人口671.9万人,因灾死亡16人,失踪6人,当日,该省1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昨日18时,安徽省气象台将暴雨预警信号由橙色提升为最高级红色,同时省气象局已于7月1日将合肥等地的重大气象灾害(暴雨)III级应急响应变更为II级应急响应。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安徽省强降水天气仍然多发。
对于持续的暴雨和可能导致的灾害,长江防总2日召开流域防汛会商会,截至7月2日,下游干支流已经有21站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局部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未来3到5天流域仍有强降雨,将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县超警。
据长江防总介绍,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的站点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北等地。巢湖凤凰颈站下、支流永安河开城桥站、西河梁家坝站发生超历史洪水,超警幅度0.10~0.15米;西河缺口站、无为站超保证水位,超警幅度0.31~0.70米;水阳江水阳站、新河庄站、滁河晓桥站等16站超警,超警幅度0.11~2.10米。
长江防总分析,未来几日灾害发生率更高,抢险任务更重,而且抢险救灾的阻力和困难也会增加,更需加强科学部署,加大救灾力度,做好安全预警预报,减少人员伤亡。
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暴雨很可能在接下来几天继续“袭击”中国南方。
气象部门称,受低涡切变系统影响,7月3日至4日,江汉东部、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东部以及华南西部等地有强降雨,其中,湖北东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湖南东北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50~80毫米。
据了解,上述地区累积雨量一般有70~120毫米,湖北东部、苏皖两省沿江地区以及湖南东北部可达100~260毫米,局部超300毫米。为此,中央气象台7月3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气象专家表示,处于暴雨蓝色预警覆盖区域内的公众在暴雨来临时,最好待在屋里,远离窗户。待在房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煤气泄漏,关掉煤气和电路。
此外,当暴雨黄色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积水深度超过排气管时应采取道路封闭措施。立交桥涵洞出现积水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立即封锁立交桥并设立警示标志;大面积积水的低洼路段,相关部门应及时疏通排水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