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多亏了前任衬托,拜登的欧洲之行受到了盟友的欢迎。
自周四(3月24日)开始,美国总统忙着在欧洲进行穿梭外交。拜登一度在12小时内密集参加了七国集团、欧盟和北约峰会,之后前往波兰进行2天的访问。
他没有在拍照时推搡黑山总理,没有称英国首相和德国总理为“失败者”,没有嘲笑北约是一群“寻求免费午餐的骗子”。
相反,他重申了向布鲁塞尔传达的信息,即“美国回来了”,同时承诺对400多个俄罗斯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还要帮助欧洲解决依赖俄罗斯的能源问题。
英国《卫报》文章称,前任特朗普把门槛拉得如此之低,以至于拜登仅仅通过谴责俄罗斯,就顺利完成了欧洲之行。
走钢丝的同时安抚盟友
这是拜登任内第三次访欧,也是乌克兰危机之后首次访问大西洋彼岸。分析普遍认为,此次访问具有象征性意义,即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展示西方团结。另外在实际层面,也借机推进安全合作,包括能源安全和防务安全。
拜登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犹如“走钢丝”。从一开始,他就强调美国不会直接介入俄乌冲突。BBC称,由于害怕与核大国俄罗斯挑起直接战争,迄今为止,华盛顿表现出非常不愿意过多介入乌克兰问题。
自上月开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邀请拜登访问乌克兰,以示对乌克兰的支持。但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此前已发文表示,考虑到安全问题,拜登不会考虑在此特殊时期访问乌克兰。
但据新华社报道,在随后对波兰的2天访问中,拜登“顺道参加”了与乌克兰高层的会面。26日,拜登在波兰出席了美乌外长和防长的“2+2”会议。这是俄乌军事冲突全面爆发后拜登首次与乌克兰政府官员直接对话。
过去几周,东欧国家对白宫直截了当拒绝考虑在乌克兰上空设立禁飞区表示失望。周四,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上进行了视频讲话,据白宫官员称,讲话没有包括要求设立禁飞区或加入北约,这给了拜登一些喘息的空间。
在安抚欧洲盟友方面,25日,拜登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签署了一项有关保证能源安全的协议。根据协议,今年内美国向欧洲追加供应150亿立方米天然气,试图在2027年前帮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然而,BBC文章称,如果就此认为欧盟正坚决摆脱对俄罗斯能源和商业关系的依赖,转而向华盛顿靠拢,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事实上,欧盟警惕依赖任何国家。法国已多次明确要求欧盟避免依赖集团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马克龙力推欧盟战略主权,呼吁提高欧盟自己的能源和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和国防能力。
欧盟27个成员国也有各自的优先事项。
担心自己安全的中东欧属于“制裁派”。他们认为,迄今为止,在施压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以及在确保乌克兰实现停火方面,西方国家推出的惩罚措施“失败得很厉害”。他们要求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迅速的制裁。
还有以德国为代表的“摇摆派”。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柏林仿佛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承诺扩充德国军队,结束几十年来对俄罗斯的能源和商业关系。但现在布鲁塞尔的许多人都在质疑德国的决心。
2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邦议会上发表讲话称,德国将在“适当时候”结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他又警告,现在立即切断与俄联系,将令德国和整个欧洲陷入衰退。
乌克兰战争越是残酷,西方领导人在干预程度上面临的选择就越艰难,拜登想要维持统一战线的难度就越大。
特朗普“如影随形”
尽管拜登政府重燃对欧洲的兴趣和关注,受到了欧洲领导人的欢迎,但布鲁塞尔似乎仍然患有“特朗普PTSD”。特朗普在2024年再次当选总统在欧洲被视为一种非常现实的可能性。
周四北约峰会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欧洲人普遍担心特朗普再次当选”的问题时,拜登表示,如果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再次与他竞争,他将“非常幸运”。拜登说令他感到安慰的是,“我不认为你会找到任何欧洲领导人觉得我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然而拜登国内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与特朗普相当。根据路透社/益普索在3月21-22日的民意调查,拜登支持率跌至40%的新低。这意味着拜登在总统任期内的支持率与特朗普相当,即在他们执政的第二年的3月中旬,两者的支持率均为40%。
调查发现,54%的美国人不认可拜登的工作表现,主要因为美国国内的高通胀。受访者将经济列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其次是战争和外国冲突。
这对拜登的民主党寻求在11月中期选举中保持对国会的控制权来说,是一个明显的警告信号。
据《今日美国》,拜登表示打算竞选连任,但鉴于他的年龄和艰难的第一个任期,他是否能在任内坚持到最后都得打个问号。2024年,拜登将年满81岁,若继续当选,他在第二个任期结束时将达到86岁。而此前他已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得不在状态。
在《华尔街日报》3月15日的一项民意调查中,52%的美国人不相信拜登会在两年后竞选连任,仅29%的人预计他将寻求连任。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前的盖洛普调查显示,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力形象正在从特朗普时代显著复苏。根据该民调,2020年-2021年,在这两年接受调查的27个北约成员国中,20个国家对美国领导人的正面评价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卫报》称,在欧洲各个会场上与领导人亲切握手、窃窃私语的拜登,可能正在印证“奥巴马悖论”(Obama paradox):一位美国总统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欢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