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深夜读诗和不再写诗的年轻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深夜读诗和不再写诗的年轻人

在豆瓣、B站、抖音、快手……年轻一代诗歌复兴?

文|吴怼怼 麦可可

我读到《一次 又一次 再一次 和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这部诗歌作品,已经是2022年的春天。

这首诗诞生在2021年12月的夜晚。那时赵今麦和白敬亭的《开端》还没有播出,剧情和诗文却有隐秘的契合。围读会的社员@小马告诉我,这首诗的意境最妙只在那天晚上,诗人低沉的嗓音劈开空气传来时,「什么东西转动起来,无法言说,也无法停止」,每个人都深深陷入其中。

小马是上海交大的学生,也是校内白岩诗社的成员,他和@北丘、@老白、@林HY在东川路800号的绿荫和阳光下写诗,也在感受着「诗歌带给他们的更大的重量」。

这种重量是什么,小马没有说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确超越了「爱好」的重量。@林HY认为,诗歌更像是自己体验世界的途径。每首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自我向这个世界献上祭品的过程。

我循着可以找到的线索,读了他们公开发表的作品,试图窥见年轻诗人精神领土的一角,但更大的彷徨和疑惑还在后面,互联网的巨大势能下,诗歌复兴从网络掀起,我们为其欢欣鼓舞的同时,是否要保留些许克制和反思。

01 在豆瓣、B站、快手,诗歌复兴?

当豆瓣小组「当代伟大的拼贴诗」聚集到33790人时,距离2016年交大白岩诗社发起「诗社振兴计划」已经过去了五年。

这五年里,诗歌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场文艺复兴。

也是在2016年,摇滚天才鲍勃迪伦以诗人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次年,非裔诗人Tyehimba Jess获得普利策诗歌奖;2021年,Amanda Groman在美国总统拜登的就职典礼上朗诵了诗歌,随后就被邀请去名利场顶流盛典Met Gala;而自1998来,麦克阿瑟基金会也首次将奖项授予三位天才的诗人:Hanif Abdurraqib、Don Mee Choi和Reginald Dwayne Betts。

美国诗人学会(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的理事长Jennifer Benka出具过一份统计数据,从2013年起,诗歌网站的读者人数每年都在增长。但普利策奖获得者Tyehimba Jess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彼时他连好好学习混个诗歌文学硕士的念头都没有。

不仅是在美国,在中国年轻群体中,这场「诗歌复兴」也愈加盛大。

在B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有上百种朗诵版本,「古一法师」读诗的观看量接近300万;抖森和卷福的低音炮与英伦腔轮流响起,成为夜晚冲击鼓膜的雨点;北大中文系高盛元讲起唐诗中的文人风骨和百年孤独,让人彻夜难眠。

在快手,济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可乐的诗常常朗诵自己的创作,粉丝人数甚至超过了中国作家协会《社刊》的官方快手账号;在抖音,仓央嘉措诗歌精选合集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280.6万。

诗歌领域头部公众号「为你写诗」已经发布了1600多篇内容,几乎在每晚8点准时推送。这像是一场巨大的仪式感,无数灵魂早早在屏幕前等待诗歌的降临和沐浴。

诗歌类内容社区和社交App也在线上全面开花。「不是诗人」、「Poem」聚集了大量现代诗歌的写作者,豆瓣小组的现代拼贴诗创作正在如火如荼。

与互联网「诗歌热浪」形成对比的是,线下诗社的凝聚力正在快速削弱。

成立于1989年的交大白岩诗社,鼎盛时期人数不过百来个人,核心成员一般稳定在10人左右,@老白和@北丘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故事接龙、影像展活动让线下成员间更为紧密;象牙塔之外,地域自发形成的独立诗社存活更为艰难,运营经费和出版作品都有困难。

02 逃避崇高,拒绝严肃

但似乎还是要感谢互联网对诗歌的传播加速。最直接的变化是,它让网络上的读者先于传统出版商找到诗人和作品,让诗歌得以用「网络复兴」的方式重谋出路。

诗人们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诗歌更需要与现实当下、网络另一端的人保持对话,它可能不仅仅是局限在「线下独立诗社、地方诗歌组织/协会或是传统诗歌出版杂志社」这种圈内认可的「学术之地」,更是网络上宽阔的「吟诵广场」。

根据全球信息公司NPD的数据,2017年来自美国的前20位畅销诗歌作家排行榜上,有12名售出的诗集都来自InstaPoets——这是「Instagram」和「Poet」的变体英文,前者是美国排名前三的社交媒体,这意味互联网对诗歌传播的意义重大。

即使在TikTok上,你也能看到年轻世代沉浸式「朗诵诗歌」的视频,背景或者旷野森林,或者繁忙城市,这和B站上层出不穷的「诗歌大赏」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互联网也是把双刃剑。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尽管诗歌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最大化地传播,但囿于信息碎片化的处理方式,诸如短视频、段子诗之类的娱乐载体,还是打碎了年轻人读诗的耐心,进一步消解了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严肃和崇高。

并非认为诗歌比其他文学体裁高贵,也没有拉踩的意思,在客观上我们需要承认「诗歌作为严肃文学」之一,比起其他体裁创作门槛的确稍微高些。毕竟,从冗长的白话到凝练的文字需要提炼过程,从平淡无奇的组合到考究的平仄对仗需要功力支撑。

但在互联网式「InstaPoets」的流行过程中,诗歌的评价标准逐渐演变为「转、评、赞」,是否走红在于其是否满足了读者的期待。某种程度上这的确对严肃和崇高的思考、创造过程施加了「无声且变相」的消解。

浅层的直观感受在于,我们开始习惯、默认文字背后的表层含义,并逐渐遗忘文字低频使用的多层意征。

在浅度阅读和娱乐化思维的共同导向下,我们对文本的解构、分析能力开始减弱。而体验大部分诗歌作品时,恰恰需要这种「解构分析」的思维能力,在客观上这是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之一受众并不庞大的原因,因为它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精力去思忖,通俗点说,就是「太费力了」。

而更深层的影响在于,我们太追逐于表层含义,「最不费力」的文字表达之后,文字往往在特定群体内形成了符合群体内部参与者「最舒适流行」的表达方法,而在圈层之外却造成了某种隔膜和疏离。

举例而言,粉圈饭圈各类加密通话频出,但他们与电竞手游圈的黑话也屏障高耸。YYDS和KSWL看似火得遍地纷飞,但各圈层之间其实很难达成交流和情感共鸣。

为什么?因为不了解和不信任。西方在此有个关于通天塔的传说:在古巴比伦修筑一座最高的建筑,工人们齐心协力,用共同的语言体系沟通,眼看着这座塔快要修成,上帝害怕人类的反叛,于是念了咒语让人们之间语言不同不能沟通,很快工人们就分道扬镳。

我们无法否认,在逃避崇高和拒绝严肃之后,我们反而按下了那个「娱乐至死」的快进键,而所谓「诗歌的消逝」,更确切地说对诗歌「严肃审美状态」的消逝,可能只是这场单向快进中一块微小的不可逆损伤。

03 不再写诗 VS 深夜读诗

而当大众没有意识到这种逃避崇高、拒绝严肃的审美状态时,沉溺于这种浅度阅读和思考习惯时,波及面是更为广泛的。

我和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几位老师聊了聊。他们形容自己的学生写作文「辞藻华丽、框架严密、语言通顺」,但提到「思辨性、批判性」这样的关键词时,他们夸赞的态度稍显犹豫。

十几岁的孩子还在热衷表达,但更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开始不再写诗。

在《十三邀》里,2018年的李诞和许知远对谈。他们在吃饭的时候聊到写诗,李诞特别好奇「现在有年轻人居然是不写诗的」。他觉得写诗是一种本能反应,「甭管写得好与坏,年轻的时候,不想写两笔嘛。25岁之前,都应该是个诗人」。

我问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以诗歌屡次获奖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再写诗。他如今既是音乐制作人也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员,拥有在大众眼中「极具标签」的诗人气质,却把从前写好的、完整的诗集放到书架最上层落灰。

「不是放在书架上,用藏更合适」,他翻起从前写的诗歌,「觉得好傻好天真,浮夸又做作」。

不知从何时起,当大众语言体系开始流行「最简单直接」的表达,甚至是俚语缩写时,含蓄的、严肃的文字与表达逐渐在褪去吸引力。段子手爱抖包袱大抵如此,营销号爱蹭热点不过云云——于是人们开始自我收缩、审视和修饰自己的表达,使其更「符合主流偏好」、更「时刻紧跟时代热点」来展现自己对社会的融入,甚至开始主动与过去「文艺的自我」割席。

从与文艺割席的这一刻起,热爱诗歌的年轻人和不再写诗的年轻人之间就注定无法和解。前者认为后者缺乏对自我成长过程的宽容与接纳,后者认为前者还活在理想的泡沫里天真烂漫。

说「天真烂漫」可能会遭遇反驳。热爱诗歌的年轻人并非沉溺于诗歌这种「文字的乐章」里逃避现实,相反,那些极具时代痛感的诗歌,给予了年轻读诗人最大的情绪纾解。

「读诗时,那种刺痛感让我清醒而陶醉,陶醉于读诗的片刻享受,刺痛于时代扎下的一根针」,28岁的互联网运营小梦(化名)常常在深夜下班,她读到诗人双子写的《神》,就好像是为自己而写。

晚上十点滴滴打车刚一坐下

司机扭脸问我

您这是回家啊

我说是啊

他说像您这样

十二点之前回家的

都是正常人

还有三点以后的也都正常我说中间那段呢

那都是神

他斩钉截铁我成天碰见的净他妈都是神

我猜他的意思是神经病.....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那些写诗的80后》

她重复着晚上十点的循环,直到有一天收到解雇通知,想到被病毒困在找工作的路上,想到银行卡里的日渐紧缩的余额,心里如针刺一般。哪怕这时再读韩仕梅的「觉醒」,也觉得「海浪无法将她拥起」。

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已将我拥起

韩仕梅《觉醒》

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拥起

「不能入睡的话,你还会读它吗?」我问。

「会。」

这是当下最直接的反应,也可能是最无奈的回答,但我想不到其他「不读诗歌」的理由。或许只要我们还愿意诉诸浪漫、追求理想,诗歌就永远有存在的理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深夜读诗和不再写诗的年轻人

在豆瓣、B站、抖音、快手……年轻一代诗歌复兴?

文|吴怼怼 麦可可

我读到《一次 又一次 再一次 和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这部诗歌作品,已经是2022年的春天。

这首诗诞生在2021年12月的夜晚。那时赵今麦和白敬亭的《开端》还没有播出,剧情和诗文却有隐秘的契合。围读会的社员@小马告诉我,这首诗的意境最妙只在那天晚上,诗人低沉的嗓音劈开空气传来时,「什么东西转动起来,无法言说,也无法停止」,每个人都深深陷入其中。

小马是上海交大的学生,也是校内白岩诗社的成员,他和@北丘、@老白、@林HY在东川路800号的绿荫和阳光下写诗,也在感受着「诗歌带给他们的更大的重量」。

这种重量是什么,小马没有说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确超越了「爱好」的重量。@林HY认为,诗歌更像是自己体验世界的途径。每首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自我向这个世界献上祭品的过程。

我循着可以找到的线索,读了他们公开发表的作品,试图窥见年轻诗人精神领土的一角,但更大的彷徨和疑惑还在后面,互联网的巨大势能下,诗歌复兴从网络掀起,我们为其欢欣鼓舞的同时,是否要保留些许克制和反思。

01 在豆瓣、B站、快手,诗歌复兴?

当豆瓣小组「当代伟大的拼贴诗」聚集到33790人时,距离2016年交大白岩诗社发起「诗社振兴计划」已经过去了五年。

这五年里,诗歌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场文艺复兴。

也是在2016年,摇滚天才鲍勃迪伦以诗人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次年,非裔诗人Tyehimba Jess获得普利策诗歌奖;2021年,Amanda Groman在美国总统拜登的就职典礼上朗诵了诗歌,随后就被邀请去名利场顶流盛典Met Gala;而自1998来,麦克阿瑟基金会也首次将奖项授予三位天才的诗人:Hanif Abdurraqib、Don Mee Choi和Reginald Dwayne Betts。

美国诗人学会(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的理事长Jennifer Benka出具过一份统计数据,从2013年起,诗歌网站的读者人数每年都在增长。但普利策奖获得者Tyehimba Jess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彼时他连好好学习混个诗歌文学硕士的念头都没有。

不仅是在美国,在中国年轻群体中,这场「诗歌复兴」也愈加盛大。

在B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有上百种朗诵版本,「古一法师」读诗的观看量接近300万;抖森和卷福的低音炮与英伦腔轮流响起,成为夜晚冲击鼓膜的雨点;北大中文系高盛元讲起唐诗中的文人风骨和百年孤独,让人彻夜难眠。

在快手,济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可乐的诗常常朗诵自己的创作,粉丝人数甚至超过了中国作家协会《社刊》的官方快手账号;在抖音,仓央嘉措诗歌精选合集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280.6万。

诗歌领域头部公众号「为你写诗」已经发布了1600多篇内容,几乎在每晚8点准时推送。这像是一场巨大的仪式感,无数灵魂早早在屏幕前等待诗歌的降临和沐浴。

诗歌类内容社区和社交App也在线上全面开花。「不是诗人」、「Poem」聚集了大量现代诗歌的写作者,豆瓣小组的现代拼贴诗创作正在如火如荼。

与互联网「诗歌热浪」形成对比的是,线下诗社的凝聚力正在快速削弱。

成立于1989年的交大白岩诗社,鼎盛时期人数不过百来个人,核心成员一般稳定在10人左右,@老白和@北丘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故事接龙、影像展活动让线下成员间更为紧密;象牙塔之外,地域自发形成的独立诗社存活更为艰难,运营经费和出版作品都有困难。

02 逃避崇高,拒绝严肃

但似乎还是要感谢互联网对诗歌的传播加速。最直接的变化是,它让网络上的读者先于传统出版商找到诗人和作品,让诗歌得以用「网络复兴」的方式重谋出路。

诗人们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诗歌更需要与现实当下、网络另一端的人保持对话,它可能不仅仅是局限在「线下独立诗社、地方诗歌组织/协会或是传统诗歌出版杂志社」这种圈内认可的「学术之地」,更是网络上宽阔的「吟诵广场」。

根据全球信息公司NPD的数据,2017年来自美国的前20位畅销诗歌作家排行榜上,有12名售出的诗集都来自InstaPoets——这是「Instagram」和「Poet」的变体英文,前者是美国排名前三的社交媒体,这意味互联网对诗歌传播的意义重大。

即使在TikTok上,你也能看到年轻世代沉浸式「朗诵诗歌」的视频,背景或者旷野森林,或者繁忙城市,这和B站上层出不穷的「诗歌大赏」本质上没有区别。

但互联网也是把双刃剑。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尽管诗歌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最大化地传播,但囿于信息碎片化的处理方式,诸如短视频、段子诗之类的娱乐载体,还是打碎了年轻人读诗的耐心,进一步消解了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严肃和崇高。

并非认为诗歌比其他文学体裁高贵,也没有拉踩的意思,在客观上我们需要承认「诗歌作为严肃文学」之一,比起其他体裁创作门槛的确稍微高些。毕竟,从冗长的白话到凝练的文字需要提炼过程,从平淡无奇的组合到考究的平仄对仗需要功力支撑。

但在互联网式「InstaPoets」的流行过程中,诗歌的评价标准逐渐演变为「转、评、赞」,是否走红在于其是否满足了读者的期待。某种程度上这的确对严肃和崇高的思考、创造过程施加了「无声且变相」的消解。

浅层的直观感受在于,我们开始习惯、默认文字背后的表层含义,并逐渐遗忘文字低频使用的多层意征。

在浅度阅读和娱乐化思维的共同导向下,我们对文本的解构、分析能力开始减弱。而体验大部分诗歌作品时,恰恰需要这种「解构分析」的思维能力,在客观上这是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之一受众并不庞大的原因,因为它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精力去思忖,通俗点说,就是「太费力了」。

而更深层的影响在于,我们太追逐于表层含义,「最不费力」的文字表达之后,文字往往在特定群体内形成了符合群体内部参与者「最舒适流行」的表达方法,而在圈层之外却造成了某种隔膜和疏离。

举例而言,粉圈饭圈各类加密通话频出,但他们与电竞手游圈的黑话也屏障高耸。YYDS和KSWL看似火得遍地纷飞,但各圈层之间其实很难达成交流和情感共鸣。

为什么?因为不了解和不信任。西方在此有个关于通天塔的传说:在古巴比伦修筑一座最高的建筑,工人们齐心协力,用共同的语言体系沟通,眼看着这座塔快要修成,上帝害怕人类的反叛,于是念了咒语让人们之间语言不同不能沟通,很快工人们就分道扬镳。

我们无法否认,在逃避崇高和拒绝严肃之后,我们反而按下了那个「娱乐至死」的快进键,而所谓「诗歌的消逝」,更确切地说对诗歌「严肃审美状态」的消逝,可能只是这场单向快进中一块微小的不可逆损伤。

03 不再写诗 VS 深夜读诗

而当大众没有意识到这种逃避崇高、拒绝严肃的审美状态时,沉溺于这种浅度阅读和思考习惯时,波及面是更为广泛的。

我和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几位老师聊了聊。他们形容自己的学生写作文「辞藻华丽、框架严密、语言通顺」,但提到「思辨性、批判性」这样的关键词时,他们夸赞的态度稍显犹豫。

十几岁的孩子还在热衷表达,但更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开始不再写诗。

在《十三邀》里,2018年的李诞和许知远对谈。他们在吃饭的时候聊到写诗,李诞特别好奇「现在有年轻人居然是不写诗的」。他觉得写诗是一种本能反应,「甭管写得好与坏,年轻的时候,不想写两笔嘛。25岁之前,都应该是个诗人」。

我问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以诗歌屡次获奖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再写诗。他如今既是音乐制作人也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员,拥有在大众眼中「极具标签」的诗人气质,却把从前写好的、完整的诗集放到书架最上层落灰。

「不是放在书架上,用藏更合适」,他翻起从前写的诗歌,「觉得好傻好天真,浮夸又做作」。

不知从何时起,当大众语言体系开始流行「最简单直接」的表达,甚至是俚语缩写时,含蓄的、严肃的文字与表达逐渐在褪去吸引力。段子手爱抖包袱大抵如此,营销号爱蹭热点不过云云——于是人们开始自我收缩、审视和修饰自己的表达,使其更「符合主流偏好」、更「时刻紧跟时代热点」来展现自己对社会的融入,甚至开始主动与过去「文艺的自我」割席。

从与文艺割席的这一刻起,热爱诗歌的年轻人和不再写诗的年轻人之间就注定无法和解。前者认为后者缺乏对自我成长过程的宽容与接纳,后者认为前者还活在理想的泡沫里天真烂漫。

说「天真烂漫」可能会遭遇反驳。热爱诗歌的年轻人并非沉溺于诗歌这种「文字的乐章」里逃避现实,相反,那些极具时代痛感的诗歌,给予了年轻读诗人最大的情绪纾解。

「读诗时,那种刺痛感让我清醒而陶醉,陶醉于读诗的片刻享受,刺痛于时代扎下的一根针」,28岁的互联网运营小梦(化名)常常在深夜下班,她读到诗人双子写的《神》,就好像是为自己而写。

晚上十点滴滴打车刚一坐下

司机扭脸问我

您这是回家啊

我说是啊

他说像您这样

十二点之前回家的

都是正常人

还有三点以后的也都正常我说中间那段呢

那都是神

他斩钉截铁我成天碰见的净他妈都是神

我猜他的意思是神经病.....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那些写诗的80后》

她重复着晚上十点的循环,直到有一天收到解雇通知,想到被病毒困在找工作的路上,想到银行卡里的日渐紧缩的余额,心里如针刺一般。哪怕这时再读韩仕梅的「觉醒」,也觉得「海浪无法将她拥起」。

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已将我拥起

韩仕梅《觉醒》

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拥起

「不能入睡的话,你还会读它吗?」我问。

「会。」

这是当下最直接的反应,也可能是最无奈的回答,但我想不到其他「不读诗歌」的理由。或许只要我们还愿意诉诸浪漫、追求理想,诗歌就永远有存在的理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