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目前比亚迪累计未交付订单量达到40万辆,并且仍在逐月增加。据此,比亚迪保守预计2022年销量为150万辆;若供应链向好,则将冲击200万辆的销售目标。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等待比亚迪DM-i车型交付的群体数量十分庞大。秦PLUS DM-i目前有60人在等待,最长时间等待时间为423天;宋PLUS DM-i目前有258人在等待,最长等待时间为396天;而唐 DM-i已有366人在等待,最长等待时间已达到454天。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客户在焦急等待订单交付。一位上海的等车客户表示,当时她看到订车合同上显示,自签订起等待4个月后未提车便可退定金后,便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但7个月已过去,依然未能提车。
早在去年5月,比亚迪便因DM-i车型订单等待期较长向消费者致歉。可直至今日,比亚迪订车周期不减反增,转卖订单更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私下常态。
某二手平台上更是存在多条关于比亚迪的订单转卖信息,转卖价格从1000元至4000元不等。其中,最快能够提车的时间为下月中旬,该订单转让价格为4000元(含已付价格3000元),但需按新价格提车。该转卖信息下方显示22人想要。
财报显示,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0.7万辆和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3%和245%。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高达17.1%,年内增长近8%,销量遥遥领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并稳居全球前列。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这种高速增长反映出比亚迪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不过如此暴增的销量也让产能面临很大挑战。
比亚迪预计,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35%,可能达到40%。随着新能源车型变热,产能不足、加上芯片等原因导致交付周期变长,开始成为新能源车主密集投诉的问题。
此前,小鹏P5因电池供应紧张等原因导致延迟交付遭到上百名车主联合投诉,官方回应延交用户可以退订、改配或继续等待,但无赔偿计划。特斯拉也将国产Model 3的预计交付期从16周至20周延长至20周至24周,周期变长也从侧面说明了订单需求量在持续上涨。
双碳目标以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市场认可度也越来越高。王都预计3月新能源市场仍保持三位数的同比正增长,渗透率有望达到历史新高。
未来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车企们将集体面临如何消化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订单需求的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