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化妆品原料再度涨价,部分涨幅高达55.82%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化妆品原料再度涨价,部分涨幅高达55.82%

化妆品又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文|化妆品观察

近日,落款分别为巴斯夫、LG化学的两份原料涨价函,在业内流传。据涨价函显示,巴斯夫决定自4月1日起,欧洲市场所有聚氨酯产品实施进一步价格调整,LG化学自第二季度开始将针对ABS系列产品进行提价。

同样在国内市场,近日包括水杨酸、有机硅DMC在内的多款化妆品原料价格上涨。

据化妆品观察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64家化工企业启动涨价,涨幅从5%~60%不等。多个化工巨头相继涨价的消息,近日也引发行业热议,有业内人士表示,“化妆品又一波原料涨价潮来了,基于全球通货膨胀,2022年上半年化妆品基础原料涨价潮还会延续。”

多款化妆品原料涨价,涨幅高达55.82%

多家化工企业4月1日开启新一轮涨价,毫无疑问将带动化妆品基础原料的新一轮上涨。实际上,在今年一季度,异丁醛、丙烷、水杨酸、有机硅DMC、乙二醇、尿素、苯乙烯等化妆品原材料,均迎来不同幅度的涨价。

图源:涂料采购网

其中,异丁醛以55.82%的涨幅,高居化工原料涨幅榜的前列。有机硅DMC涨价5000元/吨,涨幅高达19.38%;苯乙烯涨价1162.5元/吨,涨幅13.84%;尿素涨价431元/吨,涨幅16.89%;丙烷涨价707.5元/吨,涨幅12.24%。行业大热的水杨酸原料也涨价166.67元/吨,当前报价达到了17000元/吨。而化妆品业内常用的基础原料,乙二醇价格则上调至5200元/吨,上涨291.67元/吨,涨幅5.94%。

“甘油、脂肪酸、以及进口硅油等原料,已经涨的不认识了。”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兼厂长古玉龙感慨说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化妆品相关原料价格已经接连多次上涨。从2月开始,国内油脂油料原料持续大涨,其中在化妆品中常用作柔润剂的棕榈油目前价格已突破12800元/吨,创13年新高,相比2月下旬,其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6.4%。

华南一化妆品代工厂负责人亦对化妆品观察表示,已收到部分原料供应商的通知称,因石油涨价,部分从石油中提取的原材料也将提价。其中,甘油类价格涨幅较上周就已经接近20%,还有乳化剂、活性剂等原料也有所上涨。

“涨价潮还会继续”

对于这波上涨行情,部分上游人士认为,此次64家化工企业集体调价,多与上游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国际形势复杂等因素有关。

“从国际市场角度来说,当前,地缘政治不稳定,国际原油高位震荡,对于原油产业链上的化工企业来说,压力较大。”一业内人士表示,化工企业上游的加压、原料商自身生产成本的上涨是导致它们提价的主因。

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反复所导致的工厂关闭、物流阻断等问题也是目前原料上涨的主因。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就受疫情影响,缩短了工作时长,降低化工产量;瑞士香精香料制造商奇华顿也因一家工厂访客检测出疫情患者而宣布暂时停工。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包括乳化剂、油脂、活性物等在内的原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美国、西欧等海外地区进口而来。但国外疫情仍在蔓延,部分工厂停工,化工企业面临进货周期长、运输不顺畅等困局,加上国际贸易受阻,原料市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这也导致化工企业上调原料价格。”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说道。

在该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地缘政治冲突、还是疫情造成的影响,都代表着化工市场的不确定性,“接下来,化工企业涨价潮或还会继续出现。”

不过,也有行业上游人士认为,对于一些知名的国际原料巨头来说,原料价格的上浮,从以往看是一种常态性动作。比如仅2022年2月以来,巴斯夫已经连发三轮涨价函。

国内原料研创时代来临

“对行业来说,真正的冬天来了,并且,这个冬天还很长。”某国产美妆品牌负责人直言,去年,行业上下游哀嚎寒冬已至,但那仅仅是入冬,今年才是“过冬”。

一方面,小企业和小品牌首当其冲。

在上述品牌负责人看来,原料疯涨后,将引发成本上涨——小品牌不敢提价——利润空间压缩——生存艰难的多米诺效应。他表示,大多数小品牌和小企业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即使原料上涨,也会因担心影响销量,选择不提价,因此,小品牌的成本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在原料上涨的催化剂下,本受新规限制的小企业和小品牌更是难上加难。“成本难抗,新规限制,小企业真正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不过,他也表示,由于大宗原料价格疯涨,部分企业和品牌也会迎来“涨价潮”。如2022年初,雅诗兰黛、宝洁、兰蔻等,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和供应链成本的持续上升,对旗下产品纷纷调价。“只是,对大品牌来说,品牌价值是它们的护城河,其涨价对销量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上游工厂生存难上加难。

在某上游包材商看来,原料涨价,受影响更大的是上游工厂。“原料上涨的影响链条实际上是原料涨价——品牌不提价——利润空间少——压缩上游生产成本——工厂生存艰难。”他表示,在市场端,消费整体疲软,品牌生意不如以前,上游生产存在过剩情况,工厂时常被“比价”。原料上涨后,部分品牌以靠减少生产成本保持价格优势,如压缩包材企业的利润。“对于包材企业来说,涨价,意味着有丢失客户的风险;不涨价,意味着亏本。两头难。”

此外,原料上涨也将导致新开发的产品价格上调,上述代工厂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观察,原料涨价从上游供应链到下游的传导属性很强,以个护品类为例,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木浆、SAP、无纺布、透气膜、包装等所有材料都有不同幅度的涨价,这将导致个护产品成品涨价。

不过利好的是,原料涨价正在倒逼国内原料商和代工厂加速“新原料”的自主创新与开发。上述工厂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化工巨头屡次调整原料价格,国内化工企业和代工厂会逐渐意识到依赖原料进口不是长久之计,会更重视化妆品原料的研发能力,一批企业或会加快研发生产原料替代品。

“以乙二醇来说,价格是影响销售的重要因素,当国际市场该原料价格普遍上涨,对于存直接竞争关系的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在他看来,当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技术的优势便愈加凸显。

“接下来,拓展业务面;精心出品、避免滞销品,或是企业应对方式之一。”上述品牌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化妆品原料再度涨价,部分涨幅高达55.82%

化妆品又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文|化妆品观察

近日,落款分别为巴斯夫、LG化学的两份原料涨价函,在业内流传。据涨价函显示,巴斯夫决定自4月1日起,欧洲市场所有聚氨酯产品实施进一步价格调整,LG化学自第二季度开始将针对ABS系列产品进行提价。

同样在国内市场,近日包括水杨酸、有机硅DMC在内的多款化妆品原料价格上涨。

据化妆品观察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64家化工企业启动涨价,涨幅从5%~60%不等。多个化工巨头相继涨价的消息,近日也引发行业热议,有业内人士表示,“化妆品又一波原料涨价潮来了,基于全球通货膨胀,2022年上半年化妆品基础原料涨价潮还会延续。”

多款化妆品原料涨价,涨幅高达55.82%

多家化工企业4月1日开启新一轮涨价,毫无疑问将带动化妆品基础原料的新一轮上涨。实际上,在今年一季度,异丁醛、丙烷、水杨酸、有机硅DMC、乙二醇、尿素、苯乙烯等化妆品原材料,均迎来不同幅度的涨价。

图源:涂料采购网

其中,异丁醛以55.82%的涨幅,高居化工原料涨幅榜的前列。有机硅DMC涨价5000元/吨,涨幅高达19.38%;苯乙烯涨价1162.5元/吨,涨幅13.84%;尿素涨价431元/吨,涨幅16.89%;丙烷涨价707.5元/吨,涨幅12.24%。行业大热的水杨酸原料也涨价166.67元/吨,当前报价达到了17000元/吨。而化妆品业内常用的基础原料,乙二醇价格则上调至5200元/吨,上涨291.67元/吨,涨幅5.94%。

“甘油、脂肪酸、以及进口硅油等原料,已经涨的不认识了。”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兼厂长古玉龙感慨说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化妆品相关原料价格已经接连多次上涨。从2月开始,国内油脂油料原料持续大涨,其中在化妆品中常用作柔润剂的棕榈油目前价格已突破12800元/吨,创13年新高,相比2月下旬,其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6.4%。

华南一化妆品代工厂负责人亦对化妆品观察表示,已收到部分原料供应商的通知称,因石油涨价,部分从石油中提取的原材料也将提价。其中,甘油类价格涨幅较上周就已经接近20%,还有乳化剂、活性剂等原料也有所上涨。

“涨价潮还会继续”

对于这波上涨行情,部分上游人士认为,此次64家化工企业集体调价,多与上游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国际形势复杂等因素有关。

“从国际市场角度来说,当前,地缘政治不稳定,国际原油高位震荡,对于原油产业链上的化工企业来说,压力较大。”一业内人士表示,化工企业上游的加压、原料商自身生产成本的上涨是导致它们提价的主因。

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反复所导致的工厂关闭、物流阻断等问题也是目前原料上涨的主因。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就受疫情影响,缩短了工作时长,降低化工产量;瑞士香精香料制造商奇华顿也因一家工厂访客检测出疫情患者而宣布暂时停工。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包括乳化剂、油脂、活性物等在内的原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美国、西欧等海外地区进口而来。但国外疫情仍在蔓延,部分工厂停工,化工企业面临进货周期长、运输不顺畅等困局,加上国际贸易受阻,原料市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这也导致化工企业上调原料价格。”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说道。

在该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地缘政治冲突、还是疫情造成的影响,都代表着化工市场的不确定性,“接下来,化工企业涨价潮或还会继续出现。”

不过,也有行业上游人士认为,对于一些知名的国际原料巨头来说,原料价格的上浮,从以往看是一种常态性动作。比如仅2022年2月以来,巴斯夫已经连发三轮涨价函。

国内原料研创时代来临

“对行业来说,真正的冬天来了,并且,这个冬天还很长。”某国产美妆品牌负责人直言,去年,行业上下游哀嚎寒冬已至,但那仅仅是入冬,今年才是“过冬”。

一方面,小企业和小品牌首当其冲。

在上述品牌负责人看来,原料疯涨后,将引发成本上涨——小品牌不敢提价——利润空间压缩——生存艰难的多米诺效应。他表示,大多数小品牌和小企业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即使原料上涨,也会因担心影响销量,选择不提价,因此,小品牌的成本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在原料上涨的催化剂下,本受新规限制的小企业和小品牌更是难上加难。“成本难抗,新规限制,小企业真正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不过,他也表示,由于大宗原料价格疯涨,部分企业和品牌也会迎来“涨价潮”。如2022年初,雅诗兰黛、宝洁、兰蔻等,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和供应链成本的持续上升,对旗下产品纷纷调价。“只是,对大品牌来说,品牌价值是它们的护城河,其涨价对销量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上游工厂生存难上加难。

在某上游包材商看来,原料涨价,受影响更大的是上游工厂。“原料上涨的影响链条实际上是原料涨价——品牌不提价——利润空间少——压缩上游生产成本——工厂生存艰难。”他表示,在市场端,消费整体疲软,品牌生意不如以前,上游生产存在过剩情况,工厂时常被“比价”。原料上涨后,部分品牌以靠减少生产成本保持价格优势,如压缩包材企业的利润。“对于包材企业来说,涨价,意味着有丢失客户的风险;不涨价,意味着亏本。两头难。”

此外,原料上涨也将导致新开发的产品价格上调,上述代工厂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观察,原料涨价从上游供应链到下游的传导属性很强,以个护品类为例,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木浆、SAP、无纺布、透气膜、包装等所有材料都有不同幅度的涨价,这将导致个护产品成品涨价。

不过利好的是,原料涨价正在倒逼国内原料商和代工厂加速“新原料”的自主创新与开发。上述工厂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化工巨头屡次调整原料价格,国内化工企业和代工厂会逐渐意识到依赖原料进口不是长久之计,会更重视化妆品原料的研发能力,一批企业或会加快研发生产原料替代品。

“以乙二醇来说,价格是影响销售的重要因素,当国际市场该原料价格普遍上涨,对于存直接竞争关系的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在他看来,当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技术的优势便愈加凸显。

“接下来,拓展业务面;精心出品、避免滞销品,或是企业应对方式之一。”上述品牌负责人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