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三星要搞“零部件标准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三星要搞“零部件标准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零部件的标准化其实是件好事。

文|三易生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同样也是手机厂商集中推出新机的时间节点。不过许多关注手机行业的朋友或许已经发现,今年春春季已有多家主流厂商推迟了旗下部分新机的迟发售时间,并且原因也是惊人的相似,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此次疫情的流行使得整个手机供应链都受到了极大挑战,几乎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某区域疫情爆发、导致工厂被迫停产,甚至以供应链管理出色著称的苹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脆弱的供应链,手机圈“一哥”三星决定行动起来。

日前据韩国ETNews的相关报道显示,三星电子向智能手机合作企业下达了开发高兼容性通用部件的要求,一改之前将高端产品与中低端机型零部件完全区格开的做法。据悉,这是为了克服因疫情造成的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提高生产灵活性而制定的计划。

没错,此次疫情改变的不止是大家的生活,也改变了工业生产的节奏。在疫情前,手机厂商面对供应链问题时采用的做法,通常是使用及时生产制 (Just-in-time)来将整条供应链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监控销售渠道的库存量,并通过高频低量的生产来降低库存压力。而及时生产制强调供应链的柔性来实现降本增效和缩短交付周期,其中的典型,就是苹果的全球需求可视性系统(Global Demand Visibility),这也使得其产品库存周期得以大幅度压缩。

然而疫情的到来几乎改变了一切,柔性供应链的劣势也被凸显出来。这种供应链体系极度缺乏韧性,一旦受疫情冲击,不仅会导致整个链条的中断,甚至在停产后往往难以快速恢复产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厂商的战略,都因为各式各样的黑天鹅而被不断打乱。

在伊莱·惠特尼提出“可替换零件”和“标准化生产”理念后,标准化工业生产成为了现代工业的基石,而三星此次提出的“零部件标准化”就是用来解决供应链韧性不足的方案。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现在智能手机的零部件不是已经标准化了吗?但答案其实是,针对某一条或某几条产品线的零部件确实是已经标准化了,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如果从整个业界来看,手机零部件其实依旧是客制化程度极高。基本上除了ODM产品的通用性较高外,OEM机型间的兼容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就比如说iPhone 13的主板、三星Galaxy S22就肯定用不了,小米12的摄像头模组、OPPO Find X5也肯定不能用。

三星口中的“零部件标准化”,是通过对零件的结构要素、尺寸、材料性能、设计方法、制图要求等,制定出共同遵守的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后,不同供应商制造出的同一类型产品就有了极高的兼容性,即使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出现意外,也会有其他供应商迅速填补,以减少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性,并增强风险抵御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星的“零部件标准化”其实就与汽车行业的“模块化平台”是一回事。如果手机的“零部件标准化”能够实现,那么未来三星的Galaxy S系列、A系列、M系列都将会使用统一规格的零部件,这无疑将极大降低设计成本,并使得未来的手机设计就变得更像搭积木了,颇有些当年谷歌Project Ara项目的意味。

但为什么是三星来提出“零部件标准化”呢?原因就在于,三星是手机行业中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从SoC的设计和代工、显示面板、相机CMOS、高性能处理器、DRAM存储芯片、NAND芯片等关键性元器件上,三星都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并且他们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身兼手机圈“一哥”以及全产业链的优势,这无疑就是三星的底气。

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三星做“零部件标准化”显然也有建立更高的行业影响力的“私心”。别看三星本身有着行业中独一份的全产业链、同时也是手机行业的大金主,但手机圈还存在着其他供应链企业,未必会对于其确立标准这件事乐见其成,因为这会导致复数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时生产相似的部件,并降低供应链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几个不同的供应商同时生产相似的部件,手机厂商自然就可以根据产量和成本来选择供应商,而前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价格战几乎将不可避免。更何况,苹果当初是如何对待台湾宸鸿/胜华、极特先进、欧菲光、GTAT等一批曾经的“果链企业”,各供应链厂商想必都看在眼里。如果手机行业真的实现了零部件标准化,第一批“倒霉”或许一定是供应链厂商,特别是中小供应链企业的议价能力,也将会进一步削弱。

不过即便其他供应链企业或许不希望看到手机的零部件实现大规模标准化,但标准化的趋势显然很难被扭转。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出钱的手机厂商和消费者都希望改变现状,他们都不愿因为种种意外导致产品被迫延期,希望供应链变得更有韧性。有道是谁出钱谁的话语权就大,握有订单的手机厂商改变当下这种呈现线性供应链结构是极为迫切的,当手机厂商的意见空前统一的时候,供应链企业或许很难胳膊拧过大腿。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手机零部件变得越来越标准化、通用化的大势,其实早有端倪。典型的例证,就是当下的智能手机中混用元器件已经非常常见,而这一事实的实现基础则是元器件的API和接口已基本实现了兼容。

最后的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零部件的标准化其实是件好事。毕竟在实现标准化之后,手机厂商就能像搭积木一样制造手机,可以更加轻松的在SoC、屏幕、相机、电池等功能上进行排列组合,打造出更多针对细分市场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让产品实现“千人千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三星

5.9k
  • 三星将回购10万亿韩元股份
  • 韩股三星电子收盘涨7.21%,创2020年3月24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三星要搞“零部件标准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零部件的标准化其实是件好事。

文|三易生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同样也是手机厂商集中推出新机的时间节点。不过许多关注手机行业的朋友或许已经发现,今年春春季已有多家主流厂商推迟了旗下部分新机的迟发售时间,并且原因也是惊人的相似,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此次疫情的流行使得整个手机供应链都受到了极大挑战,几乎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某区域疫情爆发、导致工厂被迫停产,甚至以供应链管理出色著称的苹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脆弱的供应链,手机圈“一哥”三星决定行动起来。

日前据韩国ETNews的相关报道显示,三星电子向智能手机合作企业下达了开发高兼容性通用部件的要求,一改之前将高端产品与中低端机型零部件完全区格开的做法。据悉,这是为了克服因疫情造成的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提高生产灵活性而制定的计划。

没错,此次疫情改变的不止是大家的生活,也改变了工业生产的节奏。在疫情前,手机厂商面对供应链问题时采用的做法,通常是使用及时生产制 (Just-in-time)来将整条供应链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监控销售渠道的库存量,并通过高频低量的生产来降低库存压力。而及时生产制强调供应链的柔性来实现降本增效和缩短交付周期,其中的典型,就是苹果的全球需求可视性系统(Global Demand Visibility),这也使得其产品库存周期得以大幅度压缩。

然而疫情的到来几乎改变了一切,柔性供应链的劣势也被凸显出来。这种供应链体系极度缺乏韧性,一旦受疫情冲击,不仅会导致整个链条的中断,甚至在停产后往往难以快速恢复产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厂商的战略,都因为各式各样的黑天鹅而被不断打乱。

在伊莱·惠特尼提出“可替换零件”和“标准化生产”理念后,标准化工业生产成为了现代工业的基石,而三星此次提出的“零部件标准化”就是用来解决供应链韧性不足的方案。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现在智能手机的零部件不是已经标准化了吗?但答案其实是,针对某一条或某几条产品线的零部件确实是已经标准化了,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如果从整个业界来看,手机零部件其实依旧是客制化程度极高。基本上除了ODM产品的通用性较高外,OEM机型间的兼容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就比如说iPhone 13的主板、三星Galaxy S22就肯定用不了,小米12的摄像头模组、OPPO Find X5也肯定不能用。

三星口中的“零部件标准化”,是通过对零件的结构要素、尺寸、材料性能、设计方法、制图要求等,制定出共同遵守的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后,不同供应商制造出的同一类型产品就有了极高的兼容性,即使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出现意外,也会有其他供应商迅速填补,以减少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性,并增强风险抵御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星的“零部件标准化”其实就与汽车行业的“模块化平台”是一回事。如果手机的“零部件标准化”能够实现,那么未来三星的Galaxy S系列、A系列、M系列都将会使用统一规格的零部件,这无疑将极大降低设计成本,并使得未来的手机设计就变得更像搭积木了,颇有些当年谷歌Project Ara项目的意味。

但为什么是三星来提出“零部件标准化”呢?原因就在于,三星是手机行业中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从SoC的设计和代工、显示面板、相机CMOS、高性能处理器、DRAM存储芯片、NAND芯片等关键性元器件上,三星都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并且他们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身兼手机圈“一哥”以及全产业链的优势,这无疑就是三星的底气。

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三星做“零部件标准化”显然也有建立更高的行业影响力的“私心”。别看三星本身有着行业中独一份的全产业链、同时也是手机行业的大金主,但手机圈还存在着其他供应链企业,未必会对于其确立标准这件事乐见其成,因为这会导致复数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时生产相似的部件,并降低供应链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几个不同的供应商同时生产相似的部件,手机厂商自然就可以根据产量和成本来选择供应商,而前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价格战几乎将不可避免。更何况,苹果当初是如何对待台湾宸鸿/胜华、极特先进、欧菲光、GTAT等一批曾经的“果链企业”,各供应链厂商想必都看在眼里。如果手机行业真的实现了零部件标准化,第一批“倒霉”或许一定是供应链厂商,特别是中小供应链企业的议价能力,也将会进一步削弱。

不过即便其他供应链企业或许不希望看到手机的零部件实现大规模标准化,但标准化的趋势显然很难被扭转。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出钱的手机厂商和消费者都希望改变现状,他们都不愿因为种种意外导致产品被迫延期,希望供应链变得更有韧性。有道是谁出钱谁的话语权就大,握有订单的手机厂商改变当下这种呈现线性供应链结构是极为迫切的,当手机厂商的意见空前统一的时候,供应链企业或许很难胳膊拧过大腿。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手机零部件变得越来越标准化、通用化的大势,其实早有端倪。典型的例证,就是当下的智能手机中混用元器件已经非常常见,而这一事实的实现基础则是元器件的API和接口已基本实现了兼容。

最后的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零部件的标准化其实是件好事。毕竟在实现标准化之后,手机厂商就能像搭积木一样制造手机,可以更加轻松的在SoC、屏幕、相机、电池等功能上进行排列组合,打造出更多针对细分市场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让产品实现“千人千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