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4月1日在广州发布2022年一季度IPO分析及前景展望报告。
据统计,以融资额计算,在完成3宗重大新股上市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地。深圳证券交易所取得第三位。韩国证券交易所、沙特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居于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五位。
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新股中,有四只来自A股上榜,分别为上交所的中国移动(600941.SH)、晶科能源(688223.SH)和翱捷科技(688220.SH),深交所的腾远钴业(301219.SZ)。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马强辉表示,尽管第一季度A股新股市场也承受了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然而以融资金额计,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分别成为全球最大和第三大的上市目的地。“在环球股市十分波动和面对许多不明朗因素的状况下,这确实是2022第一季度A股新股市场的良好表现。”
一季度,A股市场共有85只新股上市融资1,799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有100只新股于上海和深圳两地上市募集761亿元。
报告认为,若不确定因素于第二季内得以平息,内地市场的表现将会更出色,特别是当新股发行注册制能够于年内扩充至上海和深圳主板。
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内地新股发行会有持续增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新股发行数量继续攀升。上海科创板或有170至200只新股融资2,100至2,500亿元;预计创业板有210至240只新股于上市融资1,600至1,800亿元;上海及深圳主板预计有120至150只新股融资2,000至2,300亿元。中小型的制造、科技和医疗及医药企业将会主导新股上市的数量。
“全面实施注册制至所有内地的市场将有助整体市场进一步扩容,预计更多大型融资规模的新股(即每只融资10亿至50亿元)会于2022年内上市。而来自TMT和医疗及医药公司的新股数量亦将会增长。”马强辉表示。
从IPO活跃申请数量也可见一斑。截至3月31日,A股申请上市的公司共达734家,其中233宗中止审查。在501宗活跃申请中,已经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计有171家(包含87家创业板,59家科创板,9家北交所)。
同时,香港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放缓。第一季度香港新股市场有15只新股上市融资13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28亿港元融资额大跌90%。
德勤表示,目前于香港联交所有超过130宗申请上市个案,此强大的计划上市公司名单意味着未来有能力强烈反弹。
德勤预测,2022年香港将有大约120只新股上市融资约3,300亿港元。中概股回流上市将成为主题,而来自TMT、医疗及医药业和ESG主题的新股将会成为焦点。
此外,美国市场一季度仅1只来自医疗器械的中资公司上市,融资3,940万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