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限期3个月整改,一大波化妆产品将“消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限期3个月整改,一大波化妆产品将“消失”

迫在眉睫。

文|青眼

昨日(3月31日)是化妆品年报提交的最后期限。然而,青眼经多方调查了解到,目前仍有很多“老产品”处于无人认领和未提交年报状态。而就在今日,广东药监局发文称,未完成年报的产品,备案人可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不认领即意味着取消备案,认领后又要面临功效资料补录。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将有一大波产品“消失”。

年报只能由委托方提交

根据相关要求,备案人应在2022年3月31日前在新平台对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管理系统(下称“旧平台”)完成备案流程的历史产品进行认领。无人认领的旧平台相关备案产品,由监管部门予以取消备案。并且,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备案时间满一年的普通化妆品需提交年度报告(简称年报)。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青眼,企业首先需要在新平台上认领旧平台上的老产品,然后,再提交产品的年报信息。而年报要求主要针对的也是老产品,因为化妆品注册/备案新平台是去年5月1日才正式启用,在新平台上备案的产品还未满一年。

那么,旧平台上的产品该由谁认领?产品的年报又该由谁提交?

多位行业人士均表示,“只能由委托方来进行。”众所周知,此前,在旧平台备案时,是由委托方企业进行备案,并在平台上和受托方企业进行关联。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可以由委托方企业委托多家工厂(受托方)进行生产,产品的主导权是在委托方手中。并且,大部分的委托方企业也就是品牌方。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认领老产品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在新系统中,点击“历史产品确认”项,就会出现公司此前备案的产品,然后进行勾选,一键确认即可。

受访人供图

图片此外,年报提交的操作流程也相对容易。企业只需在新系统中,点选“是否有责令整改”“是否有停产/暂停进口”“是否全面自查且自查结果符合要求”“是否有抽检不合格的或召回等情况”等选项,如有上述情况,则需进行详情填写,然后提交即可。

受访人供图

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认为,“老产品认领和年报,主要是为了让之前的老产品的信息过渡到新平台上。”

没有新系统账号,不能提交年报

“难的不是产品认领和年报提交的过程,而是有没有系统账号。”多位行业人士纷纷表示。“现在新平台采取的是备案人制,因此首先就需要老产品的委托方企业在新系统注册备案人账号。”

广东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施昌松介绍,老系统备案的产品必须要在新系统里进行确认,才能关联过来,否则得不到有效确认。“但是,由于原来很多委托方(品牌方)没有质量安全负责人,至今没能申请到新注册/备案平台的账号,也就无法进行对老产品认领和提交年报了。”

某品牌方负责人即告诉青眼,由于质量安全负责人不仅需要有5年的从业经验,还需要相关的培训背景,而公司刚刚招到的质量安全负责人正在培训中,还没有结业,也就不符合要求,因此至今还没有申请到账号。“我们在全国共有300家单品牌门店,如果产品被注销了,将会受到致命打击。”他无奈地说道,“如果全部产品重新备案,一则是成本太高;二是现在的备案周期也很长。现在我们处于两难之中。”

利施(上海)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介绍,正是由于现在品牌方对于质量安全负责人的急迫需求,让原本“僧多粥少”的质量安全负责人更加吃香,其工资也进一步水涨船高,“现在这一岗位的月薪已达到了2.3万元”。

正是由于不少品牌卡在了“质量安全负责人”上,所以,很多产品依旧处于无人认领也未提交年报的状态。

广州一家工厂的负责人向青眼透露,截至昨天(3月31日)下午,其工厂此前受托生产的产品中还有很多都没有被认领。而上海一家工厂的负责人也表示, 此前受托生产的老产品中,很多委托方企业都选择主动注销老产品的备案,并打算准备重新备案。“因为他们都不准备做备案人,而是由我们工厂作为备案人,重新将这些老产品备案,成本由他们承担。”

不过,部分老产品也存在着“由ODM工厂全权负责、品牌方作为经销商运营”的情况,这种模式下,ODM工厂作为委托方企业可以进行产品认领和提交年报。上海一家ODM 企业的负责人即称,工厂已完成了300多款老产品的认领和年报的提交。他称,“也还有十余款产品并未进行认领,原因是品牌方不愿继续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的负责人还表示,公司也刚好趁此次年报提交,主动注销了十余款没有功效或是在市场上反馈一般的产品。

由此可见,老产品“做”与“不做”,决定权都在委托方(品牌方)手中。

多了3个月缓冲期

一位资深法规人士称,提交普通化妆品年报的意义,主要在于为产品后续的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万一这个产品今后在市场中出现了不合格产品,也能准确地找到责任人。”

不过,由于旧产品数量庞大,企业提交年报会有一定压力。今日(4月1日),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对3月31日前未完成年报的产品,由地市级药品监管部门督促备案人于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置”。

截自广东省药监局

这也就意味着,行业多了3个月的缓冲期。据知情人士透露,“整改期内产品备案信息上打上标签(未年报),改后标签撤下。”

根据此前的要求,逾期未按照规定提交年度报告的,由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处置:向企业送达责令改正意见,逾期不改正的,取消备案。

截自《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

另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规定,旧平台2021年9月15日之后未改正或者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备案产品,由备案人通过新备案平台主动注销备案或向所在地监管部门申请取消备案。主动注销前已上市的产品,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前。截至2022年3月31日仍无人认领的旧平台相关备案产品,由监管部门予以取消备案。

这也就意味着,3月31日前已认领了的老产品,还有3个月的缓冲期去提交年报;但至今仍未认领的旧平台上的产品则将被取消备案。

一大波产品将“消失”

虽然,增加了3个月的缓冲期,让不少企业重新看到了希望。但是“产品资料补录”却只剩下1个月时间,这让不少工厂“头疼”。

根据规定,在旧平台已经完成备案的普通化妆品,备案人应当通过新平台,在2022年5月1日前补录产品资料,包括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标签样稿、产品配方等信息内容。但多个企业则反映,现在产品补录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

首先就是原料资料前后不一的问题。

据一家化妆品集团的品控经理介绍,该公司有几十个在售的老产品还未完全补录,原因是卡在了“以前的配方原料商给的资料跟现在给的资料不一致”。“主要以着色剂、香精等原料的问题居多。比如一款香精的成分是复配的,以前给我们的资料是A+B,现在给的最新的原料安全信息表(附件14),又变成了A+B+C。”她说,“这样就导致我们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补录了。如果补录,就会存在和之前配方不一致的情况,产品属于不合规;如果不补录,产品就被迫注销了。”

她进一步表示,不仅是2021年5月1日之前的老产品存在这种情况,就连去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生产的产品也存在这种情况。“原料商不承认之前给的资料,也不愿意按之前的出一份附件14。但即使出了,我们实际投产的原料是按他们新的资料做的备案,因此,也会导致我们不按备案配方生产。但是,我们也不想注销这些产品。”

第二个就是工厂不愿意提供配方信息的情况。

据悉,部分工厂出于配方保密,不愿意将配方提供给品牌方,不配合补录。因此,品牌方即便认领了产品,也没有办法补录配方资料,依旧要面临产品注销的处理。

一位品牌方的负责人向青眼表示,“已完成了34款老产品的认领,但是由于工厂不配合补录资料,最后只能全部注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的产品需在今年5月1日前上传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而这间接导致了很多产品主动注销。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如果企业到现在都没有申请到新系统的账号,真的要掂量下还要不要从事这个行业了。”他建议,如果没有账号,不能注销产品,可向所在地负责审核的部门书面申请协助注销。这样,至少已生产的产品还可以销售到保质期结束前。

由此可见,在年报提交、产品资料补录、功效验证“三座大山”之下,“消失”的不仅是一大波化妆品,甚至还有可能是一大波化妆品企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限期3个月整改,一大波化妆产品将“消失”

迫在眉睫。

文|青眼

昨日(3月31日)是化妆品年报提交的最后期限。然而,青眼经多方调查了解到,目前仍有很多“老产品”处于无人认领和未提交年报状态。而就在今日,广东药监局发文称,未完成年报的产品,备案人可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不认领即意味着取消备案,认领后又要面临功效资料补录。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将有一大波产品“消失”。

年报只能由委托方提交

根据相关要求,备案人应在2022年3月31日前在新平台对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管理系统(下称“旧平台”)完成备案流程的历史产品进行认领。无人认领的旧平台相关备案产品,由监管部门予以取消备案。并且,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备案时间满一年的普通化妆品需提交年度报告(简称年报)。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青眼,企业首先需要在新平台上认领旧平台上的老产品,然后,再提交产品的年报信息。而年报要求主要针对的也是老产品,因为化妆品注册/备案新平台是去年5月1日才正式启用,在新平台上备案的产品还未满一年。

那么,旧平台上的产品该由谁认领?产品的年报又该由谁提交?

多位行业人士均表示,“只能由委托方来进行。”众所周知,此前,在旧平台备案时,是由委托方企业进行备案,并在平台上和受托方企业进行关联。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可以由委托方企业委托多家工厂(受托方)进行生产,产品的主导权是在委托方手中。并且,大部分的委托方企业也就是品牌方。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认领老产品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在新系统中,点击“历史产品确认”项,就会出现公司此前备案的产品,然后进行勾选,一键确认即可。

受访人供图

图片此外,年报提交的操作流程也相对容易。企业只需在新系统中,点选“是否有责令整改”“是否有停产/暂停进口”“是否全面自查且自查结果符合要求”“是否有抽检不合格的或召回等情况”等选项,如有上述情况,则需进行详情填写,然后提交即可。

受访人供图

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认为,“老产品认领和年报,主要是为了让之前的老产品的信息过渡到新平台上。”

没有新系统账号,不能提交年报

“难的不是产品认领和年报提交的过程,而是有没有系统账号。”多位行业人士纷纷表示。“现在新平台采取的是备案人制,因此首先就需要老产品的委托方企业在新系统注册备案人账号。”

广东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施昌松介绍,老系统备案的产品必须要在新系统里进行确认,才能关联过来,否则得不到有效确认。“但是,由于原来很多委托方(品牌方)没有质量安全负责人,至今没能申请到新注册/备案平台的账号,也就无法进行对老产品认领和提交年报了。”

某品牌方负责人即告诉青眼,由于质量安全负责人不仅需要有5年的从业经验,还需要相关的培训背景,而公司刚刚招到的质量安全负责人正在培训中,还没有结业,也就不符合要求,因此至今还没有申请到账号。“我们在全国共有300家单品牌门店,如果产品被注销了,将会受到致命打击。”他无奈地说道,“如果全部产品重新备案,一则是成本太高;二是现在的备案周期也很长。现在我们处于两难之中。”

利施(上海)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介绍,正是由于现在品牌方对于质量安全负责人的急迫需求,让原本“僧多粥少”的质量安全负责人更加吃香,其工资也进一步水涨船高,“现在这一岗位的月薪已达到了2.3万元”。

正是由于不少品牌卡在了“质量安全负责人”上,所以,很多产品依旧处于无人认领也未提交年报的状态。

广州一家工厂的负责人向青眼透露,截至昨天(3月31日)下午,其工厂此前受托生产的产品中还有很多都没有被认领。而上海一家工厂的负责人也表示, 此前受托生产的老产品中,很多委托方企业都选择主动注销老产品的备案,并打算准备重新备案。“因为他们都不准备做备案人,而是由我们工厂作为备案人,重新将这些老产品备案,成本由他们承担。”

不过,部分老产品也存在着“由ODM工厂全权负责、品牌方作为经销商运营”的情况,这种模式下,ODM工厂作为委托方企业可以进行产品认领和提交年报。上海一家ODM 企业的负责人即称,工厂已完成了300多款老产品的认领和年报的提交。他称,“也还有十余款产品并未进行认领,原因是品牌方不愿继续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的负责人还表示,公司也刚好趁此次年报提交,主动注销了十余款没有功效或是在市场上反馈一般的产品。

由此可见,老产品“做”与“不做”,决定权都在委托方(品牌方)手中。

多了3个月缓冲期

一位资深法规人士称,提交普通化妆品年报的意义,主要在于为产品后续的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万一这个产品今后在市场中出现了不合格产品,也能准确地找到责任人。”

不过,由于旧产品数量庞大,企业提交年报会有一定压力。今日(4月1日),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对3月31日前未完成年报的产品,由地市级药品监管部门督促备案人于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置”。

截自广东省药监局

这也就意味着,行业多了3个月的缓冲期。据知情人士透露,“整改期内产品备案信息上打上标签(未年报),改后标签撤下。”

根据此前的要求,逾期未按照规定提交年度报告的,由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处置:向企业送达责令改正意见,逾期不改正的,取消备案。

截自《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

另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规定,旧平台2021年9月15日之后未改正或者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备案产品,由备案人通过新备案平台主动注销备案或向所在地监管部门申请取消备案。主动注销前已上市的产品,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前。截至2022年3月31日仍无人认领的旧平台相关备案产品,由监管部门予以取消备案。

这也就意味着,3月31日前已认领了的老产品,还有3个月的缓冲期去提交年报;但至今仍未认领的旧平台上的产品则将被取消备案。

一大波产品将“消失”

虽然,增加了3个月的缓冲期,让不少企业重新看到了希望。但是“产品资料补录”却只剩下1个月时间,这让不少工厂“头疼”。

根据规定,在旧平台已经完成备案的普通化妆品,备案人应当通过新平台,在2022年5月1日前补录产品资料,包括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标签样稿、产品配方等信息内容。但多个企业则反映,现在产品补录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

首先就是原料资料前后不一的问题。

据一家化妆品集团的品控经理介绍,该公司有几十个在售的老产品还未完全补录,原因是卡在了“以前的配方原料商给的资料跟现在给的资料不一致”。“主要以着色剂、香精等原料的问题居多。比如一款香精的成分是复配的,以前给我们的资料是A+B,现在给的最新的原料安全信息表(附件14),又变成了A+B+C。”她说,“这样就导致我们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补录了。如果补录,就会存在和之前配方不一致的情况,产品属于不合规;如果不补录,产品就被迫注销了。”

她进一步表示,不仅是2021年5月1日之前的老产品存在这种情况,就连去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生产的产品也存在这种情况。“原料商不承认之前给的资料,也不愿意按之前的出一份附件14。但即使出了,我们实际投产的原料是按他们新的资料做的备案,因此,也会导致我们不按备案配方生产。但是,我们也不想注销这些产品。”

第二个就是工厂不愿意提供配方信息的情况。

据悉,部分工厂出于配方保密,不愿意将配方提供给品牌方,不配合补录。因此,品牌方即便认领了产品,也没有办法补录配方资料,依旧要面临产品注销的处理。

一位品牌方的负责人向青眼表示,“已完成了34款老产品的认领,但是由于工厂不配合补录资料,最后只能全部注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的产品需在今年5月1日前上传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而这间接导致了很多产品主动注销。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如果企业到现在都没有申请到新系统的账号,真的要掂量下还要不要从事这个行业了。”他建议,如果没有账号,不能注销产品,可向所在地负责审核的部门书面申请协助注销。这样,至少已生产的产品还可以销售到保质期结束前。

由此可见,在年报提交、产品资料补录、功效验证“三座大山”之下,“消失”的不仅是一大波化妆品,甚至还有可能是一大波化妆品企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