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啤酒财报季的来临,当各大酒企为终端以及资本市场释放出利好信号的同时,财报中透露出的行业问题也随之暴露。
4月初,重庆啤酒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重庆啤酒啤酒业务营业成本提升14.93%达62.44亿元。
隐藏在成本提升背后的,是不断提升的酿酒原材料与包装价格。
一面是成本的陡然提升,一面是企业不断追寻的利润空间。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点的啤酒企业便动起了提价的心思。尽管包括百威啤酒、乌苏啤酒在内的多家酒企已纷纷提价,但仍有部分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进行观望。
对此,啤酒营销专家方刚指出,啤酒企业提高盈利的方式可分为优化产能、提升价格、升级产品结构、打造品牌,但目前暂时还看不到啤酒企业集体调整产品价格的趋势。
成本攀升
4月初,重庆啤酒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重庆啤酒2021年啤酒业务营业成本62.44亿元,同比提升14.93%;其中原料成本41.3亿元,占总成本66.15%,同比提升25.07%。
对比此前营业成本,从20.65亿元到62.44亿元,三年间重庆啤酒成本增长率高达202.39%。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重庆啤酒啤酒业务营业成本分别为20.65亿元、51.13亿元、62.44亿元。
不仅仅是重庆啤酒,作为头部企业的青岛啤酒,也面临营业成本提升的状况。
界面记者翻阅近三年青岛啤酒财报发现,2019年至2021年啤酒业务营业成本分别为168.63亿元、162.36亿元、187.75亿元,三年间提升11.34%。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啤酒行业呈现出产量连年下降的窘境,在此背景下,各啤酒酒企产销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酿酒原料以及包装材料采购费用的提升,也使得各大啤酒酒企面临成本增加的窘境。
原料上涨
隐藏在各个酒企成本提升背后的,是原料提升的难言之隐。
与导致白酒淡季涨价诱因不同的是,啤酒涨价可谓是无奈之举。原料提价导致啤酒价格提升,似乎成为了此轮啤酒涨价的元凶。
侯孝海曾公开表示,2021年上半年成本增长主要来自包装材料和部分原材料,特别是包装材料成本涨幅较大。但通过高端化提升均价等多种方式,华润啤酒上半年基本能不受原材料成本的影响。
对于啤酒企业而言,成本主要分为大麦等原材料以及玻璃、瓦楞纸等包材两部分。其中,大麦等原材料主要来源进口,因此进口大麦价格的提升对于整体啤酒企业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界面记者梳理及三年重庆啤酒业绩报告发现,2019年至2021年重庆啤酒酿酒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9.36亿元、9.15亿元、13.7亿元,三年间提升46.37%。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月至今,CBOT美玉米豆油小麦的2205期货主力价格大涨超20%。其中,玉米价格从2月初623.5美元上涨至最高782.75美元,涨幅达28.2%;小麦价格则从766.25美元上涨至最高1363.5美元,涨幅达78%;豆油则从64.9美元最高上涨至78.58美元,涨幅达21.1%。不仅仅是今年,2021年6月进口大麦平均价为294.74美元/吨,涨幅5.2%。
酿酒原料成本的提升,也进一部分反馈在啤酒酒企的财务表报上。根据珠江啤酒近两年业绩报告显示,珠江啤酒2020年、2021年麦芽采购金额分别为2.69亿元、3.07亿元;大米采购金额分别为0.76亿元、1.21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除原材料上涨外,环保压力、税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社会成本也都在上涨,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分化,市场萎缩,对于价格敏感的啤酒品类造成了较大压力,企业主动或者被动选择涨价来冲抵成本,维持利润。
涨价脱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啤酒价格上涨自然也成为了“水到渠成”之事。
此前,在嘉士伯2021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重庆啤酒总裁、嘉士伯中国总裁李志刚表示,作为应对成本上涨的方式之一,重庆啤酒已在做提价的工作。此次涨价涉及不同区域、不同产品,提价幅度和操作方式也要视乎具体的市场情况。
受困于生产原料,此轮啤酒涨价潮似乎早有预料。只不过,成本提升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是涨价这么简单。
今年1月13日,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发布调价函,决定自2月1日起上调620ml红乌苏啤酒产品12瓶纸箱装的价格。
对此,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近期啤酒酒企提升产品价格与2018年情况相似,是因成本上涨和行业消费升级所致。
界面记者梳理近年来各酒企涨价动作发现,根据相关报道显示,11月15日,乌苏啤酒公司湖北分公司发布调价通知函表示,经乌苏啤酒公司研究决定,两个单品价格有所调整:红乌苏620瓶的终端价格调整为每件75元,红乌苏620瓶(礼盒)终端价格调整为每件37.5元;另外,2021年5月,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杨克证实,旗下的百威等多个品牌已经涨价。据杨克所述,涨价品牌包括百威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核心和实惠品牌。该公司自4月起已应当地的通胀水平而加价,不同品牌的具体涨幅不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界面记者指出,啤酒涨价的刚需度会较高,因此玻璃瓶、物流等关联性行业涨价导致啤酒酒企迫于无奈进行涨价。若这部分价格上涨在渠道消化,则会压缩渠道商利润。因此,在保证企业自身以及渠道利润不受上下游产业涨价影响的情况下,啤酒企业提价既是被动,也是主动,两者相结合。
尽管部分酒企早已动身提价,但部分酒企仍通过优化产能以及产品结构等方式避免提价对渠道以及市场的影响。近日,界面记者致电珠江啤酒董秘办了解到,公司暂时没有收到涨价通知。随着材料和物料价格上涨,公司成本会有影响。但珠江啤酒将优化产品结构,做好降本增效工作。
对此,方刚也进一步指出,啤酒企业提高盈利的方式可分为优化产能、提升价格、升级产品结构、打造品牌,但目前暂时仍看不到啤酒企业集体调整产品价格的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