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视镜头里的汪观清:70载笔耕不辍,依旧奋斗少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视镜头里的汪观清:70载笔耕不辍,依旧奋斗少年

从连环画到国画,从铅笔到毛笔,本文描述了画家汪观清的创作生涯。

来源:艺术百代美术馆

3月31日,CCTV-10科教频道《人物·故事》栏目播出纪录片《小人书里的大画家·汪观清》,用23分钟展现了歙籍沪上画家汪观清从铅笔到毛笔、从上海到徽州,以生活为书,在困境中成就自我,为解乡愁以巨幅长卷再现梦里徽州的故事。

央视纪录片《小人书里的大画家 · 汪观清》截图

一、青年时期,深入生活淬炼艺术技法

汪观清在青年时期其实是以画连环画著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先后创作了《红日》《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从奴隶到将军》等经典作品,影响深远,至今还拥有很多粉丝。本次央视纪录片以《红日》的创作故事背景展开,让我们有机会走进这位大画家的奋斗人生。

1960年,汪观清创作连环画《红日》。为了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他奔赴山东莱芜、蒙阴、孟良崮体验生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甚至亲自到战争现场去感受战斗的激烈程度。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孟良崮之行差点因为饮食问题要了他的命。然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他屈服,他一心扑在画上,手中的画笔传神地描绘出了《红日》中的战斗场面。期间,为了进一步深入刻画人物形象,他甚至到部队当了三个月的兵,体验扛枪拆弹。

 

在画好一部分画稿后,他请解放军战士审看,战士们还为他讲解战场情景,示范拼刺刀动作等,比如上过战场的副连长给他提出了修改意见:拿冲锋枪要侧身,这样子弹打在胳膊上,才不会伤到心脏,正面冲就不对了。这之后,汪观清还去了北京军事博物馆,观看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武器和服装。正是凭借这些深入生活的创作体会,《红日》中的将士们才被塑造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1964年,在南京连队深入生活

汪观清(后排中间)与战士们合影

历时三年,汪观清创作的四册《红日》连环画圆满完成,荣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几十年来《红日》再版九次,总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打过仗的老将军看了直跷大拇指:“哎呀,你小子打过仗?画的进攻都符合要领啊!”

从1952年出版第一本连环画《扫雷英雄姚显儒》,到1982年最后一本《检察官》为止,汪观清一共画了约六十种,百余册连环画。三十年的光阴、生命和才情,都投入到新中国的连环画创作中。作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第一批连环画家,汪观清见证了新中国连环画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央视纪录片《小人书里的大画家 · 汪观清》截图

二、挫折岁月,砥砺奋斗画出“牛”精神

然而,命运有时候会发生转变。从连环画转为国画,从铅笔到毛笔,汪观清坦言,自己45岁才开始改用毛笔画牛。在没法画连环画的日子里,故乡成了汪观清最好的选择。1974年,他去家乡歙县的练江牧场参加劳动,那里 “开门见牛”,遍地是奶牛、水牛、黄牛等。细致观察各种牛的身体结构、举止神态后,他便开始拿起笔来画牛。

“之前我画人物画,讲究具象,要画得逼真,不能含糊,是做加法,但中国画是做减法,讲究写意,就像古诗词一样。”为了更好地掌握国画的精髓,汪观清向一些前辈请教,其中朱屺瞻传授了他“永”字八法。汪观清将这种书法笔法尝试运用到绘画中,蘸上一笔墨,一鼓作气,一头牛便跃然纸上,枯湿、浓淡、粗细、快慢都蕴含其间,栩栩如生。

汪观清与朱屺瞻合作斗牛图《勇则胜》

改革开放后,汪观清开始用毛笔“写”牛,他读帖、看碑,从颜真卿、怀素的笔意中提炼出自己的画法,以笔墨写牛。他“写”牛讲究惜墨如金,追求画完牛后,水中清而无墨,渐渐地,仅用毛笔蘸上一笔墨,就能将一头牛“写”得栩栩如生,这些牛有着各异的姿态,变化均来自运笔的枯、湿、浓、淡、快慢、粗细。那段时间,他沉浸于笔意墨韵之间,日夜挥毫创作出一批至今仍然让人感叹不已的精品。

汪观清笔耕不辍,练习画牛的日常

1985年,汪观清在承载着拓荒牛精神的深圳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牛画主题展。1987年出版了《怎样画牛》的技法入门专著。1997年丁丑牛年,“汪观清牛年画牛”亮相当时刚落成的上海图书馆新馆展厅,同年他还为庆祝香港回归绘制了一百余枚墨牛首日封。2009年己丑牛年,“汪观清百家百牛翰墨珍品展”登上上海金茂大厦。

汪观清 “百牛封”(部分)

三、耄耋之年,努力“奔跑”回馈故土

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汪观清的内心却还是一个奋斗的“少年”。1997年,67岁的汪观清回上海定居之后,不顾高龄,坚持创作,一直处于奔跑状态,用手中的画笔尽情讴歌党和祖国、赞美人民和英雄。近几年,他用徽州水土养育的丹青之情融于水墨,为家乡创作了《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图》(60米长卷)、《黄山天都云瀑歌》图卷并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世博园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议中心展出。

2017,汪观清新安艺术馆在歙县坑口乡金滩开馆,完成了他长久以来的夙愿,为的是激励更多家乡子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2021年辛丑牛年,他将自己创作的铜牛雕塑《金牛迎春》捐赠给家乡安徽歙县,并在金滩铜牛文化广场落地。他说:“‘老牛’归家,我也叶落归根了。” 此外,他还向徽州历史博物馆捐赠了20幅不同时期的风景画和《犇牛朝阳》三牛铜雕,这是他艺术生涯70载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此回馈养育自己的故土。

汪观清为家乡铜牛揭幕

纵览汪观清一路走来的艺术旅程,不禁感慨,这就是一部精彩的艺术奋斗史!不管是人生的上半场还是下半场,仿佛都有一股向上的、奉献的、感恩的精神指引着汪观清砥砺前行,奋斗不息。2016年,86岁的汪观清不顾高龄重走红军长征路,再次挥墨,饱含激情创作了国画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以赞颂伟大的长征精神。2021年的《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上,这件作品被隆重展出,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也是对百年奋斗精神的致敬。

奋斗展参展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汪观清

汪观清与“奋斗”展开幕式嘉宾

在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前合影

“奋斗”展不仅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视觉史,也书写着展览作品背后每一个个体的奋斗故事。汪观清的人生经历生动演绎了“砥砺前行,奋斗不息”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其可贵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赓续奋斗。

 

来源:艺术百代美术馆

原标题:央视镜头里的汪观清:70载笔耕不辍,依旧奋斗少年

最新更新时间:04/19 15:5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视镜头里的汪观清:70载笔耕不辍,依旧奋斗少年

从连环画到国画,从铅笔到毛笔,本文描述了画家汪观清的创作生涯。

来源:艺术百代美术馆

3月31日,CCTV-10科教频道《人物·故事》栏目播出纪录片《小人书里的大画家·汪观清》,用23分钟展现了歙籍沪上画家汪观清从铅笔到毛笔、从上海到徽州,以生活为书,在困境中成就自我,为解乡愁以巨幅长卷再现梦里徽州的故事。

央视纪录片《小人书里的大画家 · 汪观清》截图

一、青年时期,深入生活淬炼艺术技法

汪观清在青年时期其实是以画连环画著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先后创作了《红日》《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从奴隶到将军》等经典作品,影响深远,至今还拥有很多粉丝。本次央视纪录片以《红日》的创作故事背景展开,让我们有机会走进这位大画家的奋斗人生。

1960年,汪观清创作连环画《红日》。为了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他奔赴山东莱芜、蒙阴、孟良崮体验生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甚至亲自到战争现场去感受战斗的激烈程度。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孟良崮之行差点因为饮食问题要了他的命。然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他屈服,他一心扑在画上,手中的画笔传神地描绘出了《红日》中的战斗场面。期间,为了进一步深入刻画人物形象,他甚至到部队当了三个月的兵,体验扛枪拆弹。

 

在画好一部分画稿后,他请解放军战士审看,战士们还为他讲解战场情景,示范拼刺刀动作等,比如上过战场的副连长给他提出了修改意见:拿冲锋枪要侧身,这样子弹打在胳膊上,才不会伤到心脏,正面冲就不对了。这之后,汪观清还去了北京军事博物馆,观看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武器和服装。正是凭借这些深入生活的创作体会,《红日》中的将士们才被塑造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1964年,在南京连队深入生活

汪观清(后排中间)与战士们合影

历时三年,汪观清创作的四册《红日》连环画圆满完成,荣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几十年来《红日》再版九次,总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打过仗的老将军看了直跷大拇指:“哎呀,你小子打过仗?画的进攻都符合要领啊!”

从1952年出版第一本连环画《扫雷英雄姚显儒》,到1982年最后一本《检察官》为止,汪观清一共画了约六十种,百余册连环画。三十年的光阴、生命和才情,都投入到新中国的连环画创作中。作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第一批连环画家,汪观清见证了新中国连环画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央视纪录片《小人书里的大画家 · 汪观清》截图

二、挫折岁月,砥砺奋斗画出“牛”精神

然而,命运有时候会发生转变。从连环画转为国画,从铅笔到毛笔,汪观清坦言,自己45岁才开始改用毛笔画牛。在没法画连环画的日子里,故乡成了汪观清最好的选择。1974年,他去家乡歙县的练江牧场参加劳动,那里 “开门见牛”,遍地是奶牛、水牛、黄牛等。细致观察各种牛的身体结构、举止神态后,他便开始拿起笔来画牛。

“之前我画人物画,讲究具象,要画得逼真,不能含糊,是做加法,但中国画是做减法,讲究写意,就像古诗词一样。”为了更好地掌握国画的精髓,汪观清向一些前辈请教,其中朱屺瞻传授了他“永”字八法。汪观清将这种书法笔法尝试运用到绘画中,蘸上一笔墨,一鼓作气,一头牛便跃然纸上,枯湿、浓淡、粗细、快慢都蕴含其间,栩栩如生。

汪观清与朱屺瞻合作斗牛图《勇则胜》

改革开放后,汪观清开始用毛笔“写”牛,他读帖、看碑,从颜真卿、怀素的笔意中提炼出自己的画法,以笔墨写牛。他“写”牛讲究惜墨如金,追求画完牛后,水中清而无墨,渐渐地,仅用毛笔蘸上一笔墨,就能将一头牛“写”得栩栩如生,这些牛有着各异的姿态,变化均来自运笔的枯、湿、浓、淡、快慢、粗细。那段时间,他沉浸于笔意墨韵之间,日夜挥毫创作出一批至今仍然让人感叹不已的精品。

汪观清笔耕不辍,练习画牛的日常

1985年,汪观清在承载着拓荒牛精神的深圳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牛画主题展。1987年出版了《怎样画牛》的技法入门专著。1997年丁丑牛年,“汪观清牛年画牛”亮相当时刚落成的上海图书馆新馆展厅,同年他还为庆祝香港回归绘制了一百余枚墨牛首日封。2009年己丑牛年,“汪观清百家百牛翰墨珍品展”登上上海金茂大厦。

汪观清 “百牛封”(部分)

三、耄耋之年,努力“奔跑”回馈故土

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汪观清的内心却还是一个奋斗的“少年”。1997年,67岁的汪观清回上海定居之后,不顾高龄,坚持创作,一直处于奔跑状态,用手中的画笔尽情讴歌党和祖国、赞美人民和英雄。近几年,他用徽州水土养育的丹青之情融于水墨,为家乡创作了《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图》(60米长卷)、《黄山天都云瀑歌》图卷并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世博园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议中心展出。

2017,汪观清新安艺术馆在歙县坑口乡金滩开馆,完成了他长久以来的夙愿,为的是激励更多家乡子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2021年辛丑牛年,他将自己创作的铜牛雕塑《金牛迎春》捐赠给家乡安徽歙县,并在金滩铜牛文化广场落地。他说:“‘老牛’归家,我也叶落归根了。” 此外,他还向徽州历史博物馆捐赠了20幅不同时期的风景画和《犇牛朝阳》三牛铜雕,这是他艺术生涯70载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此回馈养育自己的故土。

汪观清为家乡铜牛揭幕

纵览汪观清一路走来的艺术旅程,不禁感慨,这就是一部精彩的艺术奋斗史!不管是人生的上半场还是下半场,仿佛都有一股向上的、奉献的、感恩的精神指引着汪观清砥砺前行,奋斗不息。2016年,86岁的汪观清不顾高龄重走红军长征路,再次挥墨,饱含激情创作了国画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以赞颂伟大的长征精神。2021年的《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上,这件作品被隆重展出,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也是对百年奋斗精神的致敬。

奋斗展参展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汪观清

汪观清与“奋斗”展开幕式嘉宾

在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前合影

“奋斗”展不仅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视觉史,也书写着展览作品背后每一个个体的奋斗故事。汪观清的人生经历生动演绎了“砥砺前行,奋斗不息”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其可贵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赓续奋斗。

 

来源:艺术百代美术馆

原标题:央视镜头里的汪观清:70载笔耕不辍,依旧奋斗少年

最新更新时间:04/19 15:5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