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极新
无疑,2021年,汉服行业火了一把。
如今在大街小巷,偶有汉服爱好者。不过较之以往,人们似乎已经对其见怪不怪了。
当一种潮流变成了人们心智中的默认,这说明,汉服作为一种文化已经逐渐开始走向主流。
01、小众时代
和B站所推崇的二次元文化一样,汉服一开始只在年轻人群体中传播。起初,和很多潮流一样,汉服是一种亚文化的存在。
而之所以称之为“亚文化”由于人数少,它够“亚”,之所为称其为“文化”,是由于这些群体中形成了共同价值观。
追溯汉服的历史,最早在2003年见诸报端。据当时媒体的调查,这是一名在郑州街头出现的汉服爱好者。而那时,他受到了大量嘲讽。2015年,中国汉服博物馆在青岛开馆,传统服饰逐渐被重视。一路走来,汉服至今为止开始向着主流文化靠近。
现在,被改良的汉服既有古典韵味,也融入了现代审美。汉服的文化包含了汉代服饰的端庄朴实、唐代服饰的艳丽浪漫、宋代服饰的简约雅致、明代服饰的尊贵华美、清代服饰的满汉交融,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02、亚文化方程式
实际上,文化的兴起和衰落也有章可循。
例如,在亚文化中,人们总结了一个公式——亚+文化=局部或某个集体的小众人群+具备独特价值观的事情。
在上文的描述中,共同价值观和小众人群都有所具备。当人数和曝光量达到一定程度,亚文化开始向着流行转化。
对比美国黑人HIP-HOP、哈日、哈韩,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日韩文化提供了大量适销对路的音视频产品,另一方面HIP-HOP也给了人们“peace and love"的精神追求。
在过渡到流行时,街头文化提供了有明显性格标签的服饰、球鞋等。加之设计师的精美包装,使得即便在产品质量上,亚文化服饰和周边也不落下风。
而后,亚文化开始实现自身的裂变。工装、轻奢风、朋克、雅痞开始在不同源头的亚文化中成长。
这种裂变,也会让更多的人融合到亚文化之中,一方面,这为一类人的青春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另一方面,随着更新一代年轻人的崛起,上一个时代的亚文化也将走下历史舞台,完成一个轮回。
03、套利者与乌合之众
不过,现在的汉服,还远没有衰落,相反的是,汉服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
有咨询机构调查,2020年我国汉服爱好者的数量规模同比增长45%,达到了516.3万人,在2021年,汉服爱好者规模预计将达689.4万人。
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为汉服的兴起给予了相当大的助力。就原因而言,在TMT领域,年轻人的需求代代存在,代代又不同,所以这天然和社交媒体形成了同一种气质。
抖音、B站以及快手纷纷加入汉服大军,几大平台内容负责人也宣称要誓夺JK、汉服和洛丽塔板块。
不论竞争结果如何,客观上,由于视频平台的助力,汉服的生命周期被极大催化。让汉服在2021年“突然变火”的逻辑就在于此。
此外,还有资本的力量。
在投资方面,以哔哩哔哩和泡泡玛特为首的新锐公司也在将目光投向于此。在泡泡玛特的投资组合中不难发现,其投资路径也基本沿用了上文提及的亚文化兴衰公式,它的投资不仅涵盖了艺术馆、动画电影、汉服品牌还有潮流买手店、二次元电商等等。
然后,汉服变成了资本和企业的狂潮。
先是花西子将汉服推至纽约时装周,再者,是以河南卫视为例的地方卫视,开始以汉服为题材制作电视节目。最后,以至于抖音直播平台、游戏主播等等公众人物都开始尝试古装汉服。
就这样,套利者和乌合之众彻底把汉服的火烧到了最旺。当然,每个时代都不乏套利,套利本身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仍然存在一个群体,那就是,无论汉服的风如何刮,也不会去尝试。可能这就是人们称为的“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也在根本上厘定了主流和潮流的分界。当利基市场不再增长,汉服一类的亚文化也将在生命周期中结束高增长,沦为传统行业。
汉服的风何时会停?是一个好问题。不过,想必这个问题要等到下一代年轻人成长起以后,再由他们来回答吧。
当林林总总的人走在大街上时,突然有三五个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欢歌笑语。其实,这幅画面,也挺不错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