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冲击高端手机市场?自保更重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冲击高端手机市场?自保更重要

今年的手机市场恐怕会呈现出“滞销”的情况。

文|家电网

尽管国内安卓手机阵营,一路向着高端市场高歌猛进,但在华为因为制裁而退出手机市场前线的竞争后,就犹如潮水退去,国产手机厂商几乎都在裸泳。

在高端市场,国产手机品牌可以说是溃不成军,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苹果取下了63.5%的市场份额,同比上升8.1%,而安卓阵营占比为36.5%。有业内人士认为,苹果过去凭借生态粘性以及产品品质牢牢占据5000元以上的市场,一旦苹果采用降价策略,对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对于手机厂商来说,2022年的首要任务恐怕不是继续冲击高端市场,而是在低迷的手机消费市场中,继续生存,因为销售数据表明,今年的手机市场恐怕会呈现出“滞销”的情况。

手机市场遭遇倒春寒

近日,中国通信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4790万部,同比下降22.6%,其中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7%,2月总体出货量1490万部,同比下降31.7%。行业人士认为,这种大幅度的下滑并不寻常,最主要的原因是,往年的这个时期,是手机销售的旺季,比如2021年1月,手机出货量约为4012万部,同比增长92.8%。而今年1-2月的总体出货量才刚刚超过去年1月的出货量。CINNO Research的数据也在揭示这个惨淡的现实:2月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销量同比下降超过20%。而OPPO、vivo和小米分别同比下滑了45.7%、38.6%和20.1%。

雪上加霜的是,据海关统计,1-2月份我国出口手机1.3亿台,同比下降20.3%。我国手机行业目前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导致手机厂商不得不削减生产订单。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爆料称,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原2022年出货计划的20%,如果消费者消费信心继续走低,未来几个月订单可能会再次减少,而连带的是Skyworks和Qorvo射频前端芯片的库存水平已超过6-9个月。

有业内人士认为,手机市场第一季度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减少了,这迫使手机厂商将降低高端产品线的价格,其中已经发布了一年的小米11ultra售价下降了1500元,然而依然难以掀起市场的波澜。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厂商本次涉及砍单的产品线并不只有高端产品,而是涵盖了从高端到低端。本次砍单可以看作是一次手机厂商被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契机,在2022年手机厂商的任务或许不再是冲击高端市场,而是自保。

天花板近在眼前

有业内人士将需求低迷的原因归咎于疫情,今年一季度手机厂商面临的是疫情的反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整体消费的低迷,进而波及手机市场。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往年在双十一后,市场大盘会在需求集中释放的半个月左右恢复正常,然而2021年双十一之后,市场经历了2个月才逐渐恢复,这意味着手机市场的低迷早有预兆,疫情并非主要原因。

事实上,手机市场需求低迷,一方面因为整体消费市场的低迷,从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经过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后,GDP增速出现下滑的情况,14年到18年的GDP增速是7.4%到6.7%,五年里缓降0.7%。然后19年的GDP增速是6%,一年的增速降幅抵之前的五年。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也一样,14年是8%,19年是5.8%。加上疫情一来,20年的居民债务余额冲到可支配收入的137.9%。

另一方面,应用科技的发展已经非常接近天花板,近年来业内专家一致指出,智能手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仅聚焦于硬件上的“挤牙膏”式创新,甚至于硬件性能的进化也处于停滞的状态。

其中性能停滞的问题在安卓阵营尤为明显,2021年底推出的骁龙8 Gen1芯片似乎印证了专家观点。该款芯片内置八核 Kryo CPU,其制程工艺也从5nm升级到4nm。然而据Geekbeach 5跑分排行数据显示,骁龙8 Gen1的CPU单核表现不如苹果A13,由于芯片发热导致处理器耗能高的老问题也未得到很好解决。

专家认为,纵观手机革新历史,大屏、大容量、超高清等性能的出现是关键节点,而当下用户对于清晰度的需求已经触达“天花板”,部分手机屏幕也大到难以握持的程度,消费者没有明显的新需求,产品革新自然减缓,这不仅是手机领域的问题,也是包括笔记本在内IT产品的通病。

在需求不振,加上创新瓶颈的双重夹击之下,手机市场发生价格战恐怕在所难免。随着手机厂商大量砍单,导致对芯片需求减少,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芯片厂商可能会率先开始价格战,随着芯片价格下降,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上游价格战可能会传导至下游厂商,引发下游厂商的价格战。因此今年手机市场的竞争恐怕会更加激烈,导致手机厂商难以分心向上冲击,转而向下寻求生存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冲击高端手机市场?自保更重要

今年的手机市场恐怕会呈现出“滞销”的情况。

文|家电网

尽管国内安卓手机阵营,一路向着高端市场高歌猛进,但在华为因为制裁而退出手机市场前线的竞争后,就犹如潮水退去,国产手机厂商几乎都在裸泳。

在高端市场,国产手机品牌可以说是溃不成军,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苹果取下了63.5%的市场份额,同比上升8.1%,而安卓阵营占比为36.5%。有业内人士认为,苹果过去凭借生态粘性以及产品品质牢牢占据5000元以上的市场,一旦苹果采用降价策略,对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对于手机厂商来说,2022年的首要任务恐怕不是继续冲击高端市场,而是在低迷的手机消费市场中,继续生存,因为销售数据表明,今年的手机市场恐怕会呈现出“滞销”的情况。

手机市场遭遇倒春寒

近日,中国通信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4790万部,同比下降22.6%,其中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7%,2月总体出货量1490万部,同比下降31.7%。行业人士认为,这种大幅度的下滑并不寻常,最主要的原因是,往年的这个时期,是手机销售的旺季,比如2021年1月,手机出货量约为4012万部,同比增长92.8%。而今年1-2月的总体出货量才刚刚超过去年1月的出货量。CINNO Research的数据也在揭示这个惨淡的现实:2月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销量同比下降超过20%。而OPPO、vivo和小米分别同比下滑了45.7%、38.6%和20.1%。

雪上加霜的是,据海关统计,1-2月份我国出口手机1.3亿台,同比下降20.3%。我国手机行业目前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导致手机厂商不得不削减生产订单。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爆料称,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原2022年出货计划的20%,如果消费者消费信心继续走低,未来几个月订单可能会再次减少,而连带的是Skyworks和Qorvo射频前端芯片的库存水平已超过6-9个月。

有业内人士认为,手机市场第一季度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减少了,这迫使手机厂商将降低高端产品线的价格,其中已经发布了一年的小米11ultra售价下降了1500元,然而依然难以掀起市场的波澜。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厂商本次涉及砍单的产品线并不只有高端产品,而是涵盖了从高端到低端。本次砍单可以看作是一次手机厂商被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契机,在2022年手机厂商的任务或许不再是冲击高端市场,而是自保。

天花板近在眼前

有业内人士将需求低迷的原因归咎于疫情,今年一季度手机厂商面临的是疫情的反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整体消费的低迷,进而波及手机市场。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往年在双十一后,市场大盘会在需求集中释放的半个月左右恢复正常,然而2021年双十一之后,市场经历了2个月才逐渐恢复,这意味着手机市场的低迷早有预兆,疫情并非主要原因。

事实上,手机市场需求低迷,一方面因为整体消费市场的低迷,从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经过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后,GDP增速出现下滑的情况,14年到18年的GDP增速是7.4%到6.7%,五年里缓降0.7%。然后19年的GDP增速是6%,一年的增速降幅抵之前的五年。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也一样,14年是8%,19年是5.8%。加上疫情一来,20年的居民债务余额冲到可支配收入的137.9%。

另一方面,应用科技的发展已经非常接近天花板,近年来业内专家一致指出,智能手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仅聚焦于硬件上的“挤牙膏”式创新,甚至于硬件性能的进化也处于停滞的状态。

其中性能停滞的问题在安卓阵营尤为明显,2021年底推出的骁龙8 Gen1芯片似乎印证了专家观点。该款芯片内置八核 Kryo CPU,其制程工艺也从5nm升级到4nm。然而据Geekbeach 5跑分排行数据显示,骁龙8 Gen1的CPU单核表现不如苹果A13,由于芯片发热导致处理器耗能高的老问题也未得到很好解决。

专家认为,纵观手机革新历史,大屏、大容量、超高清等性能的出现是关键节点,而当下用户对于清晰度的需求已经触达“天花板”,部分手机屏幕也大到难以握持的程度,消费者没有明显的新需求,产品革新自然减缓,这不仅是手机领域的问题,也是包括笔记本在内IT产品的通病。

在需求不振,加上创新瓶颈的双重夹击之下,手机市场发生价格战恐怕在所难免。随着手机厂商大量砍单,导致对芯片需求减少,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芯片厂商可能会率先开始价格战,随着芯片价格下降,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上游价格战可能会传导至下游厂商,引发下游厂商的价格战。因此今年手机市场的竞争恐怕会更加激烈,导致手机厂商难以分心向上冲击,转而向下寻求生存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