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罗振宇当学罗永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罗振宇当学罗永浩

考虑到知识付费正日益成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行业的焦点,思维造物IPO三遭暂停,似乎也在暗示,知识付费行业并不是靠知名度说话的。

文丨螺旋实验室 天宇

编辑丨坚果

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但逻辑思维却迟迟推不开IPO的大门。

2022年4月10日,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逻辑思维”的运营主体,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造物”)IPO状态更新为“中止”。

由于与罗振宇高度绑定,过去几年,逻辑思维可谓自带关注度。比如,中访网财经曾报道,逻辑思维主导的2022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最高时吸引了近25万人同时在线,当日共收获156万次观看量。

这也使得逻辑思维早就窥觊IPO。北京证监局官网显示,早在2019年10月,思维造物就开始谋求上市。不过逻辑思维的上市之路却堪称坎坷。与4月10日类似,2021年4月1日和2021年9月30日,思维造物冲击IPO也两度被“中止” 。

考虑到知识付费正日益成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行业的焦点,思维造物IPO三遭暂停,似乎也在暗示,知识付费行业并不是靠知名度说话的。

01、“知识”仍是刚需

虽然早在2016年,知识付费就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大风口,但是到了后疫情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触顶的背景下,知识付费赛道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根据千聊发布的《2021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开始腾飞,到了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392亿元。

这固然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越发成为劳动者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想必也与疫情“黑天鹅”下,居家时间增多、行业淘汰率提高,劳动者愈发渴望提升知识的获取效率有关。

比如,樊登读书VIP的宣传语就是“每天听本书,40分钟帮你快速掌握好书精华”。2022年初,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曾表示:“樊登读书2020年的营收是10亿元左右,在疫情期间做到近乎一倍的增长。”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视频、游戏等赛道早已成一片红海,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瞄准知识付费这块增量市场。这一点,在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的排位上可见一斑。

在传统认知里,由于樊登、罗振宇、吴晓波和李善友称得上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四大天王”,因此可以代表中国知识付费行业。

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平台排行榜TOP30》来看,2021知识付费平台排行榜排名前三的为知乎、喜马拉雅和腾讯课堂,“四大天王”中排名最靠前的樊登读书也不过排在第五名。至于本文的主角,逻辑思维运营的得到,则排名第十二位。

02、底气来源于营收

当然了,排名的高低与商业上的成熟度并不呈绝对的正比。由于在运营上相对轻资产,对比靠亏损讲故事、拼规模的互联网平台,逻辑思维的现金流其实还算健康。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思维造物的营收分别为7.38亿元、6.28亿元、6.75亿元及4.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64.41万元、1.15亿元、4006.35万元及2863.67万元。

这主要得益于逻辑思维可以一方面吸引新的流量,另一方面提升流量的转化效率。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分别为681.37万人、397.50万人、456.46万人及 172.03万人,新增付费用户数分别为164.91 万人、91.10万人、82.61万人及33.37万人。

与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擅长“白嫖”不同的是,逻辑思维的用户确实做到了为知识“付费”。《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逻辑思维线上业务ARPPU(每个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 188.55元/人、231.93元/人、289.15元/ 人及 418.14元/人。

考虑到在流量枯竭时代,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共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流量的转化率。逻辑思维仅靠“知识”就能持续吸引用户为之付费。这在整个行业来看,都显得弥足珍贵。

而这或许也是资本持续加仓逻辑思维的关键。《招股书》显示,2015年9月,北京合一二次增持思维造物时,后者的估值为13.2亿元。2017年,思维造物最后一次融资时,估值已经达到了73.68亿元。

作为对比,2017年4月,网易云音乐召开发布会称,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后估值为80亿元。此时,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数已突破4亿,成为比肩QQ音乐、虾米音乐的又一在线音乐巨头。

考虑到自身的ARPPU和流量都在稳步增长,并且现金流也是正的,因此,逻辑思维确实有底气冲击IPO。

03、成也IP,败也IP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思维造物这样的公司来说,其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该如何摆脱对核心IP罗振宇的持续依赖。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思维造物来自罗振宇主讲的业务收入分别为5763.14万元、4877.78万元、6563.38万元及4776.09万元。结合总营收进行测算可以发现,罗振宇贡献了思维造物20%左右的营收。

如果是某一具体的业务,营收份额占比过高并没有什么反常。比如2021年Q4财报显示,苹果来自iPhone的营收高达716.2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8%,但是资本市场并没有因为苹果严重依仗iPhone而背离。

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罗振宇是个“人”,这就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举个简单的例子,2018年,思维造物的归母净利润为4764.41万元,如果罗振宇离开公司,那么思维造物就可能会陷入亏损的境地。

任何公司性质的商业组织都不会选择过于依赖某个人的力量,比如罗永浩的交个朋友直播公司,虽然是依靠着罗永浩的影响力入局直播电商行业,但从入行开始,就一直在持续做一件事,那就是淡化罗永浩对于公司整体营收的影响。

在公司运营两年之后,目前交个朋友已经将罗永浩个人直播时长降到了公司总直播时长的3%以下,但交个朋友公司总销售额却保持了持续地增长。同时在近几个月以来,罗永浩个人直播的GMV已经降到了公司总GMV的5%。

而这种良性的运营机制,也确保了即便在罗永浩离开之后,交个朋友也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转,而这种机制,显然是目前的思维造物并不具备的。

事实上,知识付费“四大天王”之一的吴晓波已经成为思维造物的前车之鉴。2019年3月,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拟以15亿元的代价,购买吴晓波旗下巴九灵96%的股权。这被认为是吴晓波希望借壳上市。

不过全通教育发布公告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问询的重点是,此次重组是否有吴晓波将“个人IP证券化”的打算。半年之后,吴晓波的计划破产。

事实上,不止“个人IP证券化”的负面影响,由于并不是每个用户每年都可以支付几百元进行学习,随着用户数的攀升,泛知识付费行业也迎来爆发,进入流量换增长的时代。这对于“小而美”的逻辑思维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易观分析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推动泛知识付费行业爆发,行业规模达230亿,同比增长38.70%。用户规模达5.4亿,同比增长22.25%。

以亿为计量单位的行业,显然不是专注于服务精英们的逻辑思维所能消化的。伴随着泛知识付费行业的爆发,知乎、B站、喜马拉雅等大众内容平台再一次开始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比如,2019年11月,B站就发起了“好奇心计划”,设立创作激励金,希望引导UP主进行知识型内容创作。无独有偶,2021年末,抖音也在一级页面上线了“学习”频道。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21年12月31日,经历退票风波后,罗振宇面对空空如也的坐席,召开了名为“原来还能这么干”的跨年演讲。

在演讲中,罗振宇介绍新术语“腾挪”时,表示“就是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不知道2022年,局中人罗振宇能否带领逻辑思维“开新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罗振宇

  • 把卡萨帝冰箱带回家的9个理由,听罗振宇告诉你
  • 用当代视角解读历史,罗振宇《文明之旅》抖音播放量达1.3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罗振宇当学罗永浩

考虑到知识付费正日益成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行业的焦点,思维造物IPO三遭暂停,似乎也在暗示,知识付费行业并不是靠知名度说话的。

文丨螺旋实验室 天宇

编辑丨坚果

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但逻辑思维却迟迟推不开IPO的大门。

2022年4月10日,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逻辑思维”的运营主体,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造物”)IPO状态更新为“中止”。

由于与罗振宇高度绑定,过去几年,逻辑思维可谓自带关注度。比如,中访网财经曾报道,逻辑思维主导的2022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最高时吸引了近25万人同时在线,当日共收获156万次观看量。

这也使得逻辑思维早就窥觊IPO。北京证监局官网显示,早在2019年10月,思维造物就开始谋求上市。不过逻辑思维的上市之路却堪称坎坷。与4月10日类似,2021年4月1日和2021年9月30日,思维造物冲击IPO也两度被“中止” 。

考虑到知识付费正日益成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行业的焦点,思维造物IPO三遭暂停,似乎也在暗示,知识付费行业并不是靠知名度说话的。

01、“知识”仍是刚需

虽然早在2016年,知识付费就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大风口,但是到了后疫情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触顶的背景下,知识付费赛道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根据千聊发布的《2021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开始腾飞,到了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392亿元。

这固然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越发成为劳动者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想必也与疫情“黑天鹅”下,居家时间增多、行业淘汰率提高,劳动者愈发渴望提升知识的获取效率有关。

比如,樊登读书VIP的宣传语就是“每天听本书,40分钟帮你快速掌握好书精华”。2022年初,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曾表示:“樊登读书2020年的营收是10亿元左右,在疫情期间做到近乎一倍的增长。”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视频、游戏等赛道早已成一片红海,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瞄准知识付费这块增量市场。这一点,在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的排位上可见一斑。

在传统认知里,由于樊登、罗振宇、吴晓波和李善友称得上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四大天王”,因此可以代表中国知识付费行业。

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平台排行榜TOP30》来看,2021知识付费平台排行榜排名前三的为知乎、喜马拉雅和腾讯课堂,“四大天王”中排名最靠前的樊登读书也不过排在第五名。至于本文的主角,逻辑思维运营的得到,则排名第十二位。

02、底气来源于营收

当然了,排名的高低与商业上的成熟度并不呈绝对的正比。由于在运营上相对轻资产,对比靠亏损讲故事、拼规模的互联网平台,逻辑思维的现金流其实还算健康。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思维造物的营收分别为7.38亿元、6.28亿元、6.75亿元及4.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64.41万元、1.15亿元、4006.35万元及2863.67万元。

这主要得益于逻辑思维可以一方面吸引新的流量,另一方面提升流量的转化效率。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分别为681.37万人、397.50万人、456.46万人及 172.03万人,新增付费用户数分别为164.91 万人、91.10万人、82.61万人及33.37万人。

与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擅长“白嫖”不同的是,逻辑思维的用户确实做到了为知识“付费”。《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逻辑思维线上业务ARPPU(每个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 188.55元/人、231.93元/人、289.15元/ 人及 418.14元/人。

考虑到在流量枯竭时代,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共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流量的转化率。逻辑思维仅靠“知识”就能持续吸引用户为之付费。这在整个行业来看,都显得弥足珍贵。

而这或许也是资本持续加仓逻辑思维的关键。《招股书》显示,2015年9月,北京合一二次增持思维造物时,后者的估值为13.2亿元。2017年,思维造物最后一次融资时,估值已经达到了73.68亿元。

作为对比,2017年4月,网易云音乐召开发布会称,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后估值为80亿元。此时,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数已突破4亿,成为比肩QQ音乐、虾米音乐的又一在线音乐巨头。

考虑到自身的ARPPU和流量都在稳步增长,并且现金流也是正的,因此,逻辑思维确实有底气冲击IPO。

03、成也IP,败也IP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思维造物这样的公司来说,其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该如何摆脱对核心IP罗振宇的持续依赖。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6月,思维造物来自罗振宇主讲的业务收入分别为5763.14万元、4877.78万元、6563.38万元及4776.09万元。结合总营收进行测算可以发现,罗振宇贡献了思维造物20%左右的营收。

如果是某一具体的业务,营收份额占比过高并没有什么反常。比如2021年Q4财报显示,苹果来自iPhone的营收高达716.2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8%,但是资本市场并没有因为苹果严重依仗iPhone而背离。

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罗振宇是个“人”,这就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举个简单的例子,2018年,思维造物的归母净利润为4764.41万元,如果罗振宇离开公司,那么思维造物就可能会陷入亏损的境地。

任何公司性质的商业组织都不会选择过于依赖某个人的力量,比如罗永浩的交个朋友直播公司,虽然是依靠着罗永浩的影响力入局直播电商行业,但从入行开始,就一直在持续做一件事,那就是淡化罗永浩对于公司整体营收的影响。

在公司运营两年之后,目前交个朋友已经将罗永浩个人直播时长降到了公司总直播时长的3%以下,但交个朋友公司总销售额却保持了持续地增长。同时在近几个月以来,罗永浩个人直播的GMV已经降到了公司总GMV的5%。

而这种良性的运营机制,也确保了即便在罗永浩离开之后,交个朋友也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转,而这种机制,显然是目前的思维造物并不具备的。

事实上,知识付费“四大天王”之一的吴晓波已经成为思维造物的前车之鉴。2019年3月,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拟以15亿元的代价,购买吴晓波旗下巴九灵96%的股权。这被认为是吴晓波希望借壳上市。

不过全通教育发布公告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问询的重点是,此次重组是否有吴晓波将“个人IP证券化”的打算。半年之后,吴晓波的计划破产。

事实上,不止“个人IP证券化”的负面影响,由于并不是每个用户每年都可以支付几百元进行学习,随着用户数的攀升,泛知识付费行业也迎来爆发,进入流量换增长的时代。这对于“小而美”的逻辑思维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易观分析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推动泛知识付费行业爆发,行业规模达230亿,同比增长38.70%。用户规模达5.4亿,同比增长22.25%。

以亿为计量单位的行业,显然不是专注于服务精英们的逻辑思维所能消化的。伴随着泛知识付费行业的爆发,知乎、B站、喜马拉雅等大众内容平台再一次开始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比如,2019年11月,B站就发起了“好奇心计划”,设立创作激励金,希望引导UP主进行知识型内容创作。无独有偶,2021年末,抖音也在一级页面上线了“学习”频道。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21年12月31日,经历退票风波后,罗振宇面对空空如也的坐席,召开了名为“原来还能这么干”的跨年演讲。

在演讲中,罗振宇介绍新术语“腾挪”时,表示“就是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不知道2022年,局中人罗振宇能否带领逻辑思维“开新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