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折叠屏火拼,谁执牛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折叠屏火拼,谁执牛耳?

一场关于手机、通信、半导体和未来科技主导权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Unsplash-Bagus Hernawan

文|智谷趋势 王延鹤

今天的手机市场还有新故事吗?

曾经,我们以为手机市场很大。

大到容得下几十位“生来不凡”的企业家跑马逐鹿,唱一曲改变世界的梦想;

大到装得下实验室的工程专家,富士康的厂弟厂妹,少年出道的算法天才;

大到养得出一个价值万亿的供应链,华强北的山寨帝国,也让中国手机反向冲进欧美腹地,驰骋印度非洲。

那时候,不管是踩着风口上青天的幸存者,还是一招错满盘输的枭雄,都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都能在14亿人大市场得到抚慰,大不了“从头再来”!

但当黄金十年的高潮戛然而止,骨感的现实沉重到让人辗转难眠。

原来手机市场竟是那么的小!

小到“挤牙膏”的创新就让人惊声尖叫,“强得很!”;

小到寄予全村希望的第一民企,也只能刀兵入库、辗转雪藏;

小到容不下一次误判,留不住犯错、坚持、是非任评说的胆气。

行到中流,战场的烈度骤然升级。

2022年,需要危机感,一点野心,也需要能沉下心来走难路的意志。

供应链整合,技术攻关,出海竞争,对手与伙伴都相逢于高端制造的顶峰。

一场关于手机、通信、半导体和未来科技主导权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01

2022年美股开市的第一天,苹果股价曾短暂地突破了182.86美元。

交易员们只感到呼吸急促,眼睁睁看着苹果的市值跳上3万亿美元的高台。

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事实是,

随着华为的战线收缩,那个苹果独占手机市场90%净利润的恐怖时代,似乎正在回归。

2021年,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猛然扩大。

已经达到三星、华为、vivo、小米、OPPO等厂商们加起来都追不上的地步。

国产手机厂商呐喊了两年的“高端化”,旗舰款手机整齐划一突破了5000元价位。

但在去年9月iPhone 13发布之后,立刻横扫群雄,登顶月销售冠军。

市场上烈火烹油。

与之匹配的,苹果的营收成绩在手机市场占比继续走高,达到44%。

苹果从来不是出货量最多的手机,但却是毛利率最高的商品。

2021财年苹果的净利率为25.8%,比爱马仕、LVMH等奢侈品牌还要高。

库克或许不是最懂创新的CEO,却把供应链管理玩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即便最近两年,半导体、相机模组等零部件愈发昂贵,iPhone 13的成本率上升到37%,仍是主要手机厂商里控制得最好的,也是定价权最豪横的。

经国外机构测算,每卖出一台iPhone 13 ProMax,苹果能挣约4800元。

高端市场垄断+销售市场景气,两大趋势的叠加,就营造了2021年第二季度,苹果再次独占全球手机市场75%净利润的景象。

同一时间,华为跌倒后,vivo、小米、OPPO、荣耀等国内厂商也重排座次。备受期待的雷布斯并没成为最大赢家。

曾经,苹果改造了中国的产业链,使智能手机的大时代快速到来;

华为死磕芯片战略,靠庞大的终端市场,倒逼出顶流的芯片设计实力;

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中国互联网产业送上了巅峰。如今互联网正在走出高速增长周期,开始适应“降本增效”的阵痛,而中国手机市场也已经饱和。

“人民海洋”的渠道战,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随着增量市场消失,靠低毛利换市场的打法逐渐式微;

当苹果每卖一台赚5000元,还能占15%的出货量时,再搞低价割喉战,去卖一台只挣100块的手机,显然也是卷无可卷;

拓展IOT物联生态链,企图把家庭、办公、出行等各场景都纳入一部手机,掌声背后是注意力的失焦;

做互联网服务、广告、内容等产品,流量经济的现金活水,只能滋润手机竞争的饥渴;

国产手机厂商们一直在试图开辟新战场,打破利润的瓶颈。

但剥开一切华丽的外衣,手机行业是制造业,是无尽前沿的高端制造。

只注重讲故事,玩互联网概念,搞生态化反的几位大师,现在都还在靠嘴还债。

当前国产手机大厂的主要命题,是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供应链提效的重活、累活。它们不性感,不能速成,还会烧包,但是刀刀见血。

vivo们正在探索两条路,一条是“造芯”,一条是“造屏”。

对急于扩大利润率的安卓阵营来说,造屏,显然是一个要珍贵得多的战场。

一个暂时没有苹果存在的新战场。

02

从中国退出之后,三星手机的远大梦想落到了越南的肩上。

如今,三星在越南北宁、太原的手机生产工厂,约占其总产能的60%。三星还额外投资了2.2亿美元,要在河内市建成一个“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

屹立江湖30年,三星有一套自己对手机行业的理解。

2019年,三星推出市面上第一款真正商业化的折叠屏手机。

到2021年结束时,三星已经独占83.47%的折叠屏手机市场。

成功源于差异化的创新。三星似乎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

去年9月,三星宣布扩建越南北宁工厂,将Galaxy Z Fold和Flip系列的折叠屏手机年产量,分别提升至1000万和1500万台的量级。

要知道,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加起来才出货710万台。

直接翻倍的生产线规划,似乎预示着,折叠屏的大时代的确来了。

国产手机厂商或许没把三星手机当成头号对手。2018年,柔宇就有折叠屏手机问世。

但是,没有人能无视“三星共和国”。

半导体、屏幕和电子工业,三星手上握着几乎所有关键技术,同时也具备核心零部件的自产能力。就屏幕来说,即便京东方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三星仍然占据了一半以上智能手机屏幕的市场。

第一个黄金十年匆匆跑过,苹果、三星两家仍散发着高山仰止的窒息感。

不过也不必妄自菲薄。至少目前为止,手机仍属于受“摩尔定律”支配的制造业。

这一残酷特性,决定了先行者无法躺赢——时间上的先发优势,并不能转换成长期的市场壁垒,甚至还会成为后期创新的包袱。

需要持续不断烧钱搞研发,保持技术先进性;又要不惜血本重金升级工厂、生产线,保持产能先进性。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以及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进化,后来者一直会存有超车的潜力。

这就是残酷的高端制造竞争。

三星虽然抢跑,但最近3年里,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手机厂商也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折叠屏产品:

2019年2月,华为推出了其首款5G手机,折叠屏的Mate X系列;

2021年3月,小米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021年12月,OPPO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并将折叠屏手机售价下拉到7699元;

2022年1月,荣耀推出了折叠屏手机Magic V,CEO赵明在发布会现场连摔两次手机展示抗摔能力;

2022年4月11日,vivo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虽然姗姗来迟,却是要直接开启折叠屏2.0时代。

至此,国产手机“华米OV荣”五大厂商齐聚。

综合多个机构的数据预测,2022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在1600万台左右,较上一年直接翻倍。

2022年,折叠屏战争才算是真正大幕拉开。

谁能从三星的口中夺食?

03

难以想象,从有成熟产品面市才不过短短3年,折叠屏手机已迫切需要一次迭代。

道理很简单:尝鲜期过了。

随着主流厂商纷纷推出折叠屏手机,产品差异化迅速变小。只有折叠屏的形式,已不足为恃。

接下来竞争的方向都有哪些:

·谁能最优整合全球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体系?

·谁能开发出“杀手级”应用,将折叠屏的性能发挥到最大?

·谁又能攻克已经浮现的技术难点,做折叠屏的规则制定者?

现如今,折叠屏的技术痛点是折痕问题。

什么是折痕?

1.屏幕中间的部分被反复弯折、闭合、展开,就会出现凹陷;

2.屏幕两侧的门板,每一次开合的过程都会对屏幕产生挤压,使受力位置凸起成M型;

简单的说,折叠屏长时间使用后,形成的这种凹凸就是折痕。

而要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是铰链这一关键结构的突破。

铰链,是直接控制屏幕开合的机械结构,它的设计直接决定屏幕如何翻折、贴合、磨损。

别看它小小一个,却由上百个精密零件组成的机械结构,材料、工艺、组装的技术难度都很大。

其难度就好比,在指尖上造一座桥!

三星使用的U型铰链设计,就经历了数代完善才逐渐稳定。初代的Galaxy Fold就曾因铰链设计不成熟,导致屏幕频繁出现故障,折痕问题也较为明显。

吸取了教训的国内厂商,则普遍采用水滴铰链。相比而言,水滴结构的弯折半径更大,翻转更加流畅自然,磨损自然会更小。

国内厂商为了让铰链先人一步,可以说是不惜工本了。设计新结构,研发应用新材料,硬生生把铰链成本卷到了千元级的水平,超过130美元。

这个成本是什么概念呢?

把iPhone 13 ProMax整个拆开,最贵的是三星的OLED屏幕(约105美元),三摄相机模组(77美元),这些都比A15仿生芯片(45美元)还要贵。

铰链的成本上到这么高,就是为了保证这座桥能在上万次的折叠以后,还能耐用、流畅、稳定。

随着vivo X Fold发布,我们看到vivo将铰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vivo设计的“航天浮翼式”铰链,共由174个精密零件组成,用上了液态金属、钛合金等6种航空级材料,经受住了30万次的弯折测试。

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开合手机屏幕100次,vivo的铰链能保证至少8年内稳定耐用。

针对屏幕中部易凹、凸位置,vivo设计了一块可浮动的支撑。

当屏幕展开时,浮动中板就上升托起屏幕易凹陷部分;

当屏幕合上时,浮动中板就沉降留出充足的弯折空间;

在这样的设计下,vivo X Fold拥有行业内最小的水滴结构,弯折半径仅有2.3mm,这意味着屏幕被弯折的部分更少,折痕更窄更浅,屏幕间贴合更加紧密。

大厂为了把折叠屏推上高端王座,所有工艺、科技、零部件都是用的最好的。

这几年,国内的OLED、光电、铰链、金属加工、新材料等产业链的发展加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随着“中国制造”和中国供应链的开动,折叠屏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04

博鳌亚洲论坛将在4月20日召开,今年的主题是“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

未来是什么样子?科技走向何方?全球供应链能如何合作?

这些宏大的命题又是如何拆解为一点一滴的技术进步。

博鳌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往往选择跨国巨头和作为主办方中国的引领企业。成立20年来,博鳌论坛的合作伙伴里首次出现了国产手机厂商的名字。

论坛官员表示,“作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领军企业,vivo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折叠屏火拼,谁执牛耳?

一场关于手机、通信、半导体和未来科技主导权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Unsplash-Bagus Hernawan

文|智谷趋势 王延鹤

今天的手机市场还有新故事吗?

曾经,我们以为手机市场很大。

大到容得下几十位“生来不凡”的企业家跑马逐鹿,唱一曲改变世界的梦想;

大到装得下实验室的工程专家,富士康的厂弟厂妹,少年出道的算法天才;

大到养得出一个价值万亿的供应链,华强北的山寨帝国,也让中国手机反向冲进欧美腹地,驰骋印度非洲。

那时候,不管是踩着风口上青天的幸存者,还是一招错满盘输的枭雄,都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都能在14亿人大市场得到抚慰,大不了“从头再来”!

但当黄金十年的高潮戛然而止,骨感的现实沉重到让人辗转难眠。

原来手机市场竟是那么的小!

小到“挤牙膏”的创新就让人惊声尖叫,“强得很!”;

小到寄予全村希望的第一民企,也只能刀兵入库、辗转雪藏;

小到容不下一次误判,留不住犯错、坚持、是非任评说的胆气。

行到中流,战场的烈度骤然升级。

2022年,需要危机感,一点野心,也需要能沉下心来走难路的意志。

供应链整合,技术攻关,出海竞争,对手与伙伴都相逢于高端制造的顶峰。

一场关于手机、通信、半导体和未来科技主导权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01

2022年美股开市的第一天,苹果股价曾短暂地突破了182.86美元。

交易员们只感到呼吸急促,眼睁睁看着苹果的市值跳上3万亿美元的高台。

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事实是,

随着华为的战线收缩,那个苹果独占手机市场90%净利润的恐怖时代,似乎正在回归。

2021年,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猛然扩大。

已经达到三星、华为、vivo、小米、OPPO等厂商们加起来都追不上的地步。

国产手机厂商呐喊了两年的“高端化”,旗舰款手机整齐划一突破了5000元价位。

但在去年9月iPhone 13发布之后,立刻横扫群雄,登顶月销售冠军。

市场上烈火烹油。

与之匹配的,苹果的营收成绩在手机市场占比继续走高,达到44%。

苹果从来不是出货量最多的手机,但却是毛利率最高的商品。

2021财年苹果的净利率为25.8%,比爱马仕、LVMH等奢侈品牌还要高。

库克或许不是最懂创新的CEO,却把供应链管理玩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即便最近两年,半导体、相机模组等零部件愈发昂贵,iPhone 13的成本率上升到37%,仍是主要手机厂商里控制得最好的,也是定价权最豪横的。

经国外机构测算,每卖出一台iPhone 13 ProMax,苹果能挣约4800元。

高端市场垄断+销售市场景气,两大趋势的叠加,就营造了2021年第二季度,苹果再次独占全球手机市场75%净利润的景象。

同一时间,华为跌倒后,vivo、小米、OPPO、荣耀等国内厂商也重排座次。备受期待的雷布斯并没成为最大赢家。

曾经,苹果改造了中国的产业链,使智能手机的大时代快速到来;

华为死磕芯片战略,靠庞大的终端市场,倒逼出顶流的芯片设计实力;

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中国互联网产业送上了巅峰。如今互联网正在走出高速增长周期,开始适应“降本增效”的阵痛,而中国手机市场也已经饱和。

“人民海洋”的渠道战,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随着增量市场消失,靠低毛利换市场的打法逐渐式微;

当苹果每卖一台赚5000元,还能占15%的出货量时,再搞低价割喉战,去卖一台只挣100块的手机,显然也是卷无可卷;

拓展IOT物联生态链,企图把家庭、办公、出行等各场景都纳入一部手机,掌声背后是注意力的失焦;

做互联网服务、广告、内容等产品,流量经济的现金活水,只能滋润手机竞争的饥渴;

国产手机厂商们一直在试图开辟新战场,打破利润的瓶颈。

但剥开一切华丽的外衣,手机行业是制造业,是无尽前沿的高端制造。

只注重讲故事,玩互联网概念,搞生态化反的几位大师,现在都还在靠嘴还债。

当前国产手机大厂的主要命题,是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供应链提效的重活、累活。它们不性感,不能速成,还会烧包,但是刀刀见血。

vivo们正在探索两条路,一条是“造芯”,一条是“造屏”。

对急于扩大利润率的安卓阵营来说,造屏,显然是一个要珍贵得多的战场。

一个暂时没有苹果存在的新战场。

02

从中国退出之后,三星手机的远大梦想落到了越南的肩上。

如今,三星在越南北宁、太原的手机生产工厂,约占其总产能的60%。三星还额外投资了2.2亿美元,要在河内市建成一个“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

屹立江湖30年,三星有一套自己对手机行业的理解。

2019年,三星推出市面上第一款真正商业化的折叠屏手机。

到2021年结束时,三星已经独占83.47%的折叠屏手机市场。

成功源于差异化的创新。三星似乎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

去年9月,三星宣布扩建越南北宁工厂,将Galaxy Z Fold和Flip系列的折叠屏手机年产量,分别提升至1000万和1500万台的量级。

要知道,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加起来才出货710万台。

直接翻倍的生产线规划,似乎预示着,折叠屏的大时代的确来了。

国产手机厂商或许没把三星手机当成头号对手。2018年,柔宇就有折叠屏手机问世。

但是,没有人能无视“三星共和国”。

半导体、屏幕和电子工业,三星手上握着几乎所有关键技术,同时也具备核心零部件的自产能力。就屏幕来说,即便京东方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三星仍然占据了一半以上智能手机屏幕的市场。

第一个黄金十年匆匆跑过,苹果、三星两家仍散发着高山仰止的窒息感。

不过也不必妄自菲薄。至少目前为止,手机仍属于受“摩尔定律”支配的制造业。

这一残酷特性,决定了先行者无法躺赢——时间上的先发优势,并不能转换成长期的市场壁垒,甚至还会成为后期创新的包袱。

需要持续不断烧钱搞研发,保持技术先进性;又要不惜血本重金升级工厂、生产线,保持产能先进性。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以及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进化,后来者一直会存有超车的潜力。

这就是残酷的高端制造竞争。

三星虽然抢跑,但最近3年里,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手机厂商也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折叠屏产品:

2019年2月,华为推出了其首款5G手机,折叠屏的Mate X系列;

2021年3月,小米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021年12月,OPPO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并将折叠屏手机售价下拉到7699元;

2022年1月,荣耀推出了折叠屏手机Magic V,CEO赵明在发布会现场连摔两次手机展示抗摔能力;

2022年4月11日,vivo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虽然姗姗来迟,却是要直接开启折叠屏2.0时代。

至此,国产手机“华米OV荣”五大厂商齐聚。

综合多个机构的数据预测,2022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在1600万台左右,较上一年直接翻倍。

2022年,折叠屏战争才算是真正大幕拉开。

谁能从三星的口中夺食?

03

难以想象,从有成熟产品面市才不过短短3年,折叠屏手机已迫切需要一次迭代。

道理很简单:尝鲜期过了。

随着主流厂商纷纷推出折叠屏手机,产品差异化迅速变小。只有折叠屏的形式,已不足为恃。

接下来竞争的方向都有哪些:

·谁能最优整合全球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体系?

·谁能开发出“杀手级”应用,将折叠屏的性能发挥到最大?

·谁又能攻克已经浮现的技术难点,做折叠屏的规则制定者?

现如今,折叠屏的技术痛点是折痕问题。

什么是折痕?

1.屏幕中间的部分被反复弯折、闭合、展开,就会出现凹陷;

2.屏幕两侧的门板,每一次开合的过程都会对屏幕产生挤压,使受力位置凸起成M型;

简单的说,折叠屏长时间使用后,形成的这种凹凸就是折痕。

而要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是铰链这一关键结构的突破。

铰链,是直接控制屏幕开合的机械结构,它的设计直接决定屏幕如何翻折、贴合、磨损。

别看它小小一个,却由上百个精密零件组成的机械结构,材料、工艺、组装的技术难度都很大。

其难度就好比,在指尖上造一座桥!

三星使用的U型铰链设计,就经历了数代完善才逐渐稳定。初代的Galaxy Fold就曾因铰链设计不成熟,导致屏幕频繁出现故障,折痕问题也较为明显。

吸取了教训的国内厂商,则普遍采用水滴铰链。相比而言,水滴结构的弯折半径更大,翻转更加流畅自然,磨损自然会更小。

国内厂商为了让铰链先人一步,可以说是不惜工本了。设计新结构,研发应用新材料,硬生生把铰链成本卷到了千元级的水平,超过130美元。

这个成本是什么概念呢?

把iPhone 13 ProMax整个拆开,最贵的是三星的OLED屏幕(约105美元),三摄相机模组(77美元),这些都比A15仿生芯片(45美元)还要贵。

铰链的成本上到这么高,就是为了保证这座桥能在上万次的折叠以后,还能耐用、流畅、稳定。

随着vivo X Fold发布,我们看到vivo将铰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vivo设计的“航天浮翼式”铰链,共由174个精密零件组成,用上了液态金属、钛合金等6种航空级材料,经受住了30万次的弯折测试。

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开合手机屏幕100次,vivo的铰链能保证至少8年内稳定耐用。

针对屏幕中部易凹、凸位置,vivo设计了一块可浮动的支撑。

当屏幕展开时,浮动中板就上升托起屏幕易凹陷部分;

当屏幕合上时,浮动中板就沉降留出充足的弯折空间;

在这样的设计下,vivo X Fold拥有行业内最小的水滴结构,弯折半径仅有2.3mm,这意味着屏幕被弯折的部分更少,折痕更窄更浅,屏幕间贴合更加紧密。

大厂为了把折叠屏推上高端王座,所有工艺、科技、零部件都是用的最好的。

这几年,国内的OLED、光电、铰链、金属加工、新材料等产业链的发展加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随着“中国制造”和中国供应链的开动,折叠屏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04

博鳌亚洲论坛将在4月20日召开,今年的主题是“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

未来是什么样子?科技走向何方?全球供应链能如何合作?

这些宏大的命题又是如何拆解为一点一滴的技术进步。

博鳌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往往选择跨国巨头和作为主办方中国的引领企业。成立20年来,博鳌论坛的合作伙伴里首次出现了国产手机厂商的名字。

论坛官员表示,“作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领军企业,vivo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