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由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主办、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邀请联盟专家、教师代表等研讨如何利用作业这一重要载体,实现教学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工作坊智慧作业案例分享环节,六个不同类型的案例涉及学科、学校和区域多个层面。其中,上海市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无锡市梁溪区的两个实践案例,均采用了云思智学定制的高质量作业解决方案,获得了联盟专家好评和线上观众积极交流互动。
上海市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高级教师、区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张卫以小学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为案例,分享了《立足学生多元发展,优化作业设计》报告。他认为,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将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明德外国语小学明确了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的四大策略,通过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平台,将学校老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练习、测评等需求同步至平台上,以数据化、个性化的方式为学生高效设计布置作业;减轻老师日常作业的批改负担;系统会自动对每一次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学情,提升老师作业讲评和备课效率。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蔡慧英副教授点评认为,明德外国语小学案例能够为其他学校开展类似教学提供可借鉴可实施可复制的指导策略,从应用效果方面对学校教育生态有积极作用。
作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副局长邵华强以梁溪区实践为例,作了题为《智慧作业——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点》报告,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智慧作业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点、智慧作业的“梁溪样本”实践三大方面,系统介绍了梁溪区践行高质量作业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梁溪区通过顶层设计、区域统筹;部门联合、协作共进;数字驱动、减负增效;模式探索、长效推进四个方面,实现智慧作业在区域的全面铺开。
浙江师范大学杜华副教授对无锡市展开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表示肯定,她认为,无锡梁溪区以智慧作业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撬动点做出了多个亮点,非常具有示范性。该分享也引起了线上观众的浓烈兴趣,纷纷就该话题进行提问和交流。
据了解,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解决方案基于行业领先的大数据学情分析系统、人工智能技术、海量优质精品题库资源和信息化智能终端,以常态化作业数据采集、评价、反馈、改进为抓手,开展作业质量全过程评估,有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实现作业批改减负增效;多维度大数据学情分析,帮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该方案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数百所学校进行常态化使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