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购、跑腿小哥与志愿者,他们搭起社区用药生命线|上海战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购、跑腿小哥与志愿者,他们搭起社区用药生命线|上海战疫

上海正在加快恢复药店营业,保障市民用药需求。政策指引下,互联网平台购药和志愿者代为跑腿成为了解决缺药问题的主要方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华

编辑 | 谢欣

上海正在努力解决疫情期间市民就医配药难问题。

依据近日上海市药监局督促全市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排摸可恢复经营药店信息,会同市商务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零售药店保障供应恢复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截至4月13日,上海市已开零售药店1105家,另有1033家药店正逐步恢复营业。同时,药品配送“绿色通道”正加快建立,药品将尽快送至居民手中。

上观新闻4月15日报道,截至目前,上海市内各辖区中,浦东新区已有药店在营318家,黄浦区有线上药店18家,静安区应急药房7家,徐汇区药房27家,长宁区在营药店13家,普陀区药店35家,虹口区药房39家,杨浦区药店18家,闵行区应急药房174家,嘉定区药店48家,金山区应急药房76家。

前述《关于推进零售药店保障供应恢复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列出当前药店恢复营业的四大工作任务:

  1. 要求拟开药店向所在区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执行人员驻店闭环管理,纳入所在社区网格化核酸和抗原检测,做好清洁消杀和人员防护措施;
  2. 要求各区商务委及时开展申请解封药店的审核工作,将“白名单”抄告各街镇予以解封;
  3. 督促各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辖区开业经营的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关注药店备货供应情况;
  4. 将所有营业中的零售药店名单通过“上海药店”APP和“随申办”小程序等渠道向社会动态公示,信息同步对接至社区居委和外卖平台,充分保障和释放药店服务社区能力。

网络购药是重要方式

在药店加速开门的同时,随着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纷纷从各地增调骑手支持上海保供工作,这些互联网购药平台当前成为了上海市民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买到了,谢谢大家。”4月9日,金佳文(化名)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留言。4月7日,金佳文接到外婆的求助电话,其外婆家住宝山泗塘,是一位独居老人。电话中,外婆表示自己在5天前开始发现自己身上出了皮疹,有轻微疼痛,起初并没在意,但随后皮疹发展为小水泡且疼痛感增加。

金佳文在咨询了医生朋友之后,觉得外婆可能是得了带状疱疹,可以使用伐昔洛韦。本应该去医院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的,但鉴于目前疫情的封控管理,只能自行处理。“问了朋友之后,发现朋友家里有。我开始决定找个跑腿去送,贵点就贵点,但没想到每千米100块,先去到朋友家再送去外婆家距离有80千米,实在是付不起”,金佳文表示。

于是,金佳文发动其好友和姐姐一起帮外婆买药。由于三人的住址都和其外婆不在一个小区内,因此,大家最开始的设想是先找到有目标药物的药店,然后再找跑腿。由于担心平台普通叫不到配送员,金佳文还打了110求助。“后来很巧,我们下单的两家饿了么药店都叫到配送员,还有一家的配送员甚至还遇到了我们求助的警察”,金佳文表示。

幸运的是,目前,金佳文的外婆已经用上了药。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成功购药案例里,利用美团、饿了么获得所需药物的案例不在少数。不过,与往常相比,由于配送紧张,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购药还是存在一些难度。有市民表示,药店会一直处于一会营业一会休息的状态,需要持续刷新平台以获得有配送资源的时机再下单;并且,即使药店距离配送地址很近,当前的配送时间也不短。

大部分市民所需求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慢性病用药,如高血压用药;也有市民获得了治疗皮肤病、抗过敏等药物。需指出的是,受防疫政策影响,上海市内并非所有的药物都可在药店购买,一些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药物的购买依然受限。

此前,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自2021年11月15日起,各相关企业按照新的“药品目录”执行线上线下药品销售实名登记和信息上报工作,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等“四类”药品共计139种药品划入防控范围。其中包括大众熟悉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有药企设置提货点

在众多提供疫情下送药服务的平台中,有一些医药企业通过设立自提点的方式为市民提供帮助,为的是在配送能力紧张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利用好配送资源。

所谓“自提点”,是指用户在平台下单后可选择的送货地址。若居民成功下单,药品就会被送至这些地点。而在收到到货信息后,居民可再自行通过预约跑腿或者骑手的方式,去这些提货点取货并配送至家中。

例如,1药网在浦东和浦西建立了4个自提点,分别是浦东新区向城路21号、浦东新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桥路227号2幢109-110室、普陀区大渡河路718号、虹口区海宁路133号,居民可就近选择。

除了1药网,高济医疗以目前可以开业的药店周边为上门送药范围,目前配送范围主要以黄浦区陆家浜门店、闵行区龙吴路门店、浦东新区新川路门店、长宁区新泾镇金钟店门店线上下单配送。其余范围内,用户可尝试申请新建地址为自己的提货点,企业客服审核通过后,由企业统筹安排配送。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统计(截至2022年4月9日14时),可以提供配药帮助的平台除了美团、饿了么、1药网,还有京东到家、叮当快药、药快到、平安健康、老百姓大药房、大参林药速达、阿里健康、寻医问药、爱康多掌上药店等。受疫情影响,不同平台的服务范围和功能存在差异,患者在使用前可首先查找各平台最新的服务指南或和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志愿者队伍代跑腿

不过,互联网平台购药主要解决还是一些慢性病、常用药的购药难,其难以解决诸如精神类疾病、肿瘤药等的购买问题,并且也无法实现医保支付。这也意味着,在购药问题上,依然需要可行动人员前去医院端购药。由此,民间自发成立了专门承担找药、配药工作的志愿者队伍。

据上海徐汇区官方信息,辖区内有配药志愿者队伍,平均每天为近200位患者代配药;其操作流程为,居委首先了解居民需求,再组织社区内的志愿者通过微信群发通知请有需要的居民到居委登记配药需求,再由志愿者担当配药闪送员前往医院挂号、代配药等。

4月9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封控区域居民的医疗保障工作,由街镇或居、村委员会依托网格化管理等形式,协同属地医疗机构对居民健康需求进行排摸,建立配药需求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对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由小区安排志愿者通过代配药等方式,对接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可实施长处方政策,最多可配3个月的药量;家庭医生团队还应主动对接小区内的签约居民,了解需求,提供服务。

邬惊雷表示,对基层医疗机构不能配置的专科类用药,如精神类、肿瘤治疗类等药品,社区居、村委员会要发挥志愿者作用,登记汇总居民相关配药信息,组建代配药队伍,到指定医院专窗配取药品;同时,居民也可利用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配药;目前上海全市已批准85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大多通过国药、上药等企业平台进行药品配送。

此外,在复诊患者用药问题上,据东方网报道,支付宝平台在首页推出“上海一站式防疫服务”,专门设立慢病复诊配药专区,市民仅需上支付宝搜“上海”,即可进入专区。当前,该APP还设计了方便复诊病人用药的渠道。即平台整合了支持复诊配药的互联网医院,居民可以选择此前就诊过且支持复诊的医院及科室选择复诊配药服务。医生开出处方后,药房将药品分拣、打包,由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购、跑腿小哥与志愿者,他们搭起社区用药生命线|上海战疫

上海正在加快恢复药店营业,保障市民用药需求。政策指引下,互联网平台购药和志愿者代为跑腿成为了解决缺药问题的主要方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黄华

编辑 | 谢欣

上海正在努力解决疫情期间市民就医配药难问题。

依据近日上海市药监局督促全市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排摸可恢复经营药店信息,会同市商务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零售药店保障供应恢复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截至4月13日,上海市已开零售药店1105家,另有1033家药店正逐步恢复营业。同时,药品配送“绿色通道”正加快建立,药品将尽快送至居民手中。

上观新闻4月15日报道,截至目前,上海市内各辖区中,浦东新区已有药店在营318家,黄浦区有线上药店18家,静安区应急药房7家,徐汇区药房27家,长宁区在营药店13家,普陀区药店35家,虹口区药房39家,杨浦区药店18家,闵行区应急药房174家,嘉定区药店48家,金山区应急药房76家。

前述《关于推进零售药店保障供应恢复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列出当前药店恢复营业的四大工作任务:

  1. 要求拟开药店向所在区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执行人员驻店闭环管理,纳入所在社区网格化核酸和抗原检测,做好清洁消杀和人员防护措施;
  2. 要求各区商务委及时开展申请解封药店的审核工作,将“白名单”抄告各街镇予以解封;
  3. 督促各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辖区开业经营的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关注药店备货供应情况;
  4. 将所有营业中的零售药店名单通过“上海药店”APP和“随申办”小程序等渠道向社会动态公示,信息同步对接至社区居委和外卖平台,充分保障和释放药店服务社区能力。

网络购药是重要方式

在药店加速开门的同时,随着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平台纷纷从各地增调骑手支持上海保供工作,这些互联网购药平台当前成为了上海市民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买到了,谢谢大家。”4月9日,金佳文(化名)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留言。4月7日,金佳文接到外婆的求助电话,其外婆家住宝山泗塘,是一位独居老人。电话中,外婆表示自己在5天前开始发现自己身上出了皮疹,有轻微疼痛,起初并没在意,但随后皮疹发展为小水泡且疼痛感增加。

金佳文在咨询了医生朋友之后,觉得外婆可能是得了带状疱疹,可以使用伐昔洛韦。本应该去医院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的,但鉴于目前疫情的封控管理,只能自行处理。“问了朋友之后,发现朋友家里有。我开始决定找个跑腿去送,贵点就贵点,但没想到每千米100块,先去到朋友家再送去外婆家距离有80千米,实在是付不起”,金佳文表示。

于是,金佳文发动其好友和姐姐一起帮外婆买药。由于三人的住址都和其外婆不在一个小区内,因此,大家最开始的设想是先找到有目标药物的药店,然后再找跑腿。由于担心平台普通叫不到配送员,金佳文还打了110求助。“后来很巧,我们下单的两家饿了么药店都叫到配送员,还有一家的配送员甚至还遇到了我们求助的警察”,金佳文表示。

幸运的是,目前,金佳文的外婆已经用上了药。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成功购药案例里,利用美团、饿了么获得所需药物的案例不在少数。不过,与往常相比,由于配送紧张,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购药还是存在一些难度。有市民表示,药店会一直处于一会营业一会休息的状态,需要持续刷新平台以获得有配送资源的时机再下单;并且,即使药店距离配送地址很近,当前的配送时间也不短。

大部分市民所需求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慢性病用药,如高血压用药;也有市民获得了治疗皮肤病、抗过敏等药物。需指出的是,受防疫政策影响,上海市内并非所有的药物都可在药店购买,一些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药物的购买依然受限。

此前,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自2021年11月15日起,各相关企业按照新的“药品目录”执行线上线下药品销售实名登记和信息上报工作,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等“四类”药品共计139种药品划入防控范围。其中包括大众熟悉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有药企设置提货点

在众多提供疫情下送药服务的平台中,有一些医药企业通过设立自提点的方式为市民提供帮助,为的是在配送能力紧张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利用好配送资源。

所谓“自提点”,是指用户在平台下单后可选择的送货地址。若居民成功下单,药品就会被送至这些地点。而在收到到货信息后,居民可再自行通过预约跑腿或者骑手的方式,去这些提货点取货并配送至家中。

例如,1药网在浦东和浦西建立了4个自提点,分别是浦东新区向城路21号、浦东新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桥路227号2幢109-110室、普陀区大渡河路718号、虹口区海宁路133号,居民可就近选择。

除了1药网,高济医疗以目前可以开业的药店周边为上门送药范围,目前配送范围主要以黄浦区陆家浜门店、闵行区龙吴路门店、浦东新区新川路门店、长宁区新泾镇金钟店门店线上下单配送。其余范围内,用户可尝试申请新建地址为自己的提货点,企业客服审核通过后,由企业统筹安排配送。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统计(截至2022年4月9日14时),可以提供配药帮助的平台除了美团、饿了么、1药网,还有京东到家、叮当快药、药快到、平安健康、老百姓大药房、大参林药速达、阿里健康、寻医问药、爱康多掌上药店等。受疫情影响,不同平台的服务范围和功能存在差异,患者在使用前可首先查找各平台最新的服务指南或和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志愿者队伍代跑腿

不过,互联网平台购药主要解决还是一些慢性病、常用药的购药难,其难以解决诸如精神类疾病、肿瘤药等的购买问题,并且也无法实现医保支付。这也意味着,在购药问题上,依然需要可行动人员前去医院端购药。由此,民间自发成立了专门承担找药、配药工作的志愿者队伍。

据上海徐汇区官方信息,辖区内有配药志愿者队伍,平均每天为近200位患者代配药;其操作流程为,居委首先了解居民需求,再组织社区内的志愿者通过微信群发通知请有需要的居民到居委登记配药需求,再由志愿者担当配药闪送员前往医院挂号、代配药等。

4月9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封控区域居民的医疗保障工作,由街镇或居、村委员会依托网格化管理等形式,协同属地医疗机构对居民健康需求进行排摸,建立配药需求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对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由小区安排志愿者通过代配药等方式,对接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可实施长处方政策,最多可配3个月的药量;家庭医生团队还应主动对接小区内的签约居民,了解需求,提供服务。

邬惊雷表示,对基层医疗机构不能配置的专科类用药,如精神类、肿瘤治疗类等药品,社区居、村委员会要发挥志愿者作用,登记汇总居民相关配药信息,组建代配药队伍,到指定医院专窗配取药品;同时,居民也可利用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配药;目前上海全市已批准85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大多通过国药、上药等企业平台进行药品配送。

此外,在复诊患者用药问题上,据东方网报道,支付宝平台在首页推出“上海一站式防疫服务”,专门设立慢病复诊配药专区,市民仅需上支付宝搜“上海”,即可进入专区。当前,该APP还设计了方便复诊病人用药的渠道。即平台整合了支持复诊配药的互联网医院,居民可以选择此前就诊过且支持复诊的医院及科室选择复诊配药服务。医生开出处方后,药房将药品分拣、打包,由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