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民办高校的2021:避风、分化、进入新阶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民办高校的2021:避风、分化、进入新阶段

民办高校的发展依然稳健,但稳健的背后,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文 | 蓝鲸教育 王金晓

从《民促法实施条例》出台,到“双减”政策下发,2021年是教育行业变革的一年。

对于校外培训,转型是主要的关键词;而对于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却又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形势。

过去一年,民办高校发展如何?

蓝鲸教育整理了17家较典型的民办高等教育上市公司,通过梳理其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尝试勾勒出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赛道的发展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难得的“避风港”

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呈现非常积极的发展态势。

在整理的17家民办高校中,除了希望教育更改财报统计周期、不具备同期可比性,只有华夏视听教育一家机构出现营收下滑,其余均实现正向增长,呈现着积极的发展态势。

而且实际上,华夏视听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疫情之下影视业务的拖累。如果只看华夏视听的教育业务,其2021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实现了30.4%的营收增长率。

不只是营收,在学生数量方面,17家机构中有16家都保持了学生数的增长。唯一出现学员数下滑的机构,是去年刚刚上市的华南职业教育。11家机构的学生数增长速率都在两位数,其中增速最快的中汇集团,学生数增长了74.4%。

可以看到,从规模与招生的视角考量,民办教育依然是行业中稳健、避险的赛道。

民办高校的稳健性不只是规模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其普遍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与清晰的盈利模型。17家机构中除新高教集团,基本所有机构的毛利水平都达到40%以上,有5家甚至超60%。而对于毛利水平较低,新高教表示是集团加大了人才和教学投入,因此现阶段收入的增速暂低于主营成本的增速。且在2020年,其毛利率依然在40%的基准线之上。

在清晰的商业模式下,所有机构都实现了正向盈利。虽然部分机构出现了利润水平下滑的情况,但即便规模最小的立德教育,其依然实现了5201.3万元的净利润。

因此,相比于其他教培机构面临的转型压力,民办高校平稳地应对了疫情的冲击。同时在政策“大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在整个教育行业,可以称得上是相对稳健的“避风港”。

“冰火两重天”

但行业整体的跃迁,并不等同于每家机构都能快速增长。实际上,在经历了2020年至今的行业变迁,机构的分化已非常明显。

强者越强是一个突出表现。按照营收规模,中教控股营收高达36.8亿元,可以算得上是民办高校的龙头企业。立德教育的营收规模最小,为1.96亿元——中教控股是立德教育的18.8倍。而在2020年,这一倍数还是16.8倍,两者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不仅如此,中教控股37.5%的增长速度,在所有机构的增速中处于前三分之一。而按照营收规模排序,规模大的机构反而增速也快。

注:希望教育2020更改财报统计周期,仅公布8个月业绩,故同比数据缺失

利润的变化更能展现出尾部机构的挣扎。可以看到,在2021年利润同比出现下滑的,都是营收规模较小的机构,其中华立大学集团大幅下滑53.2%。而即便出现了增长,尾部机构的盈利增速也普遍低于头部和腰部机构。

注:希望教育2020更改财报统计周期,仅公布8个月业绩,故同比数据缺失

在扩大规模、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头部机构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而尾部机构普遍受限于规模,发展相对缓慢,行业两极分化的态势愈发明显。

实际上,两极分化并不只是体现在头部和尾部,腰部机构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分化。腰部机构在2021年的比拼呈现白热化趋势,民生教育在2020年的营收规模尚且低于新高教,但2021年已经反超希望教育;中国春来的营收规模尚且低于华立大学和华夏视听教育,但凭借48.3%的营收增速,跨越了10亿营收的门槛。

而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下,华立大学和华夏视听教育的诸多指标都被甩到了后面。

民办高校的“新周期”

在几乎所有机构发布的财报中,都提及了政策的影响。的确,2021年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都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

2021年5月,如“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国家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等政策,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利好。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草案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同时,国家鼓励政府与社会参与职业教育,还将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企业、社会组织举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给予支持。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确定了职业教育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叠加疫情客观上催化了教育模式的改变,民办高等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有的机构面临利好,有的机构则需要抢占机遇。从各家的动作看,2021年多数机构依然延续着外延与内生增长并行的发展模式。

17家机构中有8家在2021年实施了并购,其中希望教育并购了6所学校,是动作最多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希望教育在2021年并购的普遍是提供本科或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而其财报中提到,2022年希望教育正建设两所院校,分别是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

查询发现,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以电竞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技能型实用人才。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致力于培养中药产业、热敏灸技术、康养服务等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显然,希望教育正努力向应用型、职业型教育的方向发力。

不只是希望教育,中国春来也在向这一方向布局,其2021年并入的湖北健康职业学院便是高等职业学校。这代表着一个普遍的趋势——民办高校下一步的发力方向,可能会更倾向于专业技能的方向。

这或许会改变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格局。

除了外延并购,内生增长也不可或缺。实际上,过去几年算得上是民办高校的并购潮,不少机构在几年间学校数量大幅增加。如今,机构也需要慢慢消化并购的学校,降低经营风险才能更快地发展。新高教就在财报中反复强调了高质量。其表示,集团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深化人才培养工作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除了高质量,民生教育的业绩表现也值得关注。2021年全年,民生教育并没有并购新的院校,但营收大幅增长116.2%,净利润更是翻了三番。可如果只看学费的收入,11.6亿元的营收仅同比增长了11.9%。

根据财报,其最大的变化源自“互联网+”模式的转型。财报显示,远程教育服务中,平台服务贡献3.7亿元营收,教育支持服务贡献4.3亿元营收,合计增加了8亿元营收。

民生教育在财报中提到,其目前形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份、1900多家在线-线下学习中心的服务网络。与20多家国家部委和学会、30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及1000余所院校开展合作,汇聚人力资源企业1000余家,用人单位1万多家,服务学生及用户总规模累计超过5000万。这或许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思路。

过去一年,民办高校的发展依然稳健。但稳健的背后,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两极分化,强者愈强的态势逐渐凸显。同时,面对政策的新机遇,头部和腰部机构在布局时,也在逐渐转变思路,向职业型、应用型教育的方向侧重。2022年作为教育变革成效开始凸显的一年,民办高校的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民办高校的2021:避风、分化、进入新阶段

民办高校的发展依然稳健,但稳健的背后,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文 | 蓝鲸教育 王金晓

从《民促法实施条例》出台,到“双减”政策下发,2021年是教育行业变革的一年。

对于校外培训,转型是主要的关键词;而对于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却又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形势。

过去一年,民办高校发展如何?

蓝鲸教育整理了17家较典型的民办高等教育上市公司,通过梳理其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尝试勾勒出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赛道的发展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难得的“避风港”

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呈现非常积极的发展态势。

在整理的17家民办高校中,除了希望教育更改财报统计周期、不具备同期可比性,只有华夏视听教育一家机构出现营收下滑,其余均实现正向增长,呈现着积极的发展态势。

而且实际上,华夏视听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疫情之下影视业务的拖累。如果只看华夏视听的教育业务,其2021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实现了30.4%的营收增长率。

不只是营收,在学生数量方面,17家机构中有16家都保持了学生数的增长。唯一出现学员数下滑的机构,是去年刚刚上市的华南职业教育。11家机构的学生数增长速率都在两位数,其中增速最快的中汇集团,学生数增长了74.4%。

可以看到,从规模与招生的视角考量,民办教育依然是行业中稳健、避险的赛道。

民办高校的稳健性不只是规模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其普遍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与清晰的盈利模型。17家机构中除新高教集团,基本所有机构的毛利水平都达到40%以上,有5家甚至超60%。而对于毛利水平较低,新高教表示是集团加大了人才和教学投入,因此现阶段收入的增速暂低于主营成本的增速。且在2020年,其毛利率依然在40%的基准线之上。

在清晰的商业模式下,所有机构都实现了正向盈利。虽然部分机构出现了利润水平下滑的情况,但即便规模最小的立德教育,其依然实现了5201.3万元的净利润。

因此,相比于其他教培机构面临的转型压力,民办高校平稳地应对了疫情的冲击。同时在政策“大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在整个教育行业,可以称得上是相对稳健的“避风港”。

“冰火两重天”

但行业整体的跃迁,并不等同于每家机构都能快速增长。实际上,在经历了2020年至今的行业变迁,机构的分化已非常明显。

强者越强是一个突出表现。按照营收规模,中教控股营收高达36.8亿元,可以算得上是民办高校的龙头企业。立德教育的营收规模最小,为1.96亿元——中教控股是立德教育的18.8倍。而在2020年,这一倍数还是16.8倍,两者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不仅如此,中教控股37.5%的增长速度,在所有机构的增速中处于前三分之一。而按照营收规模排序,规模大的机构反而增速也快。

注:希望教育2020更改财报统计周期,仅公布8个月业绩,故同比数据缺失

利润的变化更能展现出尾部机构的挣扎。可以看到,在2021年利润同比出现下滑的,都是营收规模较小的机构,其中华立大学集团大幅下滑53.2%。而即便出现了增长,尾部机构的盈利增速也普遍低于头部和腰部机构。

注:希望教育2020更改财报统计周期,仅公布8个月业绩,故同比数据缺失

在扩大规模、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头部机构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而尾部机构普遍受限于规模,发展相对缓慢,行业两极分化的态势愈发明显。

实际上,两极分化并不只是体现在头部和尾部,腰部机构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分化。腰部机构在2021年的比拼呈现白热化趋势,民生教育在2020年的营收规模尚且低于新高教,但2021年已经反超希望教育;中国春来的营收规模尚且低于华立大学和华夏视听教育,但凭借48.3%的营收增速,跨越了10亿营收的门槛。

而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下,华立大学和华夏视听教育的诸多指标都被甩到了后面。

民办高校的“新周期”

在几乎所有机构发布的财报中,都提及了政策的影响。的确,2021年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都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

2021年5月,如“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国家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等政策,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利好。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草案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同时,国家鼓励政府与社会参与职业教育,还将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企业、社会组织举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给予支持。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确定了职业教育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叠加疫情客观上催化了教育模式的改变,民办高等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有的机构面临利好,有的机构则需要抢占机遇。从各家的动作看,2021年多数机构依然延续着外延与内生增长并行的发展模式。

17家机构中有8家在2021年实施了并购,其中希望教育并购了6所学校,是动作最多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希望教育在2021年并购的普遍是提供本科或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而其财报中提到,2022年希望教育正建设两所院校,分别是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

查询发现,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以电竞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技能型实用人才。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致力于培养中药产业、热敏灸技术、康养服务等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显然,希望教育正努力向应用型、职业型教育的方向发力。

不只是希望教育,中国春来也在向这一方向布局,其2021年并入的湖北健康职业学院便是高等职业学校。这代表着一个普遍的趋势——民办高校下一步的发力方向,可能会更倾向于专业技能的方向。

这或许会改变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格局。

除了外延并购,内生增长也不可或缺。实际上,过去几年算得上是民办高校的并购潮,不少机构在几年间学校数量大幅增加。如今,机构也需要慢慢消化并购的学校,降低经营风险才能更快地发展。新高教就在财报中反复强调了高质量。其表示,集团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深化人才培养工作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除了高质量,民生教育的业绩表现也值得关注。2021年全年,民生教育并没有并购新的院校,但营收大幅增长116.2%,净利润更是翻了三番。可如果只看学费的收入,11.6亿元的营收仅同比增长了11.9%。

根据财报,其最大的变化源自“互联网+”模式的转型。财报显示,远程教育服务中,平台服务贡献3.7亿元营收,教育支持服务贡献4.3亿元营收,合计增加了8亿元营收。

民生教育在财报中提到,其目前形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份、1900多家在线-线下学习中心的服务网络。与20多家国家部委和学会、30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及1000余所院校开展合作,汇聚人力资源企业1000余家,用人单位1万多家,服务学生及用户总规模累计超过5000万。这或许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思路。

过去一年,民办高校的发展依然稳健。但稳健的背后,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两极分化,强者愈强的态势逐渐凸显。同时,面对政策的新机遇,头部和腰部机构在布局时,也在逐渐转变思路,向职业型、应用型教育的方向侧重。2022年作为教育变革成效开始凸显的一年,民办高校的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