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刷过这篇再看《大鱼海棠》才是真情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刷过这篇再看《大鱼海棠》才是真情怀

不知道那些约定好一起去看大鱼首映的情侣是否等到了现在。

中国动画史上的“神坑”:《大鱼海棠》终于上了。从2004年筹备,2008年被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收录,到上映,整整12年:

十二年,我们从少年长成了青年,导演梁旋、张春亦从青年熬成了中年, 大鱼海棠官方微博发出定档消息时,不知道那些约定好一起去看大鱼首映的情侣是否等到了现在。

曾经提起国产动漫,脑子里第一反应的就是面向低幼的喜洋洋和熊出没,感谢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重燃国产动画人的热情,不管这次大鱼是不是已经晾成了咸鱼,公社君都觉得去电影院看就值了。

可是,

日本的大神手冢治虫当年可是因为中国的动画才做动漫的。

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1927年,中国就有了第一部独创动画片:《大闹画室》,由万氏兄弟拍摄,讲述了一个小黑人捉弄画家的故事:

1941年还是他们放了个大招,制作了80分钟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取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段故事。

当时还在学医的手冢治虫看了之后觉得大大滴好玩,于是成了《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后来到中国访问,还专门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此后中国动画不断尝试新形式,如1947年的木偶动画《皇帝梦》、1956年的借鉴京剧脸谱艺术的《骄傲的将军》、1958年的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胶片形式完美糅杂。

到了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一路拿奖拿到手软:

虽然封面看起来很像教科书,但剧照可是美的上了天:

这张的素材取自齐白石,感觉可以直接拿来做壁纸:

八十年代,此片的导演特伟访问美国迪斯尼厂时,被那里的画师团团围住询问制作水墨动画的技术,特老傲娇地回答,这个是国家机密

同年,还有一部吊炸天的彩色动画《大闹天宫》(上集),下集于3年后播出,那一年中国的西部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孙悟空大闹龙宫取定海神针、偷吃蟠桃仙丹反抗天庭,最后反抗成功在花果山逍遥做了大王。这部动画可谓当时的颠峰之作: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50分钟的《大闹天宫》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看玉帝,是不是有种“他就该长这样”的感觉?

之后便是我们熟悉的无数人的童年之作《哪吒闹海》、《阿凡提》、《雪孩子》:

还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宝莲灯》:

身为警长还卖萌!

蛇精脸的始祖

公社君还记得,一年的生日礼物就是《葫芦兄弟》的漫画书,而且现在家里都还有宝莲灯的盘==

我们的童年,原来有这么多优秀的国漫伴随着。

我们的童年,不只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

我们常怨现在的国产动画情节幼稚、人设低龄,公社君也是一直追着日漫新番跑,甚至在头脑中国产=烂片的公式根深蒂固。但是其实内心多希望国漫重振雄风,那些曼妙的水墨画、古典的人设、优秀的情节和现实暗喻,真的很想再看一次啊!

《大鱼海棠》惊艳的预告片、超长待机的准备时间,让人不得不抱有极大的期望。不管别人说什么,公社君已经做好了在电影院流泪的准备。

毕竟,如果是烂片钱就白花了啊

纵贯电影公社独家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刷过这篇再看《大鱼海棠》才是真情怀

不知道那些约定好一起去看大鱼首映的情侣是否等到了现在。

中国动画史上的“神坑”:《大鱼海棠》终于上了。从2004年筹备,2008年被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收录,到上映,整整12年:

十二年,我们从少年长成了青年,导演梁旋、张春亦从青年熬成了中年, 大鱼海棠官方微博发出定档消息时,不知道那些约定好一起去看大鱼首映的情侣是否等到了现在。

曾经提起国产动漫,脑子里第一反应的就是面向低幼的喜洋洋和熊出没,感谢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重燃国产动画人的热情,不管这次大鱼是不是已经晾成了咸鱼,公社君都觉得去电影院看就值了。

可是,

日本的大神手冢治虫当年可是因为中国的动画才做动漫的。

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1927年,中国就有了第一部独创动画片:《大闹画室》,由万氏兄弟拍摄,讲述了一个小黑人捉弄画家的故事:

1941年还是他们放了个大招,制作了80分钟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取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段故事。

当时还在学医的手冢治虫看了之后觉得大大滴好玩,于是成了《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后来到中国访问,还专门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此后中国动画不断尝试新形式,如1947年的木偶动画《皇帝梦》、1956年的借鉴京剧脸谱艺术的《骄傲的将军》、1958年的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胶片形式完美糅杂。

到了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一路拿奖拿到手软:

虽然封面看起来很像教科书,但剧照可是美的上了天:

这张的素材取自齐白石,感觉可以直接拿来做壁纸:

八十年代,此片的导演特伟访问美国迪斯尼厂时,被那里的画师团团围住询问制作水墨动画的技术,特老傲娇地回答,这个是国家机密

同年,还有一部吊炸天的彩色动画《大闹天宫》(上集),下集于3年后播出,那一年中国的西部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孙悟空大闹龙宫取定海神针、偷吃蟠桃仙丹反抗天庭,最后反抗成功在花果山逍遥做了大王。这部动画可谓当时的颠峰之作: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50分钟的《大闹天宫》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看玉帝,是不是有种“他就该长这样”的感觉?

之后便是我们熟悉的无数人的童年之作《哪吒闹海》、《阿凡提》、《雪孩子》:

还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宝莲灯》:

身为警长还卖萌!

蛇精脸的始祖

公社君还记得,一年的生日礼物就是《葫芦兄弟》的漫画书,而且现在家里都还有宝莲灯的盘==

我们的童年,原来有这么多优秀的国漫伴随着。

我们的童年,不只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

我们常怨现在的国产动画情节幼稚、人设低龄,公社君也是一直追着日漫新番跑,甚至在头脑中国产=烂片的公式根深蒂固。但是其实内心多希望国漫重振雄风,那些曼妙的水墨画、古典的人设、优秀的情节和现实暗喻,真的很想再看一次啊!

《大鱼海棠》惊艳的预告片、超长待机的准备时间,让人不得不抱有极大的期望。不管别人说什么,公社君已经做好了在电影院流泪的准备。

毕竟,如果是烂片钱就白花了啊

纵贯电影公社独家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