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LPR连续第3个月不变,降息还有可能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LPR连续第3个月不变,降息还有可能吗?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在3.7%,5年期以上为4.6%。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周三公布,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7%,5年期以上为4.6%,连续三个月不变。

对此,多数分析师表示符合预期。一方面,LPR定价之锚——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另一方面,央行上周五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幅度小于预期,对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作用有限。

“降准带来的银行成本下降(每年)就65亿元,最多能带动0.3个百分点的LPR下调,但这个下调步长是不够的。”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对界面新闻说。

他表示,后续MLF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小,但若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带来的负债成本下降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那么二季度LPR还是有下调的可能。

据财联社4月15日报道,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左右。这一要求并非强制,但作出调整的银行或将对其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有利。目前已有多家中小银行收到通知,且各家银行应对方案不一。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也表示,短期内MLF等政策利率调整可能性不大。“当前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强烈,人民币汇率承压,监管部门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的动力不足。”他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太平洋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尤春野,他表示,美联储正在加速转向鹰派立场,此时中国央行对于降息会比较谨慎。而且,海外通胀居高不下,出于防通胀的考虑,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会受到掣肘。

“基于以上几点和央行降准的态度,我们不宜对未来货币政策宽松有过高期待,虽然对实体经济来说‘降息总比不降好’,降息可能性并未完全消除,但是货币政策并不是当前主要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和财政政策更有效。”他说。

尽管如此,多数分析师表示,从稳增长角度来看,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呼吁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近期表现看,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甚至可能低于第一季度的4.8%。如果这样,那么2022年GDP增速达到5.5%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建议尽快放松宏观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他表示,尽管近期央行已经降准25个基点,但近期仍然应该继续降准,尤其应该大幅降息。考虑到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倒挂,央行应该容忍人民币对美元适当贬值,例如贬值至6.6-6.7左右),以打开降息空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根据当前疫情波动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楼市运行状况,二季度央行有可能再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同时不排除小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

“加之银行存款利率存在下行趋势,货币市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运行状态,我们判断,在接下来的5月和6月,LPR报价下调10至15个基点的概率较大。”他说。

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新凤表示,人民币汇率尚未出现大幅贬值压力,资本流出压力也不大,在这个条件发生反转前,利率依然有下降的空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LPR连续第3个月不变,降息还有可能吗?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在3.7%,5年期以上为4.6%。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周三公布,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7%,5年期以上为4.6%,连续三个月不变。

对此,多数分析师表示符合预期。一方面,LPR定价之锚——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另一方面,央行上周五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幅度小于预期,对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作用有限。

“降准带来的银行成本下降(每年)就65亿元,最多能带动0.3个百分点的LPR下调,但这个下调步长是不够的。”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对界面新闻说。

他表示,后续MLF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小,但若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带来的负债成本下降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那么二季度LPR还是有下调的可能。

据财联社4月15日报道,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左右。这一要求并非强制,但作出调整的银行或将对其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有利。目前已有多家中小银行收到通知,且各家银行应对方案不一。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也表示,短期内MLF等政策利率调整可能性不大。“当前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强烈,人民币汇率承压,监管部门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的动力不足。”他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太平洋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尤春野,他表示,美联储正在加速转向鹰派立场,此时中国央行对于降息会比较谨慎。而且,海外通胀居高不下,出于防通胀的考虑,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会受到掣肘。

“基于以上几点和央行降准的态度,我们不宜对未来货币政策宽松有过高期待,虽然对实体经济来说‘降息总比不降好’,降息可能性并未完全消除,但是货币政策并不是当前主要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和财政政策更有效。”他说。

尽管如此,多数分析师表示,从稳增长角度来看,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呼吁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近期表现看,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甚至可能低于第一季度的4.8%。如果这样,那么2022年GDP增速达到5.5%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建议尽快放松宏观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他表示,尽管近期央行已经降准25个基点,但近期仍然应该继续降准,尤其应该大幅降息。考虑到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倒挂,央行应该容忍人民币对美元适当贬值,例如贬值至6.6-6.7左右),以打开降息空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根据当前疫情波动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楼市运行状况,二季度央行有可能再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同时不排除小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

“加之银行存款利率存在下行趋势,货币市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运行状态,我们判断,在接下来的5月和6月,LPR报价下调10至15个基点的概率较大。”他说。

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新凤表示,人民币汇率尚未出现大幅贬值压力,资本流出压力也不大,在这个条件发生反转前,利率依然有下降的空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