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虚拟人,元宇宙的“入场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虚拟人,元宇宙的“入场券”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虚拟人正在成为潮流,并被企业视为进入元宇宙的“入场券”。

文|中国品牌杂志

千亿级大市场

虚拟人指具有数字外形的虚拟人物。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虚拟偶像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虚拟偶像的带动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2年将分别达到1866.1亿元和120.8亿元。

C端市场渗透率逐渐增强

1982年,以手绘技术作支撑的世界第一位虚拟歌姬林明美诞生。2016年以后,中国虚拟主播、虚拟品牌形象频频出世,在直播、电商、品牌营销等细分场景参演,C端市场的渗透率有所增强。

今年新增企业超6.4万家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虚拟人”、“数字人”相关企业35.6万余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9.1万家,年度注册增速达159%,行业进入爆发期。截至2022年4月11日,我国新增相关企业数量超6.4万家。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超9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59.71%的企业成立于1年内。

近6成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了解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87.8%的受访用户对虚拟人物有一定的了解,59.5%的受访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了解到虚拟人。社交媒体多元化发展,推动了虚拟人宣传,网民渗透率有所提升。

用户存在一定的消费意愿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37.2%的受访网民每月为虚拟人花费金额在200元及以下,24.8%的用户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人。虚拟博主、虚拟品牌形象的涌现,会促进虚拟人产业商业价值不断释放,吸引用户消费。

外形及声音最受用户喜爱

调研数据显示,接近七成用户喜欢虚拟人形象的外形/声音,其次喜欢虚拟人的作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年轻一代成为虚拟人产业市场的消费主体,虚拟人形象具备高塑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元宇宙红利爆发,以及技术仿真效果趋向成熟,虚拟人发展迎来利好,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品牌纷纷布局虚拟人产业。但目前,虚拟人在产业协同、交互模式、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与痛点,且需要在各个维度实现进一步探索和突破。

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说:“所有生产环节都分布在不同公司,做一个虚拟人,需要整合很多公司的能力,才能完成。这导致了虚拟人制作成本高昂,产能不足等问题。”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一些重复性的劳动,能够由虚拟人来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说:“但虚拟人要完全替代人,有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进步,所以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估计还要几十年的时间。”

“只有真正帮助行业降本增效,虚拟数字人技术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各界才能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红利。”沈阳说。

虚拟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巨大的想象空间,仍旧值得期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虚拟人,元宇宙的“入场券”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虚拟人正在成为潮流,并被企业视为进入元宇宙的“入场券”。

文|中国品牌杂志

千亿级大市场

虚拟人指具有数字外形的虚拟人物。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虚拟偶像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虚拟偶像的带动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2年将分别达到1866.1亿元和120.8亿元。

C端市场渗透率逐渐增强

1982年,以手绘技术作支撑的世界第一位虚拟歌姬林明美诞生。2016年以后,中国虚拟主播、虚拟品牌形象频频出世,在直播、电商、品牌营销等细分场景参演,C端市场的渗透率有所增强。

今年新增企业超6.4万家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虚拟人”、“数字人”相关企业35.6万余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9.1万家,年度注册增速达159%,行业进入爆发期。截至2022年4月11日,我国新增相关企业数量超6.4万家。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超9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59.71%的企业成立于1年内。

近6成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了解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87.8%的受访用户对虚拟人物有一定的了解,59.5%的受访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了解到虚拟人。社交媒体多元化发展,推动了虚拟人宣传,网民渗透率有所提升。

用户存在一定的消费意愿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37.2%的受访网民每月为虚拟人花费金额在200元及以下,24.8%的用户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人。虚拟博主、虚拟品牌形象的涌现,会促进虚拟人产业商业价值不断释放,吸引用户消费。

外形及声音最受用户喜爱

调研数据显示,接近七成用户喜欢虚拟人形象的外形/声音,其次喜欢虚拟人的作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年轻一代成为虚拟人产业市场的消费主体,虚拟人形象具备高塑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元宇宙红利爆发,以及技术仿真效果趋向成熟,虚拟人发展迎来利好,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品牌纷纷布局虚拟人产业。但目前,虚拟人在产业协同、交互模式、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与痛点,且需要在各个维度实现进一步探索和突破。

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说:“所有生产环节都分布在不同公司,做一个虚拟人,需要整合很多公司的能力,才能完成。这导致了虚拟人制作成本高昂,产能不足等问题。”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一些重复性的劳动,能够由虚拟人来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说:“但虚拟人要完全替代人,有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进步,所以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估计还要几十年的时间。”

“只有真正帮助行业降本增效,虚拟数字人技术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各界才能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红利。”沈阳说。

虚拟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巨大的想象空间,仍旧值得期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