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行业剧变,华新水泥“内外有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行业剧变,华新水泥“内外有别”

水泥还是不是好生意?

文 | 英才杂志 张贺

一家成立于1907年的企业会如何看待资本市场?

保守、慎重?还是积极拥抱?

这是家百年历史的水泥企业,却赶着2022年一季度的末尾,踏上了令诸多互联网大佬和投资者谈之色变的港股。

历时20个月,华新水泥终于在3月28日叩开港交所大门,这是上交所历史上首家“B转H”的企业。但对于华新水泥来说,这样的“吃螃蟹”已经习以为常。

1994年1月、12月,华新水泥A、B股先后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建材行业首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3月,华新水泥开创了B股公司定向增发B股股份的先河。2008年2月,华新水泥又成为首家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

相比外界对百年企业偏“保守”的固有印象,华新水泥着实“不安分”。

目标是海外市场

在公告中,华新水泥(600803.SH)称B股流通股份不活跃、B股市场被严重低估且失去融资功能,因此选择到港股上市。

如果这就是华新水泥转“港”的原因,那么它现在可能要失望了。“转港”至今,华新水泥(6655.HK)换手率最高只有0.36%,这与其B股市场仅日均0.27%的换手率差别不大。从估值来说,港股最近几年一直处于被低估又跌不停的状态,曾经火热的AH比价论也早已不见踪影。

最重要的还是国际化。

华新水泥大股东拉豪是全球水泥龙头,除欧美外,在中东、东南亚、南亚、拉美和非洲均有多家工厂。华新水泥也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水泥企业之一,2011年至今,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和非洲共八个国家实现产能扩张,是中亚地区水泥市场的领头羊。

截至2021年底,华新水泥海外水泥粉磨产能达到1083万吨/年,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海螺水泥。在国内房地产发展顶峰已过、水泥产能过剩的当下,对海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

华新水泥在公告中坦言,海外融资平台是支撑其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中国香港等资本市场,具有国际化和融资便利等优势,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业务平台。股票在港股流通也有利于其参与境外资本运作,充分利用境外资本资源及市场激励来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

围绕水泥不折腾

登陆港股终究只是个开始,毕竟当前华新水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也仅有7.96%(2021年年报),境内业务才是核心。而相比在资本市场的“不安分”,在境内业务的拓展上,华新水泥要保守多了。

在缺少地产拉动,行业发展大不如前之时,水泥企业各显神通,比如上峰水泥投资芯片、海螺水泥进军新能源。而华新水泥的目标却仍是以水泥业务为核心的产业链一体化转型。除了水泥熟料,华新水泥还重点发展骨料、混凝土和环保,其中骨料是重中之重。

2021年年报披露,华新水泥去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4.74%。尽管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增收不增利,但其 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100.10 亿元,同比增长 11.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0 亿元,同比增长 12.08%。

分业务看,全年水泥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1.84%,销量同比减少1.72%。不过,混凝土业务收入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8.94%和96.49%,骨料业务收入和销量同比增长73.57%和51.71%。

尽管骨料业务收入占比仅有6.33%,但其毛利率却远超33.83%的水泥和18.8%的混凝土,连续多年保持在60%以上,2021年达到65.62%。

而且骨料的产能仍在快速拓展中。昭通、赤壁交投二期、鹤峰等 12 条骨料生产线投产,是去年骨料业务增长的主因。此外,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等 10 个在建骨料项目稳步推进中,预计今明两年陆续投产。届时华新水泥骨料产能可达 2.7亿吨/年,而截至2021年底这个数字是1.54亿吨。

根据华新水泥的规划,到“十四五”末期,水泥业务收入占比要在40%以上,而当前则超过70%。

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备受瞩目。华新水泥在调研中介绍,该项目是湖北省重点项目,距离长江岸线约2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以上船舶,配套的矿石资源矿权可达20亿吨,距离长江岸线仅3公里,是长江沿线的第二重山,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而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武汉等都属于输入性市场,市场需求量巨大。

风险与机遇

对于投资者来说,海外市场的拓展虽然亮点不少,却很难在短期成为业绩的支撑。考虑到骨料的供求关系要比水泥好不少,在骨料项目投产后,确实会对华新水泥的业绩带来一定提升。当然,2022年要考虑的因素不止这些。

首作为碳排放大户(2020 年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整个建材行业比重达 83%),不少人认为水泥有望在2022年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从全国 7 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 元/吨左右,且碳配额逐年收紧,小企业迫于成本压力或将加快出清。这将有利于改善行业格局,利好龙头份额提升,提升价格传导能力。

华新水泥是国内行业首家发布 2025-2060“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减排路径白皮书的企业。在其2021年发布的《低碳发展白皮书》中表示,替代燃料、替代原料、降低熟料系数、水泥、墙材等一体化项目的热联产等技术是公司减碳的重要实践。

截至2021年底,华新水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利用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已在国内 7 个省市下辖的 20 家水泥工厂内应用,全集团水泥窑线环保业务覆盖率达 50%。新投产的黄石万吨线工厂,峰值燃料热替代率可达到 40%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是不管怎么说,碳排放都是悬在水泥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企业压力的增加无可避免,只是不同企业受到的影响有差异罢了。对于行业格局的重塑、龙头份额的提升确是趋势,只是不会一蹴而就。

2022年的供需方面,华新水泥认为行业需求会出现分化,经济活力强、城市化进程持续的地区水泥需求依然保持稳定。而水泥需求减弱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更为凸显,水泥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

相比之下,同行业的亚洲水泥更加乐观和直白。在2022年展望中,亚洲水泥认为行业拐点已经来临,但仍处于平台期。在地产投资低迷、基建投资强势的趋势下,预计水泥需求整体稳中有降。同时,行业供给也将在政策影响下有所收缩。亚洲水泥认为,行业供需矛盾逐步缓和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成本是水泥企业无法忽视的坎儿。煤炭价格的上涨在2021年已经吞噬水泥企业的利润,当前煤炭价格仍然易涨难跌,原料和燃料的压力短时间很难消失。

而另一边地缘冲突所伴生的全球市场规则被破坏的情况,对于极力开拓海外市场的华新水泥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2022年水泥行业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产能去化背景下,华新水泥所争取的有利条件也在增加。

来源:蓝鲸

原标题:行业剧变,华新水泥“内外有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新水泥

348
  • 海外水泥大扩张,华新水泥拟逾8亿美元收购第一大股东尼日利亚资产,股价涨停后回落
  • 华新水泥(600801.SH):公司拟8.38亿美元购买股权资产,持有尼日利亚的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行业剧变,华新水泥“内外有别”

水泥还是不是好生意?

文 | 英才杂志 张贺

一家成立于1907年的企业会如何看待资本市场?

保守、慎重?还是积极拥抱?

这是家百年历史的水泥企业,却赶着2022年一季度的末尾,踏上了令诸多互联网大佬和投资者谈之色变的港股。

历时20个月,华新水泥终于在3月28日叩开港交所大门,这是上交所历史上首家“B转H”的企业。但对于华新水泥来说,这样的“吃螃蟹”已经习以为常。

1994年1月、12月,华新水泥A、B股先后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建材行业首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3月,华新水泥开创了B股公司定向增发B股股份的先河。2008年2月,华新水泥又成为首家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

相比外界对百年企业偏“保守”的固有印象,华新水泥着实“不安分”。

目标是海外市场

在公告中,华新水泥(600803.SH)称B股流通股份不活跃、B股市场被严重低估且失去融资功能,因此选择到港股上市。

如果这就是华新水泥转“港”的原因,那么它现在可能要失望了。“转港”至今,华新水泥(6655.HK)换手率最高只有0.36%,这与其B股市场仅日均0.27%的换手率差别不大。从估值来说,港股最近几年一直处于被低估又跌不停的状态,曾经火热的AH比价论也早已不见踪影。

最重要的还是国际化。

华新水泥大股东拉豪是全球水泥龙头,除欧美外,在中东、东南亚、南亚、拉美和非洲均有多家工厂。华新水泥也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水泥企业之一,2011年至今,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和非洲共八个国家实现产能扩张,是中亚地区水泥市场的领头羊。

截至2021年底,华新水泥海外水泥粉磨产能达到1083万吨/年,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海螺水泥。在国内房地产发展顶峰已过、水泥产能过剩的当下,对海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

华新水泥在公告中坦言,海外融资平台是支撑其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中国香港等资本市场,具有国际化和融资便利等优势,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业务平台。股票在港股流通也有利于其参与境外资本运作,充分利用境外资本资源及市场激励来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

围绕水泥不折腾

登陆港股终究只是个开始,毕竟当前华新水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也仅有7.96%(2021年年报),境内业务才是核心。而相比在资本市场的“不安分”,在境内业务的拓展上,华新水泥要保守多了。

在缺少地产拉动,行业发展大不如前之时,水泥企业各显神通,比如上峰水泥投资芯片、海螺水泥进军新能源。而华新水泥的目标却仍是以水泥业务为核心的产业链一体化转型。除了水泥熟料,华新水泥还重点发展骨料、混凝土和环保,其中骨料是重中之重。

2021年年报披露,华新水泥去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4.74%。尽管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增收不增利,但其 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100.10 亿元,同比增长 11.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0 亿元,同比增长 12.08%。

分业务看,全年水泥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1.84%,销量同比减少1.72%。不过,混凝土业务收入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8.94%和96.49%,骨料业务收入和销量同比增长73.57%和51.71%。

尽管骨料业务收入占比仅有6.33%,但其毛利率却远超33.83%的水泥和18.8%的混凝土,连续多年保持在60%以上,2021年达到65.62%。

而且骨料的产能仍在快速拓展中。昭通、赤壁交投二期、鹤峰等 12 条骨料生产线投产,是去年骨料业务增长的主因。此外,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等 10 个在建骨料项目稳步推进中,预计今明两年陆续投产。届时华新水泥骨料产能可达 2.7亿吨/年,而截至2021年底这个数字是1.54亿吨。

根据华新水泥的规划,到“十四五”末期,水泥业务收入占比要在40%以上,而当前则超过70%。

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备受瞩目。华新水泥在调研中介绍,该项目是湖北省重点项目,距离长江岸线约2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以上船舶,配套的矿石资源矿权可达20亿吨,距离长江岸线仅3公里,是长江沿线的第二重山,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而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武汉等都属于输入性市场,市场需求量巨大。

风险与机遇

对于投资者来说,海外市场的拓展虽然亮点不少,却很难在短期成为业绩的支撑。考虑到骨料的供求关系要比水泥好不少,在骨料项目投产后,确实会对华新水泥的业绩带来一定提升。当然,2022年要考虑的因素不止这些。

首作为碳排放大户(2020 年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整个建材行业比重达 83%),不少人认为水泥有望在2022年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从全国 7 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 元/吨左右,且碳配额逐年收紧,小企业迫于成本压力或将加快出清。这将有利于改善行业格局,利好龙头份额提升,提升价格传导能力。

华新水泥是国内行业首家发布 2025-2060“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减排路径白皮书的企业。在其2021年发布的《低碳发展白皮书》中表示,替代燃料、替代原料、降低熟料系数、水泥、墙材等一体化项目的热联产等技术是公司减碳的重要实践。

截至2021年底,华新水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利用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已在国内 7 个省市下辖的 20 家水泥工厂内应用,全集团水泥窑线环保业务覆盖率达 50%。新投产的黄石万吨线工厂,峰值燃料热替代率可达到 40%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是不管怎么说,碳排放都是悬在水泥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企业压力的增加无可避免,只是不同企业受到的影响有差异罢了。对于行业格局的重塑、龙头份额的提升确是趋势,只是不会一蹴而就。

2022年的供需方面,华新水泥认为行业需求会出现分化,经济活力强、城市化进程持续的地区水泥需求依然保持稳定。而水泥需求减弱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更为凸显,水泥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

相比之下,同行业的亚洲水泥更加乐观和直白。在2022年展望中,亚洲水泥认为行业拐点已经来临,但仍处于平台期。在地产投资低迷、基建投资强势的趋势下,预计水泥需求整体稳中有降。同时,行业供给也将在政策影响下有所收缩。亚洲水泥认为,行业供需矛盾逐步缓和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成本是水泥企业无法忽视的坎儿。煤炭价格的上涨在2021年已经吞噬水泥企业的利润,当前煤炭价格仍然易涨难跌,原料和燃料的压力短时间很难消失。

而另一边地缘冲突所伴生的全球市场规则被破坏的情况,对于极力开拓海外市场的华新水泥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2022年水泥行业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产能去化背景下,华新水泥所争取的有利条件也在增加。

来源:蓝鲸

原标题:行业剧变,华新水泥“内外有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