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你好天府 小池
2021年6月27日上午11点10分,随着3U8001次航班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跑道上驶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这座“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枢纽机场正式开启了它的时代。
纵览全球民航发展史,世界级机场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相伴而生。作为继北京之后国内第二座拥有“双4F级机场”的城市,人们憧憬着这座4F国家级机场能够助力成都更好地腾飞。
但回归现实,新机场与成都市区的距离以及出行的高成本则是更多人关心的问题。尤其天府国际机场进入第三航季后,将有更多家航空公司从双流国际机场转至遥远的新机场,怎么去天府国际机场正在成为大家纠结的问题。

3月27日,民航进入夏秋航季,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开航投运后的第三个航季。作为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后最大规模的一次转场,经历本次转场后,在天府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数量增加至32家,日均计划航班量将大幅增加。

根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两场一体”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第三航季(2022年3月27日-2022年10月29日),深圳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中联航等28家航空公司全部转场至天府国际机场运营。
并且第三航季,天府国际机场将加密商务、旅游干线,持续增加进藏进疆等重要中转航线航班量,还将着力发展省内支线航线。
不过,本次转场却再度引起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对天府国际机场的吐槽,槽点主要为:距离市区远、夜间没地铁、打车费高昂。
“天府国际机场的确修得很好,但对于我们住在城西的人实在不方便”,经常出差的邓先生调侃道,“能选双流我绝不选天府,哪怕机票贵一点。”邓先生表示,从西三环开车去双流国际机场约为20km,去天府国际机场约为70km,路程为去双流国际机场的3.5倍。
而自驾或打车前往天府国际机场近期也被不少人所诟病,由于3月18日零时起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正式按经营性公路收取车辆通行费,有网友称来回过路费约80元,费时费力费钱。
据了解,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收费期限为29年6月0天(即从2022年3月18日起至2051年9月17日止),一类车收费标准0.85元/车·公里。

官方资料显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北距成都市中心50km、西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km、东北距简阳市中心约14.5km。拥有两座航站楼,三条跑道,建筑面积共71.96万㎡。
目前,前往天府国际机场的出行方式主要有地铁18号线、机场专线、长途汽车、出租车、网约车。


其中,地铁18号线分为普线与快线,从火车南站出发最快约37分钟可抵达天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不过快线仅在早、中、晚共开通6列。
机场专线——天府机场1号线(春熙路IFS—天府国际机场T2)与天府机场2号线(成都东客站—天府国际机场T2),出收车时间为9:00-22:00,发车频率为30分钟/班。3月29日起,成都公交集团拟新开天府机场夜间线区间线,出收车时间为04:00-08:00,起讫点为城东客运中心站—天府国际机场站。

虽然北京大兴机场由于地处京津冀交界处而被吐槽,但大兴机场到天安门直线距离为46km,上海浦东机场到市区约33km,但天府国际机场距离成都市区路程却超过了55km。
正因如此,距市中心约18km的双流国际机场虽然并未停运,人却开始怀念起它。

资料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前身为1938年始建的军用机场成都双桂寺机场;1956年移交民航,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后经几次扩建,1995年正式更名为双流国际机场;2012年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和二跑道落成;2015年国家决定建设天府国际机场时,双流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已超4200万人次。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超过9亿人次,同比增长5.9%。2021年,旅客吞吐量达四千万人次的全国仅有两个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011.7万人次,仅次于广州白云机场,在全国248个机场中排名第2位。
有无“双机场”,表面看城市实力,实际看航空需求。
显而易见,双流国际机场的运输能力已接近饱和,定位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中“主枢纽机场”的天府国际机场成为航运“主战场”也是大势所趋。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35.5万人次,在全国248个机场中排名第47位。

未来,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将共同构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天府国际机场重点打造国际客货运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主要运营国内商务、地区航线,两个机场可互为备降机场,逐步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协同联动的双枢纽机场体系。

机场与市区的距离是衡量机场便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距离近,未来机场拓展会受到一定限制;距离远,出行则不便。
不过,新机场越修越远似乎是必然趋势。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需要为城市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所以很难找到一个距离市区较近并符合机场建设需求的区域。
更远,意味着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出行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形成高铁、城市公共交通紧密衔接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并建设有总面积27.4万㎡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将高铁、地铁、长途汽车、出租车站以及私家车停车场全部集中于此,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下穿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预计分别于2023年底和2026年建成投运。届时,乘客抵离天府国际机场会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上月备受关注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全线盾构区间实现洞通。19号线二期工程是衔接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起于双流区九江北站(不含),止于天府新区天府新站,预留合江站。线路开通后将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两场一体”的运行模式创造条件。

并且,天府国际机场还是全球第二个、亚洲第一个使用PRT系统(全称为Personal RapidTransit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的机场,首个为英国希斯罗机场。
天府国际机场PRT系统全长4.8公里,共设置三个站点,分别分别位于T1、T2航站楼外及远距离停车场,是旅客乘坐智能小车进出航站楼的重要通道,可满足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
21世纪被认为是“机场打造城市的世纪”,大型机场被视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作为四川历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承载着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发展的厚望。因此,作为“西部航空枢纽”的天府国际机场空间距离“远”只是相对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让成都、重庆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位与使命,“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主旋律。天府国际机场选址龙泉山以东的简阳市芦葭镇,不仅能更好地辐射到川东多座城市,同时对于打造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助力四川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版图,打造临空经济和航空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在全球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机场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机场在投入运营先期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会存在一些不便,但是随着机场周边建设愈发完善,相信当下面临的问题或许会得到解决,当然,市民赶飞机的多元交通便捷性也是城市必须正视的问题。
来源:你好天府
原标题:天府国际机场上演“蜀道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