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易纲强调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释放了什么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易纲强调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

2022年4月14日,北京西城区,中国人民银行总部。摄影:王玉/界面新闻。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周五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分析师认为,在欧美经济体面临高通胀压力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有限,后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时说,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尤春野对界面新闻表示,物价稳定的核心在于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的稳定,而外部因素包括俄乌冲突是导致当前粮食和能源价格不稳定的主要来源。

据新华社消息,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周三表示,俄乌冲突导致粮食、能源、肥料短缺,能源和肥料对于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三者的短缺共同导致粮食危机。他警告称,当前的粮食危机将持续数月,甚至可能持续至明年。

“所以外部冲击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为了防范外部通胀向国内的扩散,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有限,后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尤春野说。

冠苕咨询总经理、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也认为,后续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小。他指出,保持币值稳定本身就是央行的首要目标,这其中也包括物价稳定,易纲行长的发言没有超出原有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

“结合他在论坛发言中强调的近期降准、降息、上缴利润等操作,可以理解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上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同时考虑到外部的冲击,比如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危机,让后续货币政策再调整的空间将变得更小,在操作上会更加谨慎。”周毅钦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央行行长在此时再次提出维护物价的观点是基于两个背景,一是欧美经济体现在面临的高通胀,二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

“近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正在创下数十年来的新高,同样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央行必然对这一现象高度关注。”他说。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5%,创1982年来最高水平,这也是美国CPI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超过6%。

“其次,近期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国际粮食、能源等商品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涨过程。一旦基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往往会带动各类商品价格全面走高。为此,我们看到近期央行出台的23条金融举措中就强调要全力保障粮食、能源稳定供应。这里面就包含了控物价的政策意图。”

不过,王青认为,易纲的最新表态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发生变化,接下来我国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过程中还将延续边际宽松、适时加力的基本取向。

他指出,3月我国CPI同比涨幅仅为1.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体现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核心CPI同比涨幅仅为1.1%。近两年来,CPI和核心CPI都处于温和通胀区间,而且未来一段时间CPI超过政府设定的3.0%左右的目标可能性不大。

“我们判断,继1月降息、4月降准之后,二季度货币政策在结构性政策工具重点发力的同时,降息降准等总量型工具都有操作空间。同时,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强势,未来也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构成实质性掣肘。”他说。

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全球通胀、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的演讲全文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

今天我主要围绕中国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与大家进行交流。

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最近,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23条政策举措,包括向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提供支持。

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原标题: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

最新更新时间:04/22 14:2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易纲强调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

2022年4月14日,北京西城区,中国人民银行总部。摄影:王玉/界面新闻。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周五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分析师认为,在欧美经济体面临高通胀压力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有限,后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时说,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尤春野对界面新闻表示,物价稳定的核心在于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的稳定,而外部因素包括俄乌冲突是导致当前粮食和能源价格不稳定的主要来源。

据新华社消息,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周三表示,俄乌冲突导致粮食、能源、肥料短缺,能源和肥料对于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三者的短缺共同导致粮食危机。他警告称,当前的粮食危机将持续数月,甚至可能持续至明年。

“所以外部冲击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为了防范外部通胀向国内的扩散,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有限,后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尤春野说。

冠苕咨询总经理、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也认为,后续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小。他指出,保持币值稳定本身就是央行的首要目标,这其中也包括物价稳定,易纲行长的发言没有超出原有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

“结合他在论坛发言中强调的近期降准、降息、上缴利润等操作,可以理解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上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同时考虑到外部的冲击,比如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危机,让后续货币政策再调整的空间将变得更小,在操作上会更加谨慎。”周毅钦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央行行长在此时再次提出维护物价的观点是基于两个背景,一是欧美经济体现在面临的高通胀,二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

“近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正在创下数十年来的新高,同样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央行必然对这一现象高度关注。”他说。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5%,创1982年来最高水平,这也是美国CPI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超过6%。

“其次,近期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国际粮食、能源等商品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涨过程。一旦基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往往会带动各类商品价格全面走高。为此,我们看到近期央行出台的23条金融举措中就强调要全力保障粮食、能源稳定供应。这里面就包含了控物价的政策意图。”

不过,王青认为,易纲的最新表态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发生变化,接下来我国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过程中还将延续边际宽松、适时加力的基本取向。

他指出,3月我国CPI同比涨幅仅为1.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体现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核心CPI同比涨幅仅为1.1%。近两年来,CPI和核心CPI都处于温和通胀区间,而且未来一段时间CPI超过政府设定的3.0%左右的目标可能性不大。

“我们判断,继1月降息、4月降准之后,二季度货币政策在结构性政策工具重点发力的同时,降息降准等总量型工具都有操作空间。同时,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强势,未来也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构成实质性掣肘。”他说。

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全球通胀、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的演讲全文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

今天我主要围绕中国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与大家进行交流。

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最近,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23条政策举措,包括向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提供支持。

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原标题: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

最新更新时间:04/22 14:2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