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杨伟民:当前需要采取见效快的措施加码稳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杨伟民:当前需要采取见效快的措施加码稳增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在科学精准防疫之外,还要积极扩大消费,并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8年4月12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的江西荣成集团有限公司机械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业焊接机器人在进行汽车配件焊接。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周一表示,近期复发的新冠疫情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韧性强的基本面,但就业以及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他呼吁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政策,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杨伟民说,在国内疫情多点、多时段散发,同时国际环境发生突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扬的背景下,一季度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但4.8%的增速同5.5%的年度预期目标相比,还是不及预期的。

“一季度虽然只有3个月,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1、2月份经济是在往上走的,3月份是往下掉的。”他在中新社国是论坛和能源基金会举办的研讨会上说,“而且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讲到现在存在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这样来看,实现全年目标的难度比3月份那个时期更大。”

杨伟民还说,在一季度经济总体平稳增长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1、2月份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在往上走,现在达到了16%,是高于往年同期的,接近了去年7月份的峰值,就业问题,特别是结构性就业问题是下一步必须要考虑的。”他说。

其次,尽管目前缺煤缺电的问题基本得到消除,但是以缺货柜、缺芯片、缺工为代表的“三缺”仍然存在。

杨伟民说:“现在因为制造业开工不足,缺工并没有反映得太突出,但从之前的调查反馈来看,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制造业存在一定困难,由于需求疲弱,向下游转移成本不畅,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还在加剧,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今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预期转弱。杨伟民指出,3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荣枯线,非制造业PMI更是跌到48.2%,显示企业的预期还在转弱,而预期转弱主要是由于疫情及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们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但是要把这些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还需要做出努力,今年确定5.5%的目标我原来讲过本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目标,需要跳一跳,需要去努力的争取。”他说。

“针对现在的经济运行问题,我觉得应该更加有重点的、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杨伟民表示,下一步政策需要从科学精准防疫、积极扩大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科学精准防疫。他指出,疫情反弹是当前影响经济的最大制约。“防疫是要求人是静止不动的,但是经济发展就需要人必须得动起来,要素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既要控制住疫情,又要尽可能减少防疫措施对人流物流的限制,以尽可能小的经济发展代价来控制住疫情,而且也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够一心一意去促发展。”他说。

第二是积极扩大消费。杨伟民说,长期来看,居民消费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短板,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弹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消费受到更大冲击,他呼吁对疫情受困、收入略减的一些群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扩大消费。

“现在对扩大投资还是扩大消费有一些争议,但相对于扩大投资,当前扩大消费来得更快,更立竿见影,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是更快的,扩大消费表面上是在帮居民,但实质上是救企业。当然,给企业减税、减息、减负担也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会有利于改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他说。

此外,杨伟民表示,可以通过一些改革举措来扩大消费。比如,限房限车的政策都可以做一些改进,还可以通过增加落户的指标等等扩大消费。

第三要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杨伟民强调,应该按照十九大关于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证、租购并举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综合性、一揽子的房地产政策,明确房地产新制度、新模式的方向,明确相关政策措施,给房地产企业和居民一个可靠的预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杨伟民:当前需要采取见效快的措施加码稳增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在科学精准防疫之外,还要积极扩大消费,并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8年4月12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的江西荣成集团有限公司机械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业焊接机器人在进行汽车配件焊接。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周一表示,近期复发的新冠疫情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韧性强的基本面,但就业以及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他呼吁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政策,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杨伟民说,在国内疫情多点、多时段散发,同时国际环境发生突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扬的背景下,一季度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但4.8%的增速同5.5%的年度预期目标相比,还是不及预期的。

“一季度虽然只有3个月,却是两个不同的阶段,1、2月份经济是在往上走的,3月份是往下掉的。”他在中新社国是论坛和能源基金会举办的研讨会上说,“而且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讲到现在存在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这样来看,实现全年目标的难度比3月份那个时期更大。”

杨伟民还说,在一季度经济总体平稳增长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1、2月份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在往上走,现在达到了16%,是高于往年同期的,接近了去年7月份的峰值,就业问题,特别是结构性就业问题是下一步必须要考虑的。”他说。

其次,尽管目前缺煤缺电的问题基本得到消除,但是以缺货柜、缺芯片、缺工为代表的“三缺”仍然存在。

杨伟民说:“现在因为制造业开工不足,缺工并没有反映得太突出,但从之前的调查反馈来看,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制造业存在一定困难,由于需求疲弱,向下游转移成本不畅,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还在加剧,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今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预期转弱。杨伟民指出,3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荣枯线,非制造业PMI更是跌到48.2%,显示企业的预期还在转弱,而预期转弱主要是由于疫情及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们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但是要把这些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还需要做出努力,今年确定5.5%的目标我原来讲过本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目标,需要跳一跳,需要去努力的争取。”他说。

“针对现在的经济运行问题,我觉得应该更加有重点的、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杨伟民表示,下一步政策需要从科学精准防疫、积极扩大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科学精准防疫。他指出,疫情反弹是当前影响经济的最大制约。“防疫是要求人是静止不动的,但是经济发展就需要人必须得动起来,要素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既要控制住疫情,又要尽可能减少防疫措施对人流物流的限制,以尽可能小的经济发展代价来控制住疫情,而且也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够一心一意去促发展。”他说。

第二是积极扩大消费。杨伟民说,长期来看,居民消费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短板,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弹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消费受到更大冲击,他呼吁对疫情受困、收入略减的一些群体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扩大消费。

“现在对扩大投资还是扩大消费有一些争议,但相对于扩大投资,当前扩大消费来得更快,更立竿见影,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是更快的,扩大消费表面上是在帮居民,但实质上是救企业。当然,给企业减税、减息、减负担也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会有利于改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他说。

此外,杨伟民表示,可以通过一些改革举措来扩大消费。比如,限房限车的政策都可以做一些改进,还可以通过增加落户的指标等等扩大消费。

第三要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杨伟民强调,应该按照十九大关于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证、租购并举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综合性、一揽子的房地产政策,明确房地产新制度、新模式的方向,明确相关政策措施,给房地产企业和居民一个可靠的预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