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丨刘晓晶
编辑丨蔡星卓
刘晓晶可能没有想到,这一次,自己距离疫情竟然如此之近。作为东方网的摄影记者,从2020年初,他就开始拍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至今拍了近2年的疫情发布会。而这一次,是他自己和家人住进了方舱。
4月9日,他和家人核酸检测呈阳性,4月10日被转运至世博方舱进行相关治疗。在4月10日至23日这近半个月的治疗时间里,他用镜头记录方舱生活百态。
以下是他的口述,文字由他对界面新闻的讲述以及部分他记录方舱生活的日记编辑而成:
平日里,我的母亲和我们一家三口人同住。4月4日是一个星期一,我们一家四口(我,妈妈,爱人和女儿)按照小区封控核酸要求,按照楼号顺序下楼做核酸检测。5日,我母亲就出现了喉咙发痒等症状。4月7日,她首先确诊新冠,7号晚上被转运至方舱医院。
4月6日,我和妻子也出现了嗓子发痒的症状,7日晚,妻子开始发烧了。4月9号一早,上海闵行区疾控中心告知我,我们一家三口核酸呈阳性,让我做好转运的准备。当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先被接到了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一个中转站。我的女儿未成年,所以我第一时间跟他们申请了亲子方舱,他们同意了。于是,我们一家在中转站,也就是一个酒店待了一天,等待方舱的空位。感染新冠病毒后,喉咙疼痛、时有猛烈咳嗽是我的主要症状,妻子和女儿还加了一项:发低烧,尤其到了深夜症状加重。
4月10号中午,我们正式转运上海世博方舱医院。世博方舱医院是上海最早建立的集中收治点之一,主要收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目前收治了超过7000名患者。
按照常规处理,根据感染的时间和症状分配床位,家人有可能不会住到一起。所谓的亲子舱,就是尽可能把大人跟小孩安排在一块,可以理解为连在一起的床位。未成年人都有成人陪护,我还碰到了一对母女,核酸阴性的母亲坚持陪护核酸阳性的女儿,结果自己也感染了。
每天早上6-8点,我们会统一做核酸检测,11点左右是午饭时间,傍晚6点左右大家就准备睡觉了。其他时间,大家基本就在自己的床位休息。医护人员也会建议大家不要走动,以免交叉感染。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如果症状严重的话,一般会转运到定点医院救治。所以,一般来说,医护“大白”会给患者服用连花清瘟胶囊(中转站时就有提供),遇到咳嗽和发烧的,会给一些咳嗽药水和退烧药。我们进去的时候,因为没有发烧症状,所以吃了几天的连花清瘟胶囊和咳嗽药水。
在方舱医院,我最害怕的是夜晚。夜晚让我思虑更甚,而且起初几天,发热的身躯和猛烈的咳嗽,总是在晚上折腾得我难以入眠。与此同时,方舱医院是集体生活,而且保持24小时灯火通明,没有眼罩确实难以入睡,或者,临床的一个闹钟就能把自己从睡梦中叫醒。不过,方舱医院的夜晚也是忙碌的,尤其是“大白”们。比如,作为在方舱工作的“消防大白”,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世博大队的消防员康陈杰曾跟我这么形容他看到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大白’们穿上防护服4到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还要耐心地为病患治疗,安抚他们的心情,实在不容易。”
4月21日,随着昨日核酸检测结果出炉,我们全家都满足了“连续两次阴性”的出舱条件。最终,妻子、女儿和我陆续出舱。
回顾这10多天时间,我记录了方舱百态:有乐观的理发师Tony老师,热心的方舱志愿者,还有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刑警803,以及一个月没回家守护方舱安全的“消防大白”们。很难说,这些“小”人物做了哪些“伟大”的事,但正是他们平凡的坚守,让我所在的世博方舱安全有效的运转着。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出舱,或许我们将和病友、“大白”,甚至不远万里的援沪医疗队员们,相忘于江湖。但我依旧想要和他们道一声感谢,感谢他们出现在了这段难忘的方舱回忆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