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热速食跑得快,能走得远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热速食跑得快,能走得远吗?

自热速食需要冷静。

图片来源:Unsplash-Edanur Ağaç

文|驼鹿新消费 拓平

编辑|李君

疫情反复的当下,囤货成了人们的生活日常。

驼鹿新消费近日走访北京的一些商超发现,除了最基础的米面粮油肉蛋奶外,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自热速食类产品竟然意外成为最紧俏的商品,甚至比“硬通货”方便面更受欢迎。

01 年轻人想吃热饭

自热速食最早起源于军用食品,相较于方便面、速冻食品等传统速食,自热速食不需要具备电、火等外部加热条件,自带发热包加热,更方便。相较于外卖,自热速食也不需要等待外卖店家制作和配送,不局限于店家开门营业的时间,更省时。

而且,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无论是在乘车途中还是在酒店,随时随地都可以开袋即食,大大扩宽了速食产品的消费场景。

特别是在户外露营、郊游等场景下,除了水果、瓶装饮料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购买自热速食产品作为野营的餐食,而不是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这样的传统方便食品。

因为,年轻人们早已吃腻了方便面。

2021年,疫情还未彻底结束,而康师傅和统一们的方便面却没那么畅销了。康师傅控股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方便面业务收入为284.48亿,同比2020年的295.10亿元,下滑10.62亿元。统一企业中国财报显示,2021年食品方面的收入为95.25亿,同比2020年2020年94.24亿,仅仅增加1.01亿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渴望能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吃到盖饭,甚至火锅。而这一需求在疫情前就已显现,并且被一些传统火锅餐饮公司和创业公司率先洞察到。

资料显示,2017年3月,小龙坎方便火锅正式问世。同年5月,海底捞推出自热火锅产品,正式入局自热速食赛道。目前大众熟知的莫小仙、自嗨锅等自热品牌也成立于2017年到2018年间。

02 自热速食赛道上演“三国杀”

驼鹿新消费近日走访物美、711、便利蜂等商超发现,目前在超市售卖的自热速食品牌已经多达十几个,主要有海底捞、自嗨锅、莫小仙、田小花、统一开小灶、小龙坎、大龙焱、饭小宝、如在蜀、紫山到饭点、慧川等。这些品牌提供的产品主要有自热米饭、自热火锅、自热麻辣粉等,价格区间在14元到40元之间。

驼鹿新消费进一步梳理发现,这些品牌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门派”。

第一大门派是以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焱、如在蜀等为代表的川蜀火锅派。这些品牌是知名的火锅品牌,以自热火锅为主打。他们其实是最早入局市场,也是目前市场的龙头。海底捞旗下公司颐海国际财报显示,2018年,自热速食收入达到4.45亿元,而在2021年,这块的收入已经猛增到15.91亿元。

第二大门派是以莫小仙、饭小宝、自嗨锅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大多在近几年成立,主打的是自热米饭。它们最早崛起是淘宝天猫等线上电商平台。

据媒体报道,莫小仙最早在2017年8月,推出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自热食品,并在淘宝上架。而自嗨锅则在2018年1月正式上市。媒体报道显示,成立至今,自嗨锅已经完成至少5轮融资。2019年11月,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2020年5月,完成逾亿元B轮融资;2020年10月,完成逾5000万美元C轮融资;2021年2月,再次完成C+轮融资。2021年5月,再次宣布完成逾亿元C++轮融资。

在资本的助推下,2019年之后,一些自热食品创新公司快速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19年,自热食品企业增加了31家。

但发展最快的还是疫情后这两年。数据显示,2020年,莫小仙销售额突破4亿元;自嗨锅公布的数据是商品交易总额达到4.7亿元。

最后一大门派则是以紫山到饭点、统一开小灶等为代表传统食品派。他们本身是传统食品巨头,具有很强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链能力,虽然属于后来者,但是后劲十足。

比如紫山集团,作为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国家食品工业重点企业,陆续推出了自热米饭、自热面条、自热火锅等产品,并已经铺货到711、京东等渠道平台。

自热速食市场越来越热闹,玩家越来越多。甚至到了2021年,像杨国福这样传统餐饮公司也加入其中,市场中又多了自热麻辣烫这一新产品。

激烈的战斗,一触即发。

03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过,虽然目前市场火热,但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这些自热速食品牌的头上。

事实上,自这一品类在国内诞生之日起,就“翻车”事故不断。

2020年12月19日,河南郑州的一位女士爆料,她网购的“自嗨锅”方便火锅,在保质期内,却出现了食材发霉现象;2022年3月31日,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重庆张女士食用“莫小仙”自热米饭时,吃出一块有异味的布条。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驼鹿新消费看到,大量的网友都在投诉反馈,在自热速食产品当中,吃到了虫子、线头、塑料、头发等异物。

另一方面,自热速食产品使用的发热包加热虽然简单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资料显示,自热食品当中的加热包主要是由铁粉、铝粉、焦炭、活性炭、生石灰等材料构成的。加入冷水反应,升温后,最高可以达到150℃,蒸汽温度更是达到200℃,最长保温时间能维持三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不了解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或者是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烫伤等意外事故。

驼鹿新消费在黑猫投诉平台,就看到有网友投诉,在食用自热米饭时,不小心点燃了自热米饭里的蒸汽,导致击坏了电脑屏幕。

人们的生产生活迟早将回归正常。在疫情消失之后,自热速食品类是否能够成为像方便面这样的“常青树”和“硬通货”,成为年轻人家中必备,仍需要时间验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热速食跑得快,能走得远吗?

自热速食需要冷静。

图片来源:Unsplash-Edanur Ağaç

文|驼鹿新消费 拓平

编辑|李君

疫情反复的当下,囤货成了人们的生活日常。

驼鹿新消费近日走访北京的一些商超发现,除了最基础的米面粮油肉蛋奶外,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自热速食类产品竟然意外成为最紧俏的商品,甚至比“硬通货”方便面更受欢迎。

01 年轻人想吃热饭

自热速食最早起源于军用食品,相较于方便面、速冻食品等传统速食,自热速食不需要具备电、火等外部加热条件,自带发热包加热,更方便。相较于外卖,自热速食也不需要等待外卖店家制作和配送,不局限于店家开门营业的时间,更省时。

而且,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无论是在乘车途中还是在酒店,随时随地都可以开袋即食,大大扩宽了速食产品的消费场景。

特别是在户外露营、郊游等场景下,除了水果、瓶装饮料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购买自热速食产品作为野营的餐食,而不是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这样的传统方便食品。

因为,年轻人们早已吃腻了方便面。

2021年,疫情还未彻底结束,而康师傅和统一们的方便面却没那么畅销了。康师傅控股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方便面业务收入为284.48亿,同比2020年的295.10亿元,下滑10.62亿元。统一企业中国财报显示,2021年食品方面的收入为95.25亿,同比2020年2020年94.24亿,仅仅增加1.01亿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渴望能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吃到盖饭,甚至火锅。而这一需求在疫情前就已显现,并且被一些传统火锅餐饮公司和创业公司率先洞察到。

资料显示,2017年3月,小龙坎方便火锅正式问世。同年5月,海底捞推出自热火锅产品,正式入局自热速食赛道。目前大众熟知的莫小仙、自嗨锅等自热品牌也成立于2017年到2018年间。

02 自热速食赛道上演“三国杀”

驼鹿新消费近日走访物美、711、便利蜂等商超发现,目前在超市售卖的自热速食品牌已经多达十几个,主要有海底捞、自嗨锅、莫小仙、田小花、统一开小灶、小龙坎、大龙焱、饭小宝、如在蜀、紫山到饭点、慧川等。这些品牌提供的产品主要有自热米饭、自热火锅、自热麻辣粉等,价格区间在14元到40元之间。

驼鹿新消费进一步梳理发现,这些品牌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门派”。

第一大门派是以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焱、如在蜀等为代表的川蜀火锅派。这些品牌是知名的火锅品牌,以自热火锅为主打。他们其实是最早入局市场,也是目前市场的龙头。海底捞旗下公司颐海国际财报显示,2018年,自热速食收入达到4.45亿元,而在2021年,这块的收入已经猛增到15.91亿元。

第二大门派是以莫小仙、饭小宝、自嗨锅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大多在近几年成立,主打的是自热米饭。它们最早崛起是淘宝天猫等线上电商平台。

据媒体报道,莫小仙最早在2017年8月,推出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自热食品,并在淘宝上架。而自嗨锅则在2018年1月正式上市。媒体报道显示,成立至今,自嗨锅已经完成至少5轮融资。2019年11月,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2020年5月,完成逾亿元B轮融资;2020年10月,完成逾5000万美元C轮融资;2021年2月,再次完成C+轮融资。2021年5月,再次宣布完成逾亿元C++轮融资。

在资本的助推下,2019年之后,一些自热食品创新公司快速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19年,自热食品企业增加了31家。

但发展最快的还是疫情后这两年。数据显示,2020年,莫小仙销售额突破4亿元;自嗨锅公布的数据是商品交易总额达到4.7亿元。

最后一大门派则是以紫山到饭点、统一开小灶等为代表传统食品派。他们本身是传统食品巨头,具有很强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链能力,虽然属于后来者,但是后劲十足。

比如紫山集团,作为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国家食品工业重点企业,陆续推出了自热米饭、自热面条、自热火锅等产品,并已经铺货到711、京东等渠道平台。

自热速食市场越来越热闹,玩家越来越多。甚至到了2021年,像杨国福这样传统餐饮公司也加入其中,市场中又多了自热麻辣烫这一新产品。

激烈的战斗,一触即发。

03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过,虽然目前市场火热,但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这些自热速食品牌的头上。

事实上,自这一品类在国内诞生之日起,就“翻车”事故不断。

2020年12月19日,河南郑州的一位女士爆料,她网购的“自嗨锅”方便火锅,在保质期内,却出现了食材发霉现象;2022年3月31日,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重庆张女士食用“莫小仙”自热米饭时,吃出一块有异味的布条。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驼鹿新消费看到,大量的网友都在投诉反馈,在自热速食产品当中,吃到了虫子、线头、塑料、头发等异物。

另一方面,自热速食产品使用的发热包加热虽然简单方便,但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资料显示,自热食品当中的加热包主要是由铁粉、铝粉、焦炭、活性炭、生石灰等材料构成的。加入冷水反应,升温后,最高可以达到150℃,蒸汽温度更是达到200℃,最长保温时间能维持三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不了解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或者是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烫伤等意外事故。

驼鹿新消费在黑猫投诉平台,就看到有网友投诉,在食用自热米饭时,不小心点燃了自热米饭里的蒸汽,导致击坏了电脑屏幕。

人们的生产生活迟早将回归正常。在疫情消失之后,自热速食品类是否能够成为像方便面这样的“常青树”和“硬通货”,成为年轻人家中必备,仍需要时间验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