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京东方抱得紧苹果大腿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京东方抱得紧苹果大腿吗?

但跻身一流屏幕制造企业之列的京东方,此刻应该明白,难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文|科技新知 王思原

编辑|伊页

十年前,如果哪家上市公司能够入围苹果供应商,必然会在各种公开文件里将此事展露的淋漓尽致。即便是签署了保密协议,也会用“国际大客户”这类近乎明示的字样来暗示。

因为进入果链,不仅意味着大量订单带来营收规模的急速膨胀,还有行业对公司实力的认可,以及在资本市场的高估值。

十年内,从存储芯片、镜头模组、精密零部件,再到玻璃盖板、机身中框等等,以苹果为轴心,国内一众供应链企业得到快速成长。

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国内苹果产业链整体营收复合年均增速为35%左右,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速为20%左右,甚至超过了苹果公司自己的增速。

但果链30%的超高淘汰率,使这些国内供应商不得不尽量减少对苹果的依赖,因为一旦下一秒被踢出,就意味着业绩下滑外加资本出逃,欧菲光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在整个苹果供应链上,屏幕面板企业恰恰相反。鉴于苹果对屏幕面板苛刻的要求,iPhone系列产品的面板供应一直依赖韩国的三星和LGD两家。

直到近日有外媒传出,国内的京东方已与苹果就iPhone 14签署了供应协议,并将于6月开始供应OLED面板,预计供应量将达到5000万台,大约是iPhone 14显示屏供应量的25%。

对于苹果来说,京东方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对三星、LGD的依赖;而对于京东方来说,在屏幕面板上得到苹果认可,除了能够得到稳定的利润外,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其产品已经达到业内顶尖水准。

但跻身一流屏幕制造企业之列的京东方,此刻应该明白,难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5年终蜕变

2013年开始,苹果每年都会将前200名核心供应商名单公之于众,这200家企业占据了苹果97%-98%的采购、生产和组装支出。

而通过查阅公开资料可以发现,2017年京东方才开始出现在该名单上,此后几年京东方与苹果关系稳定,均未曾缺席。

而2017年也是屏幕行业市场、技术的转折点。

iPhone X搭载OLED屏幕横空出世,之后iPhone除了iPhone XR、iPhone11两款低端机器还继续使用传统LCD屏幕外,其他所有机型均转向OLED屏。

苹果这一做法加快了OLED技术的应用,也引起其他手机厂商效仿,OLED屏成了各大厂商高端机型的标配。

不过当时的京东方,在OLED技术以及产能方面,并不能满足苹果的要求,仅能拿下iPad、MacBook、Apple Watch等这些要求略低的产品订单。市场以及投资者最为期待的iPhone系列订单,一直由三星和LGD两家垄断。

然而苹果对供应链采用多元化的战略,可以和任何能满足他们所需技术的公司进行交易,以便增加供应商数量,提高产品供应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在价格谈判中获得优势。

出于这个原因,彼时业界评价称“苹果可能会为了牵制三星和LGD而与京东方携手”,一位韩国显示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自2017年OLED首次应用于iPhone X以来,苹果一直对韩国公司的高比例供应表示担忧”,并称“苹果极有可能通过增加京东方的OLED面板的供应来实现其供应商多元化的战略”。

而京东方连续多年为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高端旗舰手机供应屏幕,充分的实战机会使其技术得以提升,也做好了随时为苹果供货的准备。

此后,京东方具体何时加入对iPhone系列面板的供应,暂无官方信息可以验证。但2020年后行业内传出的一系列消息显示,京东方和苹果的关系十分暧昧。

2020年,国外Apple Insider社区有消息称,京东方为获得苹果iPhone12面板订单,先后两次接受苹果质量审查。首次审查时间在当年9月、10月时给出了未通过的结果。市场失望之时,消息迎来反转,国内多家权威媒体表示,京东方将在12月内开始向苹果供应iPhone 12的OLED屏幕面板。

2021年10月《日经新闻》称,京东方9月底开始为6.1英寸的iPhone13供应少量OLED显示屏,并计划很快增加出货量,正在等待最终审核过程,重点则是屏幕的耐用性。但京东方董秘办回应称,公司无法对单一客户的信息作出评论。

当时外界一致认为,京东方在2020年以及2021年,只为iPhone 12/13标准版供应OLED面板,且多用于官翻和售后换屏机。

之后,京东方两条柔性AMOLED产线成都B7和绵阳B11传出的消息越来越多,这两条产线被外界认为专为苹果供应OLED面板。京东方进入主流供货商的消息也随之传出。

2021年业绩报告中,京东方指出柔性OLED出货量迅速提升,业务发展取得重要突破,12月单月出货突破千万级别。

西南证券发布的研报也显示,2021年京东方OLED实现了在主流手机品牌客户的导入,且在美国大客户出货放量,份额提升至约10%。2022年,公司在大客户份额预计将提升至20%以上。

再加上,近日韩媒Chosun-biz传出的京东方已与苹果就iPhone 14签署了OLED面板供应协议,预计供应量将达到5000万台,大约是iPhone 14显示屏供应量的25%。

出货时间、出货量突破、美国大客户份额变化等,都共同指向京东方已成为iPhone系列OLED面板主流供应链。而OLED一直以来就是三星、LG这两家显示巨头的主要战场。

开战OLED

OLED屏幕由于像素自发光特性,相较LCD屏幕可以做得更轻薄,并可以进一步提升亮度和对比度,手机、电视、电脑、游戏掌机、便携显示器等越来越多电子产品采用OLED屏,业内也一致认为OLED屏取代LCD屏已是大势所趋。

Omdia最新数据显示,OLED电视在2021年全球电视市场(销售金额为准)所占的比重从2020年的7.4%上升至10.0%。

按照CINNO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6.68亿片,同比增长36.3%。截至2021年底,全球智能手机中,已有40%换上OLED屏,而2022年预计这个比例会超过55%。

OLED的产业地位与市场份额、产线数量、技术成熟度以及供应链有关。目前市场呈现三星、京东方、LGD一超两强格局。横向对比,京东方虽有赶超LGD之势,但与霸主三星还有一定差距。

首先产能方面,目前京东方共有14条产线,其中3条为第6代OLED产线,规划产能均为48K/月,而三星仅一条牙山A3的产能就能达到135K/月,A4+A5两条6世代产线达到300K/月;不过京东方三条产线满产后产能要远高于现在LGD每月77.5K的产能。

其次在技术成熟度上,京东方此前曾透漏2021年成熟产线OLED产品良率已达80%以上,虽然比2020年60%左右的良品率有较大提高,但与LGD85%以上以及三星94%以上的良品率相比,还有待提升。

差距本质由核心技术以及供应链决定。技术上京东方在前板段和封装段并不存在技术障碍,但在难度最大的背板段蒸镀环节,京东方还有差距,而这也是影响OLED良品率的关键所在。

在蒸镀环节,用于蒸镀的玻璃基板必须与精细金属掩板(FMM)紧密贴合,并且FMM的扩展插槽开孔还必须与玻璃基板上阳极图案准确套合,否则会产生混色不良问题。因此,决定蒸镀环节良率的关键因素是FMM与玻璃基板的精准贴合和套合。

而控制好FMM张网精度是解决蒸镀目标像素位移的主要手段,这需要根据蒸镀经验总结出金属掩板的精度变化规律,并在张网过程中予以相应补偿,目前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国内OLED面板企业均缺少FMM的张网精度数据,张网补偿不够精确,导致套合出现偏差。

另外供应链上京东方目前还不如三星和LGD稳健,尤其是在显示驱动器方面。

OLED驱动芯片可以看作是OLED面板的“大脑”,其主要作用在于对OLED面板进行显示控制,驱动芯片的可靠性稳定性严重影响其最终显示效果。

目前,OLED驱动芯片国产化程度较低,主要还是以韩系和台系厂商为主。有调研机构数据显示,三星显示独家供应商Samsung LSI和LGD旗下LX Semicon两家占据了九成市场份额,京东方OLED显示驱动则由LX Semicon提供。

但TheElec报道称,由于全球芯片持续短缺,LX Semicon的产量低于计划数量,将优先向LGD提供OLED显示驱动器,这就会导致京东方面临iPhone OLED面板的生产问题。

好在显示驱动芯片工艺主要集中在28nm、40nm、65nm的成熟制程,非一线代工厂也有能力完成这类芯片制造,华为等国内厂商已在研发相关驱动器,相信京东方在供应链上的问题日后会得到有效解决。

道阻且漫长

京东方与三星、LGD的这场OLED大战已经打响,三方将在核心技术、供应链把控以及行业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博弈,不过京东方作为后起之秀,未来需要面临的难题,显然要比三星、LGD更多。

首先就是需要承受三星、LGD OLED产线折旧后的压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同行结束摊销后就是轻装上阵,而国内的面板厂商则依然每年要承担超过15亿元的资产折旧费,如果外资面板降价10%,那么国内面板就必须跟进,一旦跟进就意味着亏损。”

2016年京东方5.5代线刚投产不久,三星多条5.5代线折旧就已经结束,这直接导致了京东方5.5代线连续亏损,直到2018年随着国内手机厂商对OLED的需求增大,才逐渐回暖。

现如今,三星和LGD的6代AMOLED产线也即将折旧结束,届时京东方务必要再次承受压价之痛。

技术方面,业内当下的普遍认知是,作为OLED面板技术的演进方向,LTPO技术已经处于行业风口。

有分析师表示,由于量产化技术正在探索和完善中,目前LTPO OLED尚未大规模应用。但距大规模应用已不远,相信就是未来两年之内的事。如果LTPO技术进一步成熟,将有可能全面替代LTPS背板。

调研机构Omdia预测,从2024年起,采用LTPO背板的柔性OLED将超过采用LTPS背板的柔性OLED。事实也是这样,在三星的旗舰机型以及iPhone的高端机型中,均已用上LTPO面板。

可喜的是,去年11月,有消息称京东方正在改建 B7、B11、B12 工厂生产线,计划将LTPS产线改造为LTPO产线,京东方也回应称具备将部分产能升级为LTPO的条件。

但不幸的是,2020年三星的苹果专用6代线就已经拥有3万片规模的LTPO面板产能。2021年,三星又对苹果的这一专用线进行改造,产能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另外,苹果早前也联合LGD共同开发LTPO屏幕,LGD于2021年7月投资扩产E6-3,引入更多LTPO OLED面板生产设备。改造完成后,其OLED面板的产量将提升50%,预计将在2022年下半投产。

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三星和LGD都已有LTPO背板OLED量产经验,京东方与其在OLED面板的技术差距为三年左右,但随着LTPO屏开始生产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甚至未来实现反超。

在行业大趋势上,色彩保真、寿命长、稳定性好,Micro LED被视为下一代乃至终极的显示方案,在大屏商显、可穿戴设备、车载屏幕、电影院屏幕和AR眼镜上都可应用。

只是和过去LCD、OLED技术刚萌芽时类似,现在生产Micro LED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设计和突破一系列工艺,发明新的自动化设备,这也使京东方与全球其他玩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不同的是,京东方与国内的华星光电属于渐进路线,从更为简单的Mini LED入手。简单来讲,Mini LED实际上就是尺寸大一号的Micro LED,也算是改良版的LCD,适合本身拥有庞大液晶产能的公司。

相反,三星、索尼等已经推出LCD领域的厂商,则走上了直接投入研发Micro LED的道路。索尼在2012年的CES上展示了全球第一款Micro LED显示器,随后三星的Micro LED产品The Wall在2018年到2021年连续四年亮相CES。

新兴技术的出现,给了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显示面板厂商一次引领未来的机会。但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还难以判断在这场显示技术革命中,谁会笑到最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方

4.3k
  • 京东方完成新一届管理团队聘任
  • 天津京东方创新投资公司增资至43.7亿元,增幅约84.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京东方抱得紧苹果大腿吗?

但跻身一流屏幕制造企业之列的京东方,此刻应该明白,难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文|科技新知 王思原

编辑|伊页

十年前,如果哪家上市公司能够入围苹果供应商,必然会在各种公开文件里将此事展露的淋漓尽致。即便是签署了保密协议,也会用“国际大客户”这类近乎明示的字样来暗示。

因为进入果链,不仅意味着大量订单带来营收规模的急速膨胀,还有行业对公司实力的认可,以及在资本市场的高估值。

十年内,从存储芯片、镜头模组、精密零部件,再到玻璃盖板、机身中框等等,以苹果为轴心,国内一众供应链企业得到快速成长。

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国内苹果产业链整体营收复合年均增速为35%左右,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速为20%左右,甚至超过了苹果公司自己的增速。

但果链30%的超高淘汰率,使这些国内供应商不得不尽量减少对苹果的依赖,因为一旦下一秒被踢出,就意味着业绩下滑外加资本出逃,欧菲光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在整个苹果供应链上,屏幕面板企业恰恰相反。鉴于苹果对屏幕面板苛刻的要求,iPhone系列产品的面板供应一直依赖韩国的三星和LGD两家。

直到近日有外媒传出,国内的京东方已与苹果就iPhone 14签署了供应协议,并将于6月开始供应OLED面板,预计供应量将达到5000万台,大约是iPhone 14显示屏供应量的25%。

对于苹果来说,京东方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对三星、LGD的依赖;而对于京东方来说,在屏幕面板上得到苹果认可,除了能够得到稳定的利润外,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其产品已经达到业内顶尖水准。

但跻身一流屏幕制造企业之列的京东方,此刻应该明白,难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5年终蜕变

2013年开始,苹果每年都会将前200名核心供应商名单公之于众,这200家企业占据了苹果97%-98%的采购、生产和组装支出。

而通过查阅公开资料可以发现,2017年京东方才开始出现在该名单上,此后几年京东方与苹果关系稳定,均未曾缺席。

而2017年也是屏幕行业市场、技术的转折点。

iPhone X搭载OLED屏幕横空出世,之后iPhone除了iPhone XR、iPhone11两款低端机器还继续使用传统LCD屏幕外,其他所有机型均转向OLED屏。

苹果这一做法加快了OLED技术的应用,也引起其他手机厂商效仿,OLED屏成了各大厂商高端机型的标配。

不过当时的京东方,在OLED技术以及产能方面,并不能满足苹果的要求,仅能拿下iPad、MacBook、Apple Watch等这些要求略低的产品订单。市场以及投资者最为期待的iPhone系列订单,一直由三星和LGD两家垄断。

然而苹果对供应链采用多元化的战略,可以和任何能满足他们所需技术的公司进行交易,以便增加供应商数量,提高产品供应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在价格谈判中获得优势。

出于这个原因,彼时业界评价称“苹果可能会为了牵制三星和LGD而与京东方携手”,一位韩国显示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自2017年OLED首次应用于iPhone X以来,苹果一直对韩国公司的高比例供应表示担忧”,并称“苹果极有可能通过增加京东方的OLED面板的供应来实现其供应商多元化的战略”。

而京东方连续多年为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高端旗舰手机供应屏幕,充分的实战机会使其技术得以提升,也做好了随时为苹果供货的准备。

此后,京东方具体何时加入对iPhone系列面板的供应,暂无官方信息可以验证。但2020年后行业内传出的一系列消息显示,京东方和苹果的关系十分暧昧。

2020年,国外Apple Insider社区有消息称,京东方为获得苹果iPhone12面板订单,先后两次接受苹果质量审查。首次审查时间在当年9月、10月时给出了未通过的结果。市场失望之时,消息迎来反转,国内多家权威媒体表示,京东方将在12月内开始向苹果供应iPhone 12的OLED屏幕面板。

2021年10月《日经新闻》称,京东方9月底开始为6.1英寸的iPhone13供应少量OLED显示屏,并计划很快增加出货量,正在等待最终审核过程,重点则是屏幕的耐用性。但京东方董秘办回应称,公司无法对单一客户的信息作出评论。

当时外界一致认为,京东方在2020年以及2021年,只为iPhone 12/13标准版供应OLED面板,且多用于官翻和售后换屏机。

之后,京东方两条柔性AMOLED产线成都B7和绵阳B11传出的消息越来越多,这两条产线被外界认为专为苹果供应OLED面板。京东方进入主流供货商的消息也随之传出。

2021年业绩报告中,京东方指出柔性OLED出货量迅速提升,业务发展取得重要突破,12月单月出货突破千万级别。

西南证券发布的研报也显示,2021年京东方OLED实现了在主流手机品牌客户的导入,且在美国大客户出货放量,份额提升至约10%。2022年,公司在大客户份额预计将提升至20%以上。

再加上,近日韩媒Chosun-biz传出的京东方已与苹果就iPhone 14签署了OLED面板供应协议,预计供应量将达到5000万台,大约是iPhone 14显示屏供应量的25%。

出货时间、出货量突破、美国大客户份额变化等,都共同指向京东方已成为iPhone系列OLED面板主流供应链。而OLED一直以来就是三星、LG这两家显示巨头的主要战场。

开战OLED

OLED屏幕由于像素自发光特性,相较LCD屏幕可以做得更轻薄,并可以进一步提升亮度和对比度,手机、电视、电脑、游戏掌机、便携显示器等越来越多电子产品采用OLED屏,业内也一致认为OLED屏取代LCD屏已是大势所趋。

Omdia最新数据显示,OLED电视在2021年全球电视市场(销售金额为准)所占的比重从2020年的7.4%上升至10.0%。

按照CINNO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6.68亿片,同比增长36.3%。截至2021年底,全球智能手机中,已有40%换上OLED屏,而2022年预计这个比例会超过55%。

OLED的产业地位与市场份额、产线数量、技术成熟度以及供应链有关。目前市场呈现三星、京东方、LGD一超两强格局。横向对比,京东方虽有赶超LGD之势,但与霸主三星还有一定差距。

首先产能方面,目前京东方共有14条产线,其中3条为第6代OLED产线,规划产能均为48K/月,而三星仅一条牙山A3的产能就能达到135K/月,A4+A5两条6世代产线达到300K/月;不过京东方三条产线满产后产能要远高于现在LGD每月77.5K的产能。

其次在技术成熟度上,京东方此前曾透漏2021年成熟产线OLED产品良率已达80%以上,虽然比2020年60%左右的良品率有较大提高,但与LGD85%以上以及三星94%以上的良品率相比,还有待提升。

差距本质由核心技术以及供应链决定。技术上京东方在前板段和封装段并不存在技术障碍,但在难度最大的背板段蒸镀环节,京东方还有差距,而这也是影响OLED良品率的关键所在。

在蒸镀环节,用于蒸镀的玻璃基板必须与精细金属掩板(FMM)紧密贴合,并且FMM的扩展插槽开孔还必须与玻璃基板上阳极图案准确套合,否则会产生混色不良问题。因此,决定蒸镀环节良率的关键因素是FMM与玻璃基板的精准贴合和套合。

而控制好FMM张网精度是解决蒸镀目标像素位移的主要手段,这需要根据蒸镀经验总结出金属掩板的精度变化规律,并在张网过程中予以相应补偿,目前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国内OLED面板企业均缺少FMM的张网精度数据,张网补偿不够精确,导致套合出现偏差。

另外供应链上京东方目前还不如三星和LGD稳健,尤其是在显示驱动器方面。

OLED驱动芯片可以看作是OLED面板的“大脑”,其主要作用在于对OLED面板进行显示控制,驱动芯片的可靠性稳定性严重影响其最终显示效果。

目前,OLED驱动芯片国产化程度较低,主要还是以韩系和台系厂商为主。有调研机构数据显示,三星显示独家供应商Samsung LSI和LGD旗下LX Semicon两家占据了九成市场份额,京东方OLED显示驱动则由LX Semicon提供。

但TheElec报道称,由于全球芯片持续短缺,LX Semicon的产量低于计划数量,将优先向LGD提供OLED显示驱动器,这就会导致京东方面临iPhone OLED面板的生产问题。

好在显示驱动芯片工艺主要集中在28nm、40nm、65nm的成熟制程,非一线代工厂也有能力完成这类芯片制造,华为等国内厂商已在研发相关驱动器,相信京东方在供应链上的问题日后会得到有效解决。

道阻且漫长

京东方与三星、LGD的这场OLED大战已经打响,三方将在核心技术、供应链把控以及行业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博弈,不过京东方作为后起之秀,未来需要面临的难题,显然要比三星、LGD更多。

首先就是需要承受三星、LGD OLED产线折旧后的压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同行结束摊销后就是轻装上阵,而国内的面板厂商则依然每年要承担超过15亿元的资产折旧费,如果外资面板降价10%,那么国内面板就必须跟进,一旦跟进就意味着亏损。”

2016年京东方5.5代线刚投产不久,三星多条5.5代线折旧就已经结束,这直接导致了京东方5.5代线连续亏损,直到2018年随着国内手机厂商对OLED的需求增大,才逐渐回暖。

现如今,三星和LGD的6代AMOLED产线也即将折旧结束,届时京东方务必要再次承受压价之痛。

技术方面,业内当下的普遍认知是,作为OLED面板技术的演进方向,LTPO技术已经处于行业风口。

有分析师表示,由于量产化技术正在探索和完善中,目前LTPO OLED尚未大规模应用。但距大规模应用已不远,相信就是未来两年之内的事。如果LTPO技术进一步成熟,将有可能全面替代LTPS背板。

调研机构Omdia预测,从2024年起,采用LTPO背板的柔性OLED将超过采用LTPS背板的柔性OLED。事实也是这样,在三星的旗舰机型以及iPhone的高端机型中,均已用上LTPO面板。

可喜的是,去年11月,有消息称京东方正在改建 B7、B11、B12 工厂生产线,计划将LTPS产线改造为LTPO产线,京东方也回应称具备将部分产能升级为LTPO的条件。

但不幸的是,2020年三星的苹果专用6代线就已经拥有3万片规模的LTPO面板产能。2021年,三星又对苹果的这一专用线进行改造,产能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另外,苹果早前也联合LGD共同开发LTPO屏幕,LGD于2021年7月投资扩产E6-3,引入更多LTPO OLED面板生产设备。改造完成后,其OLED面板的产量将提升50%,预计将在2022年下半投产。

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三星和LGD都已有LTPO背板OLED量产经验,京东方与其在OLED面板的技术差距为三年左右,但随着LTPO屏开始生产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甚至未来实现反超。

在行业大趋势上,色彩保真、寿命长、稳定性好,Micro LED被视为下一代乃至终极的显示方案,在大屏商显、可穿戴设备、车载屏幕、电影院屏幕和AR眼镜上都可应用。

只是和过去LCD、OLED技术刚萌芽时类似,现在生产Micro LED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设计和突破一系列工艺,发明新的自动化设备,这也使京东方与全球其他玩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不同的是,京东方与国内的华星光电属于渐进路线,从更为简单的Mini LED入手。简单来讲,Mini LED实际上就是尺寸大一号的Micro LED,也算是改良版的LCD,适合本身拥有庞大液晶产能的公司。

相反,三星、索尼等已经推出LCD领域的厂商,则走上了直接投入研发Micro LED的道路。索尼在2012年的CES上展示了全球第一款Micro LED显示器,随后三星的Micro LED产品The Wall在2018年到2021年连续四年亮相CES。

新兴技术的出现,给了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显示面板厂商一次引领未来的机会。但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还难以判断在这场显示技术革命中,谁会笑到最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