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跨越千年的守望,在陶琉文化中华彩绽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跨越千年的守望,在陶琉文化中华彩绽放

在这里,无尽的陶瓷之海、琉璃之山让游客们穿越古今中外,沉浸陶风琉韵,感悟时代脉搏。

文 | 宋明君

穿过历史大门,沿着万物逆旅回溯,品味百代之过客,于今日成为归人。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卷,瓷器占据了其中最为耀眼的扉页。在经过了火与土的淬炼后,瓷器的光彩从古亮眼至今,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陶瓷艺术都拥有着某种融于血脉的向往之感。

时空变幻,直至今日,素有五大瓷都之称的淄博将这份向往之意发扬光大——成立于2001年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将陶瓷琉璃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为外界提供了一处贴近陶琉艺术、见证陶琉工业发展的专业场所。

在这里,无尽的陶瓷之海、琉璃之山让游客们穿越古今中外,沉浸陶风琉韵,感悟时代脉搏。

起源:淄博与陶瓷琉璃千年之缘

作为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淄博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至今仍被视为陶瓷珍品。

到了现代,2009年9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美誉。

2018年9月,在由外交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的山东全球推介活动上,来自淄博的陶瓷制品吸引了全球眼光,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的王毅更是来到现场观看淄博陶瓷展台,向全球推介淄博陶瓷。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淄博陶瓷,已然向世界展现出泱泱大国陶瓷产业的无限魅力与活力。

而作为与淄博陶瓷并肩的“双姝”——琉璃同样是淄博历史中的瑰宝。

明《青州府志》中这样称赞:“琉璃器,出颜神镇,以土产马牙、紫石为主,法用黄丹、白铅、铜绿焦煎成之。珠穿灯、屏、棋局、帐钩、枕顶类,光润可爱。” 

落脚淄博,琉璃生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入发掘,淄博琉璃史离不开这样一个地点——淄博博山。穿过历史层层幕障,元代,博山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明代,博山琉璃生产规模迅速扩张;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其琉璃产品已发展到数十种,销路北至北京、南至两广、东至朝鲜、西至河套地区,成为国内生产琉璃名副其实的中心。

换言之,作为中国元、明、清时期琉璃制作中心,淄博博山在琉璃史上地位无出其右。

这份荣耀的历史也给今日之淄博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印记。据考古显示,被发现于博山大街的“元末-明朝琉璃作坊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琉璃炉作坊遗址,亦是目前所知我国唯一的元明时期琉璃作坊遗址,对中国整个琉璃发展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以丰厚的陶琉历史积淀为基,2001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应时而生。十年后,在经过周密筹备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开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020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更是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就此,大众可以深入淄博陶瓷琉璃工业发展成就前线,领略淄博儿女于泥火和匠心创造出的杰作。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陶瓷琉璃专题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拥有四大展区:一是陶瓷展区,具体展示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至明、清、民国等各朝代陶瓷文物;二是琉璃展区,展示自西周至元、明、清、民国等各朝代琉璃文物;三则是展示当代的陶瓷琉璃艺术精品;四是展示其他领域、地域的陶瓷琉璃艺术品。

毋庸置疑的是,在国学日益兴盛的当下,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不仅是淄博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更是成为中国陶瓷琉璃向世界展现文化魅力的窗口。

擦亮淄博的镇馆之宝:青釉莲花尊

在瓷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博物馆中,到底什么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答案是——国家一级文物:青釉莲花尊。

这座周身碧色的瓷器在1982年出土于淄川区,一经发现,便引发了学界对淄博青瓷的热议。

青瓷,顾名思义,是瓷器制作时在胚胎上施以青釉烧制而成的。作为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种类,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瓷、艾色、翠青、粉青等,皆指青瓷。

早至商朝,原始青瓷便已经出现,在经过时间的洗练之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瓷窑数量倍增,其种类也逐渐丰富完备起来。

其中,南方和北方烧制出的青瓷各具特色,难分秋色。从特质来看,南方轻柔的水乡风情赋予了青瓷细腻且坚硬的特色,其釉色更是晶莹、纯净;而北方烧制的青瓷则是融合了北方的大气与庄重,北方青瓷胎体厚重,釉面有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而淄博作为中国北方青瓷起源地之一,青瓷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这座青釉莲花尊自然也成为了代表中国北朝北方青瓷的独特作品之一。

从外形来看,青釉莲花尊外施青釉,口径部有八周弦纹,四个弧形系,四组模印宝相花纹,每组三朵;腹上部堆塑的一周21个莲瓣纹,腹中部饰两周忍冬花;整体胎体浑厚,器形高大,气魄雄伟,装饰华丽。

其古朴大气的风采虽然跨越千年时间但仍然不损其分毫。借助博物馆幽幽灯光,这座青釉莲花尊无言地向每一位游客讲述着它与淄博的故事。

遥想这尊青瓷初创时,是生长于淄博的先民们抟土成器,施之以碧水般的釉色,于熊熊烈火中历经千般变化,骨肉筋皮得以重塑,最终,使得以青釉莲花尊为代表的淄博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不可或缺、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工业邂逅千年之美

于淄博而言,陶瓷与琉璃不仅是其彰显城市魅力的精美名片,更是其兼具文化传承与工业创新的深厚底蕴。

回首发展历史,改革之初,淄博便率先推出政策激励,整合全市陶瓷生产资源,对优势陶瓷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从而助推淄博陶瓷名牌的孕育和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作为淄博陶瓷琉璃产业千百年发展历程的缩影,在助力淄博陶瓷闪耀世界舞台进程中,功不可没。

“众人拾柴火焰高”。深谙“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在推动全省、乃至全国陶瓷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抢眼工作:积极推动山东省博物馆学会陶瓷专委会成立。

通过专委会来积极发挥山东陶瓷地域特色,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推动山东各地域特色陶瓷文化竞相发展,构建山东陶瓷历史发展“微脉络”,加强文物展品交流,实现展品交流、展览共享。

这无疑是将 “满天星”聚成“一把火”,让齐鲁大地的陶瓷文化再度照亮古今中外。

其次,则是大力支持山东智慧博物馆建设,推动传统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升级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早在2021年,淄博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措施》政策一文中便提及要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力度,加强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保护和智慧化改造。

乘此“东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先后建成智慧藏品管理平台、智慧导览服务平台、智慧保护平台以及智慧展览平台等,利用先进的云观博APP、AI智能导览机器人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让广大游客“足不出户游览博物馆”成为可能。

展望新五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将继续瞄准“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建成世界一流馆”的目标,在巩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成果上,争创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跨越千年的守望,在陶琉文化中华彩绽放

在这里,无尽的陶瓷之海、琉璃之山让游客们穿越古今中外,沉浸陶风琉韵,感悟时代脉搏。

文 | 宋明君

穿过历史大门,沿着万物逆旅回溯,品味百代之过客,于今日成为归人。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卷,瓷器占据了其中最为耀眼的扉页。在经过了火与土的淬炼后,瓷器的光彩从古亮眼至今,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陶瓷艺术都拥有着某种融于血脉的向往之感。

时空变幻,直至今日,素有五大瓷都之称的淄博将这份向往之意发扬光大——成立于2001年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将陶瓷琉璃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为外界提供了一处贴近陶琉艺术、见证陶琉工业发展的专业场所。

在这里,无尽的陶瓷之海、琉璃之山让游客们穿越古今中外,沉浸陶风琉韵,感悟时代脉搏。

起源:淄博与陶瓷琉璃千年之缘

作为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淄博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至今仍被视为陶瓷珍品。

到了现代,2009年9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美誉。

2018年9月,在由外交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的山东全球推介活动上,来自淄博的陶瓷制品吸引了全球眼光,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的王毅更是来到现场观看淄博陶瓷展台,向全球推介淄博陶瓷。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淄博陶瓷,已然向世界展现出泱泱大国陶瓷产业的无限魅力与活力。

而作为与淄博陶瓷并肩的“双姝”——琉璃同样是淄博历史中的瑰宝。

明《青州府志》中这样称赞:“琉璃器,出颜神镇,以土产马牙、紫石为主,法用黄丹、白铅、铜绿焦煎成之。珠穿灯、屏、棋局、帐钩、枕顶类,光润可爱。” 

落脚淄博,琉璃生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入发掘,淄博琉璃史离不开这样一个地点——淄博博山。穿过历史层层幕障,元代,博山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明代,博山琉璃生产规模迅速扩张;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其琉璃产品已发展到数十种,销路北至北京、南至两广、东至朝鲜、西至河套地区,成为国内生产琉璃名副其实的中心。

换言之,作为中国元、明、清时期琉璃制作中心,淄博博山在琉璃史上地位无出其右。

这份荣耀的历史也给今日之淄博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印记。据考古显示,被发现于博山大街的“元末-明朝琉璃作坊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琉璃炉作坊遗址,亦是目前所知我国唯一的元明时期琉璃作坊遗址,对中国整个琉璃发展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以丰厚的陶琉历史积淀为基,2001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应时而生。十年后,在经过周密筹备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开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020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更是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就此,大众可以深入淄博陶瓷琉璃工业发展成就前线,领略淄博儿女于泥火和匠心创造出的杰作。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陶瓷琉璃专题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拥有四大展区:一是陶瓷展区,具体展示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至明、清、民国等各朝代陶瓷文物;二是琉璃展区,展示自西周至元、明、清、民国等各朝代琉璃文物;三则是展示当代的陶瓷琉璃艺术精品;四是展示其他领域、地域的陶瓷琉璃艺术品。

毋庸置疑的是,在国学日益兴盛的当下,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不仅是淄博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更是成为中国陶瓷琉璃向世界展现文化魅力的窗口。

擦亮淄博的镇馆之宝:青釉莲花尊

在瓷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博物馆中,到底什么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答案是——国家一级文物:青釉莲花尊。

这座周身碧色的瓷器在1982年出土于淄川区,一经发现,便引发了学界对淄博青瓷的热议。

青瓷,顾名思义,是瓷器制作时在胚胎上施以青釉烧制而成的。作为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种类,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瓷、艾色、翠青、粉青等,皆指青瓷。

早至商朝,原始青瓷便已经出现,在经过时间的洗练之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瓷窑数量倍增,其种类也逐渐丰富完备起来。

其中,南方和北方烧制出的青瓷各具特色,难分秋色。从特质来看,南方轻柔的水乡风情赋予了青瓷细腻且坚硬的特色,其釉色更是晶莹、纯净;而北方烧制的青瓷则是融合了北方的大气与庄重,北方青瓷胎体厚重,釉面有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而淄博作为中国北方青瓷起源地之一,青瓷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这座青釉莲花尊自然也成为了代表中国北朝北方青瓷的独特作品之一。

从外形来看,青釉莲花尊外施青釉,口径部有八周弦纹,四个弧形系,四组模印宝相花纹,每组三朵;腹上部堆塑的一周21个莲瓣纹,腹中部饰两周忍冬花;整体胎体浑厚,器形高大,气魄雄伟,装饰华丽。

其古朴大气的风采虽然跨越千年时间但仍然不损其分毫。借助博物馆幽幽灯光,这座青釉莲花尊无言地向每一位游客讲述着它与淄博的故事。

遥想这尊青瓷初创时,是生长于淄博的先民们抟土成器,施之以碧水般的釉色,于熊熊烈火中历经千般变化,骨肉筋皮得以重塑,最终,使得以青釉莲花尊为代表的淄博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不可或缺、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工业邂逅千年之美

于淄博而言,陶瓷与琉璃不仅是其彰显城市魅力的精美名片,更是其兼具文化传承与工业创新的深厚底蕴。

回首发展历史,改革之初,淄博便率先推出政策激励,整合全市陶瓷生产资源,对优势陶瓷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从而助推淄博陶瓷名牌的孕育和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作为淄博陶瓷琉璃产业千百年发展历程的缩影,在助力淄博陶瓷闪耀世界舞台进程中,功不可没。

“众人拾柴火焰高”。深谙“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在推动全省、乃至全国陶瓷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抢眼工作:积极推动山东省博物馆学会陶瓷专委会成立。

通过专委会来积极发挥山东陶瓷地域特色,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推动山东各地域特色陶瓷文化竞相发展,构建山东陶瓷历史发展“微脉络”,加强文物展品交流,实现展品交流、展览共享。

这无疑是将 “满天星”聚成“一把火”,让齐鲁大地的陶瓷文化再度照亮古今中外。

其次,则是大力支持山东智慧博物馆建设,推动传统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升级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早在2021年,淄博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措施》政策一文中便提及要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力度,加强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保护和智慧化改造。

乘此“东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先后建成智慧藏品管理平台、智慧导览服务平台、智慧保护平台以及智慧展览平台等,利用先进的云观博APP、AI智能导览机器人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让广大游客“足不出户游览博物馆”成为可能。

展望新五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将继续瞄准“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建成世界一流馆”的目标,在巩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成果上,争创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