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多部委抓紧筹划增量政策,特别国债、结构性货币工具可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多部委抓紧筹划增量政策,特别国债、结构性货币工具可期

分析师认为,增量政策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除了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外,还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或推出新的基建融资工具。

2021年8月21日,湖北宜昌,工人在秭归县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维修改造现场施工。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强烈信号,其中提到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随后,国家发改委、央行等部委在传达政治局会议精神时纷纷响应中央号召,表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下一步,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5月4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4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政治局会议精神。会议提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认为,增量政策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除了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外,还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或推出新的基建融资工具。货币政策方面,结构性政策或将“挑大梁”。

政策工具箱将上新

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是面对当前经济压力的顺势而为,现有的政策工具箱中要添加新的“工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出“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有较强的现实因素考量,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亟需稳增长政策加码来对冲经济下滑趋势,扭转低迷预期。

罗志恒认为,增量政策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可以考虑增发特别国债,用于两个专项用途,一是大力支持基建投资,二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地区给予房租、人力成本、贷款利息在疫情期间的部分补贴。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财政政策方面的增量工具可能包括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大力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不排除通过适当增加中央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补充地方财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上述表态已经释放了比较明显的信号,一是基建会成为未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二是意味着在现有的资金渠道上,还会有新的工具提供融资需求。”他说。

货币政策方面,分析师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政治局会议强调“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表示货币政策或仍将“以我为主”,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状态,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但在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较大的背景下,排序更靠前的政策工具仍然是以各类再贷款工具为主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伍超明认为,当前制约货币政策发力的关键不在于总量是否充足,而在于货币传导机制不畅,宽信用扩张受阻,预计货币政策未来会在结构层面继续“做加法”。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具体发力,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刚需和改善房按揭贷款,基建配套贷款等的支持力度需要加大。”他说。

央行周四宣布,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增加的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具体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包括现代化煤矿建设、绿色高效技术应用、智能化矿山建设等。

如何全力扩大内需?

此外,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伍超明表示,新一轮疫情严重影响了部分线下消费场景,居民收入也受到明显拖累。3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出现负增长,预计4月消费表现将继续疲弱,提振消费刻不容缓。政治局会议“全力扩大国内需求”的提法,凸显内需在稳增长中的关键地位。

“高层如此关注国内需求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国内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我国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稳增长更多将依赖于内需,实际上,我们看到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在密集部署了一系列稳投资、促消费的举措,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他说。

伍超明指出,预计未来促消费政策将从多个方面共同发力,首先是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其次是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如组织好重要的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等措施。

赵辰昕对新华社表示,将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举措,包括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等。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将积极促进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有含金量的促消费政策,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和换电模式应用试点,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同时,加快补齐汽车芯片等短板,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

5月4日,四川省副省长李云泽召开促消费稳市场主体专题会议,围绕大宗商品、餐饮文旅、新型消费、消费金融等领域,抓紧研究出台全省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筹办促销活动,着力激发县乡消费活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4月29日《海南省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印发。通过八条措施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社会消费持续增长。这八条措施分别为促进社会消费加快增长、拉动免税消费回稳提升、鼓励餐饮消费提档升级、增强汽车消费增长动力、鼓励绿色家电消费、培育壮大网络零售、引领时尚新品消费、办好促消费节庆活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多部委抓紧筹划增量政策,特别国债、结构性货币工具可期

分析师认为,增量政策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除了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外,还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或推出新的基建融资工具。

2021年8月21日,湖北宜昌,工人在秭归县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维修改造现场施工。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强烈信号,其中提到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随后,国家发改委、央行等部委在传达政治局会议精神时纷纷响应中央号召,表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下一步,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5月4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4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政治局会议精神。会议提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认为,增量政策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除了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外,还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或推出新的基建融资工具。货币政策方面,结构性政策或将“挑大梁”。

政策工具箱将上新

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是面对当前经济压力的顺势而为,现有的政策工具箱中要添加新的“工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出“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有较强的现实因素考量,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亟需稳增长政策加码来对冲经济下滑趋势,扭转低迷预期。

罗志恒认为,增量政策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可以考虑增发特别国债,用于两个专项用途,一是大力支持基建投资,二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地区给予房租、人力成本、贷款利息在疫情期间的部分补贴。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财政政策方面的增量工具可能包括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大力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不排除通过适当增加中央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补充地方财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上述表态已经释放了比较明显的信号,一是基建会成为未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二是意味着在现有的资金渠道上,还会有新的工具提供融资需求。”他说。

货币政策方面,分析师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政治局会议强调“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表示货币政策或仍将“以我为主”,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状态,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但在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较大的背景下,排序更靠前的政策工具仍然是以各类再贷款工具为主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伍超明认为,当前制约货币政策发力的关键不在于总量是否充足,而在于货币传导机制不畅,宽信用扩张受阻,预计货币政策未来会在结构层面继续“做加法”。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具体发力,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刚需和改善房按揭贷款,基建配套贷款等的支持力度需要加大。”他说。

央行周四宣布,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增加的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具体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包括现代化煤矿建设、绿色高效技术应用、智能化矿山建设等。

如何全力扩大内需?

此外,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伍超明表示,新一轮疫情严重影响了部分线下消费场景,居民收入也受到明显拖累。3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出现负增长,预计4月消费表现将继续疲弱,提振消费刻不容缓。政治局会议“全力扩大国内需求”的提法,凸显内需在稳增长中的关键地位。

“高层如此关注国内需求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国内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我国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稳增长更多将依赖于内需,实际上,我们看到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在密集部署了一系列稳投资、促消费的举措,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他说。

伍超明指出,预计未来促消费政策将从多个方面共同发力,首先是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其次是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如组织好重要的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等措施。

赵辰昕对新华社表示,将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举措,包括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等。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将积极促进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有含金量的促消费政策,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和换电模式应用试点,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同时,加快补齐汽车芯片等短板,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

5月4日,四川省副省长李云泽召开促消费稳市场主体专题会议,围绕大宗商品、餐饮文旅、新型消费、消费金融等领域,抓紧研究出台全省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筹办促销活动,着力激发县乡消费活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4月29日《海南省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印发。通过八条措施激发消费潜力,拉动社会消费持续增长。这八条措施分别为促进社会消费加快增长、拉动免税消费回稳提升、鼓励餐饮消费提档升级、增强汽车消费增长动力、鼓励绿色家电消费、培育壮大网络零售、引领时尚新品消费、办好促消费节庆活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