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茶企纷纷折戟IPO,澜沧古茶不撞南墙心不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茶企纷纷折戟IPO,澜沧古茶不撞南墙心不死?

新式茶饮向上,原叶茶向下。

文|伯虎财经  灵灵

澜沧古茶又要上市了。 

此前,澜沧古茶曾计划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但出于某些原因,在上会前主动撤回了资料。 

这一次,则转战港股。纵观澜沧古茶所在的原叶茶市场,折戟IPO已成为茶企常态。A股至今无一家以茶叶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仅有龙润茶、天福茗茶、信阳毛尖等在港股上市。 

茶企上市闯关难,这对于澜沧古茶来说,并非好事。

产品单一,八成收入来自经销商 

澜沧古茶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1996年设立的澜沧县茶厂,如今发展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产品主要以普洱茶为主。 

根据招股书,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下称“报告期”),澜沧古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3.0亿元、3.8亿元、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 6亿元、0. 76亿元、0. 81亿元、0. 59亿元,业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澜沧古茶销售普洱茶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3.36%、92.49%、92.99%、95.75%。超过90%的收入来自普洱茶,这也说明澜沧古茶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缺少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其招股书也提到,普洱茶茶叶生长过程易受温度、降水、土壤环境、光照强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出现极端干旱等自然灾害会造成茶叶减产及品质变化,可能会造成公司年度原材料的短缺。 

此外,从招股书也可以看出,澜沧古茶高度依赖经销商,销售模式主要以经销为主。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澜沧古茶通过经销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的91.12%、86.69%、84.2%、86.8%。 

尽管经销占比在逐年下滑,但澜沧古茶每年至少仍有八成的收入是通过经销所获。这里面同样存在话语权被削弱、管理失衡的风险。 

其招股书显示,由于经销商数量众多、地区分布广泛,如果未来公司管理水平无法适应经销商数量及规模的发展,经销商在销售价格、客户服务、品牌宣传等方面违反公司管理要求,将存在对公司品牌形象及销售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不过,摆在澜沧古茶面前的难题,并不止于这些。  

茶企频频折戟IPO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闯关难,几乎是所有茶企的现状。 

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的中茶股份,旗下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绿茶及相关制品等。此前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然而,其最后一次招股书更新停留于去年2月20日。 

八马茶业,成立于1997年,截至去年底拥有2613家门店。根据欧睿国际出具的市场地位声明函,八马茶业是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和中国茶叶连锁专卖店第一品牌。4月26日,八马茶业更新了招股书,再次闯关上市。 

事实上,我国的茶叶市场发展十分可观。茶叶源于中国,已有6000多年历史。如今,我国是茶叶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8年我国茶叶产量为261.6万吨,占世界产量44.36%,消费量达211.9万吨。 

由于高需求量和部分人群成瘾性,卖茶叶也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生意。 

然而,到了资本市场,茶叶却并不受欢迎,这和茶叶行业存在“产品价格难以判断公允、行业分散、供应商多为个体户”几大特征不无关系。 

首先,茶叶产品价格很难判断公允性。茶叶的价格从几十块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价格的差异是由茶叶的产地、气味、颜色等因素来决定的。但同时,也为造假作乱提供了天然契机,这就导致茶企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此外,市场虽然很大,但仍以个人作坊为主,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很少。

2019年中茶股份营收16.28亿元,已经是国内茶企发展的头部。即便如此,其主要茶类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占比相对较高且有所上升的乌龙茶,2019年市占率也仅达到1.74%。 

相关数据显示,90%的茶叶市场仍被茶农自建的小作坊占领。这些企业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其中,茶叶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乱象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也导致我国茶叶市场仍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境地。 

这些都成为了茶企上市道路上的绊脚石。除此之外,茶企的打法也亟须转变。新式茶饮的走红,或为茶企破圈带来了参考思路。 

新式茶饮破圈,给原叶茶的启示 

新式茶饮是一个过去10多年刚刚兴起的行业,却已经在茶界创下了史无前例的热度和增速。 

据《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显示,现制茶饮近五年来增长率为21.9%,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至24.5%,将突破3400亿元。而原叶茶近五年来增长率为8.1%,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将进一步提高11.3%,突破3000亿元。可以看见,原叶茶的增速远不及新式茶饮。 

且相对“有品类无品牌”的原叶茶,新式茶饮已跑出多个头部品牌,其中不乏门店突破两万家的蜜雪冰城,已经上市的奈雪的茶,此前曾传出估值600亿的喜茶,2021年均新增2000家门店的茶百道和古茗。 

新式茶饮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品牌玩家在口感、消费体验等方面的持续创新。以新式茶饮水果+茶的基本款来看,就已推出了许多不同的搭配。其中不乏对油柑、黄皮、刺梨等小众水果的运用与创新,并以此打造出不少爆款。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年轻人逐渐爱上了喝茶,但他们喝的第一杯“茶”却不是原叶茶,而是奶茶。 

如奈雪的鸭屎香宝藏茶,采用的正是小众茶鸭屎香,霸气芝士葡萄的茶底则是金牡丹茶。大多数年轻人正是从新式茶饮中了解到更多的茶文化。 

事实上,除了新式茶饮,此前出圈的小罐茶同样能够给原叶茶带来一些破圈思路。 

不同于传统原叶茶,小罐茶直接为对茶文化陌生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做出了品类选择,通过八位大师的背书直接提高了逼格,叠加包装上的改变以及创始人杜国楹的营销手法,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并于2018年卖出20亿。 

不管是新式茶饮还是小罐茶的走红,都说明,传统原叶茶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消费者口味的转变,这样才能打新渠道、新市场,为成就一个好的茶叶品牌提供更多养分。 

可以想见的是,越来越多头部茶企冲击上市,传统茶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环境与竞争格局,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引领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这也是茶企上市的意义所在。 

而在茶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之下,中国茶企在资本市场上仍有很大机会。至于澜沧古茶能否成功抢跑,待见分晓。

 

参考来源:

1、格隆汇:A股难迎茶叶股

2、快消:又一企业“临阵退缩”,传统茶企冲刺A股为何频频折戟?

3、万点研究:八马茶业IPO:欲当A股“茶业第一股”困难重重,财务真实性谜团待解

4、每经头条:澜沧古茶上会前夜撤回IPO,“茶叶第一股”梦碎

5、IPO早知道:澜沧古茶最快5月向港交所交表,原计划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

6、里斯咨询: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澜沧古茶

62
  • 库存积压,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净利下降了近八成
  • 2023年最后一周23家公司撤回IPO,涉多家“食企”,菊乐股份、中国茶叶仍排队坚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茶企纷纷折戟IPO,澜沧古茶不撞南墙心不死?

新式茶饮向上,原叶茶向下。

文|伯虎财经  灵灵

澜沧古茶又要上市了。 

此前,澜沧古茶曾计划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但出于某些原因,在上会前主动撤回了资料。 

这一次,则转战港股。纵观澜沧古茶所在的原叶茶市场,折戟IPO已成为茶企常态。A股至今无一家以茶叶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仅有龙润茶、天福茗茶、信阳毛尖等在港股上市。 

茶企上市闯关难,这对于澜沧古茶来说,并非好事。

产品单一,八成收入来自经销商 

澜沧古茶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1996年设立的澜沧县茶厂,如今发展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产品主要以普洱茶为主。 

根据招股书,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下称“报告期”),澜沧古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3.0亿元、3.8亿元、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 6亿元、0. 76亿元、0. 81亿元、0. 59亿元,业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澜沧古茶销售普洱茶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3.36%、92.49%、92.99%、95.75%。超过90%的收入来自普洱茶,这也说明澜沧古茶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缺少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其招股书也提到,普洱茶茶叶生长过程易受温度、降水、土壤环境、光照强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出现极端干旱等自然灾害会造成茶叶减产及品质变化,可能会造成公司年度原材料的短缺。 

此外,从招股书也可以看出,澜沧古茶高度依赖经销商,销售模式主要以经销为主。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澜沧古茶通过经销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的91.12%、86.69%、84.2%、86.8%。 

尽管经销占比在逐年下滑,但澜沧古茶每年至少仍有八成的收入是通过经销所获。这里面同样存在话语权被削弱、管理失衡的风险。 

其招股书显示,由于经销商数量众多、地区分布广泛,如果未来公司管理水平无法适应经销商数量及规模的发展,经销商在销售价格、客户服务、品牌宣传等方面违反公司管理要求,将存在对公司品牌形象及销售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不过,摆在澜沧古茶面前的难题,并不止于这些。  

茶企频频折戟IPO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闯关难,几乎是所有茶企的现状。 

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的中茶股份,旗下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绿茶及相关制品等。此前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然而,其最后一次招股书更新停留于去年2月20日。 

八马茶业,成立于1997年,截至去年底拥有2613家门店。根据欧睿国际出具的市场地位声明函,八马茶业是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和中国茶叶连锁专卖店第一品牌。4月26日,八马茶业更新了招股书,再次闯关上市。 

事实上,我国的茶叶市场发展十分可观。茶叶源于中国,已有6000多年历史。如今,我国是茶叶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8年我国茶叶产量为261.6万吨,占世界产量44.36%,消费量达211.9万吨。 

由于高需求量和部分人群成瘾性,卖茶叶也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生意。 

然而,到了资本市场,茶叶却并不受欢迎,这和茶叶行业存在“产品价格难以判断公允、行业分散、供应商多为个体户”几大特征不无关系。 

首先,茶叶产品价格很难判断公允性。茶叶的价格从几十块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价格的差异是由茶叶的产地、气味、颜色等因素来决定的。但同时,也为造假作乱提供了天然契机,这就导致茶企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此外,市场虽然很大,但仍以个人作坊为主,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很少。

2019年中茶股份营收16.28亿元,已经是国内茶企发展的头部。即便如此,其主要茶类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占比相对较高且有所上升的乌龙茶,2019年市占率也仅达到1.74%。 

相关数据显示,90%的茶叶市场仍被茶农自建的小作坊占领。这些企业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其中,茶叶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乱象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也导致我国茶叶市场仍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境地。 

这些都成为了茶企上市道路上的绊脚石。除此之外,茶企的打法也亟须转变。新式茶饮的走红,或为茶企破圈带来了参考思路。 

新式茶饮破圈,给原叶茶的启示 

新式茶饮是一个过去10多年刚刚兴起的行业,却已经在茶界创下了史无前例的热度和增速。 

据《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显示,现制茶饮近五年来增长率为21.9%,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至24.5%,将突破3400亿元。而原叶茶近五年来增长率为8.1%,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将进一步提高11.3%,突破3000亿元。可以看见,原叶茶的增速远不及新式茶饮。 

且相对“有品类无品牌”的原叶茶,新式茶饮已跑出多个头部品牌,其中不乏门店突破两万家的蜜雪冰城,已经上市的奈雪的茶,此前曾传出估值600亿的喜茶,2021年均新增2000家门店的茶百道和古茗。 

新式茶饮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品牌玩家在口感、消费体验等方面的持续创新。以新式茶饮水果+茶的基本款来看,就已推出了许多不同的搭配。其中不乏对油柑、黄皮、刺梨等小众水果的运用与创新,并以此打造出不少爆款。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年轻人逐渐爱上了喝茶,但他们喝的第一杯“茶”却不是原叶茶,而是奶茶。 

如奈雪的鸭屎香宝藏茶,采用的正是小众茶鸭屎香,霸气芝士葡萄的茶底则是金牡丹茶。大多数年轻人正是从新式茶饮中了解到更多的茶文化。 

事实上,除了新式茶饮,此前出圈的小罐茶同样能够给原叶茶带来一些破圈思路。 

不同于传统原叶茶,小罐茶直接为对茶文化陌生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做出了品类选择,通过八位大师的背书直接提高了逼格,叠加包装上的改变以及创始人杜国楹的营销手法,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并于2018年卖出20亿。 

不管是新式茶饮还是小罐茶的走红,都说明,传统原叶茶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消费者口味的转变,这样才能打新渠道、新市场,为成就一个好的茶叶品牌提供更多养分。 

可以想见的是,越来越多头部茶企冲击上市,传统茶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环境与竞争格局,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引领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这也是茶企上市的意义所在。 

而在茶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之下,中国茶企在资本市场上仍有很大机会。至于澜沧古茶能否成功抢跑,待见分晓。

 

参考来源:

1、格隆汇:A股难迎茶叶股

2、快消:又一企业“临阵退缩”,传统茶企冲刺A股为何频频折戟?

3、万点研究:八马茶业IPO:欲当A股“茶业第一股”困难重重,财务真实性谜团待解

4、每经头条:澜沧古茶上会前夜撤回IPO,“茶叶第一股”梦碎

5、IPO早知道:澜沧古茶最快5月向港交所交表,原计划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

6、里斯咨询: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