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信又加鸡肋功能,监测工具普通用户需要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信又加鸡肋功能,监测工具普通用户需要吗?

大家平时聊聊天、刷刷朋友圈、开几个小程序这样的应用,与开发者的调试工具真的有关联吗?

文|三易生活

日前,微信向安卓端用户推送了8.0.22版本的更新,其中新加入的缓存清理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细致地针对系统、朋友圈、公众号等临时数据进行选择性删除,并且还带来了诸如铃音历史记录、新款收款码、分类精准搜索等功能。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版本中微软还加入了监测功能,可以实时检测CPU核心温度、占用率,以及当前帧率等设备状态。

经我们的实际体验发现,用户可通过“我-设置-帮助与反馈-右上方的小扳手按钮-性能检测工具”来开启这一功能。而在功能性方面,则提供了包括ANR检测、耗时检测、卡顿检测、FPS检测、功耗检测等。尽管在这一工具页面显示,“在微信团队引导下使用”,但其正如目前手机的开发者模式一样,普通用户也能便利地自行开启使用。

但普通用户真的会去使用微信中自带的这个“监测工具”吗?显然对于仅仅将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使用的用户而言,“监测工具”与打开这一功能的复杂路径一样,大概率将会成为微信所提供的诸多功能里打开率极低的那部分。

然而质疑归质疑,微信推出这一功能必然有其原因。事实上近一年来,微信方面屡次进行较大的功能更新,并加入了包括“微信状态”、“通过当前微信号辅助注册”、“语音通话看好友近况(语音时可以点击看到对方朋友圈)”等功能。但不难发现,除了面向C端用户推出各类功能外,其实微信方面明显更加关注开发者或B端的体验。

去年11月,微信方面曾表示针对A级品牌区封面图将升级为动态的封面故事,并支持在头部位置播放视频号内容,可一键跳转到视频号动态,进一步打通品牌官方区与视频号。

随后在今年4月,根据微信官方文档显示,新增了一款名为“半屏小程序”的交互方式,主要面向政府民生、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医疗等类型小程序。也就是说,未来微信或将能使得两个小程序在屏幕上分为上下同时出现,以满足上述场景的更好体验。

而此次加入的“监测工具”无疑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内置于微信中也将可以为开发者免去再调用第三方相关工具来测试微信小程序等。并且这一工具在用户不调用的情况下,对微信APP的大小以及存储空间的占用也更是微乎其微。

事实上,此前在2022微信公开课上官方就曾透露,目前微信支付已链接了超千万各类商户;上线五周年的小程序,日活用户已突破4.5亿;视频号也与公众号、企业微信打通融合,使得其具备了私域运营的能力。

由此不难发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社交应用的同时,微信生态也聚集了大量的B端用户,而针对后者,微信方面在新功能的加入上同样需要考虑。比如小程序的优化是为了商家,而监测工具的补充也是为了给开发者提供更为方便的调试工具,既然对用户体验没有太大影响、又不用再推出一个开发者版本,何乐而不为呢。

曾经,微信的形容词一直是“小而美”,但随着商业化进程以及愈发多样的各类功能,其如今也难逃向着“大而全”的超级APP发展。在过去的十一年时间里,微信也已经从一款即时通讯工具,逐步加入了公众号、开始折叠订阅号内容,并陆续上线小程序、看一看、视频号,以及不断扩大“搜一搜”的类型和范围,甚至已经在灰度测试的“微信热搜榜”,也使得其朝着“连接一切”的目标再进一步。

而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态,显然就不止有普通用户了,开发者和商家同样是包含在其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上线“监测工具”后,诸如“净整些没用的”、“不要再加了,有什么用呢”等网友评价层出不穷,毕竟比起商家与开发者的数量,普通用户的基数显然仍占多数。毕竟又不可能在微信里玩到大型游戏,用户又何须随时关注CPU占用率或核心温度呢。

其实许多APP在推出新功能时,都难免会得到诸如“鸡肋”这样的评价。比如QQ此前上线的气泡背景、QQ看点,都曾被吐槽“鸡肋”;比如只愿意听歌的用户自然会吐槽音乐APP的直播功能,一不小心点进去就会误入“嗨歌直播现场”;比如支付宝此前花里胡哨的“活动推荐卡片”、“智能服务卡”等,“占满了首页不说,还根本拉不到底”。

但微信在这之中则尤为引人注意,其推出“鸡肋”功能的可能性远比被称赞“有用”要高,甚至几乎每天都有人对微信的产品经理“指手画脚”,而微信团队则更像是“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有着数以十亿计用户的微信,怎么可能逃得过“人多嘴杂”。同时,作为一款高频、且体量巨大的“免费”应用,也意味着微信如今在商业化进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遥想当年,优化代码都是从“减少对存储单元的读取”、“更小的代码段体积”出发,但这其实因为当时的软硬件条件不允许。而如今的APP更新,有多少又是真的在进行优化呢?

此前QQ在更新中“塞入”虚幻4引擎、安装包直逼900MB;而微信每次更新的系统通知,则是显示“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却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鸡肋”功能,虽然没有占多少存储空间,但架不住本地聊天记录动辄几十G。再说了,微信难道不知道目前用户更需要的是“双向删除”、“云端聊天记录”、“朋友圈编辑”这些功能吗?

QQ集成虚幻4引擎,好歹还有个3D版超级QQ秀需要,微信难道还指望未来能够支持高刷新率的游戏,或是极高码率的视频播放吗?

但言归正传,大家平时聊聊天、刷刷朋友圈、开几个小程序这样的应用,与开发者的调试工具真的有关联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信又加鸡肋功能,监测工具普通用户需要吗?

大家平时聊聊天、刷刷朋友圈、开几个小程序这样的应用,与开发者的调试工具真的有关联吗?

文|三易生活

日前,微信向安卓端用户推送了8.0.22版本的更新,其中新加入的缓存清理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细致地针对系统、朋友圈、公众号等临时数据进行选择性删除,并且还带来了诸如铃音历史记录、新款收款码、分类精准搜索等功能。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版本中微软还加入了监测功能,可以实时检测CPU核心温度、占用率,以及当前帧率等设备状态。

经我们的实际体验发现,用户可通过“我-设置-帮助与反馈-右上方的小扳手按钮-性能检测工具”来开启这一功能。而在功能性方面,则提供了包括ANR检测、耗时检测、卡顿检测、FPS检测、功耗检测等。尽管在这一工具页面显示,“在微信团队引导下使用”,但其正如目前手机的开发者模式一样,普通用户也能便利地自行开启使用。

但普通用户真的会去使用微信中自带的这个“监测工具”吗?显然对于仅仅将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使用的用户而言,“监测工具”与打开这一功能的复杂路径一样,大概率将会成为微信所提供的诸多功能里打开率极低的那部分。

然而质疑归质疑,微信推出这一功能必然有其原因。事实上近一年来,微信方面屡次进行较大的功能更新,并加入了包括“微信状态”、“通过当前微信号辅助注册”、“语音通话看好友近况(语音时可以点击看到对方朋友圈)”等功能。但不难发现,除了面向C端用户推出各类功能外,其实微信方面明显更加关注开发者或B端的体验。

去年11月,微信方面曾表示针对A级品牌区封面图将升级为动态的封面故事,并支持在头部位置播放视频号内容,可一键跳转到视频号动态,进一步打通品牌官方区与视频号。

随后在今年4月,根据微信官方文档显示,新增了一款名为“半屏小程序”的交互方式,主要面向政府民生、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医疗等类型小程序。也就是说,未来微信或将能使得两个小程序在屏幕上分为上下同时出现,以满足上述场景的更好体验。

而此次加入的“监测工具”无疑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内置于微信中也将可以为开发者免去再调用第三方相关工具来测试微信小程序等。并且这一工具在用户不调用的情况下,对微信APP的大小以及存储空间的占用也更是微乎其微。

事实上,此前在2022微信公开课上官方就曾透露,目前微信支付已链接了超千万各类商户;上线五周年的小程序,日活用户已突破4.5亿;视频号也与公众号、企业微信打通融合,使得其具备了私域运营的能力。

由此不难发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社交应用的同时,微信生态也聚集了大量的B端用户,而针对后者,微信方面在新功能的加入上同样需要考虑。比如小程序的优化是为了商家,而监测工具的补充也是为了给开发者提供更为方便的调试工具,既然对用户体验没有太大影响、又不用再推出一个开发者版本,何乐而不为呢。

曾经,微信的形容词一直是“小而美”,但随着商业化进程以及愈发多样的各类功能,其如今也难逃向着“大而全”的超级APP发展。在过去的十一年时间里,微信也已经从一款即时通讯工具,逐步加入了公众号、开始折叠订阅号内容,并陆续上线小程序、看一看、视频号,以及不断扩大“搜一搜”的类型和范围,甚至已经在灰度测试的“微信热搜榜”,也使得其朝着“连接一切”的目标再进一步。

而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态,显然就不止有普通用户了,开发者和商家同样是包含在其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上线“监测工具”后,诸如“净整些没用的”、“不要再加了,有什么用呢”等网友评价层出不穷,毕竟比起商家与开发者的数量,普通用户的基数显然仍占多数。毕竟又不可能在微信里玩到大型游戏,用户又何须随时关注CPU占用率或核心温度呢。

其实许多APP在推出新功能时,都难免会得到诸如“鸡肋”这样的评价。比如QQ此前上线的气泡背景、QQ看点,都曾被吐槽“鸡肋”;比如只愿意听歌的用户自然会吐槽音乐APP的直播功能,一不小心点进去就会误入“嗨歌直播现场”;比如支付宝此前花里胡哨的“活动推荐卡片”、“智能服务卡”等,“占满了首页不说,还根本拉不到底”。

但微信在这之中则尤为引人注意,其推出“鸡肋”功能的可能性远比被称赞“有用”要高,甚至几乎每天都有人对微信的产品经理“指手画脚”,而微信团队则更像是“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有着数以十亿计用户的微信,怎么可能逃得过“人多嘴杂”。同时,作为一款高频、且体量巨大的“免费”应用,也意味着微信如今在商业化进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遥想当年,优化代码都是从“减少对存储单元的读取”、“更小的代码段体积”出发,但这其实因为当时的软硬件条件不允许。而如今的APP更新,有多少又是真的在进行优化呢?

此前QQ在更新中“塞入”虚幻4引擎、安装包直逼900MB;而微信每次更新的系统通知,则是显示“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却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鸡肋”功能,虽然没有占多少存储空间,但架不住本地聊天记录动辄几十G。再说了,微信难道不知道目前用户更需要的是“双向删除”、“云端聊天记录”、“朋友圈编辑”这些功能吗?

QQ集成虚幻4引擎,好歹还有个3D版超级QQ秀需要,微信难道还指望未来能够支持高刷新率的游戏,或是极高码率的视频播放吗?

但言归正传,大家平时聊聊天、刷刷朋友圈、开几个小程序这样的应用,与开发者的调试工具真的有关联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