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巴士在线艰难摘帽,是涅槃重生还是垂死挣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巴士在线艰难摘帽,是涅槃重生还是垂死挣扎?

曾经风光无限的公交车内媒体第一股如今屡次面临退市风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Pexels-revac film's&photography

文|户外媒体内参

2022年3月22日,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巴士在线”)公布了2021年年报(更新后),报告显示,2021年巴士在线营业收入约计2.74亿元,同比增长62.78%;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相较去年增长234.2%,终于扭亏转盈,已经ST,处在退市悬崖边上的巴士在线,可以不用被强行退市了。

(图源:企查查)

回溯往昔,巴士在线也曾风头无两。2007年,巴士科技的前身巴士控股曾获得了中央电视台(CCTV)移动传媒广告及增值业务的独家经营权,接着借壳上市,一度成为户外广告行业中国公交媒体领域的行业领军者。

然而好景不长,对赌失败、高管失联、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近年的巴士在线风波不断。2021年再度盈利的背后,究竟是涅槃重生还是垂死挣扎?

01 历史:风光无限的背后暗潮汹涌

纵观巴士在线的发展历史,从起到跌,始终离不开一个人物——王献蜀。

王献蜀1971年出生,毕业就进入税务系统工作,在体制内工作之后,下海创业。2002年,王献蜀选择进军传媒与IT行业,创立巴士在线项目,并于2003年从税务单位辞职。2003年3月成立南昌巴士网络传媒有限公司,6月筹划成立江西省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3月,江西巴士在线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几年,在王献蜀的带领下,巴士在线传媒有限公司一路向上,陆续与青岛、上海等近30个城市公交公司签订合作合同,在南昌、青岛、上海、深圳、柳州、沈阳安装车载网络传媒设备投资已达1亿元。

2007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车载移动传媒业务,以“CCTV移动传媒”为播出呼号,覆盖全国25个主流消费城市,同年,巴士在线营业额达8000多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从业人员达1300人。

靠着CCTV的强大公信力和屡次被政府授奖的权威背书,此时的巴士在线前途一片光明。

翻看当年的新闻报道,户外广告内参了解到:2010年前后的巴士在线,其广告业务范围覆盖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全国124座城市,还拥有20万辆公交车、32万块公交大屏及19城地铁线路的移动多媒体开发及经营权,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公交移动电视网络”,一举成为中国公交移动电视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巴士在线2011年在全国布局的分支机构 图源:企查查)

“使用中央电视台台标,是国家广电总局唯一批准的全国性移动电视媒体,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全国联运的移动巴士广告和视频内容提供商;旗下子公司巴士科技拥有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唯一颁发的权威资质的全国性公交媒体制作和播放许可证。”在2015年年报中,巴士在线在核心竞争力一栏中这样描写自己。

(2015年巴士在线企业年报 图源:企查查)

2015年5月,A股上市公司“新嘉联(002188)”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6.85亿元。同年12月,新嘉联发布公告称,同意将公司更名为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王献蜀作为巴士在线第二大股东中麦控股(原巴士控股)的实际控制人,通过获取增发份额进入上市公司管理层,成为法人代表。

巴士在线的一系列发展动作,体现出了王献蜀此人是一个冒险者,无论是辞去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决定下海,还是带领巴士在线公司借壳上市,都有一种不甘平凡的冒险态度在。

然而,巴士在线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光鲜亮丽,一派美好的外表下,早已是暗潮汹涌。

根据当年新浪科技报道,截至2014年末,巴士科技股东全部权益的账面价值为0.64亿元,而收购评估值为16.85亿元,增值率高达2530.32%,引发市场质疑。且彼时新嘉联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声学元器件,与巴士科技的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

对此,新嘉联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与巴士科技公司签订了《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即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巴士科技实现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1.5亿元和2亿元;实现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不低于0.9亿元、1.4亿元和2亿元,否则按约对公司予以补偿。

但是,从公开数据来看,此次的业绩对赌结果并不理想。

据巴士在线年报显示,2015年,巴士科技总计营业年收入为0.79亿元,实现净利润0.39亿元;2016年,巴士科技的营业收入却突然实现爆炸式增长,营业收入高达5.15亿元,净利润为1.31亿元,但是这依然未能完成当初的业绩承诺。

随后,由于2016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包含王献蜀在内共计11名补偿义务人拿出395万多股股份进行补偿,巴士在线以每家1元、共计11元的价格进行股份回购、注销。

当然,最大的转折点还是总经理王献忠的失联。

2017年12月9日,巴士在线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事项同时核查重大事项继续停牌公告》,称由于在商洽过程中无法联系到法定代表人、董事、总经理王献蜀,项目决策性文件无法按时签署,交易对方提出终止此次重大事项的筹划,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王献蜀的失联看起来十分突然,但深挖其背后逻辑,却发现早有预兆。

查询工商资料与当年报道显示:最近几年,王献蜀一直纠缠于股权转让、服务合同、民间借贷等诉讼与纠纷之间。

(部分王献蜀的经济纠纷 图源:企查查)

2016年2月,由于未及时还款,邹伟鹏向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起诉王献蜀与中麦控股。而由于借条上已注明巴士公司系借款单位,且借款实际转账至巴士公司,因此巴士公司与王献蜀应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而巴士在线的回复则暴露了其在合同、用章管理上的问题,该公司回复称与赵从宾的相关借款往来从未取得公司授权,且盖章也并未遵循相关流程。

“既未经公司合同审批流程审批,也未经公司用章流程,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献蜀也未曾获得公司相关授权。”巴士在线对此表示,“从未收到过上述《借款协议》所涉的任何款项。”

此后,虽然巴士在线采取紧急措施派驻原董秘蒋中瀚代任总经理之位,并再度发公告声明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依旧挽回不了在股民心中一落千丈的形象。2017年12月25日,巴士在线复牌后连续大跌,由23.38元跌至13.39元。2018年1月23日,巴士在线再次停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公司市值缩水超过18亿元。在随后的几年中,更是一直没缓过劲,上市简称始终在ST巴士和*ST巴士之间轮回。

对赌失败、高管失联、股票停牌、业务终止......如果说2007年拿到央视授权合作的巴士在线是春风得意,在行业内风头无双,那么十年后的2017则是巴士在线的至暗时刻,所视之处满目疮痍。

02 现状:业务转变,渴望摘帽

2022年4月26日,巴士在线发布了其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图源:企查查)

报告中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2.27万元,同比增加4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5.33万元,同比增加15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3.04万元,同比增加216.4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487.99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734.6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可以看出,巴士在线在2021年扭亏转盈之后,基本稳住了盈利的趋势,开始重新走上坡路。2022年1月,巴士在线发布了《关于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披露公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对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

但是,此*ST巴士早已非彼*ST巴士。2021年6月,*ST巴士(002188.SZ)公告披露,公司关联方:中天美好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中天美好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天服务)100%股权无偿赠与公司。中天美好集团与*ST巴士属同一主体控制下的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均为中天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楼永良。尽管对外仍用*ST巴士的名字,但其主营业务已变成物业管理服务,替代原来的微电声业务和贸易业务。

这意味着,*ST巴士再次借壳,只是从借壳上市变成了被借壳上市。

03 未来:辉煌不在,另谋发展

2022年3月,有投资者询问巴士在线未来发展相关问题,巴士在线董秘回答公司现主营业务为物业,未来将发展好主营业务。

(图源:股文快讯)

曾经的辉煌不再,已变为物业服务公司的巴士在线依旧在积极谋求发展,力求摘帽。然而,在关于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发出后,面对深交所向其发出的年报问询函时,巴士在线却一连两次申请延期回复,末次公告称延期至5月9日。

户外广告内参查找资料发现,在巴士在线今年公布的经营范围变更中,删去了“通讯电声器材的生产,电声器材、电声元器件、电声组合件以及相关的工装、设备的研发、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智能硬件、智能终端设备及其组件的研发、销售”这一部分内容,增加了物业管理服务。不过,软件开发、设备服务以及广告投放这几部分内容仍然得以保留,这或许意味着:有朝一日,巴士在线仍然会回归到户外广告这一赛道上。只是不知道,待到那时其是否还能重新恢复以前的高位。

(图源:企查查)

如今公交媒体这一赛道,早已被北巴传媒、北广传媒、北京公交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广告等瓜分占据。

巴士在线从当初的中国公交车内媒体第一股跌落神坛,在不断谋求自救的过程中,最终离开户外广告行业,成为他人上市之壳。惋惜也好,遗憾也罢,最重要的是要看见其高楼倾塌背后的逻辑。当年的巴士在线即使表面看着风光无限,但是内里的管理却早已千疮百孔,混乱的审批机制和错误的前景预测对任何公司而言,都是致命的。

小结

巴士在线的起落发展颇具戏剧性,此次扭亏转盈的发展背后,实际上是业务转变的结果。曾经的公交车内第一股最终还是消逝在了时代的浪潮中,值得惋惜,更值得警醒。

资料参考:

《巴士在线“法人失联”事件:并购失败、对赌未果,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新浪科技

《巴士在线高管失联门现场调查:离职潮下的"变脸"》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巴士在线艰难摘帽,是涅槃重生还是垂死挣扎?

曾经风光无限的公交车内媒体第一股如今屡次面临退市风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Pexels-revac film's&photography

文|户外媒体内参

2022年3月22日,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巴士在线”)公布了2021年年报(更新后),报告显示,2021年巴士在线营业收入约计2.74亿元,同比增长62.78%;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相较去年增长234.2%,终于扭亏转盈,已经ST,处在退市悬崖边上的巴士在线,可以不用被强行退市了。

(图源:企查查)

回溯往昔,巴士在线也曾风头无两。2007年,巴士科技的前身巴士控股曾获得了中央电视台(CCTV)移动传媒广告及增值业务的独家经营权,接着借壳上市,一度成为户外广告行业中国公交媒体领域的行业领军者。

然而好景不长,对赌失败、高管失联、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近年的巴士在线风波不断。2021年再度盈利的背后,究竟是涅槃重生还是垂死挣扎?

01 历史:风光无限的背后暗潮汹涌

纵观巴士在线的发展历史,从起到跌,始终离不开一个人物——王献蜀。

王献蜀1971年出生,毕业就进入税务系统工作,在体制内工作之后,下海创业。2002年,王献蜀选择进军传媒与IT行业,创立巴士在线项目,并于2003年从税务单位辞职。2003年3月成立南昌巴士网络传媒有限公司,6月筹划成立江西省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3月,江西巴士在线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几年,在王献蜀的带领下,巴士在线传媒有限公司一路向上,陆续与青岛、上海等近30个城市公交公司签订合作合同,在南昌、青岛、上海、深圳、柳州、沈阳安装车载网络传媒设备投资已达1亿元。

2007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车载移动传媒业务,以“CCTV移动传媒”为播出呼号,覆盖全国25个主流消费城市,同年,巴士在线营业额达8000多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从业人员达1300人。

靠着CCTV的强大公信力和屡次被政府授奖的权威背书,此时的巴士在线前途一片光明。

翻看当年的新闻报道,户外广告内参了解到:2010年前后的巴士在线,其广告业务范围覆盖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全国124座城市,还拥有20万辆公交车、32万块公交大屏及19城地铁线路的移动多媒体开发及经营权,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公交移动电视网络”,一举成为中国公交移动电视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巴士在线2011年在全国布局的分支机构 图源:企查查)

“使用中央电视台台标,是国家广电总局唯一批准的全国性移动电视媒体,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全国联运的移动巴士广告和视频内容提供商;旗下子公司巴士科技拥有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唯一颁发的权威资质的全国性公交媒体制作和播放许可证。”在2015年年报中,巴士在线在核心竞争力一栏中这样描写自己。

(2015年巴士在线企业年报 图源:企查查)

2015年5月,A股上市公司“新嘉联(002188)”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6.85亿元。同年12月,新嘉联发布公告称,同意将公司更名为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王献蜀作为巴士在线第二大股东中麦控股(原巴士控股)的实际控制人,通过获取增发份额进入上市公司管理层,成为法人代表。

巴士在线的一系列发展动作,体现出了王献蜀此人是一个冒险者,无论是辞去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决定下海,还是带领巴士在线公司借壳上市,都有一种不甘平凡的冒险态度在。

然而,巴士在线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光鲜亮丽,一派美好的外表下,早已是暗潮汹涌。

根据当年新浪科技报道,截至2014年末,巴士科技股东全部权益的账面价值为0.64亿元,而收购评估值为16.85亿元,增值率高达2530.32%,引发市场质疑。且彼时新嘉联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声学元器件,与巴士科技的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

对此,新嘉联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与巴士科技公司签订了《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即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巴士科技实现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1.5亿元和2亿元;实现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不低于0.9亿元、1.4亿元和2亿元,否则按约对公司予以补偿。

但是,从公开数据来看,此次的业绩对赌结果并不理想。

据巴士在线年报显示,2015年,巴士科技总计营业年收入为0.79亿元,实现净利润0.39亿元;2016年,巴士科技的营业收入却突然实现爆炸式增长,营业收入高达5.15亿元,净利润为1.31亿元,但是这依然未能完成当初的业绩承诺。

随后,由于2016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包含王献蜀在内共计11名补偿义务人拿出395万多股股份进行补偿,巴士在线以每家1元、共计11元的价格进行股份回购、注销。

当然,最大的转折点还是总经理王献忠的失联。

2017年12月9日,巴士在线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事项同时核查重大事项继续停牌公告》,称由于在商洽过程中无法联系到法定代表人、董事、总经理王献蜀,项目决策性文件无法按时签署,交易对方提出终止此次重大事项的筹划,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王献蜀的失联看起来十分突然,但深挖其背后逻辑,却发现早有预兆。

查询工商资料与当年报道显示:最近几年,王献蜀一直纠缠于股权转让、服务合同、民间借贷等诉讼与纠纷之间。

(部分王献蜀的经济纠纷 图源:企查查)

2016年2月,由于未及时还款,邹伟鹏向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起诉王献蜀与中麦控股。而由于借条上已注明巴士公司系借款单位,且借款实际转账至巴士公司,因此巴士公司与王献蜀应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而巴士在线的回复则暴露了其在合同、用章管理上的问题,该公司回复称与赵从宾的相关借款往来从未取得公司授权,且盖章也并未遵循相关流程。

“既未经公司合同审批流程审批,也未经公司用章流程,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献蜀也未曾获得公司相关授权。”巴士在线对此表示,“从未收到过上述《借款协议》所涉的任何款项。”

此后,虽然巴士在线采取紧急措施派驻原董秘蒋中瀚代任总经理之位,并再度发公告声明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依旧挽回不了在股民心中一落千丈的形象。2017年12月25日,巴士在线复牌后连续大跌,由23.38元跌至13.39元。2018年1月23日,巴士在线再次停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公司市值缩水超过18亿元。在随后的几年中,更是一直没缓过劲,上市简称始终在ST巴士和*ST巴士之间轮回。

对赌失败、高管失联、股票停牌、业务终止......如果说2007年拿到央视授权合作的巴士在线是春风得意,在行业内风头无双,那么十年后的2017则是巴士在线的至暗时刻,所视之处满目疮痍。

02 现状:业务转变,渴望摘帽

2022年4月26日,巴士在线发布了其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图源:企查查)

报告中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2.27万元,同比增加4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5.33万元,同比增加15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3.04万元,同比增加216.4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487.99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734.6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可以看出,巴士在线在2021年扭亏转盈之后,基本稳住了盈利的趋势,开始重新走上坡路。2022年1月,巴士在线发布了《关于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披露公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对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

但是,此*ST巴士早已非彼*ST巴士。2021年6月,*ST巴士(002188.SZ)公告披露,公司关联方:中天美好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中天美好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天服务)100%股权无偿赠与公司。中天美好集团与*ST巴士属同一主体控制下的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均为中天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楼永良。尽管对外仍用*ST巴士的名字,但其主营业务已变成物业管理服务,替代原来的微电声业务和贸易业务。

这意味着,*ST巴士再次借壳,只是从借壳上市变成了被借壳上市。

03 未来:辉煌不在,另谋发展

2022年3月,有投资者询问巴士在线未来发展相关问题,巴士在线董秘回答公司现主营业务为物业,未来将发展好主营业务。

(图源:股文快讯)

曾经的辉煌不再,已变为物业服务公司的巴士在线依旧在积极谋求发展,力求摘帽。然而,在关于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发出后,面对深交所向其发出的年报问询函时,巴士在线却一连两次申请延期回复,末次公告称延期至5月9日。

户外广告内参查找资料发现,在巴士在线今年公布的经营范围变更中,删去了“通讯电声器材的生产,电声器材、电声元器件、电声组合件以及相关的工装、设备的研发、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智能硬件、智能终端设备及其组件的研发、销售”这一部分内容,增加了物业管理服务。不过,软件开发、设备服务以及广告投放这几部分内容仍然得以保留,这或许意味着:有朝一日,巴士在线仍然会回归到户外广告这一赛道上。只是不知道,待到那时其是否还能重新恢复以前的高位。

(图源:企查查)

如今公交媒体这一赛道,早已被北巴传媒、北广传媒、北京公交集团、上海公共交通广告等瓜分占据。

巴士在线从当初的中国公交车内媒体第一股跌落神坛,在不断谋求自救的过程中,最终离开户外广告行业,成为他人上市之壳。惋惜也好,遗憾也罢,最重要的是要看见其高楼倾塌背后的逻辑。当年的巴士在线即使表面看着风光无限,但是内里的管理却早已千疮百孔,混乱的审批机制和错误的前景预测对任何公司而言,都是致命的。

小结

巴士在线的起落发展颇具戏剧性,此次扭亏转盈的发展背后,实际上是业务转变的结果。曾经的公交车内第一股最终还是消逝在了时代的浪潮中,值得惋惜,更值得警醒。

资料参考:

《巴士在线“法人失联”事件:并购失败、对赌未果,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新浪科技

《巴士在线高管失联门现场调查:离职潮下的"变脸"》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