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了?

对于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显然才是根本,也是重新获得年轻市场的关键。

图片来源:Unsplash-Nathana Rebouças

文|锦鲤财经

一个手机用四年,摄像头破碎,屏幕按键失灵,后盖分家……但是,这一届年轻人还在等待,等待符合自己期望的手机发布。

网友对于不换手机的原因反馈,“穷”占据第一位,动辄五六千的手机,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很多米粉、果粉也放弃了年年换新,网友直言“别人不会因为你“又”换了一款新手机而艳羡你”。也就是说,手机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对年轻人来说也就失去了勤换的动力。

当然,手机失去吸引力和手机厂商创新能力不足也有一定的关系,手机的更新换代可以说是谨小慎微,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更换手机的欲望。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则称,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这最终导致近十年的周销售量迎来历史最低点,据《晚点财经》报道,今年第15周全国智能手机销量降到 415 万台,已经回到了10年前的销量数据。

年轻人不热衷换手机,这似乎也给手机行业传递的一种信号。

“品牌”向左,“品质”向右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年轻人已经被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短视频,新消费这些新潮的概念洗脑,在崇尚“奢靡之风”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事物的最基本的判断。疫情的到来,给了很多年轻人当头棒喝,让大众幡然醒悟,消费理念逐渐变得理智和“有度”,但市场却无法及时适应这种改变。

由此,矛盾点逐渐形成,消费降级明显。

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可以说相当惨淡,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下滑,特别是国产手机下降的尤其明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278.3万部,同比下降34.7%。

当然,年轻人并不是突然对手机失去兴趣,只是近两年的表现尤为明显,且更换周期逐渐变长。调研机构科纳仕报告显示,自2017年中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以来,已连续4年下跌;直到2021年,出货量才微增1%。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在价格上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做“性价比”的小米,2021年小米在高端化路线上布局颇多,多款高端旗舰机连续发布,比如小米首款折叠屏旗舰MIX FOLD,小米探索黑科技的MIX 4,数字系列迭代之作小米12系列等。小米在价格上赶超VO,但配置却并不亮眼,米粉的期待值大幅度下降。

虽然小米花费了颇多心血布局高端,但销冠并不在其列,中低端机型Redmi K40 突出重围,以性价比高的优势取胜。其实VO也是如此,进军高端路线其实并不顺利,尤其是收入增长率一直无法提高,销量依旧是以中低端手机为主。由此可以说明,各大厂商虽然“飘”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

对标苹果一直是小米的定位,以至于小米的数字系列价格一路走高,但销量却起起伏伏,其中以小米10为分界点摆脱了“平价”的标签,与小米9相差数千元,销量却突破600万台,销量大幅上升,或许这给了小米涨价的底气,毕竟米粉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

从本质上来说,小米10之所以会被消费者买账,还是因为其产品力有所增强,依旧符合小米追求性价比的调性。但小米的品牌影响力也不能持续为其产品品质造势,在全球缺芯的前提下,手机的硬件配置无法得到提升,但价格却不断飙升,这很难让用户只为品牌效应买单。

当品牌影响力和其产品品质不相符时,往往会直观地反应在用户的选择上。手机行业普遍存在产品只涨价不升质的现象,这也是年轻人不为新手机买单的原因之一。但与此同时,消费者还心存希冀,等待着消费主义泡沫破碎后,能够迎来手机行业的春天。

但现实往往颇有戏剧性,高端品牌手机突然降价,国产品牌手机持续涨价,也就促成了iPhone最新数字系列销量猛增的现状。而苹果公司目前仍然是最赚钱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iPhone仅占全球15%左右的市场份额,却拿走了行业近70%的利润。

而对比国内,各大厂商却不得不被迫削减产量,才能确保供需平衡,业内人士郭明錤发文表示,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在今年一季度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这与之前分析师的预测大相径庭,市场需求有上亿部的浮动,这势必会让手机市场大幅缩水,尤其非头部品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量跌价升”的趋势下,年轻人更换手机的频率可能会触底,但反弹的契机却还未出现。

年轻市场“失灵”

新消费退潮是必然的趋势,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向理智和“有度”。根据百度搜索数据,储蓄理财的搜索热度上涨46%。在调查中也显示,近60%的年轻人表示消费时倾向于“只买生活必需品”,40%的年轻人选择“少买点,买好点”。

而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日渐下降。业内人士分析,处理器的不断进步让手机性能越来越强,至少手机不会用一年就变得卡顿,用户的使用周期取决于手机的寿命,而不是新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

手机市场的受众群体本就是年轻人,而当年轻人自顾不暇时,手机市场走下坡路就显得有迹可循。不可置否,当下年轻人的消费水平普遍降低,还有车贷和房贷的双重压力,特别是80、90后的年轻人,负债率极高。

2019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以80后、90后为主的中国年轻人中实质负债人数高达44.5% ,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年轻人都有负债。根据统计,我国80后的人均欠款额超过22万,而90后的人均欠款额超过12万元。

与此同时,年轻人还面临着失业难再就业的危机,从招聘信息来看,目前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智联招聘曾贴出“破纪录”海报,表示单日求职人数突破 500 万,单日求职量突破 1600 万。而且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市场行情周报显示,今年的春招热门行业TOP 10的竞争指数平均值为17.73,而去年同期仅为9.94。也就是说,在2022年的春招中,求职者的应聘难度加倍,竞争对手的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这直接导致年轻人在消费时变得理智,更换手机也从追求新潮转变为注重性价比,这让走营销路线的的VO处境极为尴尬。特别是VIVO,在市调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中,vivo以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是波动最为明显的一个品牌。其中二月份销量下降最为明显,CINNO Research的数据报告显示,2月份vivo销量同比下降38.6%,排名从第二,跌到了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厂商的角逐赛中,三星和苹果的地位依旧稳固,分别占据24%和18%的市场份额。其中苹果还获得了自 2013 年以来最高的第一季度市场份额,iPhone 13 系列和 iPhone SE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随着新款手机的热度逐渐下降,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正趋于理性,根据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京东自营iPhone 13月销量仅29.52万部,而3月份数据是53.54万部,下跌了将近50%,其中此前大受欢迎的iPhone 13 Pro Max下跌最为明显,4月份销量仅有5.22万部。

总的来说,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年轻人的消费倾向正在发生改变,对手机的选择更加慎重,不再一味追求款式新颖。年轻人的头脑逐渐清醒,在消费主义泡沫破碎的同时,手机再次回归本身的价值,作为一个工具被大众选择。

不再为“创新”买单

手机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发布会接连不断,5月6日,iQOO Neo6 SE发布会;5月11日,索尼XperialV……5月,OPPOReno8系列、荣耀70系列、RedmiNote11T系列、vivo S15系列等蜂拥而至。每年手机厂商们都扎堆发行新机,即使是疫情,也没有耽误各大厂商的更新进度,但相比于智能手机发展初始的更新幅度,现在的新机陷入了瓶颈期。

以iPhone的数字系列为例,每年9月份,对新机的各种预判蜂拥而起,很显然大众的期待度极高。特别是对配置以及外观的猜想,都说明大众急需创新和改变,这样才能调动起用户的购买积极性。但事与愿违,“果粉”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接受不会有太大改动的现实。

想当年,iPhone 4问世,可以说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手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钉子户”iPhone 6的出现,更是将手机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彼时国内的生产厂商正在挣扎,一味地跟风模仿让国产手机饱受诟病。然而自iPhone X问世以来,苹果就开始了“挤牙膏式”更新,iPhone 12的屏幕甚至又回到了直边,很明显,苹果和整个手机市场的发展步调一致,都进入了瓶颈期,想要所有突破,势必需要创新。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日趋成熟,品牌之间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成为了制胜的法宝。

此时,折叠屏踏入高端市场,从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如今的未来趋势,根据CINNO Research预测,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2025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5,740万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66%。已入局三年的三星已更新至第三代,至2021年底,已独占全球83.47%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很显然,三星抢占了这个市场的先机,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折叠屏或许有机会成为主流。

除此之外,手机市场最近没有新的动作,但价格却不断上涨,这让消费者很难为商家所谓的“创新”买单,毕竟只有价格的增长,却看不到本质上的创新。

手机创新俨然触及了目前的天花板,屏幕和摄像头成了各大厂商的研究重点,而芯片的研发却颇受限制,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下,芯片不仅难求,还出现了颇多的问题。比如,高通发布的骁龙888和骁龙8G1在功耗方面表现都不理想,搭载这两款芯片的手机出现大量烧主板、手机发热的情况,分析其主要原因还是三星的5nm工艺和4nm工艺并不过关,台媒digitimes指出,三星的5nm工艺在技术性能方面比台积电的5nm工艺落后太多。

所以说,智能手机沉寂太久,急需新鲜血液来刺激市场的发展。然而国内的芯片研发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厂商的处境可以说十分被动,一直以来都缺少话语权。对于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显然才是根本,也是重新获得年轻市场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了?

对于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显然才是根本,也是重新获得年轻市场的关键。

图片来源:Unsplash-Nathana Rebouças

文|锦鲤财经

一个手机用四年,摄像头破碎,屏幕按键失灵,后盖分家……但是,这一届年轻人还在等待,等待符合自己期望的手机发布。

网友对于不换手机的原因反馈,“穷”占据第一位,动辄五六千的手机,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很多米粉、果粉也放弃了年年换新,网友直言“别人不会因为你“又”换了一款新手机而艳羡你”。也就是说,手机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对年轻人来说也就失去了勤换的动力。

当然,手机失去吸引力和手机厂商创新能力不足也有一定的关系,手机的更新换代可以说是谨小慎微,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更换手机的欲望。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则称,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这最终导致近十年的周销售量迎来历史最低点,据《晚点财经》报道,今年第15周全国智能手机销量降到 415 万台,已经回到了10年前的销量数据。

年轻人不热衷换手机,这似乎也给手机行业传递的一种信号。

“品牌”向左,“品质”向右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年轻人已经被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短视频,新消费这些新潮的概念洗脑,在崇尚“奢靡之风”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事物的最基本的判断。疫情的到来,给了很多年轻人当头棒喝,让大众幡然醒悟,消费理念逐渐变得理智和“有度”,但市场却无法及时适应这种改变。

由此,矛盾点逐渐形成,消费降级明显。

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可以说相当惨淡,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下滑,特别是国产手机下降的尤其明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278.3万部,同比下降34.7%。

当然,年轻人并不是突然对手机失去兴趣,只是近两年的表现尤为明显,且更换周期逐渐变长。调研机构科纳仕报告显示,自2017年中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以来,已连续4年下跌;直到2021年,出货量才微增1%。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在价格上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做“性价比”的小米,2021年小米在高端化路线上布局颇多,多款高端旗舰机连续发布,比如小米首款折叠屏旗舰MIX FOLD,小米探索黑科技的MIX 4,数字系列迭代之作小米12系列等。小米在价格上赶超VO,但配置却并不亮眼,米粉的期待值大幅度下降。

虽然小米花费了颇多心血布局高端,但销冠并不在其列,中低端机型Redmi K40 突出重围,以性价比高的优势取胜。其实VO也是如此,进军高端路线其实并不顺利,尤其是收入增长率一直无法提高,销量依旧是以中低端手机为主。由此可以说明,各大厂商虽然“飘”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

对标苹果一直是小米的定位,以至于小米的数字系列价格一路走高,但销量却起起伏伏,其中以小米10为分界点摆脱了“平价”的标签,与小米9相差数千元,销量却突破600万台,销量大幅上升,或许这给了小米涨价的底气,毕竟米粉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

从本质上来说,小米10之所以会被消费者买账,还是因为其产品力有所增强,依旧符合小米追求性价比的调性。但小米的品牌影响力也不能持续为其产品品质造势,在全球缺芯的前提下,手机的硬件配置无法得到提升,但价格却不断飙升,这很难让用户只为品牌效应买单。

当品牌影响力和其产品品质不相符时,往往会直观地反应在用户的选择上。手机行业普遍存在产品只涨价不升质的现象,这也是年轻人不为新手机买单的原因之一。但与此同时,消费者还心存希冀,等待着消费主义泡沫破碎后,能够迎来手机行业的春天。

但现实往往颇有戏剧性,高端品牌手机突然降价,国产品牌手机持续涨价,也就促成了iPhone最新数字系列销量猛增的现状。而苹果公司目前仍然是最赚钱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iPhone仅占全球15%左右的市场份额,却拿走了行业近70%的利润。

而对比国内,各大厂商却不得不被迫削减产量,才能确保供需平衡,业内人士郭明錤发文表示,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在今年一季度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这与之前分析师的预测大相径庭,市场需求有上亿部的浮动,这势必会让手机市场大幅缩水,尤其非头部品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量跌价升”的趋势下,年轻人更换手机的频率可能会触底,但反弹的契机却还未出现。

年轻市场“失灵”

新消费退潮是必然的趋势,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向理智和“有度”。根据百度搜索数据,储蓄理财的搜索热度上涨46%。在调查中也显示,近60%的年轻人表示消费时倾向于“只买生活必需品”,40%的年轻人选择“少买点,买好点”。

而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日渐下降。业内人士分析,处理器的不断进步让手机性能越来越强,至少手机不会用一年就变得卡顿,用户的使用周期取决于手机的寿命,而不是新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

手机市场的受众群体本就是年轻人,而当年轻人自顾不暇时,手机市场走下坡路就显得有迹可循。不可置否,当下年轻人的消费水平普遍降低,还有车贷和房贷的双重压力,特别是80、90后的年轻人,负债率极高。

2019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以80后、90后为主的中国年轻人中实质负债人数高达44.5% ,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年轻人都有负债。根据统计,我国80后的人均欠款额超过22万,而90后的人均欠款额超过12万元。

与此同时,年轻人还面临着失业难再就业的危机,从招聘信息来看,目前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智联招聘曾贴出“破纪录”海报,表示单日求职人数突破 500 万,单日求职量突破 1600 万。而且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市场行情周报显示,今年的春招热门行业TOP 10的竞争指数平均值为17.73,而去年同期仅为9.94。也就是说,在2022年的春招中,求职者的应聘难度加倍,竞争对手的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这直接导致年轻人在消费时变得理智,更换手机也从追求新潮转变为注重性价比,这让走营销路线的的VO处境极为尴尬。特别是VIVO,在市调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中,vivo以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是波动最为明显的一个品牌。其中二月份销量下降最为明显,CINNO Research的数据报告显示,2月份vivo销量同比下降38.6%,排名从第二,跌到了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厂商的角逐赛中,三星和苹果的地位依旧稳固,分别占据24%和18%的市场份额。其中苹果还获得了自 2013 年以来最高的第一季度市场份额,iPhone 13 系列和 iPhone SE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随着新款手机的热度逐渐下降,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正趋于理性,根据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京东自营iPhone 13月销量仅29.52万部,而3月份数据是53.54万部,下跌了将近50%,其中此前大受欢迎的iPhone 13 Pro Max下跌最为明显,4月份销量仅有5.22万部。

总的来说,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年轻人的消费倾向正在发生改变,对手机的选择更加慎重,不再一味追求款式新颖。年轻人的头脑逐渐清醒,在消费主义泡沫破碎的同时,手机再次回归本身的价值,作为一个工具被大众选择。

不再为“创新”买单

手机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发布会接连不断,5月6日,iQOO Neo6 SE发布会;5月11日,索尼XperialV……5月,OPPOReno8系列、荣耀70系列、RedmiNote11T系列、vivo S15系列等蜂拥而至。每年手机厂商们都扎堆发行新机,即使是疫情,也没有耽误各大厂商的更新进度,但相比于智能手机发展初始的更新幅度,现在的新机陷入了瓶颈期。

以iPhone的数字系列为例,每年9月份,对新机的各种预判蜂拥而起,很显然大众的期待度极高。特别是对配置以及外观的猜想,都说明大众急需创新和改变,这样才能调动起用户的购买积极性。但事与愿违,“果粉”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接受不会有太大改动的现实。

想当年,iPhone 4问世,可以说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手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钉子户”iPhone 6的出现,更是将手机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彼时国内的生产厂商正在挣扎,一味地跟风模仿让国产手机饱受诟病。然而自iPhone X问世以来,苹果就开始了“挤牙膏式”更新,iPhone 12的屏幕甚至又回到了直边,很明显,苹果和整个手机市场的发展步调一致,都进入了瓶颈期,想要所有突破,势必需要创新。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日趋成熟,品牌之间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成为了制胜的法宝。

此时,折叠屏踏入高端市场,从开始的不被看好,到如今的未来趋势,根据CINNO Research预测,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2025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5,740万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66%。已入局三年的三星已更新至第三代,至2021年底,已独占全球83.47%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很显然,三星抢占了这个市场的先机,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折叠屏或许有机会成为主流。

除此之外,手机市场最近没有新的动作,但价格却不断上涨,这让消费者很难为商家所谓的“创新”买单,毕竟只有价格的增长,却看不到本质上的创新。

手机创新俨然触及了目前的天花板,屏幕和摄像头成了各大厂商的研究重点,而芯片的研发却颇受限制,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下,芯片不仅难求,还出现了颇多的问题。比如,高通发布的骁龙888和骁龙8G1在功耗方面表现都不理想,搭载这两款芯片的手机出现大量烧主板、手机发热的情况,分析其主要原因还是三星的5nm工艺和4nm工艺并不过关,台媒digitimes指出,三星的5nm工艺在技术性能方面比台积电的5nm工艺落后太多。

所以说,智能手机沉寂太久,急需新鲜血液来刺激市场的发展。然而国内的芯片研发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厂商的处境可以说十分被动,一直以来都缺少话语权。对于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显然才是根本,也是重新获得年轻市场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