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创去年12月以来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0%,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回落。
CPI和PPI同比均高于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1.9%,PPI同比上涨7.7%。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界面新闻表示,CPI涨幅扩大既有食品方面的因素,也有非食品方面的推动作用。从食品来看,近期新冠疫情有所反弹,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导致地区物流明显受阻,水果和鸡蛋价格延续上涨趋势;同时,猪肉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对CPI的拖累效应减弱。
从非食品来看,他指出,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仍高位运行,对国内的传导也在继续。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4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鲜菜、鲜果、鸡蛋价格分别上涨24.0%、14.1%、13.3%,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猪肉价格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9.0%、31.7%和26.9%。
“猪周期是下半年需要关注的关键变量,(猪周期)在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将开启,届时猪肉价格会迎来一轮上涨行情,对CPI起到推升作用。”郑后成表示。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也认为,接下来CPI整体可能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一是下半年猪周期进入上行阶段;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如能源、食品、金属等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三是国内经济修复需求增加,疫情好转带动服务业价格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周一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到“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和202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物价走势的不予表态相比,这一改变说明物价走势对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影响系数明显加大。
分析师指出,面对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央行对通胀的关注度明显上升,短期内实施总量放松政策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下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在点评央行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报告时指出,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主要体现在能源价格上涨形势下,PPI环比持续为正,导致PPI同比下行偏缓;下半年的通胀风险则在于PPI向CPI传导加强、猪周期启动和粮价上涨,9月和12月可能存在CPI同比涨幅破3%的风险。
在疫情持续发酵,国内需求总体偏弱的背景下,大宗商品涨势有所缓和,PPI同比、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从环比看,P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伍超明表示,尽管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但年内PPI同比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以及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效应。但同时,以基建投资领衔的稳增长政策将对部分产品定价形成一定支撑,这也意味着PPI同比下行将继续偏缓。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也表示,后续PPI同比将继续缓慢下行,不过需要关注国内保供稳价与逆周期调控带来的需求走高、工业品价格回升之间的矛盾。
在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同比扩大的有9个,比上月减少3个。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8.5%,扩大1.1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38.7%,扩大5.9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上涨20.7%,扩大4.4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2.6%,扩大1.9个百分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