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卤味大生意,卤味何以撑起三千多亿大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卤味大生意,卤味何以撑起三千多亿大市场?

“千军万马”涌进卤味赛道掘金。

文|NBS新品略  吴文武

卤味赛道再现近亿元级大额融资案例,卤味发展日益火爆,小小的卤味为何能成为千亿级大市场?

01 卤味赛道再现近亿元大额融资案例

据多家媒体报道,社区冷卤品牌麻爪爪在5月9日宣布已完成近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由番茄资本领投,金鼎资本、佳沃创投跟投。

据悉,诞生于山城重庆的麻爪爪是一家以凤爪为特色的冷卤连锁品牌,主打麻辣、酸辣凤爪单品。

众所周知,中国消费者都爱吃凤爪,特别是在川渝地区,凤爪的口味更是被吃出了新高度。在过去三年时间,麻爪爪在川渝地区发展迅猛。

资料显示,2019年-2021年期间,麻爪爪以分别每年新增门店18家、63家、223家的速度持续扩张。截至目前,麻爪爪门店数已超过320家,居于重庆地区冷卤连锁头部。

疫情持续,餐饮行业充满不确定性,可小吃赛道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不少小吃赛道的品类在疫情之下逆势扩张。

据36氪报道,麻爪爪计划在2022年将门店数量继续翻倍,今年目标总门店数量达到600家,还计划走出西南市场,向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延伸。

麻爪爪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引发了市场对卤味赛道的热议。

02 没有人能拒绝卤味

NBS新品略一直关注消费赛道,发现卤味赛道,近两年,特别是在2021年至今,大街小巷涌现了许多卤味店,有的门店生意爆火。

为什么卤味赛道越来越火?

在NBS新品略看来,卤味是中国最具传统风味的食物代表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都无法拒绝卤味。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卤制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有96.6%的消费者购买过卤制品,其中有43.9%的消费者表示非常喜欢,有48.4%的消费者表示喜欢。

武汉的鸭脖子、四川的卤兔头、潮汕的卤鹅、卤凤爪、卤鸭掌等等,美味无穷。

首先,卤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味。

卤菜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味道,也是一种传统饮食文化。

卤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惠文王统治巴蜀(公元前221年)到明代的历史阶段,历经千年发展,是传统中国食物的代表,更是一种卤味文化。

红卤、白卤、盐焗、麻辣、酱香、五香等,南北地区及东西地区都有自己的卤菜味道,风格各异,各店各异,各家各异。

卤味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特别是在川渝地区和潮汕地区,更有着悠久的特色卤味文化。

其次,没有人能拒绝吃卤味带来的快乐。

卤味通过香料焖煮而成,有酸辣、麻辣、香辣等多种口味可选,无论是鸭脖,还是凤爪,哪怕只是一张豆腐皮,都能激发消费者的味蕾,越吃越香。

特别是劳累一天,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包卤味或者一个鸭脖,能够瞬间抛弃烦恼,享受味道刺激。

第三,卤味属于大众消费,人人都吃得起。

卤味种类繁多,有的适合上餐桌,做主菜,有的可以做零食,但整体上价格亲民,人人都吃得起,属于大众平价消费品。

03 年轻人成为卤味消费主力军

说到餐饮消费,就不得不说年轻人,同样,年轻人成为了卤味消费的主力军。

艾媒咨询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卤制品消费者人群画像主要是,有64.5%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其中女性居多,占比达到58.7%,而且以22岁至40岁的中青年为主,占比达到78.9%,其收入水平介于5001元至15000之间,占比达到64.6%。

按照消费场景来分类,卤味分为佐餐卤味和休闲卤味两种,近年来休闲卤味成为热门消费,卤味小吃化、休闲化、零食化成为发展大趋势。

消费者对卤味食品消费的普遍要求是,好品质,不贵,花小钱,吃多样,能满足高频刚需。

所以不同的卤味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需求,其中特别是能满足爱吃休闲零食的女性的需求。

例如,有市场数据显示,武汉一年的卤货消费超过百亿元,其中武汉年轻人的消费贡献占比接近60%。

外卖也为消费者能随时随地吃卤味提供了便利。根据美团大数据显示,卤味小吃的用户数占整个餐饮外卖交易用户的比例一年提升3%,超过18%。

卤味食品消费不仅频次高,而且复购频次明显提升,仅在美团上每年复购5次以上的交易用户占比提升至16.7%,为最快增长。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卤味食品和卤味休闲零食,正在加速推动卤味市场快速发展。

04 卤味市场冰火两重天

卤味成为一条热门赛道,然而整个卤味行业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现状。

整体来看,卤味行业是一个几千亿级别的大市场,而且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卤味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2.3%,2021年中国卤味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3296亿元。

市场表现火爆的一面是,卤味赛道依然很火爆,新品牌不断涌现,资本疯狂涌进,市场表现得热火朝天。

比如前文所述最新融资的麻爪爪,再比如去年主打虎皮凤爪的单品新品牌王小卤上市火爆。

不仅冷卤品类很火爆,热卤也在2021年迎来了爆发期,包括盛香亭、研卤堂、热卤食光都发展得很火爆。

其中以盛香亭的发展很有代表性,盛香亭通过招商加盟的方式,将热卤标准化,既保持小吃化特色,也兼具正餐化特征,错位竞争打开市场,而且热卤企业一般的毛利能在50%~60%。

卤味赛道的火爆,背后少不了资本的热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7个卤味零食新品牌获得融资,包括卤友友、馋匪、卤味觉醒、王小卤等,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卤味市场的表现可以直接从卤味上市三巨头的业绩数据看出来。

卤味三巨头都已经披露了2021年财报,卤味龙头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65.49亿元,同比增长24.12%;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39.86%。周黑鸭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28.7亿元,同比增长31.6%;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26.4%。

与绝味食品和周黑鸭的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煌上煌略显掉队。其财报显示,2021年煌上煌实现营业收入为23.39亿元,同比下降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下降48.76%,

可见,绝味食品、周黑鸭营收净利双增,煌上煌净利下滑近五成,卤味三巨头年报冰火两重天,有人欢乐,有人愁。

05 三千多亿卤味大市场

无论是佐餐卤味,还是热卤或者冷卤,卤味市场正在保持增长态势,整体市场规模正逐步扩大。

美团餐饮数据观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卤味行业规模将达3691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4051亿元。

尽管目前佐餐卤味市场规模大于休闲卤味,两者的市场占比大约为6:4,但预计未来休闲卤味及卤味零食的市场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

千亿级规模的卤味市场足够大,尽管卤味三巨头等头部品牌占据市场优势,但整个行业仍较为分散。

《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卤味赛道前五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仅占20%左右。其中,绝味鸭脖占8.6%、周黑鸭为4.6%、紫燕百味鸡占3%、煌上煌占2.8%、久久丫占1.3%,剩下约80%的市场都分散在一些区域性品牌、单体私营小店以及规模较小的地方连锁品牌手中。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卤味品牌正在加速崛起,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

所以说,几千亿级规模的卤味大市场,前景可期,“钱景”也很可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卤味大生意,卤味何以撑起三千多亿大市场?

“千军万马”涌进卤味赛道掘金。

文|NBS新品略  吴文武

卤味赛道再现近亿元级大额融资案例,卤味发展日益火爆,小小的卤味为何能成为千亿级大市场?

01 卤味赛道再现近亿元大额融资案例

据多家媒体报道,社区冷卤品牌麻爪爪在5月9日宣布已完成近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由番茄资本领投,金鼎资本、佳沃创投跟投。

据悉,诞生于山城重庆的麻爪爪是一家以凤爪为特色的冷卤连锁品牌,主打麻辣、酸辣凤爪单品。

众所周知,中国消费者都爱吃凤爪,特别是在川渝地区,凤爪的口味更是被吃出了新高度。在过去三年时间,麻爪爪在川渝地区发展迅猛。

资料显示,2019年-2021年期间,麻爪爪以分别每年新增门店18家、63家、223家的速度持续扩张。截至目前,麻爪爪门店数已超过320家,居于重庆地区冷卤连锁头部。

疫情持续,餐饮行业充满不确定性,可小吃赛道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不少小吃赛道的品类在疫情之下逆势扩张。

据36氪报道,麻爪爪计划在2022年将门店数量继续翻倍,今年目标总门店数量达到600家,还计划走出西南市场,向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延伸。

麻爪爪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引发了市场对卤味赛道的热议。

02 没有人能拒绝卤味

NBS新品略一直关注消费赛道,发现卤味赛道,近两年,特别是在2021年至今,大街小巷涌现了许多卤味店,有的门店生意爆火。

为什么卤味赛道越来越火?

在NBS新品略看来,卤味是中国最具传统风味的食物代表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都无法拒绝卤味。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卤制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有96.6%的消费者购买过卤制品,其中有43.9%的消费者表示非常喜欢,有48.4%的消费者表示喜欢。

武汉的鸭脖子、四川的卤兔头、潮汕的卤鹅、卤凤爪、卤鸭掌等等,美味无穷。

首先,卤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味。

卤菜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味道,也是一种传统饮食文化。

卤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惠文王统治巴蜀(公元前221年)到明代的历史阶段,历经千年发展,是传统中国食物的代表,更是一种卤味文化。

红卤、白卤、盐焗、麻辣、酱香、五香等,南北地区及东西地区都有自己的卤菜味道,风格各异,各店各异,各家各异。

卤味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特别是在川渝地区和潮汕地区,更有着悠久的特色卤味文化。

其次,没有人能拒绝吃卤味带来的快乐。

卤味通过香料焖煮而成,有酸辣、麻辣、香辣等多种口味可选,无论是鸭脖,还是凤爪,哪怕只是一张豆腐皮,都能激发消费者的味蕾,越吃越香。

特别是劳累一天,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包卤味或者一个鸭脖,能够瞬间抛弃烦恼,享受味道刺激。

第三,卤味属于大众消费,人人都吃得起。

卤味种类繁多,有的适合上餐桌,做主菜,有的可以做零食,但整体上价格亲民,人人都吃得起,属于大众平价消费品。

03 年轻人成为卤味消费主力军

说到餐饮消费,就不得不说年轻人,同样,年轻人成为了卤味消费的主力军。

艾媒咨询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卤制品消费者人群画像主要是,有64.5%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其中女性居多,占比达到58.7%,而且以22岁至40岁的中青年为主,占比达到78.9%,其收入水平介于5001元至15000之间,占比达到64.6%。

按照消费场景来分类,卤味分为佐餐卤味和休闲卤味两种,近年来休闲卤味成为热门消费,卤味小吃化、休闲化、零食化成为发展大趋势。

消费者对卤味食品消费的普遍要求是,好品质,不贵,花小钱,吃多样,能满足高频刚需。

所以不同的卤味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需求,其中特别是能满足爱吃休闲零食的女性的需求。

例如,有市场数据显示,武汉一年的卤货消费超过百亿元,其中武汉年轻人的消费贡献占比接近60%。

外卖也为消费者能随时随地吃卤味提供了便利。根据美团大数据显示,卤味小吃的用户数占整个餐饮外卖交易用户的比例一年提升3%,超过18%。

卤味食品消费不仅频次高,而且复购频次明显提升,仅在美团上每年复购5次以上的交易用户占比提升至16.7%,为最快增长。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卤味食品和卤味休闲零食,正在加速推动卤味市场快速发展。

04 卤味市场冰火两重天

卤味成为一条热门赛道,然而整个卤味行业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现状。

整体来看,卤味行业是一个几千亿级别的大市场,而且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卤味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2.3%,2021年中国卤味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3296亿元。

市场表现火爆的一面是,卤味赛道依然很火爆,新品牌不断涌现,资本疯狂涌进,市场表现得热火朝天。

比如前文所述最新融资的麻爪爪,再比如去年主打虎皮凤爪的单品新品牌王小卤上市火爆。

不仅冷卤品类很火爆,热卤也在2021年迎来了爆发期,包括盛香亭、研卤堂、热卤食光都发展得很火爆。

其中以盛香亭的发展很有代表性,盛香亭通过招商加盟的方式,将热卤标准化,既保持小吃化特色,也兼具正餐化特征,错位竞争打开市场,而且热卤企业一般的毛利能在50%~60%。

卤味赛道的火爆,背后少不了资本的热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7个卤味零食新品牌获得融资,包括卤友友、馋匪、卤味觉醒、王小卤等,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卤味市场的表现可以直接从卤味上市三巨头的业绩数据看出来。

卤味三巨头都已经披露了2021年财报,卤味龙头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65.49亿元,同比增长24.12%;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39.86%。周黑鸭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28.7亿元,同比增长31.6%;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26.4%。

与绝味食品和周黑鸭的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煌上煌略显掉队。其财报显示,2021年煌上煌实现营业收入为23.39亿元,同比下降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下降48.76%,

可见,绝味食品、周黑鸭营收净利双增,煌上煌净利下滑近五成,卤味三巨头年报冰火两重天,有人欢乐,有人愁。

05 三千多亿卤味大市场

无论是佐餐卤味,还是热卤或者冷卤,卤味市场正在保持增长态势,整体市场规模正逐步扩大。

美团餐饮数据观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卤味行业规模将达3691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4051亿元。

尽管目前佐餐卤味市场规模大于休闲卤味,两者的市场占比大约为6:4,但预计未来休闲卤味及卤味零食的市场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

千亿级规模的卤味市场足够大,尽管卤味三巨头等头部品牌占据市场优势,但整个行业仍较为分散。

《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卤味赛道前五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仅占20%左右。其中,绝味鸭脖占8.6%、周黑鸭为4.6%、紫燕百味鸡占3%、煌上煌占2.8%、久久丫占1.3%,剩下约80%的市场都分散在一些区域性品牌、单体私营小店以及规模较小的地方连锁品牌手中。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卤味品牌正在加速崛起,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

所以说,几千亿级规模的卤味大市场,前景可期,“钱景”也很可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